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敲門的是顧鶴北
敲門的是顧鶴北
這一天, 姜秋雲和陳棉沒有做午飯,而是去紙廠食堂吃的,她們特意去得晚一些, 沒想到她們還遇到了顧珊。
紙廠的飯菜便宜, 顧珊一般會在中午來紙廠食堂打一份飯,分一半留到晚上吃。
等姜秋雲她們在食堂吃了飯, 食堂已經沒剩下多少人。
她們稍微等了一會, 就拿到了剩飯。
剩飯有滿滿一桶,陳棉提着還好,姜秋雲細胳膊細腿,提起來就吃力。
陳棉:“秋雲你放手, 我一個人提就行。”
兩個人提着都這麽吃力, 一個人提更辛苦。
姜秋雲:“我還能堅持。”
顧珊見了, “秋雲你幫我拿飯,我來幫你提吧。”
就這樣, 顧珊頂替了姜秋雲的位置, 幫她們提上樓。
幸好姜秋雲住的三樓, 不算高。
姜秋雲向顧珊道謝, “謝謝你,顧珊,沒有你, 真不知道怎麽弄上來, 現在沒黃米粉子了, 明天請你吃黃米粉子。”
顧珊:“黃米粉子你們能賣錢, 先留着賣錢吧。”
說着她就要離開。
姜秋雲提出讓她把書拿過來, 一起學習。
Advertisement
姜秋雲每天都會生爐子,還有隔壁大媽送來的火, 她很暖和。
然而住在張老師宿舍的顧珊就凍得不行。
張老師的房子是有煤爐子,她也說了讓顧珊随便用,但是顧珊的性子,不喜歡占人便宜。
顧珊只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
後來,顧珊在姜秋雲家裏學習,看到她們挺忙的,就會主動幫忙。
姜秋雲和陳棉原本沒計劃請人的。
她倆一合計,覺得請一個知根知底的挺合适,就試探顧珊有沒有想法。
與顧珊談話,是姜秋雲談的。
顧珊怕是姜秋雲為了照顧她,才這樣說,“秋雲,我是很想給你們做事。不過你跟陳棉商量過沒有。如果你只是為了照顧我,就沒必要。
陳棉看向顧珊:“我們商量過的。秋雲力氣小,可以負責買東西,我們的糖,今天就用掉一半,還有竹匾、熱水瓶、碗筷這些都不夠。其它事我和顧珊做,秋雲就每天跟着一起出攤,然而采購這些東西。”
陳棉也不算是完全照顧秋雲,實在是這個年代,沒票想買東西太難了,就算是有票,還要看供銷社有沒有貨。很多緊俏的商品,都被供銷社內部搶完了。
姜秋雲沒有反對,她今天确實覺得有點累。她最開始只要了五成股份,就是想着主要交給陳棉。
而且後面想要做大,肯定更花時間。她覺得現在的安排就很好,她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其它地方找找,有沒有剩飯。
她誇道:“陳棉你越來越有老板的樣子了。”
陳棉有些羞澀,“白砂糖、熱水t瓶那些還需要你多操心,特別是白砂糖,今天就用掉半斤,明天用的糖都不夠。”
姜秋雲:“我還有三斤糖票,暫時還能堅持。然後我們以後擺攤,客人有糖票的話,我們也可以收一些,不僅僅是糖票,還有糧票、布票等,都能收。”
陳棉:“對對對,這些票,就算用不完,以後去鄉下收雞蛋也能用得上。”
姜秋雲其實想得更遠,她擔心以後要是剩飯不夠,或許需要自己用糧食煮飯,存些糧票備用。
不過姜秋雲沒說出來。
不管是陳棉和顧珊,都是那種比較節儉的。
現在跟她們說,要自己煮飯做黃米粉子,對她們來說,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她打算,等實在剩飯不夠的時候再提出,就像昨天陳棉還反對買開水,今天賺到錢之後,她就不介意花兩分錢買一壺開水了。
陳棉給顧珊開工資,五毛錢一天,還供三餐。
顧珊不僅能省下這個假期的飯錢,還能存下一些錢。
顧珊因此很積極。
她讓陳棉先休息,她淘洗剩飯并曬上。
上午陳棉和姜秋雲回來後,就帶回了門衛大爺的竹匾,原本堆積在一個竹匾裏的剩飯,分到兩個竹匾,曬幹的速度明顯快了不少。
此時已經八分幹。
顧珊把剩飯淘洗後,又把原來兩個竹匾的剩飯整合到一個竹匾,另一個竹匾用來曬新的剩飯。
陳棉休息的時候,姜秋雲就在刷題。
等到陳棉醒來,她們昨晚曬的那些剩飯已經幹了,陳棉帶着顧珊一起炒,等到她們炒好,姜秋雲跟着她們一起出門。
姜秋雲從陳棉那裏支取了五塊錢,她找到隔壁大媽,向她打聽哪裏有篾匠。
她想訂制兩個竹匾。
胡大媽正好有個親戚做篾匠的,就在紙廠,帶着姜秋雲去了。
篾匠那裏的竹匾自己出竹子是一塊二一個,姜秋雲沒有竹子,篾匠要一塊五一個。
胡大媽:“老胡,這是我外甥女,我特意帶她來你這裏。”
最終篾匠答應兩塊五兩個。
篾匠問她什麽時候要。
姜秋雲:“越快越好。”
可是篾匠手上還有急活,“這樣吧,明天先給你做一個,後天來拿,另一個,一個星期內給你做好。”
篾匠雖然一時半會做不好,不過他家有兩個自己在用的竹匾,姜秋雲先跟他借了來用。
回到家,姜秋雲把帶回來的兩個竹匾也曬上剩飯。看這速度,今天傍晚就能曬幹了,姜秋雲很滿意。
她又把剩下的糖票都買成了白砂糖,她的運氣好,看到有瑕疵碗買,這些碗上面都挺好,就是底部有些缺了一點點,并不影響使用。
姜秋雲是想全買下,但系統不讓。
系統:“最多買三個。”
姜秋雲:“我們擺攤現在有四個碗了,你就讓我買六個,湊個整數。”
系統:“好吧,最多六個,不能再多了。”
看陳棉和顧珊還沒回來,姜秋雲又開始看書。她現在看的是高一第二學期的數學。因為還沒放假,她就開始,因而現在已經看了兩個單元。
可惜她現在沒什麽參考書,圖書館裏有一本,但是習題并不多。姜秋雲決定過兩天去一趟新華書店。
不過新書書店的書并不多,她又給那位未來的數學大佬,蔡老師寫了一封信,看她能不能幫忙買到書,或者他有沒不用的舊書。
信剛寫完,姜秋雲聽到了敲門聲。
姜秋雲以為陳棉他們回來了。
“你們終于回來了。怎麽去了那麽久?”
然而,門外面并不是陳棉和顧珊。
風塵仆仆的顧鶴北笑得如沐春風,“秋雲,我聽李大隊長說你沒回家,我過來看看你。秋雲,你在等誰?”
姜秋雲:“陳棉和顧珊,一個是同鄉,一個是同學。”
她把顧鶴北讓進來,一眼就看到顧鶴北拎着的大網兜,一看就是參考書。
姜秋雲正缺參考書呢。
顧鶴北就是來雪中送炭的。
姜秋雲好奇:“顧鶴北,你怎麽知道我想要參考書?我正準備過兩天去新華書店看看呢!”
顧鶴北:“是嗎?那真巧了。我看上次帶來的參考書,你還頂喜歡。這不,那些書現在你都用不上了,我就托人從北京買了這些書。正好我要過來的時候,就到了。”
顧鶴北當即把書拿出來,全部交給姜秋雲。
姜秋雲把裝書的網兜也收下,下次需要的時候用。
“你吃午飯沒?我帶你出去吃點東西?”
顧鶴北下火車後又坐了四個小時的客車,還沒顧得上吃飯。
姜秋雲家裏沒開火,只有點挂面。
顧鶴北:“我先将就着吃點,再過兩個小時就要吃飯了。”
姜秋雲從系統裏拿了一塊臘肉出來,做一碗面,門再次響了。
陳棉和顧珊提着磨好的黃米粉子回來。
姜秋雲拿出兩毛錢,要了兩份黃米粉子。
陳棉不要她的錢。
姜秋雲:“你收下吧,親兄弟明算賬,我可不想跟你合作,到最後跟你鬧意見。”
陳棉只能收下,只是給的時候,特意多舀了一勺。
姜秋雲把沖好的黃米粉子給了顧鶴北,“面可能不大夠,你再吃點這個。”
顧鶴北跟陳棉打了招呼,才端着吃起來。
陳棉滿臉喜意拉着姜秋雲去了她的房間。
姜秋雲:“你們怎麽去了這麽多久,遇到什麽問題了嗎?”
陳棉掏出七塊錢給姜秋雲看:“你猜,我們遇到誰了?”
姜秋雲:“遇到了誰?”
陳棉笑了一下,“是鄭大媽,她帶着五個大媽等着那裏,一看到我們,就說你終于來了,我等你好久了 。”
姜秋雲:“鄭大媽等在那裏是?”
陳棉,“我當時就吓住了,還以為鄭大媽昨天買的黃米粉子有什麽問題,來找我麻煩的。結果……”
姜秋雲哭笑不得:“結果怎麽了?你能不能別賣關子了。”
顧珊搶着回答:“鄭大媽帶來的人,都是要買黃米粉子的。”
姜秋雲松了一口氣。
陳棉,“她們有的一人要買兩斤,有的想買四斤,就連鄭大媽,也說想再買兩斤。如果我全賣給她們,那我們明天就沒有可以用來擺攤的,我就跟她們解釋了一下,她們也理解,一人先要了半斤,剩下的,說好等我有了,給她們送到家裏。”
“她們怕我不給她們留,連錢都給我了,也不怕我跑了。就是被她們買走兩斤半,明天估計還賣不到九點,就沒有了。”
姜秋雲:“正好,我借了兩個竹匾過來,今天中午的剩飯,應該今天就能曬幹。”
曬幹了,她們可以像昨天一樣,晚上點着燈去磨好。
得知姜秋雲已經訂好兩個竹匾,又買了碗和糖。
陳棉:“秋雲你太厲害了。特別是碗,價格便宜不說,還不要票,不知道什麽時候還有,你到時留意下,看到了再買一些。”
十個碗,其實也有些不夠的,要知道,她們第一天就賣了将近一百二十碗。
姜秋雲答應下來。
陳棉:“還有本子和筆,你看到了也買一下,我用來記賬。”
昨天收入一塊,今天早上收入十一塊八,下午兩毛加七塊,陳棉覺得自己的腦子已經不夠用了,得記下來。
顧珊:“我那裏還有期末獎的,我到時拿過來。”
陳棉:“行,到時再給你錢。”
顧珊對于陳棉和姜秋雲給她這份工作很感激,“不用,沒多少錢。”
姜秋雲:“不行,是多少就是多少,咱們不能糊塗賬。”
顧珊也就不再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