第8章 八碗面
第八碗面
周六,瑞王府的客流量只比平日強一點,游客稀稀拉拉幾個,也不是為了參觀府邸,大多是來這裏約會遛彎的。
對面大柳樹巷裏,商戶依舊只有零星幾家開着。還好這裏大半商戶用的都是自家房子,也不是指着這裏生活,就和姜奶奶一樣。
也只有租房的店主每天兢兢業業來開門,盼着游客能來。比如姜月微。
昨晚姜月微琢磨很久,還是決定不要貪多,今天只做三十碗面的量就好了。
第一天開業還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客人也不會多到哪去。之前奶奶就是靠着周圍這些鄰居幫忙,可如今這邊關門的店鋪越來越多,可能生意還不如以前。
昨晚想到這,姜月微就連連嘆氣,一直翻身也睡不着。又想起新欠的錢,也不知道月底能不能還上。就算開業第一天三十碗都賣出去了,營業額也就是五百左右,刨去成本,每天的淨利潤才一百多。
想到這,姜月微都開始哀嚎了,她怎麽就沒先找個班上啊!
不過姜月微到底還是那個将軍府出來的長女,第二天醒來又是生龍活虎、自信滿滿。
姜月微踏着青石板,趁日頭不高、搭着最早一班的公交來到店裏的。
打掃完衛生,她依舊在店門前灑了些水降塵,就開始忙活着備餐了。
昨天下午,買的面油餐具之類的都送到了,她又收拾妥當,今天只需要再用清水沖洗去灰塵就好了,省了很多事。
姜月微想了想,還是松開馬尾,用木簪挽了個古代樣式的發髻,簡單利落,和這身練功服也很搭。
昨晚開會,毛毛姐說了一下要來檢查消防的事,又說市裏想要就着瑞王和王妃墓被發現這事重新開發一下這裏,做好旅游增收。
尤其是大柳樹巷,正對瑞王府,應該有個古色古香的樣子。除了門牌要統一,毛毛姐還誇了姜月微——穿古代衣服這個點子就不錯,能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不過姜月微也沒想着今天還穿那身,裏衣外衣總共三層,在夏天有些過于熱了。
淨手和面,姜月微看着那團微微發黃的面團,柔韌偏硬,麥香濃郁,露出了滿意的笑。
之前剩下的那袋面粉就留着拿回家吃吧!
面團放在一邊先醒着,她從冰箱裏拿出昨天那鍋牛骨湯。
腴潤潔白的牛油覆在上層,凝結成塊,姜月微拿了個幹淨的保鮮盒和勺子,刮下了滿滿一盒牛油。
把牛骨湯凍倒進電飯鍋裏,調成小火等它慢慢熬煮。
第一天開業,姜月微心裏還是有點沒底的,所以提前一天吊了高湯鹵水。今天她心裏也有了數,只要再來一點,還是可以每天現熬的。
這時的牛雜已經化凍得差不多了。牛肚切絲,牛肺切成薄片,牛頭肉每一塊都有皮有肉,這樣口感才最好。
這些牛雜昨天已經煮熟了,今天再起一鍋紅油把它們鹵入味就好了。
姜月微給一個爐竈裏添了柴,讓火燒得再旺一些,滑入幾塊牛油,瑩白如玉的牛油塊消失,油熱倒入蔥姜蒜和芹菜等香料。
用牛油就是為了那股子醇厚濃郁的香味,可又受不了牛油中的腥膻,就用這些香料來祛除最好。
等蔥姜芹菜被炸的金黃酥脆,水分全無,就可以撈出來下豆瓣醬,炒出紅油。
有些香辣牛雜面家直接用火鍋底料來做紅油湯底,倒是也行,但姜月微總覺得少了一點香味,而且過于油膩了。
等紅油炒出來,再下切好的牛雜,又倒入半鍋牛骨高湯,放入之前她自己調配的料包,等湯開之後又加了些調味料彌補味道。
最後她又扔了十個剝皮白水雞蛋、十個豆結進去,等紅油鹵水燒開。
這時候,主要的準備工作也就完成了。
其實鹵東西三分靠鹵、七分靠泡。等鍋開後,姜月微撇去香料,把牛雜、雞蛋、豆結和紅油湯一股腦倒進了保溫桶裏。
這保溫桶可以插電,保證今天是沒問題的。
鍋刷幹淨,姜月微就開始做今天的三鮮肉片鹵了。
昨天她還買了海米,不過不是金鈎那種,只是普通的海米。
混鹵要勾芡,也很考驗廚子的手藝,尤其是像姜月微這種,提前做出一天的鹵放在那裏,而不是現吃現做。
鹵子要凝而不澥,又不能過于粘稠。芡勾多了讓客人吃一嘴水澱粉,也落了下成。
今天的三鮮肉片鹵,三鮮也就只有木耳黃花雞蛋,肉片其實也不算多,還摻了一點海米,聊勝于無。
她做的不算多,也就是個十來碗的量。
北城人家家會做三鮮鹵,特意在外面吃的人很少。就是怕人們覺得夏天吃牛雜面太熱,這才讓人們可以多一樣選擇。
三鮮熱鹵出鍋,姜月微又燒了一勺花椒油,直接澆在熱鹵上,滋啦一聲,整個面館裏都混着焦香。
姜月微這才意識到自己又忘了開抽油煙機和排風扇,趕緊把這些打開。
看時間不早了,她把面分好面團,大面團是一碗的量,小面團是三元加一份面的量。
她本來還想了很多辦法,想着要不要提前抻出面來,可現在已經十一點了,還沒什麽人,姜月微看着這形勢就放棄了。
等弄完面團,她又去切黃瓜絲,再把昨天腌的兩樣小菜盛出來,倒進了料臺上的大海碗裏。
姜月微昨天還買了幾個亞克力的罩子,就怕夏天有蚊蟲。
她當上廚師的第一天,師父就告訴她,做吃食最重要的是要幹淨。
姜月微已經盡量做到省錢幹淨了,等以後掙了錢,這裏高低得換一個冷櫃。
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姜月微坐在門口,看着空蕩蕩的大柳樹巷,發出了無聲的哀嚎:怎麽今天一個人都沒有啊!
消沉不過五分鐘,姜月微忽然想起了什麽,又支棱起來拿出了手機。
她看過了,“她”的微信裏有一千多個好友呢,還有許多幾百人的群,酒香也怕巷子深,她可以自己打廣告啊!
要麽說現在這種便捷的通訊也蠻好的,足不出戶就可以宣傳,再也不用滿街敲鑼打鼓,宣揚開業了。
姜月微編輯了一會兒消息,還是決定先發個朋友圈,她把自己的微信名字都換成了店名。
【王府牛雜面:王府牛雜面重新開業啦!牛雜新鮮現鹵、量大味好,手工抻面筋道爽滑,加量不加價!更有夏日特供:三鮮肉片打鹵面,只要10元一碗!】
發是發了上去,可半天了,也就稀稀拉拉幾個點贊的。
姜月微哀嘆:“師父這人緣怎麽比我還差!”
還沒等她再想辦法,微信消息忽然響了。
備注是秦筱筱,還分在了“前同事”這組:【woc!小微啊!原來你一聲不響的就辭職了,原來是回家繼承家業了啊!】
姜月微沒有關于這個前同事的記憶,但她了解她師父那個狗脾氣,是不可能有親密死黨好朋友的。可能也就是這個朋友活潑一點,和她關系不差吧。
姜月微剛回了她一個捂臉笑的黃豆表情,那邊又發過來:【唉!怎麽不上班老本行都忘記了!你沒搞開業酬賓怎麽吸引客源啊!還有配圖,沒有海報總有面的照片吧!】
姜月微一愣,她原來和師父都是走村串戶得當個野廚子,誰家有事就去幫忙,也沒有這個經驗。
現在想想,之前不管誰家的鋪子酒樓開業,是要做一些讓利優惠的。
她思量再三,想了想,忍痛又編輯了一條。
這次附上了牛雜的照片,她用手機裏的p圖軟件簡單p了個“開業當天全場八折”。實在是利薄本小,她是真沒錢再陪了。
她在網絡上搜了一下,這一碗也能賣二三十了。
況且,她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她的手藝值這麽多的。
姜月微和秦筱筱道了感謝,還讓她有空就來,她別的請不了,一碗面是可以的。想吃什麽面都行,管夠。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姜月微把文案和照片又發了幾個群,剛發到一半,門口傳來了老王的叫聲:“小姜,來得夠早啊!”
老王嗓門大,他還沒走過來就迫不及待地喊上了。
姜月微心裏忽然有點難受。
昨天她還回絕了王哥,今天卻是他第一個來給她捧場來了。
聽到王哥聲音的時候,像是“他鄉遇故知”時的酸澀和欣喜,甚至還生出了一點愧疚之心。
還沒等她打招呼,就見老王身邊還有兩人,一個看着十四五的瘦小女孩子,另一位應該是老王的媳婦,穿了一條碎花裙子,身材纖細,個頭比老王還高,長得也漂亮。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一些痕跡,可依然擋不住她是個美人。
姜月微收回了酸澀、在心裏默默感嘆一句:王哥真有福氣啊!
怨不得人那麽開朗!
三人走近,老王給姜月微介紹了一下他妻子和女兒,搓着手問:“我媳婦張月岚,女兒欣欣。欣欣快叫姐姐。今天開業,不得做點新鮮的!”
他嘴機關槍似的說個不停,還是被張月岚攔下:“店又不是給你開的,你包下了?”
老王媳婦雲淡風輕的一句,讓老王立即閉嘴了。
姜月微看樂了,沒想到王哥還懼內!是個優良品質。
美女姐姐又對姜月微笑的親切:“小姜是吧,真巧我名字裏也有個月,叫我岚姐就行。之前就聽老太太提起過你,果然精神。”
姜月微把三人讓進屋:“今天還是牛雜面,不過還有三鮮打鹵面,是剛做好的鹵子,牛雜也是今天現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