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五碗面
第五碗面
淩晨五點,天剛蒙蒙亮。院中那棵石榴樹紅花開得熱烈豔麗,花瓣上的晨露凝在一起,要落不落。
城市裏早就聽不見什麽鳥叫,今天也不知哪來的四聲杜鵑,落在石榴樹上清脆啼吟。
廚房煙囪早就升起袅袅炊煙,姜月微已經在裏面忙活了一會兒了。
也許是院子太安靜,姜奶奶家裏連無線網也沒有,昨晚姜月微又回到了日落而息的作息,早早就睡下了。知道今天有重要的事,她早起也沒賴床,四點就起來洗漱了。
昨晚鄰居奶奶知道姜奶奶回來了,特意送來一把菠菜和小白菜,怕她們沒菜開夥。
菠菜和小白菜趙的幹淨,鮮嫩翠綠,姜月微只用冰涼的清水洗去浮塵,就放在一邊控着水分。
她又從櫥櫃裏翻找出一瓶蝦幹,冰箱裏還有兩顆半個月前的雞蛋。
姜月微想了想,姜奶奶早上胃口應該沒那麽好,又得營養全面、還得軟和易消化,早上幹脆就烙幾個素合子吧。
合子的面要和的軟,這樣烙出的合子吃着才不會紮嘴墊牙。可要是面過于粘軟,餡兒就不好包進去了。所以還是得手上熟練,才能又快又好。
和好面醒面的功夫,姜月微開始做餡。
素合子她喜歡吃韭菜雞蛋的,剛從地裏割出來的鮮嫩春韭,根根細嫩,做合子最是好吃。不過老人胃不好,吃韭菜的不好消化,更何況如今夏天,韭菜也不好吃了。
姜月微決定用一半菠菜、一半小白菜搭着做餡。雞蛋炒得細碎嫩黃,蝦幹切成碎末,拌在一起,只需要一點鹽和香油點綴,襯托出菠菜和小白菜特有的清香甘甜。
昨晚她發現姜奶奶是喜歡喝粥的,今早她又做了棒渣粥。細細金黃的玉米面和粗粒棒渣攪在一起,越熬越粘稠,香味飄出窗外,挨着西牆的鄰居都能聞見這棒渣粥的香味。
等合子烙得了,味道蹿到那邊鄰居家,讓剛起床的鄰居兒子饞了,也不吵着出去買什麽煎餅豆腐腦吃了,非得讓他媽熬棒渣粥、蒸素包子,被他媽罵了一頓,只好悻悻起床,決定今天的早點就買包子和粥吧。
兩個人的飯也不用多做,姜月微手腳又麻利,不一會兒就做好了。等盛出粥和合子後,竈臺幹淨得像是沒用過一樣。
今天照樣還是在院子裏吃飯。
姜奶奶家在西城邊上,靠近西郊。這邊環境好,即便夏天的早上也帶着絲絲縷縷的清新涼意,能聽見鳥啼蟲鳴,又能看見藍天紅花,姜月微昨晚就感受到了,在院子裏吃飯真是一種享受。
等以後閑下來了,她還要把這光禿禿的院子變得郁郁蔥蔥,到時候肯定比在王府時自在萬倍。
姜月微把粥和合子端上桌,原來還不忘短一小碟姜奶奶腌的酸脆小黃瓜,準備好了碗筷才敲門進屋準備叫姜奶奶。誰知道她進去的時候,姜奶奶已經在看書了。
昨天她被姜奶奶氣到了,又有師父的事,也沒顧上查看姜奶奶的身體。
昨天聽護士說,老太太在養老院這一周多的時間裏,也沒怎麽正經吃飯、人都比剛一進院的時候消瘦不少。
當時護士還隐晦地提醒她,老人最怕忽然消瘦,再有什麽病,身體也禁不起折騰。
今天姜月微這麽一看,老太太确實看起來瘦瘦小小,氣色不怎麽好,臉頰都凹陷了。
尤其是她窩在椅子上看書,陰影把她全籠了起來,人仿佛都縮成一團看不見了。
姜月微心忽然緊了一下。
不知道是幼時先生教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觀念深入她心,還是因為這是她師父的奶奶,看見她這樣子,姜月微只覺得心中酸澀,只想把老太太養得白白胖胖。
算起來前世今生,她六親緣淺,這位姜紅芷女士怕是她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了吧!
更何況,她可沒忘記昨晚老太太的提醒。
姜月微現在腦子裏完全忘記了昨天姜奶奶的冷臉和質問,輕輕敲了下房門:“吃早飯了。”
姜奶奶放下書,依然是肅着眉眼,“現在連奶奶也不叫了嗎?”
姜月微無奈,故意大聲喊出來:“奶奶!吃早飯了!”
按理說,姜月微是個古人,要大姜奶奶很多輩吧,可畢竟她還沒老過呢,叫聲奶奶也無妨。
姜月微喊完,看老太太又要說什麽,馬上攔道:“姜紅芷女士,再不出來吃早飯,我們去菜市場就只能撿別人剩下的爛菜葉子了!”
說完,她就扭身先去院裏坐下了,把姜老太太噎得在凳子上橫眉瞪眼,最後似乎是被氣笑了似的,拍了下桌子,撐住身體起來了。
早上她的血壓有點低,頭還暈着,只能慢慢挪着往屋外走。
姜月微也不知道怎麽,本來想對姜奶奶溫柔一些,到後來面對她時又忍不住沖她。
等姜老太太坐在桌前,拿起筷子,淺淺喝了一口粥後,姜月微才把一個盤子掀開,裏面是八個大小一樣的合子,每一個四面還壓出了直邊,面皮看着就肉頭軟和,碧綠的餡兒透出面皮,不油膩,看着就讓人覺得有食欲。
每個合子寬不到三寸,兩個一摞,一共四摞,規規矩矩地還在白瓷盤子上。
自從姜月微掀開扣着的盤子,姜奶奶的視線就停在這盤子合子上:她成年後可再也沒見過這麽漂亮規矩的烙合子了。
姜月微伸手拿了一個遞給她:“不算燙,除了雞蛋沒有葷腥,油也只點了一點香油。知道您早上沒胃口吃不得葷,面也和的軟和。現在五點半,去得再晚菜市場恐怕就沒好東西了吧?”
姜月微遞給老太太一個合子之後,直接自己又拿了一個,兩三口吃完,又喝了小半碗粥,還沒來得及享受棒渣粥獨特的玉米醇香粘稠,就看見對面姜老太太嫌棄的目光。
姜月微這氣就上來了,嘴忽然像開了閘的河道一樣,念個不停:“您還有功夫嫌棄我呢,我不快點吃今天忙得過來嘛!
面館已經兩周沒正經營業了吧,再不開門生意都要被巷尾新開那家快餐管搶了。
更何況我們賬面上一分錢沒有,還倒欠左鄰右舍的錢。成,就算您不想告訴我錢去哪了,那我們是不是該商量一下進貨和以後的經營?
您那袋面粉可不行,過于細白,沒有麥香,筋度也不高。做切面還湊合,做抻面可不太合格。
還有,以後這面我可以自己做,您別再進那些機器面了。一碗面好不好,面和鹵都很重要,別砸了您的招牌。
對了,您那個牛雜的鹵水配方還要微調一下,我發現本地人吃不了太辣,也不太喜歡牛味重的,辣椒還要再加一種進去增香,做鹵水的步驟也要換一下。我們店裏冰箱不夠大,這熱天沒法存老鹵,每天起新鹵水成本有點大,不過可以看看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姜月微一說到店裏的事就停不下來,前兩天初到現代的拘謹和謹小慎微,在姜奶奶面前徹底沒了,又回到了以前和師父混跡各村的開朗和唠叨。
姜奶奶在她說的時候,已經不緊不慢的吃完了早飯。棒渣粥确實香醇,合子也鹹淡适中,香嫩爽口。這丫頭的手藝确實比自己強很多。
姜奶奶吃得舒坦,心情好了許多,也不在意姜月微一直在唠叨。
等姜月微說得口渴,又端起碗來喝粥時,姜奶奶才不情不重地說:“怎麽比我一個老太婆還啰嗦。真是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
姜月微差點被嗆到,她這才發現,不知怎麽地,她對上姜奶奶就會顯露出另一面。甚至忘了刻在骨子裏的禮儀,差點兒讓人以為姜奶奶才是那個穿越來的王妃。
姜奶奶收拾了自己的碗筷,掃了姜月微一眼:“你這衣服是借的?必須得穿夠本再換?”
姜月微早上在衣櫃裏找了半天,還是穿上了自己的衣服。正好做飯也不怕弄髒。
姜月微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師父的……咳,我以前的衣服都太、緊了,穿着不太方便幹活。”
以前師父的衣服都很……她實在接受不了穿着露腰和屁股破洞的衣服出門。
姜奶奶頓了一下,撂下一句“等着”就往屋裏去了。
等祖孫兩個一起出門的時候,隔壁正在給院門前的路灑水的鄰居,驚詫地看着兩人:“您什麽時候回來的?孫女接您回來的?別說,小姑娘穿這一身還挺精神。”
說話的正是早上西牆隔壁的鄰居齊嫂子。
姜老太太臉冷,之前姜月微的師父也叛逆,祖孫兩個只和東牆隔壁鄰居獨居奶奶關系好一些,和齊嫂關系一般。
祖孫兩個在院子裏吵架那天,齊嫂在她家東牆下聽了一天牆根,樂得飯都沒做。
今天,她也是破天荒地跟祖孫兩個打招呼。她沒記得原來姜月微這麽水靈好看啊。
尤其她今天穿了一身綢緞料子的銀白中式衣服,馬尾高高紮起,整個人顯得英氣漂亮,看着就精神。
看見漂亮的人總想多說兩句,這是人之常情。
姜家沒有合适姜月微的衣服,姜老太太幹脆拿出她的一套太極劍的比賽練功服,當時這個大了,她就又定了一套合身的,這套一直壓箱底,現在正好給姜月微穿。
料子柔軟垂順,夏天穿也涼快。加上姜月微就是天生的衣裳架子,手長腳長,穿上這身不顯老氣,反而像剛出世的仙人。
見一向冷漠的祖孫兩個今天竟然一反常态,也對她點頭微笑,說了些家常話,齊嫂又忍不住想和再多說兩句:“大姨您可夠勤快的,一回來就早早起來做早飯。早上您做那早飯可真香啊。我可不是恭維,我兒子都嚷嚷着要吃呢,是煮的棒渣粥和蒸的素餡包子吧?”
在齊嫂的記憶裏,姜奶奶這個孫女叛逆又懶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自然不可能早早爬起來。
她也是對今早飄過來的味道念念不忘,又記得這老太太是開飯館子的,就想問問有什麽竅門沒有。
她倒是也做這些,可不知道是家裏人吃膩了,還是她手法有問題,連她自己都覺得不香,包子什麽的還是得從外面買。
沒想到老太太搖頭:“今早的棒渣粥和烙合子是小月做的。我們現在要去菜市場進貨,等晚上回來……你如果有空就過來。”
姜老太太說這話的時候看了眼姜月微,見姜月微點頭才接着說讓齊嫂過來看看。
臨走時,姜月微還笑着對齊嫂說:“主要還是隔壁金奶奶昨晚給的菠菜和小白菜都新鮮得緊,不然也不會那麽香。嬸子先忙,我和奶奶先走了。”
齊嫂愣住,看着挎着胳膊都祖孫倆,總覺得哪兒不對了:“老太太還是那個樣,怎麽這孫女總覺得脾性變了?”
她再一琢磨,也許是老太太這次去養老院,給的她的教訓太大了。再說年輕人總是要長大的,不然也不會把老太太接回來。
姜月微和老太太都沒把齊嫂子的反應當回事,走在路上姜月微還念叨:“水牌就挂牛雜面和牛肉面,再多一個時令面吧。面館的鹵子可以多樣一些,面的種類還是要少一些,不然忙不過來。多加一樣,我們還能給顧客些新鮮。您也不能總指望鄰居幫忙,也得換一批羊薅羊毛呀!”
老太太沒忍住,還是瞪了她一眼:“我一碗牛雜面就賣15,牛雜都冒尖了,怎麽到你嘴裏就成薅羊毛了?”
姜月微得逞的笑笑:“那您的意思就是不反對我這樣做了!”
姜老太太沒說話,沒反對就是同意了。
兩人開始在四處挑今天用的菜,姜老太太找到相熟的菜攤肉攤的老板,買了今天需要的食材,又讨價還價了一番,把大包小袋都讓姜月微背着,兩人才總算出來了。
姜月微也看出來了,老太太這一趟是帶她來認臉的,以後面館還是要交給她,這些也是要維護的關系。
這一趟菜市場,姜月微收獲頗豐,不僅學會了在現代挑菜,還學會了讓老板心甘情願多送一點東西。
姜月微拎着大包小包從菜市場裏走出來時,已經日上三竿,晃得她眼暈。
她忽然一跺腳:“壞了,昨晚毛毛姐還說要開會來着,我忘了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