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黑雲壓城
第27章 黑雲壓城
自從君開始養傷,已是小半個月過去了,如今身後的傷口幾乎都長好了,留下一些深淺各異的疤痕,日日與紅藥用生肌膏敷着,比養傷時還要殷切。
身世顯赫的小公子,誰曾想到有朝一日,要靠身子過活呢?
展戎離營已有七日,眼見着,中秋節快到了。天上的月亮此時圓不圓扁不扁,放在這時節,倒是頗合人的心境。
中秋節是個重大節日,紅藥已經開始忙活起來,前幾日就令人回去取月餅模具,這幾天,又翻箱倒櫃地翻出了一襲紅布,瞧着,似乎是要準備拜月神。
從君成日呆坐着,看着紅藥忙裏忙外,爽朗幹練的女子,做起這些女兒家的事來,別有一番意趣,她向來風風火火,從君瞧着她,也覺得自己有幾分活力了。
營中軍妓都與紅藥來往甚多,一來二去也與從君臉熟了,但大多數都不喜歡他,充其量也就能點個頭算作招呼,其餘的更是千姿百态,所幸從君從不把這放在心上。
唯有一個叫白梨的與他親近些,是那日袒胸露腹地坐在帳前的石頭上,遠遠朝他笑過的女子。
今晨,掖城的糧車趕到,紅棗和面粉都拉了好幾車過來,火長在與交糧方清點,互交票據,大頭兵們把一筐筐的紅棗都卸了下來,盡數堆在軍妓營前的空地上,得着空,火長看了帳前的紅藥一眼,朝小兵揚了揚下巴,那邊會意,挑了兩筐好的送了過來。
紅藥挑了下下巴,讓他随意放下,她倚在帳門前的木樁上,懶洋洋地支起身子,素手抄起一顆紅棗,這紅棗幾乎有她手掌的一半大小,紅藥在手心裏蹭掉了灰,棗皮晶瑩透澤,在陽光下紅光閃閃,果肉豐盈。她抛給從君,說:“今年棗子長勢好。這邊兒別的沒有,專這東西有收成。”
“這是何故?”從君接住棗子,看着營前問道。
不叫司倉和火軍拿走,怎都拉到這兒來了?
“自然是叫軍妓們做棗泥月餅。”紅藥說,“中秋是個大節日,将士們不能回家團圓,可不能把這個落下。”
她說着瞥了從君一眼,笑着打趣道:“你瞧着他專制嚴苛,人家可會拉攏人心着呢!”
她說着轉頭朝帳中走,彎腰把紅棗筐拖進來,從君起身要幫她弄另一個,手背上挨了一巴掌:“你姐姐我結實着呢,少來管閑事。”
小公子似笑非笑地撇了下嘴巴。
Advertisement
他随着紅藥走進屋裏,突然接了她上一句話的話頭,出神地說:“不知前線戰事如何了。”
紅藥也就逞逞嘴上能耐,她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女兒家,把這滿滿的兩筐紅棗挪進來,已是折騰得香汗淋漓,聞聽此言氣喘籲籲地擡眼看他,說:“你管它如何!那狗東西把你折騰成這樣,你還惦記他死活?”
這許久時間從君早已習慣了紅藥對展戎各種口無遮攔的稱呼,将軍在營中時她都不背人,将軍不在,她更是肆無忌憚了,奇怪的是旁人聽了也不甚意外,似乎習以為常了,總不至于有人因這個去嚼舌根。
紅藥說着直起身子來,抹了一把額上香汗,扭頭看到桌下的酒壇,才隐約明白了些什麽。
那是一壇桂花酒,奉江臨行時差人送來的。
這壇酒酒壇精致,上有刻字,乃京中很有名的一家酒坊所出,中秋節賞桂飲酒,乃是歷來佳趣,想來是那監軍一路帶着,以備中秋思鄉之用。
此次展戎突然出征,奉江知自己中秋時大抵不能歸來,臨行時差人送予紅藥帳中,其中深意,未可細究。
七尺披甲男兒,竟有如此柔思。紅藥暗自揣摩着從君心事,不知他對那監軍有幾分在意,想着,搖了搖頭,不由失笑,在心中無奈嘆道:“你們還真怕展戎生活無趣。”
瀚城前線,自展連英攻城,瀚城守軍一再以守為攻,極少正面交鋒,此處乃通關重地,乃是真正打開戎境的第一道關口,可謂兵家必争之地,本就把手森嚴,銅牆鐵壁,自交戰始,又一再加固,可謂插翅難飛。
展連英乃是展戎部下一員猛将,連他都久攻不下,可知其難度艱辛。
大軍攻到瀚城城下,守軍只出戰兩次,每每不待戰鼓三擂,少戰便歸。普通兵士可能不知緣故,展連英身經百戰,怎能不知其中蹊跷?
第一戰探敵軍人數,第二戰探敵軍戰術,這明顯是在等援軍,彼時大軍來援,魏軍先行軍隊已攻占七座城池,分別留有守軍,兵力分散,這時戎兵大舉來攻,數處城池之間又有許多魏軍不知道的聯系,怕是要吃啞巴虧,因此這一戰,魏軍要打的是速戰速決,而戎人要拖延,展連英一步錯便是延誤戰機,他之前已失一盤,展戎歷來獎罰分明,這一戰至關緊要,縱是萬死,也不得有誤。
可瀚城難攻的程度,超乎他的預想。
此城城牆高數尺,易守難攻,牆上土泥十分厚重,不知抹了多少層,車弩不能穿;女牆上挑出芘籬戰格兼布幔以防矢石,牆頭十二時辰均設弓箭手,每時辰一輪班,兵士精力充沛;城樓另備石灰無數,前日展連英試圖強攻,就吃了這個虧,許多兵士爬至牆頭,因迷眼而重重跌落,摔殘十數人,更有失明者數;戎人城門不及魏城高大,鑿數孔,設連弩長矛,近攻不得。
戰事分外膠着。
展戎到戰營,左先鋒展連英解戰甲,出轅門三裏,以蹈舞禮迎,跪于馬下請罪,展戎親自下馬将人扶起,于軍前朗聲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左先鋒乃前軍統帥,勞苦功高,一時失誤,不足為患,不必過度自責,待到瀚城一戰,再見分曉,有功則功過相抵,有罪則數罪并罰,以正軍容,慰我魏軍之英靈,可有異議?”
展連英抱拳答:“末将謝将軍寬厚,瀚城一戰,志在必得,萬死不辭!”
此言話罷,三軍抖擻,高揮兵器,連聲大喝:“萬死不辭!萬死不辭!萬死不辭!”
大将軍親來督戰,前線戰士軍心振奮,衆志成城,展戎令諸軍火頭烹羊宰牛,犒勞三軍,重整旗鼓,自己坐鎮營中,與軍同樂,把酒酬軍,是夜,魏軍振奮之聲傳出數裏,瀚城深處亦可聞,展戎通宵達旦,在當夜看完了近日的戰事通錄及瀚城的城防圖。
他大概了解了當中情況,但具體戰情還要到實戰才可詳細知曉,翌日下午,三軍振奮,再度出擊,戰氣浩蕩直破重雲。
于瀚城之上,只見大軍分列,自中行出一隊人馬,浩蕩六纛先行,出引六軍,此乃大将軍象征;後随五方旗五面、紅色門旗二面、豹尾門槍二根,皆繞于金甲将軍之側,展戎身騎一通體烏黑四蹄雪白的高頭駿馬,乃是其坐騎踏雪烏骓。
大将軍身後一馬之隔,緊随二位身披明光甲的威武将士,一騎棗紅馬,一騎照夜白,正是左先鋒展連英及監軍奉江,奉江胯下之馬,乃出京前皇帝所賜,通體雪白不染雜塵,威風凜凜,不遜于展戎的踏雪烏骓。
左右行列二十四,一側十二列,身側六列隊頭各領嚴警鼓一面,外側六列隊頭各領軍角一枚,将軍站定,陣勢已成。
各戰陣列定,陣将于展戎身後成一線,各自以陣勢排開,陣鼓齊列,陣旗揮舞,戰士擂鼓吶喊,響聲震天,壓城之勢,有如黑雲。
一輪恢宏鼓點敲定,展戎立于陣前,鎮然自若,目光定于瀚城,喝道:“攻!”
陣将緊随齊後,連聲大喝,随後吶喊聲四起,大軍如蝗蟲般,向前沖去。
注:部分軍儀陣仗考據自《太白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