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
張烨這天在店裏忙到了将近七點才下班。
不知道是店附近的學校考試月将至,還是天氣涼下來,來來往往的人都願意走進燈光溫馨的面包店點一杯熱飲配簡餐。總之,這一天店裏的生意好得離譜,到下班的點,櫃臺裏的現烤面包已經賣完了,奶茶和咖啡的原料也有好幾種風味的原料用盡,張烨只好對晚些進店的客人們一遍又一遍地道抱歉。
下班後朱莉把店員叫起來開了個短會,緊急聯系了幾個供貨商連夜補原料,還盤算着要不要延長上班的時間,也要加大面包和甜點的供應量,一個會開下來,大家都面露難色,面對突然的好生意,顯得慌亂抓瞎。
朱莉只好表示,實在不行,再撐兩天,她就張羅再招些人手來幫忙。
“可以先上調最近這段時間做面包的量,”張烨提議,“現在還不知道客流量變大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我不建議馬上開始多招人手,如果只是短期的客流量增多,招人會增加成本和風險,我周末去周圍轉轉,找找客人突然增加的原因。”
“可以啊,小張還知道做市場調研。”朱莉贊許地看了張烨一眼。
“我也贊成烨哥,雖然我們店裏的面包确實很好吃,售賣量也一直比較穩定,但今天這種情況不一定天天都會有,我聽說最近附近的大學城在辦什麽……那什麽運動會?”田雨也跟着分析原因。
“大學生運動會。”張烨補充。
“行,那就先多備貨,辛苦面包師,”朱莉對着另一邊的三個面包師傅說,“這周我們暫定提高三分之一的面包量,五款招牌面包和甜點增加一倍量。”
面包師傅們瞬間就苦了臉,露出為難的表情。
朱莉看在眼裏,也發愁,“師傅們辛苦了,我們這周店面裏的人都提30%的工資,面包師傅額外再加獎金。”
散了會,張烨稍微留了一會兒,找朱莉單獨談了談。
“姐,這是您上次多給我的兩千塊錢,我現在手頭轉圜過來了,這錢我得還您。”張烨下班前匆匆從鐘遠航給自己的信封裏抽了兩千塊出來,先把這頭的人情還上。
“哎,怎麽這麽見外呢?”朱莉推脫不要,“我說了是給孩子的,你怎麽還拿孩子的錢還我呢?忒下我面子了吧?”
張烨笑了笑,沒收回來,而是把錢放在了朱莉面前的辦公桌上。
Advertisement
“姐,我也不是光還錢,我還有事兒想求您,您要是不收,我這頭不好開口啊。”張烨臉上還是帶着笑,讓朱莉覺得就算張烨開口求些什麽,估計也不會很讓她為難。
但其實張烨笑得很勉強,從他中午出去送了趟外賣回來,他就已經開始覺得不太舒服了,整個腦子都昏昏沉沉的,應該是發燒了。
“你說,只要在我能力範圍之內的,我能幫都幫。”朱莉說。
“我想在櫃臺不忙的時候進後廚幫手,”張烨坦誠地說,“一個是我自己的原因,想多做些事情,多掙錢,也想真的學點兒技術傍身,第二個是這周面包師傅們确實有點兒忙不過來,我看平時他們下班之後都要再花将近兩個小時備貨,如果這周增加三分之一的貨量,他們不加人手就得熬夜了。”
“這怎麽能叫求我呀?是幫我大忙了呀!”朱莉松了口氣,“你有學東西的心思,肯上進,這是好事兒,後廚那裏我去說,就說是我看你利索,安排進去幫忙,你也不用在意後廚還是前臺,該做什麽就做什麽,多看多做少說。”
張烨知道朱莉為什麽要這麽囑咐自己。
朱莉這家店叫莉莉家烘焙,開店之初,這家店只是朱莉生了孩子之後,她丈夫花錢給她開的一個禮物性質的小産業,烘焙的整個團隊是花錢從一家星級酒店挖過來的,幾乎是整個店鋪的核心。
外來的和尚會燒香,但侍奉的是不是廟裏的佛,這就要兩說。
烘焙師看朱莉是個富家太太,打心裏就有些看不上的意思,仗着手裏有技術,幾乎把莉莉家烘焙看成了自己的事業,幾次在經營上和朱莉産生分歧,甚至當着其他員工的面給朱莉下不來臺。
可惜自視甚高的烘焙師看錯了人,朱莉讓他下了三次面子,依然以禮相待,面上風平浪靜,給了他這富太太好拿捏的錯覺,于是第四次在全店的會議上公然駁斥朱莉的提議,嘲笑她不事生産,不懂經營。
哪知道這次踢到了鐵板。
朱莉面上還是挂着笑,先點明了糕點師作為員工,不應該當着新入職員工的面給老板下不來臺,又再次闡明了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可行方案,條理分明,道理上就壓了糕點師一頭,就在糕點師打算心不甘情不願地先認個錯,自己找個臺階下了了事兒的時候,朱莉依舊笑眯眯的,表示已經洽談好了新的西點團隊,立馬就能做工作交接。
“經營理念上的分歧,咱們已經磨合了将近一個月,這一個月我也嘗試了和您溝通,但我發現這個分歧難以彌合,我的需求是一個能出好産品的糕點師,您的需求是自己掌控一家西點店,兩頭都想做主,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這樣下去遲早要散夥,不過我相信您一定能運營一家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店,我這裏就不留您了,祝您節節高升。”
朱莉不卑不亢,以理服人,全程都沒有紅臉,倒是把端着架子的糕點師氣得差點上不來氣,也震得一屋子的員工敬畏不已。
這一屋裏,就有當時第一天來上班的張烨。
他倒不怕朱莉,只覺得她身上有種令人敬佩的氣質,這種氣質來源于能說一不二的經濟基礎,但也來源于見過世面,有過學識的底氣。張烨羨慕那些自己永遠都不可能有的見識和知識,也難以自控地懊悔那個被自己放棄的,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機會。
打那時候開始,朱莉就定了規矩,後廚是後廚,前廳是前廳,兩邊各司其職,由她統籌經營,哪邊都不要過多幹涉對方的工作職責,充分尊重對方。
所以現在張烨這樣完全沒經驗的前臺員工想自己做主去後廚,不一定能被師傅接受,就算面子上和氣,張烨也大概率學不到什麽實在的東西。
但朱莉開口就不一樣了,老板開了口,他們不會對張烨本人那麽戒備。
“明天晚上再去,讓他們先累一天,明兒你去了,他們更好接受些。”朱莉替張烨多想了一步。
“姐,真的謝謝您。”張烨很感激。
朱莉笑笑,不多說什麽。
其實她也有自己的心思,莉莉家的生意良性發展,口碑漸漸做起來之後,她就想着要在新城區開分店,分店的店長最好是從老店裏出去的員工,這樣既有經驗,又能把控品質的統一,她暗暗觀察了一段時間,還是最中意張烨。
張烨雖然只有高中文憑,但踏實能幹,腦子也靈活,有什麽吩咐一點就透,朱莉曾經很多次都疑惑,這樣通透的腦子,沉得下來的性子,當初是怎麽只讀到高中的?但這事兒是別人家的隐私,她從不打聽。
現在張烨有這個意願多了解店裏的流程,她樂見其成,一方面歷練張烨,另一方面也多方面再考察一下張烨的能力和人品,畢竟知人知面難知心。
張烨和朱莉聊完之後就先打卡下了班。
從店裏換了衣服出來,張烨能肯定自己是發燒了,體溫蒸得眼睛都有點兒睜不開。他還是先給老媽打了個電話,問小葡萄這一天的狀況。
“挺好的,”老媽的聲音聽着也精神,仿佛剛跟同病房的家屬聊了天,語氣裏都帶着聊閑天兒時的笑意,“傷口恢複得挺好,醫生說這周過完就能出院了。”
“我跟葡萄說兩句。”張烨不太信任老媽。
電話很快換給了張遠,張烨聽見他的聲音,才覺得放心。
“爸爸。”張遠的聲音聽起來有點兒倦了。
“小葡萄,怎麽聽着這麽困啊?”張烨強打起精神,笑着逗張遠,“白天淘氣了?沒睡午覺嗎?”
“沒睡呢,但是我也沒淘氣,”張遠老實交代,“白天看病房裏的電視了,奶奶給我調了動畫片兒。”
張遠正是發展語言能力的年紀,話密得有時候張烨都嫌吵,張烨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老媽一定是嫌小孫子太鬧,索性找了動畫片給張遠,給自己省事兒。
張烨本來打算坐公交回自己家休息的,現在還是決定去一趟醫院,親眼看看張遠,順帶把停在醫院的摩托車一起騎回去。
醫院離面包店不近,張烨掙紮了一會兒,還是打了輛出租車。
坐在出租車上聽廣播時,張烨才恍然發覺,日子稀裏糊塗的,已經到了十二月,車裏開了暖氣,車窗玻璃上起了薄薄的霧。
張烨困倦地靠着車座椅,在溫暖又不流通的空氣裏,在朦朦胧胧地廣播流行歌曲裏,慢慢合眼睡着,一直到司機将車停在醫院外面,叫醒他。
“哎,到啦小夥子,這兒不能停車,您趕緊的吧!”
“啊,好……”張烨在醒來的時候愣了一會兒才明白過來是什麽時間,自己在哪裏,他趕緊付了車費,手腳都不利索地從車上鑽出去。
在車上小睡了一會兒之後,張烨感覺似乎好了一些,雖然腦子還是沉沉的,但好歹恢複了些體力,他撐着精神,穿過醫院的停車場,路過門診大樓,徑直到了住院大樓。
張烨到病房門口的時候,病房裏的張遠已經睡着了,老媽也好好在病房裏,躺在陪護床上橫拿着手機玩兒麻将,屏幕對着病房門口,張烨能看到老媽正在出牌。
病房裏已經關了大燈,另外兩床的病人也都睡了,房裏安靜得像是另一個空間維度,和外面鬧哄哄的世界隔離開來。
張烨就這樣站在門口看了一會兒,還是沒進去打擾兒子和老媽。
他轉頭到護士站問了問張遠的病情,又問了問住院費還夠不夠。
“叫張遠是吧?小孩兒恢複得挺好的,白天我看有人來續了住院費了啊?不是你們家裏人嗎?”住院護士查了張遠的記錄,疑惑地問張烨。
“交了?”張烨驚訝了一下,脫口又問,“是一個醫生來交的嗎?”
“這個我們不知道,是在繳費窗口交的,我們這兒又不收錢,您問問吧,信息都是對上的,總不能是交錯了人吧?”護士答完,轉頭就忙別的去了,留下張烨站在原地,無措地愣了一會兒。
張烨不知道心裏是什麽滋味,亂糟糟的。
鐘遠航的态度他琢磨不透,有時候張烨覺得他刻薄得像利刃,對自己只有恨和狠,但他又會做這樣不顯露的……算是好事兒吧,讓張烨回味起來的時候覺得十分分裂。
就好像,鐘遠航實實在在的在給張烨好處,卻又用幾倍的惡劣讓他體會不到這些好處。
張烨想不明白,他狠狠搓了搓紮手的頭發,決定先不回家,拐去醫院附近的超市,憑着做面食的經驗,買了些材料,去了鐘遠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