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碗面
第三碗面
老王看着怔愣的老趙,得意地笑:“傻了吧!我就說這家牛雜面不錯。你別看這店面又小又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牛雜面這上面老太太是真有兩把刷子的。”
老王說這話時一點都沒心虛,雖說他從沒見姜月微來店裏幫忙,也沒嘗過她做的到底怎麽樣,但姜老太太肯定留着後手呢,指不定是在家教的孫女手藝。
再不濟,剛剛小姑娘不是說還有一些凍牛雜麽!
看老王這樣子,老趙看着紗簾後面忙碌的姜月微抽了抽嘴角:當着人家店主的面就大聲嫌棄店小又破,他都擔心一會兒那碗面還能不能吃。
等他們走進去,老趙推了推眼鏡,确實遲疑了。
外面紅色燈箱經年累月的日曬後早就泛白了,門口堆疊的木板陳舊還布滿了油污。
等老趙走進去時,他沉默了。老王說似乎也沒錯:小店裏擠擠挨挨只有兩張桌子,凳子還是掉漆的鐵皮凳,牆面已經發黃,倒還算潔淨。
這種店看起來就像是靠味道存活多年的,一切都有時間的痕跡,唯有在臺案間忙碌的身影太違和了——廚師太年輕,總給人一種無法輕易信任的感覺。
老趙瞬間就有點後悔,猶豫着坐了下來,想着今天這頓是毀了。
算了,就當賣兄弟個面子得了。更何況他下午還有要緊事。
老王哪知道他怎麽想的,拉老趙坐下後熟稔地去臺子上取筷子。知道面館這幾天沒營業,老王幹脆自己跑到水管那邊沖洗,還順便跟姜月微打招呼。
“小姜,你也看這電視劇呢,這麽入迷……诶,你這是撈的泡菜?”老王剛才見姜月微沒發現他們來,想和她打個招呼,可眼睛瞟到姜月微手下那壇泡菜時不禁咽了咽口水。
剛才他們在門外就聞多了牛雜的香辣味,店裏味道更濃郁。聞得多了也就沒那麽饞了,反而是靠近她時聞到了泡菜的酸辣甘甜的味道,一下子就覺得口舌生津,十分開胃。
店裏的排風扇和抽油煙機轟轟作響,姜月微的手機還放着電視劇,她也沒聽到老王他們進來,差點吓得扔了泡菜壇子。還好她以前練出來了,只是勺子裏的泡菜掉進碗裏,濺出了水花。
見是老王,姜月微收好手機,歉意笑笑:“這是我昨天腌的洗澡泡菜,要嘗嘗嗎?”
老王覺得新奇,“泡菜我吃過,怎麽泡菜還分洗不洗澡啊?”
姜月微被他逗笑了,給他盛了一大盤,又把蓋子蓋好,把泡菜壇子放在了一邊,解釋道:“就是快手泡菜的意思,您嘗嘗味道怎麽樣。您和朋友來了,那我就開始做了?”
老王眼睛早就黏在那盤泡菜上了,紅白嫩綠,鮮豔好看,賣相上就贏了別的店大半,聞起來更是開胃!
他也顧不上問什麽,連忙點點頭,“這澡堂子泡菜看着真不錯!讓你這泡菜都把我這酒瘾勾出來了。不行,我得去店裏拿酒,不然對不起這洗了澡的泡菜!”
姜月微哭笑不得,轉身和老趙笑着打了個招呼,就開始做面了。
待客面待客面,當然得先做客人的面了。而且牛雜都是現成的,到時候煮面澆湯就完事了。
臊子面最重要的就在炝湯上,所以姜月微是等着客人來才開始起鍋燒油的。
油熱炝蔥,香醋炝熟,去油的雞骨湯吊鮮,最後調味撈渣,再加入肉臊子和素臊子,撒上飄菜,一氣呵成。
別看姜月微穿着布裙,手腳麻利、行動靈活,這個竈做湯、那個竈燒水,兩不耽誤。
她在忙碌的時候,老王和老趙也沒閑着。
老王被老趙按下,說哪有功夫陪他喝酒,趕緊吃完還有正事。
老王嘟嘟囔囔地坐下,給老趙介紹:“嘗嘗這個澡堂子泡菜,聞着就開胃。”
老趙推了推眼鏡,沒動筷子。
在他工作的城市,這種速成泡菜幾乎是個小吃店就有,面館、燒烤店裏更是夏天必備。
店裏為了節省成本,大多只用劣質白醋和白糖腌,時間短、成本低,又是白送的,大家喜歡還能拉回頭客。
老趙就不喜歡這種泡菜。
他受不了劣質白醋那股子嗆酸味。不僅這樣,大多店家手法也不行,不是太酸了、就是太甜,大多泡菜裏的蘿蔔都軟趴趴的,包菜的梗子又老又韌,吃完之後好心情也能毀了大半。
他皺眉擋住老王的筷子,低聲說:“什麽澡堂子泡菜,人家那叫洗澡泡菜。你快別吃了,不是什麽好東西。”
“怎麽就不是好東西了!”
老王嗓門本來就大,又加上店裏有點吵,更提高了音量。
老趙瞪他:“小點聲!正常的泡菜都是靠乳酸菌發酵産生的酸味,這種速成的也不太健康。況且也沒那麽好吃——”
他還沒說完,老王已經忍不住夾起一根白蘿蔔條放進了嘴裏:“嘿!真脆啊!好吃好吃,嘶,這不來點二鍋頭簡直白瞎了這泡菜!”
“诶诶,胡蘿蔔也好吃,你知道哥們兒最不愛吃這玩意兒了,不過這個還不錯!”
“這圓白菜還挺嫩的,小辣椒都好吃,酸酸鹹鹹甜甜,一會兒就着香辣牛雜面肯定賊下飯。诶老趙你別端着了,快嘗嘗,吃一點死不了!”
從老王把白蘿蔔扔進嘴裏是,聽到他咔嚓咔嚓的咀嚼聲,老趙也有點饞了。
這泡菜看起來是挺新鮮,脆度也夠,不知道味道怎麽樣。
等老王挨個嘗了個遍,他也不禁有些意動。
老趙正拿起筷子準備夾蘿蔔時,姜月微端着一碗臊子面走了過來。
“王哥,牛雜不多了,聽說您這位朋友是秦省人,我就做了一碗臊子面。您的牛雜面馬上就好。”
老王吃泡菜吃得正歡,看見老趙面前那碗面眼睛都直了:“小姜,可以啊!沒想到你還有這兩下子,這跟我在老趙他老家吃的臊子面看起來一模一樣,咋還更香呢!沒事,我的不急。你這泡菜還有嗎?一會兒我買點,晚上回去喝一口。”
姜月微哪能收他的錢,本來就不是新鮮食材,她就當請朋友吃飯了。更何況以後如果開店,這泡菜也确實是免費送的。
她對老王擺擺手:“王哥,這确實是送客人吃的。您喜歡一會兒給您多裝點帶走就好了。”
她說完,還對老趙說了一句:“秦省臊子面做法不盡相同,我也只會其中一種,您随便嘗嘗。”
自從這碗臊子面上桌,老趙的眼睛就沒離開過它。
等姜月微說完,老趙擡眼看她,從走進面館後一直緊皺的眉終于被撫平,臉上也挂了進店後第一個笑:“岐山香醋。”
姜月微最初的驚訝化作了笑意,來這的開店第一頓就讓她遇到了個會吃的:“中秋吃蟹要數鎮江香醋,味濃而甘,酸香柔和;吃臊子面自然要用本地醋,酸香醇厚,綿延悠長。”
老趙聽完之後沒說話,笑着對她點點頭,就低頭看起了面。姜月微說完也沒繼續說什麽,對老王點了個頭,又回去煮面了。
老王被這兩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不知道他倆打的什麽啞謎,怎麽他有點聽不懂了?
本來他還想問問老趙到底怎麽回事,看到老趙正拿一邊的抽紙悄悄擦眼角,也把話憋住,在心裏嘆了口氣。老趙肯定是又想他過世的老娘了。
老趙眼前這碗臊子面,紅彤彤的湯上飄着些嫩黃的菱形蛋皮,綠色的韭葉點綴其間,十分好看。
湯多面少,麥色的面條碼在碗底,只露了個尖,上面堆着點肉臊素臊,用料豐富。
面一端上來,老趙和老王都聞到了酸辣香腴,就連老王看着都忍不住悄悄咽口水。
他想安慰老朋友兩句,笑着說:“我去你家玩那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碗臊子面了。這碗面做的簡直太地道了!不過這面條是機器壓的,可能差點意思……”
不等他說完,老趙用筷子挑起一筷子面條,面條不像是別的地方賣的面那樣雪白,似乎是加了堿的原因,微微發黃。面條擀得很薄,挑起的這一筷子竟然還能透光。
老趙說:“這絕對不是機器面,小姑娘厲害,這面條擀的真不錯!”
老王念叨一句:“當時她好像是說要手擀來着,沒想到還來真的。小姜有這手藝估計也是跟姜老太太學的……不對啊,姜老太太當時可一直用的機器面來着!”
老趙根本沒聽他說什麽,專心埋頭吃面,細細咀嚼每樣東西,生怕辜負了這碗好面。
這面條雖薄,入口卻爽滑柔韌。陪着臊子和湯一起,酸香辣爽,讓老趙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的夏天。
他和父親母親一起蹲在院子裏,抱着碗就着夕陽,吃一碗過水的臊子面,那天還是他生日。
老王看他只埋頭吃面急了,“怎麽樣啊老趙,快說說,要不你給我剩一口!”
老趙終于擡起了頭,“我們老家這臊子面講究九個字,‘酸辣香、薄勁光、煎稀汪’,這碗面已經把這九個字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嚯!這麽高的評價!
老王都忍不住懷疑老趙是為了捧場才說的,他了解老同學,這算是他給的最高評價了。
本來老王覺得,姜月微如果能做到姜老太太的一半,他就有底氣鼓動大柳樹巷的其他人,大家夥兒一起支持一下小姑娘。畢竟姜老太太當初也很照顧大家,現在小姑娘和姜奶奶也需要經濟來源。
沒想到,這小姜還會做秦省的面。這讓他更期待自己那碗牛雜面了。
起碼不會太差到哪去吧!
他倒是不喜歡老趙那碗薄得像紙一樣的面,咬起來肯定沒粗面少點面香味。
不過擀兩樣面條太難為人了,老王想了想,又覺得算了。反正他總在這裏,以後總能來吃,今天就先糊弄糊弄,到時候再提要求也行。總之老趙滿意了,他就很高興了。
不一會兒,飄着紅油的牛雜面端了上來,牛肚牛肝牛腸切得粗細薄厚都均勻,滿滿當當地堆在面上,看起來就讓人食指大動。
老王的食欲一下子就被挑了起來,兩眼放光地拿起筷子,挑起一筷子面條時,他驚訝地看着姜月微:“這是抻面啊?自己抻的?”
姜月微點點頭:“牛雜面和臊子面不同,用抻面最好吃,面條筋道爽口,才和這紅湯最搭。”
老王不會誇人,只能伸手給她豎起拇指:“你老哥我沒文化,不過你這孩子真是這個!這手抻面配上老太太的牛雜,絕了!”
老趙這時也擡起頭來,看了看牛雜面的面條對姜月微說:“抻面可需要一把子力氣,你看着文文弱弱的,沒想到還練過。”
他說完,才注意到姜月微身上的衣服:“這不是大乾朝的服飾嗎,衣襟裙擺,簡直和我們上次開出來的瑞王和王妃墓裏的壁畫一樣!我記得這也就在新聞上播過一次,這就做出來了?”
姜月微一愣,搪塞道:“嗯……朋友幫忙做的,我覺得我們這裏是瑞王府的文化街嘛,穿着那個年代的衣服會讓客人有代入感。”
老王一拍桌子:“還是年輕人腦子活啊!”
他還想再誇誇姜月微,就被老趙提醒:“你不吃我吃,面都要坨了。”
從進門前的後會猶豫,到現在要跟他争搶,老王也沒想到一碗面就能征服自己這老古板朋友。
這次輪到老王埋頭吃面了。
面條筋道爽滑,帶着鹵水湯底,沾着紅油一同吸溜到嘴裏,麥香混着複合醇厚的湯汁,紅油香而不辣,香料和湯底融合得恰當好處,不會覺得味道奇怪。
面好湯好,牛雜的味道甚至比以前更好了!
只是牛雜這口感有點差,牛肚沒了那種特殊的韌勁,有點過于軟爛了。
老王想了想,也對,剛才小姜說過,這碗牛雜是冷凍的嘛。
夏日炎熱,面館狹小又沒有空調,竈火烘得大家都熱燥起來,再加上熱氣騰騰的面,老趙和老王各個吃得大汗淋漓。
老趙一直在擦汗,老王顧及着姜月微也沒光膀子,就是吃得更快了。
不一會兒,兩碗面被他們吃得幹幹淨淨,就連湯都不剩,更別說那盤泡菜,還是被老趙吃了個幹淨。
兩人走的時候,老王不顧姜月微的推讓非要付錢,“一碼算一碼,再說你不是還給我們記着賬呢嘛,你又跑不了。”
姜月微拿着這五十塊錢不再推脫,起碼也夠她以後這幾天的飯錢了。
老王和老趙出門,老趙意猶未盡地看了“王府牛雜面”這招牌一眼,忽然問老王:“這孩子經濟很緊張嗎?”
老王嘆了口氣:“你看出來了啊,這不是奶奶住養老院了,聽說小姜也辭職了,面館也就是她家唯一的經濟來源了吧。這幾天一直沒開門,今天連買食材的錢估計都是從口糧裏摳出來的。開店現金流斷了,這店也就等着關門吧!”
老趙想起姜月微的衣服,沒說什麽,拍了拍老王的肩:“我還得去趟學校,下午和同事一起去看小蕭老師,明天我們再約。”
老王問:“明天想吃生猛海鮮,還是滿漢全席,保準讓你滿意。”
老趙指了指面館:“我看就這個就行,走了!”
老王咂摸着剛才那碗牛雜面的味道,笑話老趙一碗面就上瘾了,邊往回走,迎面碰上了毛毛姐,還打了招呼。
毛毛姐正準備去找姜月微,通知老趙一聲晚上大柳樹巷的商戶去社區開會,她就急匆匆走了。
姜月微剛剛煮完剩下的抻面,做好了三鮮鹵,切好了黃瓜絲,準備吃一碗不正宗的三鮮打鹵面。
按理說三鮮鹵這種混鹵是不要菜碼的,可今天她太熱了,沒什麽胃口,就想吃點黃瓜,清爽開胃。
姜月微剛準備開吃,毛毛姐就進來了:“真香啊!小姜你吃什麽呢?”
姜月微放下筷子把她讓進來,毛毛姐眼睛倒是沒往面上瞟,一個勁兒地往她竈臺牆邊看:“那是折疊床嗎?小姜你又睡店裏?”
“我跟你說,後天消防可要來檢查,開店不住人這是開會經常提的,你可得趕緊找個住處,不然讓他們抓着可就不是罰款那麽簡單了,到時候店都得給你關了,停業整頓!”
和姜月微說完晚上開會後,又囑咐她記得趕緊找房子,毛毛姐就匆匆走了,臨走前又誇了她抻的面條,看着就勁道。
人走後,姜月微坐在三鮮打鹵面前發呆,鹵子依然沒有懈,面條也沒了餘溫,可她也沒胃口了。
在大乾朝,她還沒為錢發過愁。別看後來被貶,但在鄉野間自在,當廚子掙得也不少,也沒遇到過吃住都要花錢的。
姜月微看着那五十塊錢苦笑,看來真的得先去打工了!
這時,她手機響了,是個陌生號。
姜月微接通,那邊是個陌生的年輕女生:“是姜紅芷的家屬嗎?叫姜月微?我是南山養老院的護士,你來接一下你奶奶吧,她要出院,自己已經辦好手續了。”
對方說完挂了電話,姜月微眨眨眼,不可置信地念着一個名字:“姜紅芷——那不是……”
她師父的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