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天賺七塊
第一天賺七塊
姜秋雲笑着招呼:“嬸子, 黃米粉子沒加糖的,是五毛錢一斤,加了糖的要明天, 六毛錢一斤。您放心, 我們曬得很幹,一斤黃米粉子, 足夠泡十幾碗。”
吳大媽家裏有糖, 孫子又吵着要吃,就不想再等。她看孫子喜歡,怕下次難買到,就拿出一塊錢, “給我來兩斤吧。”
姜秋雲她們沒有稱, 還是吳大媽幫她們借來的。
因為吳大媽是首位客戶, 姜秋雲特意給多送了一兩。
吳大媽看小姑娘會來事,笑着說:“我拿回去先嘗嘗, 吃着好, 到時再來買, 還會多給你介紹人來買。”
姜秋雲一臉:“謝謝嬸子, 我們也是剛開始,巧了,我們第一次來磨坊就遇到了嬸子也算有緣, 嬸子吃着好就勞您多幫我們宣傳宣傳。”
陳棉眼裏放光。
“秋雲, 真沒想到, 黃米粉子這麽好賣。一斤黃米粉子就賣了五毛錢!利潤就有一半!”
等到磨完回到陳棉的住處, 姜秋雲第一時間沖了兩碗。
黃米粉子太香了, 別說小孩子吞口水,就是她也想吃。
姜秋雲明明只有舀了兩勺黃米粉好了, 沒沖的時候,半碗不到,沖上水就成了一碗,她吃了一口,香,實在是太香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放糖,吃起來有點微苦。
陳棉有些擔心,“秋雲,你真的能弄到白砂糖嗎?我聽說因為要過年,供銷社的物資都挺緊張的。”
姜秋雲淡笑,“你放心,我隔壁大媽已經答應。”
這一天,她們就用黃米粉子當了晚餐。
Advertisement
晚餐後,她們又去紙廠的食堂買回了半桶剩飯。
陳棉就忙着淘洗晾曬,姜秋雲則帶着半斤黃米粉子去找隔壁胡大媽“買白砂糖”。
姜秋雲的系統就有白砂糖。
她找隔壁胡大媽,就是為了給對方送黃米粉子。
大媽時常混跡于紙廠各家屬之前,姜秋雲希望大媽能幫她宣傳宣傳。
大媽一口答應,又主動告知,自己家裏有兩個熱水瓶,姜秋雲需要的話,可以借一個給她。
姜秋雲借了大媽家的熱水瓶:“謝謝大媽,等過年就給您還過來,我也知道,您家裏人多,一個熱水瓶不太夠用。還有,您看您家裏還有沒有碗能借。”
雖然她可以在系統裏買熱水瓶和碗,但是她得照顧着陳棉,怕對方心裏不好受。
她們之前就說好子,一人拿五塊錢當成本。
一人五塊錢,加起來也就十塊錢。兩次買剩飯就花掉了大半,再加上還要買白砂糖,其它的東西只能等賺到了錢再慢慢置辦。
看到姜秋雲又拎回來一個熱水瓶,陳棉大喜,她正愁呢,就兩個熱水瓶,頂多沖個二十來碗就沒水了,現在總算多了一個壺。
陳棉:“秋雲,還好有你,竹匾和熱水瓶、碗都是你借過來的。”
姜秋雲笑道:“沒事,等我們賺了錢,就可以自己置辦了。”
陳棉有點擔心:“也不是說買就能買的,得有票,也得有貨。”
姜秋雲:“咱們先別想那麽多,先賺到錢再說。”
因為擔心前一晚燒的水放熱水瓶一晚上溫度不夠,她們準備第二天起來再燒水。
其實不管是姜秋雲住的紙廠,還是阿棉租住的麻紡廠家屬區,都是可以供應開水的,兩分錢就能打一壺開水。
不過陳棉說,“反正我起得早,燒開水的事就由我來吧,省錢。”
姜秋雲于是就随她。
第一天擺,她們搬了一張桌子,放到紙廠門口。
他們不是第一個到的,還有一些人從鄉下帶了蔬菜、雞蛋、鹹菜等來賣的。
陳棉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姜秋雲就主動招攬顧客,“香香的黃米粉子,一毛錢一碗。”
當時就有個本來準備買菜的男青年走過來,“給我來一碗。”
“好咧。您請坐。”
姜秋雲答應着,麻利的舀了兩勺黃米粉子,加上糖,又兌上水,端給對方。
不過是沖了一碗黃米粉子,就香氣四溢,很多人看過來。
有小孩子拉着家長過來,“我要吃!好香啊!”
紙廠的工資不低,對于他們來說,花一毛錢吃一碗黃米粉子,還是可以的。
于是,很快又有三個人要了一碗。
有一個是家長買了,給小孩子吃的。
另兩碗是一對年青人,估計處對象呢,一人要了一碗。
姜秋雲和陳棉很快沖好,然後她們發現,沒碗了。
眼看又來了t個大爺,大爺要一碗,她們只能請大爺先等等。
她們都等着第一個來的年青人的碗,然而那個年青人吃完了,端着碗不好意思地說:“給我再來一碗。”
姜秋雲:……
陳棉:……
有生意是好事,可是他們現在缺碗。
陳棉拉着姜秋雲小聲地商量,“秋雲,要不我們按斤賣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回去沖?”
姜秋雲挑眉,“我們沒有秤。而且,今天的開場不錯,讓更多的顧客們來門口買,更有利于打開局面。”
她們做的黃米粉子,今天帶來的也就十來斤,如果讓人按斤買,幾個人就買光了。
只有像這樣一碗一碗賣,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
當然,姜秋雲也想到了,以後做的黃米粉子多了,是可以分出一部分按斤買的。
陳棉:“可是現在怎麽辦?”
老大爺還沒吃上,又來了個大媽要一碗,陳棉更着急。
另一邊,小孩子吃完,他家家長端着碗過來,“給我也來一碗。”
他看自己孩子吃得香,把自己的饞蟲也勾出來了。
要知道,他原本是準備去食堂吃饅頭的,食堂的饅頭可比這個黃米粉子實惠。
姜秋雲拍了拍陳棉的手安撫,讓她先給那個孩子的家長沖上黃米粉子。
“大爺、大媽,我們帶的碗不夠,你們要是方便回去拿碗的,可以自己拿碗過來。用自己碗的客人,每一份可以多半勺黃米粉子。”
聽姜秋雲這麽說,老大爺和大媽都回去拿碗。
還有那本來覺得黃米粉子有點小貴的,一聽說可以多送半勺,也趕緊回家拿碗。
等到大爺和大媽的碗拿過來,他們等不及回家吃,就端着碗,站在附近吃。
一時間,整個紙廠門口,都溢滿黃米粉子的香氣。
就連紙廠的門衛大爺,已經吃過早餐,也沒忍住,端着飯碗過來要買一份。
姜秋雲沒要他的錢,“大爺,我們在這擺攤,給您添麻煩了,這一份,就送給您吃。”
其實紙廠門口又不止她們在擺攤,不過姜秋雲說的話,讓門衛大爺高興。
門衛大爺一高興,就說:“我那裏有張桌子,你們不嫌棄的話,可以搬過來。”
她們把桌子搬過來,正好紙廠門口有花圍子,可以當凳子用。
有那本來站着吃的,看到有桌子,就坐了過來。
眼看熱水瓶的水用掉了兩瓶,姜秋雲拎着空掉的熱水瓶,“我回家去提熱水。”
她出門的時候,煤爐子燒着水,這一會水應該也要燒開了。
門衛大爺讓她把燒水壺拎下來,“我這有現成的爐子,反正是開着的,你把燒水壺拿過來,放我這裏燒就行,我反正沒事,還能幫你看着。”
不僅如此,大爺還讓她們可以把擺攤要用的桌子凳子放到他那裏,就不用每天搬上搬下。
姜秋雲于是又誇了誇大爺:“大爺您真心善。”
大爺心情更好了,得知她們只有一個竹匾,又把自己的竹匾借給她們。
隔壁胡大媽果然說話算話,帶來了好幾個老姐妹,一起過來吃。
胡大媽帶來的老姐妹還想買一點回去,正好可以給家裏人也嘗嘗,姜秋雲不好意思地告訴她們:“不好意思,大媽,今天我們帶的不太夠,沒有可以稱給你們的,您看等過兩天行不行?”
她們本來就是胡大媽帶來捧場的,十分好說話。
姜雲和陳棉是六點半開始擺攤的,到了九點,黃米粉子就賣光了。
有那得到消息晚的,就問她們明天還來不來。
姜秋雲告訴那些人,“我們最近的早上都會在這裏擺攤,想吃的可以六點半後過來,別太晚哦,太晚了可能就賣光了。”
那些沒吃到的,紛紛表示,“我明天六點半就過來。”
“我起得早,你們明天能不能早點?”
陳棉當即表示:“那就六點。”
當着顧客的面,姜秋雲沒有反對。
只是回到家,姜秋雲有點擔心:“我們還要燒水,六點哪裏來得及。”
陳棉卻說,“我們可以先去買一壺開水,剩下的就去門衛大爺那裏燒。”
這樣的話,起床就能直接去擺攤。
陳棉現在賺到了錢,也不在乎每天要花兩分錢去買熱水了。
姜秋雲就更沒意見。
她們先去了紙廠的食堂,找了管事的大叔,告訴對方:“大叔,以後每天中午的剩飯也給我們留着,我們全要了。”
大叔哪有不答應的。
賣剩飯的錢,一小部分留着買喂豬的米糠,剩下的他與糧堂的人分了,當然,他拿大頭。
姜秋雲累壞了,她昨晚刷了一套題,九點多才睡。
雖然陳棉已經說好由她先去擺攤,但因為沒有鬧鐘,她怕錯過時間,早上五點半就起來了。
陳棉也是五點半就起來的,卻正興奮着。
她把錢盒子裏的錢全倒出來,裏面有兩塊的,一塊的,五毛的,一毛的,還有不少五分、兩分、一分。
“兩塊、三塊、四塊、四塊五、五塊……”
就着陳棉的數錢聲,姜秋雲打了個盹。
等她醒來,就看到陳棉一臉興奮地坐在她面前,“秋雲,你終于醒來了,我告訴你,我們今天賣了十一塊八毛錢!扣去成本,至少能賺七塊!”
七塊!
雖然姜秋雲出一套試卷投稿,就能賺四十,但是她也挺高興。
畢竟這只是第一天,以後會更多的。
陳棉把錢給姜秋雲,“秋雲,你讀的書多,以後你管賬吧。”
姜秋雲卻沒有答應,她把錢還給陳棉,“錢你收着,以後還是你為主。”
陳棉有些擔憂:“我怕我不行。”
姜秋雲:“你放心,我會幫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