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好春光
第85章 好春光
出郊游春這日,掖城如節慶一般熱鬧。車辇與馬匹有如長龍,向北門而去,将士們談笑風生,随行的女子們亦是言笑晏晏。小孩子都在滿街亂跑,看着軍府的高頭大馬,平民老百姓也各自三五成群地跟在軍隊後方,一派祥和景象。
郊野草色青青,山中潺潺流水,鳥叫蟲鳴。山中修建的幾座亭臺雖較之大魏內境粗陋幾分,此情此景卻不顯落魄。尋常兵士們一邊笑鬧着一邊擺好食案,女子們往來穿梭于其中,在席上擺好杯盞瓜果。往來路望去,行人如縷,都是聞着将軍辦宴的風聲,來湊熱鬧的百姓。
有早到的小孩子已在那邊山澗裏摸起了魚,兵士們也都下水去了。将領們三五成群,要比試射箭,看誰打到的獵物多。
駱義攜妻女一同前來,沒有跟他們攪混,抱着女兒同妻子停在花邊,三口人極為和諧。展連豪遠遠瞧着便打趣,說:“成家就是溫柔繩,酒都喝不利索了。”
展戎看向他,道:“本将聽你這話倒似是嫉妒,想來是本将這個上司不稱職,未及時給你婚配,落埋怨了。”
展連豪立時苦着臉一笑,說:“将軍可莫打趣我,想想就覺沒勁得慌。”
他看着遠遠近近的景象,說:“這好日子,連英不在,可惜了。”
瀚城四處荒蕪,邊城苦守,最為無趣,往來傳信皆是公事,不知他此時如何了。
展戎順着他的視線望過去,忽地一頓,十幾步外樹叢前頭站着個總角之年的小丫頭,穿着粉色繡白花的布制衣裳,手裏拿着一朵小粉花,正遠遠地望着他。
一個布衣女子彎腰看着她,想必是她的娘親,笑着正在說什麽,也轉過臉看向将軍。
展連豪一愣,眉毛一揚看向将軍。那小丫頭亦步亦趨地走了兩步,女子起身看着她的背影,小丫頭跑了過來,停到将軍前頭,一雙大眼睛天真怯怯地看着将軍,伸直雙手捧出那朵花。
展連豪就是一笑,展戎低頭瞧着小丫頭,他一生從軍打仗,氣勢迫人。小丫頭年齡小,不大知道什麽叫害怕,也多少是有些怯的。展戎頓了一剎,伸出手拿起那朵花。這花在他的手下小得可憐,展連豪看了便想笑,剛要問小丫頭什麽,小丫頭一扭頭就跑掉了,怯怯地撲進娘親懷裏,不知道是害怕了還是害羞。那女子摸了摸孩子的頭,遠遠地朝将軍笑了一下。
紅藥打遠看見這一幕就是一笑,戲谑地說:“都當他是好人呢!戰神之名就是容易哄人。”
鎮西大将軍乃是掖州百姓心中的大英雄,諸多孩童仰望的對象,無人不羨慕他的氣派,仰望他的威風。但凡是掖州長大的男兒,沒有哪個的志向不是日後從軍,如大将軍一樣征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
從君也看着将軍的方向,輕輕眨了下長睫。那朵小粉花開在将軍的指尖上,春光下的淩厲也變得柔和了。到底是守護了一方水土安寧的。
可惜旁人只瞧見他人前風光,卻不知展戎生存在何等湍急的渦流之中。
從君在京中時,雖知曉展戎戰神之名,卻不知曉他如此得民心。到了這邊陲之地,才清楚展戎這幾場可記入史書的勝仗對百姓來說意味着什麽,對政事有了新的認知。居于皇城的人看不到外面的光景,治國若是困于四方牆中,必将陷入樊籠。
為時已晚,生于皇城長于皇城的程允永遠不會意識到這些。
從君收回視線,來時他同紅藥乘同一車辇,便一直在一處。此時二人在靠近水邊的亭子一頭,軍妓和侍女都在操辦事務,就紅藥動也不願動,躲了個清閑地,依靠亭柱而坐,紅裙下光裸着兩只羊脂玉似的腳丫,輕佻随意地踩着身前供人歇坐的木板。
從君不如紅藥清閑,留心着将軍那邊,見擺上了雙陸局,才放松心弦。
“春天真好啊。”紅藥說,看着這熱鬧景象,嘴角似彎非彎。
小公子輕輕應了一聲,閉上了眼睛,将頭依靠在後面的柱子上,春日暖熏熏的陽光打過亭子的飛檐,落在他的臉上。
一時無話,兒童嬉鬧,民衆觀花,兵士捕魚,侍女忙碌。小公子和紅藥在兩個亭柱之間相對而坐,陽光靜好,綠草如茵,如同一幅早春圖。
少頃,從君睜開眼睛,一時眼前橘紅,他眨了幾下眼睛才恢複視物,不過須臾片刻,卻讓他有如隔世之感。紅藥飄飄然跳落,說:“無趣。打獵的士兵還沒回來,時辰早着呢,去水邊瞧瞧。”
水邊百姓和孩童就要多了,看着捉魚的兵士的熱鬧,自己也躍躍欲試,喧鬧無比。紅藥和從君往無人的一端走,小孩亂跑,一下撞到了紅藥身上。
紅藥笑眯眯地将他扶正,小男孩八九歲的模樣,擡頭見紅藥模樣,一時呆了,傻傻地吸了下鼻子,逗得紅藥笑了一聲。一旁婦女看到,忙過來把孩子扯走了,避之不及的模樣。
小公子偷眼瞧紅藥。紅藥怠懶地眨了下長睫,仍是與平日如出一轍的笑模樣。
從君默默收回視線,二人走到了一大片樹叢後面的水邊,此處水流不過一步寬,因此寂靜無人。紅藥不嫌涼,把腳伸進去,踩着水底的石頭玩。
陽光下紅藥額間的花钿紅得要滴血一般,而顯得紅藥更白淨,她常是放浪形骸的樣子,此時瞧着卻不是孟浪模樣,好似白茶花滴上了指尖血,到底是幹淨。
小公子仍是站得修直,紅藥笑着歪頭瞧他,說:“落到這境地,還端着公子模樣呢。”
又是一笑,說:“可莫想着安慰我。方寸家的女人,任她瞧去吧。誰還不曾是好人家的姑娘呢。”
從君搖了搖頭,說:“我知道的。”
“那怎的,老對我欲言又止?我又不是将軍,要你藏着掖着的。”紅藥說。撈起塊石頭,在水裏洗淨了,攥在手心裏玩,瞧着不好看,扔了又撿新的。“!山!與!氵!夕!”
“那荷包,當是為良人繡的。”從君說。
如何就給了将軍呢?二人天各一方,尺素互通都是難事,如何能鬧得起情緒。
“為誰繡的又如何,我高興給誰,便給誰。”紅藥不以為意。
從君就怕她這樣說。她的脾氣從君豈不知曉嗎,骨子裏一腔執拗,如何做事只看自己,不管他人如何态度,無事也要鬧出有事來。
既然問起自然是要勸慰的,小公子整好衣裳,單膝蹲下,道:“同我說說也好。”
紅藥笑起來,看小孩似的看着他,說:“有甚好說的,男子便是如此。”
自紅藥抵達掖州,二人書信就不曾斷過,雖說書信難傳,但寫得頻繁,總也能收到,雖隔了幾個月,瞧着仍覺溫情。雙方書信一年以來不曾間斷,到了這半年,那邊的回信卻是日漸地少了。
隔着一旬,一月,到如今,已是三月未回。
往年但逢節日,她那情郎都掐算了書信的路程,提前幾月便寫好了書信,元日、女兒節、乞巧節。幾個月前的字跡,信中內容恰好落在這一天,字句精簡,常是幾句詩詞。紅藥收到,如何能不欣喜。
而今年的上巳節,已過去足有兩旬了,休說這些,連日常的回信紅藥都不得見。前日終于傳來一封,簡言自己如今公務繁忙,未能如往昔一般,發覺時為時已晚,只得匆忙補信一箋,近日不得回信,也是如此原因,還望紅藥莫怪。
言辭似是懇切,字跡卻愈加潦草。紅藥面不改色地看完,将信紙收好,而後便是一笑。
次日,紅藥将那荷包送予了将軍。
“便是如此。”紅藥輕描淡寫地說,。
紅藥性子強勢,一點小差錯都容不得,看着無謂,卻生着一顆七竅心。因為如此事便把辛苦繡成的荷包送出去,是不出從君意料的。
“紅姐。”從君說,“他身為朝官……”
“覺得我矯作?”紅藥不待他開口就知道他要說什麽,笑了起來,道,“沒有公務繁忙,只有心不所鐘。”
從君不知是想辯解還是想寬慰,終究欲言又止。
“你不懂的,走着瞧吧。”紅藥甩了甩腳上的水,站了起來,“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