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章
翰林院寫了許多寓意好的春聯,宮裏處處開始舊桃換新符。太監們除了忙着掃塵,還要排隊剃頭洗澡。
這時候還沒有正月剃頭對舅舅壽命不利的說法,純粹是要把自己收拾得幹淨利落,迎接新年的到來。
弘歷和弘晝也要剃頭。
弘晝心裏第一百零一次下決心,遲早要把這又醜又麻煩的發型換了!
光溜溜的腦門上剃幹淨了,很快就會長出一層小黑茬子,不長不短的摸着紮手,還特別醜。
滿人服喪期間不剃頭,老十三胤祥的生母章佳氏死後,按規定皇子們百日內不許剃發。老三胤祉忍不住偷偷剃了,康熙帝将他的誠郡王爵位撸了,降成了貝勒。
那時候老三胤祉還十分得康熙帝喜愛,仍當了十一年貝勒,到二立太子,大封皇子們時才晉為誠親王。
老十三也因為此事,和老三一直不對付。
就問,剃錯一次頭,後果嚴重不嚴重吧?
因為有四大爺親自把關東宮修繕,內務府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此項工程。
不是他們效率突然提高了,實在是四大爺的“不許”太多了。
嗯,修撿下瓦片,粉刷下牆,門窗還結實的不用動,家具能用的繼續用,不成樣子的擺現成的。若不是清理排水溝,平整院子用了些時間,內務府都不知道還能做啥!
雍親王府的後院也秉承了四大爺的風格,快速利落的搬進來了。
因此,這個年節,弘歷和弘晝就是在宮裏過了。
但康熙帝仍留他倆住在乾清宮。
Advertisement
耿格格和鈕钴祿格格都對此歡欣不已,“皇上喜歡你倆,你倆可要聽話,不許頑皮。”
她倆都覺得,弘歷、弘晝如此得皇上喜歡,等四爺繼位,倆孩子怎麽也能得到親王的爵位!
二十九,大祭。
康熙帝再次帶着成年皇子們到太廟祭祖,弘歷、弘晝仍然跟在後頭。
烏拉那拉福晉再到各宮串門請安時,身邊帶上了耿格格和鈕钴祿格格。
弘時也進了上書房,對弘歷和弘晝的态度好了不少。
但弘晝看見過好幾次,他偷偷瞄他們時,面無表情,眼裏的嫌惡毫不掩飾。
跟往年相比,弘歷和弘晝這個年節,磕了更多的頭,拿了更多的紅包,以及見識到了自己有多少個堂兄弟姐妹。
太小的孩子容易哭鬧,數字軍團們帶進宮中磕頭的都是六歲以上的。
烏央烏央一群,好像大中小學生混在一起。
嗯,現在還不算人多的時候,接下來的許多年,這個隊伍還會飛速擴大。
胤祎拉着一臉傻樣的弘歷和弘晝,小聲指導他們,都是誰家的誰誰誰。
“和你家弘時一起說話的,是八哥家的弘旺和三哥家的弘晟。”
“站最前頭的是二哥家的弘晳,你們進宮以前皇阿瑪最喜歡他。”
“正東張西望那個是十三哥家的弘昌”
“第二排最左邊的是大哥家的弘昱和弘昉,他倆後面是……”
“啊,侄女?侄女們我分不清。”
胤祎故作老成的摸着下巴,居高臨下擺叔叔的譜:“該跟皇阿瑪說一聲,你倆也該背族譜了。”
“認不認識沒關系,他們身邊的奴才會自報家門。”胤祎感嘆一聲,“咱家親戚太多了,多得數不過來。”
弘晝心有戚戚。
皇親國戚呈指數增長,八旗旗人何嘗不是,國家養得起才怪!
初二一大早,康熙帝就把弘歷、弘晝從上書房叫到了寧壽宮。
沒錯,弘歷、弘晝初一就開始早起到上書房讀書了,名副其實的一年只有兩天假。
“之前一月兩日不讀書,是讓你們回府見見額娘的。”康熙帝慈祥的笑道,“現在都住宮裏,日日都能見,這假就免了吧。”
弘歷眨巴着眼不說話,他怎麽覺得有些不高興呢。雖然那兩日他也背書了,但就是覺得有假和沒假不一樣……
弘晝瞳孔地震,再次刷新了對康師傅雞娃的敬佩之情。
倆孩子眼裏的不可置信太強烈,康熙帝樂了,他耐心解釋:“人和人的資質不一樣。胤禧和胤祜,朕讓他們去上書房,只要求不搗亂就好,能聽多少聽多少。要不然,你們都在裏頭讀書,他們兩不進去也會在外頭等,還會打擾你們。
弘歷、弘晝你倆不一樣,你們都是天資聰穎早慧的孩子。老天給了這份厚禮,就不能辜負了。皇瑪法對你們未來的期許不一樣,要求自然也不一樣。”
小弘歷瞬間就被鼓勵到了,兩眼亮晶晶:“皇瑪法,我一定努力讀書。”
我還要寫許多許多的詩,名傳千古!
不過,他擡頭瞄了康熙帝一眼,這句話沒說出口。皇瑪法說過,詩詞只是小道。
但他覺得不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他的道就是詩詞!
弟弟就很支持他,弟弟說他的理想很遠大!
弘晝點點頭:“那我們讀書去了。”
海王真的太會說話了,他肯定對很多人說過這種話!
上午散學,剛進寧壽宮的院子,弘晝就發現今兒的寧壽宮,人人面上都有喜色。
“快來見見你們大姑姑。”康熙帝笑着朝倆孩子招手,“朕的寶貝女兒和碩純禧公主。”
弘晝:……
啧,多少人就是這樣淪陷在海王的甜言蜜語裏。
和碩純禧公主,康熙帝的養女,弟弟恭親王常寧的女兒。
清朝的公主未出嫁前,是連名字都沒有的。和“大格格,二格格”一樣,叫“大公主”“二公主”。
出嫁的時候,皇帝賜封號,“純禧”就是封號,皇後生的公主前加“固倫” 兩個字,嫔妃生的公主前加“和碩”兩個字。
這位公主的一生,是妥妥的錦鯉轉世,團寵女主劇本。
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成親早嘛,十三歲第一個孩子就出生了。真的,太早那個啥,對孩子不好。
他八歲登基,十八歲的時候後宮已經生了三男二女,四個夭折了,唯一還活着的女兒體弱多病,看着就活不長(這個孩子兩年後也死了)。
五個孩子的生母都不同,那問題就出在皇帝身上啊!
關于康熙帝和宮裏的各種謠言和詛咒漫天飛,這時候康熙帝就把弟弟家的女兒接進宮來養了。
接着老大胤禔,老二胤礽出生了,都養活了。
現代的人都知道這是康熙帝自己成年了,那啥啥的質量高了,但是康熙帝和後宮的女人們不知道啊。
這位養女,成了名副其實的團寵小公主。
弘晝心裏盤算了一下,穿越真的不能選當康熙帝的女兒。他二十個女兒只有八個活到了成年,七個嫁到蒙古,多數婚姻不如意。
相比那一大群皇叔,現在活着的姑姑,除了這位純禧公主,還剩下二公主,四公主和九公主。
純禧公主今年應該四十三歲了,看起來也就三十來歲的模樣。她沒有穿蒙古袍,戴着孔雀點翠鑲藍寶石旗頭,月白色牡丹花紋樣錦袍外,罩一件大紅色梅花紋樣織金夾襖,手腕上一串透亮的彩玉珠子。
弘歷、弘晝老老實實的跪下磕頭,“給大姑姑請安。”
再一圈兒的請安,站起來時,口都說渴了。
除了康熙帝和皇太後,後宮四妃,老大到老十全到齊了。
“快起來,快起來,來姑姑這邊,叫姑姑好好瞧瞧皇阿瑪和皇瑪嬷的心頭肉。”純禧公主臉頰圓潤,氣色看起來好極了,拉了兩個孩子在面前仔細瞧,說話也爽利,“喲,果然是兩個俊俏的好孩子。不像四弟弟那個冷臉,眉眼像皇阿瑪。這小臉蛋倒是随了姑姑,肉肉的,一看就是有福的。”
她用的是滿語,弘晝還沒聽懂呢,皇太後先捂着嘴笑了:“哪有你這樣誇自個兒的。”
惠、宜、榮、德四妃也笑着打趣,她們滿語說得又歡又快,老大幾個都是一副笑臉兒。
弘晝左右看看,這滿屋子就他一個聽不懂的。
感覺被世界屏蔽了!
弘晝露出個萬用笑臉,反正不管你們說什麽,我都是笑着罷了。
“姑姑說咱倆看着就有福。”弘歷小聲告訴弟弟。
純禧公主身為養女,在康熙帝的心裏比親女兒的位置還高,全後宮嫔妃都喜歡,童年過得幸福。嫁到蒙古,額驸能經常和她回京,夫妻恩愛婚姻和諧。将來額驸死了,她年紀大了,四大爺将她從蒙古接回來養老,還晉了固倫公主。
一生順遂,可不僅僅只是運氣好這麽簡單。這位純禧公主與人相處的能力也是杠杠的。
【女人能頂半邊天!大公主這結交人的能力,若是放在朝堂上,不比老八差。還有四公主,在最遠的喀爾喀蒙古闖出了一番天地,得了“海蚌公主”的稱號,真正行使了朝廷在蒙古的監國權利。】
弘歷眼眸一亮,四姑姑這麽厲害的麽!“海蚌公主”就是“參謀公主“”議事公主”耶!等他再學一陣子,一定要為四姑姑寫詩贊揚!
老大胤禔、老三胤祉斜一眼老八胤禩,心中冷笑,什麽狗屁“八賢王”,不就是許好處拉攏人麽?還真當人家是認為你“賢”才向着你說話麽?無非是看你好拿捏罷了!大姐這樣的,讓人真心覺着她好,才是本事!
老八胤禩心中苦悶。跟着太子清查戶部賬目這些日子,他才發現,自己對那些彎彎繞繞的勾當,不如太子清楚,行事上也确實不如太子一針見血。
但這只是他經驗不足而已,大公主是不錯,可拿他來相比,未免也太瞧不起人了。
這心聲,似乎有些偏心啊……
也不能這麽說,心聲是基于日後發生的結果來評價一個人。成王敗寇,他如果和老四争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老四各種抹黑他,心聲自然無法公平公正了。
他有些幽怨的瞄了一眼老十,老十聽到的肯定比他多!
老二也是大變樣了,他居然在認真幫老三校驗那什麽《數學啓蒙》,絕對是聽到了什麽!
皇阿瑪天天在弘晝身邊,也不知道都知道了哪些……
胤禩想到這裏,恨不得仰天長嘆,兄弟們聽到的都比他多,就他一個跟沒頭蒼蠅似的!
康熙帝一頓,恪靖倒是出乎他意料,這孩子身為公主卻比他不少兒子心性都強。喀爾喀如此安分守己确實有她一份功勞,只是,圈地引漢民吸附這種強大喀爾喀的事,她……不該做。
他沒把“女人能頂半邊天”這句當回事,聖祖母就是出類拔萃,男兒都比不上。但這樣的女人,多少年都出不了一個。
老四暗自點頭,恪靖當晉固倫公主!
初五,是欽天監算出來的吉日。
康熙帝起來得比往常早,還親自去叫弘歷和弘晝:“你們阿瑪的大好日子,你倆也在一邊好好看看。”
弘晝揉揉眼睛,還沒睜開,就被金線東珠折射的光芒晃得眨了眨眼。
康熙帝已經穿上了明黃色金龍妝花緞紫貂披領吉服,戴着三層寶頂綴東珠薰貂吉服冠。他平日裏不穿得這麽富麗堂皇,弘歷都看傻眼了。
制作一身這樣的龍袍耗時兩年,期間要用到五百多名繡工,四十名金工。是名副其實皇帝也不能經常穿的衣裳。
髒了洗不了,穿不起。
弘歷、弘晝也穿上了自己那身金線繡的蟒袍。
上次祭祖回來就脫下來,趙公公親自拿熏香烘過了,放在單獨的衣櫃挂着。
就這一身,換不起。
趙公公一路叮囑他們不能出聲,不能東張西望,跟着前頭的皇叔一起叩頭……
這是原本沒打算讓他們來觀禮,是康熙帝的一時興起吧?
果然,趙公公把他們倆帶到了胤祎旁邊,沒有胤禧和胤祜的身影。
康熙帝說的“好好看看”,根本就看不了。不管怎麽仰脖子,都只能看到十六皇叔和十七皇叔的背和後腦勺。
跪下、叩頭,再跪下、再叩頭……
真的,這種儀式誰愛來來,以後不要叫他來了!
等最後聽到司儀洪亮高亢的聲音喊完“禮成”,所有人再次跪下,先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再呼“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弘晝悄悄擡起頭,臺階的盡頭,兩個身穿明黃龍袍的人并肩站着,消受這山海般的呼聲。
君王掌天下權,睥睨蒼生,淩駕于萬萬人之上的霸氣威嚴,弘晝隔着遙遠的距離,感受到了。
初十這天,純禧公主親自來了乾清宮一趟。
她帶着一個精致的小提籃,揮退左右,故作神秘的笑道:“姑姑有禮物要送給你們,不過,不能跟人說是姑姑送的哦。”
弘歷、弘晝齊齊看她手裏的小題籃,裏頭一塊厚厚的夾棉,不知道包着什麽東西。
純禧公主認真道:“這禮物數量少,姑姑沒有給你們三哥的了,也沒有給你們其他堂兄弟們的。”
她眨眨眼,俏皮的努努嘴,眼睛看着乾清宮正殿的方向,小聲道:“就說是皇上送你們的。”
“好。”弘歷捂着嘴笑,似乎是覺得姑姑這樣做特別好玩兒。
弘晝跟着點頭。年過四十還能保持這樣促狹的性子,可見這位大公主的生活是真的順心,她性子也是真好。
純禧公主蹲下身子,輕輕揭開一個角落,招手示意弘歷和弘晝來看。
是兩顆蛋!
倆孩子擡頭,狐疑的看着她。
純禧公主雙眼明亮,笑着告訴他們,“這是草原上的精靈——海東青的蛋,這兩天就要孵出來了。你們倆将它們帶在身邊,晚上睡覺也別放遠了。等鳥兒孵出來,聞到了你們的氣息,以後它們就會聽你們的話。”
“哇!謝謝姑姑!這真是我收到的最喜歡的禮物了!”弘晝眼眸亮閃閃,開心的道謝。
純禧公主真的,太會和人打交道啦!
弘歷在一邊轉起了圈圈,弘晝捂嘴笑,記憶中四哥實在是太高興才轉圈圈呢。
純禧公主看倆孩子這樣喜歡,眉眼一彎,心都軟了幾分。
“姑姑,照顧這兩顆蛋要注意什麽嗎?”弘晝問道:“還有小海東青要怎麽養姑姑知道嗎?”
弘晝拿出了小本本,小大人似的:“都虞司的鷹戶應該也會養,但我想自己養着。”
“嗯嗯。”弘歷忙點頭,“我們自己養着,姑姑明年回來的時候,拿給姑姑看。”
純禧公主心裏一怔,明年?她回來一次可不容易呢。
她是撫蒙的公主,既是安撫也有替皇阿瑪看着蒙古部族的意味。來回一趟就得二個月,若不是她孩子都大了,留在蒙古她也能放心,且皇瑪嬷這幾年身體越發不好了,她也不會五年就回來一次。
撫蒙的公主,十年能回來一次就不錯了。多數是一輩子都回不來一次,早早香消玉損在遙遠的草原上。
這兩顆即将孵化的海東青蛋,從蒙古平安帶到京城可不容易。本來是要送給皇阿瑪的,但皇阿瑪說,“弘歷和弘晝喜歡,你拿去送給他們倆吧。”
她看得出皇阿瑪也很喜歡,只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讓她送給這倆孩子。
現在她知道了,這倆孩子孝順懂事,是真招人疼。
她微笑着告訴他們:“宮裏燒了地龍,就這麽放着就行了。等小海東青孵出來……”
接下來這兩天,弘歷、弘晝早上起來,散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揭開小棉褥子的一角,看看小海東青孵出來沒有。
今天也是,下午一散學,弘歷就拉着弘晝往乾清宮跑。胤祎直覺不對,眼珠子一轉就跟上了。胤禧、胤祜兩個哥哥的小跟班,一邊喊着“侄兒等等我們”,一邊邁着小短腿跟上。
“幾位阿哥別着急。”魏珠剛去膳房下了單子回來,一轉頭看到幾個小身影朝這邊跑得飛快,忙迎上去叮囑:“天還冷着呢,當心喝了風肚子疼。”
“四阿哥五阿哥莫急,那小鳥兒已經孵出來了。”他笑呵呵道,“老奴聽到聲就叮囑了小太監們,不讓進呢。”
“小鳥!”胤祎興致勃勃,“什麽小鳥?你們在孵小鳥?這麽好玩的事怎麽不叫上二十皇叔啊!”
“噓!”弘歷食指豎在唇邊,小小聲,“別吓到了小海東青。”
“海東青!”胤祎沒忍住驚叫,話到一半才管住了聲音,小聲狐疑道,“真的是海東青?”
胤禧胤祜的眼睛噌的一下瓦亮瓦亮,弘晝看着那兩雙濯水黑葡萄一樣的眼睛,艱難的狠了狠心,“應該是。但是你們現在不能看,得讓它們認了我跟弘歷當阿瑪了,再給你們看。”
胤禧胤祜瞬間失望,癟了癟嘴,倒是忍住了沒哭。只是那仿佛經歷了巨大失望,垂頭喪氣的樣子,讓弘晝覺得這時候笑出來實在是太不厚道了。
胤祎倒是讓人刮目相看,看得出他極想進去看看的樣子,脖子都伸得老長,還是贊同道:“對,這種野性大的鳥兒得先認了人,後面你們也別舍不得讓鷹戶訓。能狩獵搏鬥的海東青才是真正的海東青。”
他拉了胤禧胤祜三步一回頭的回宮去,弘歷和弘晝相似一笑,放輕了腳步進入內室。
兩只雛鳥已經頂開了棉布,張大嘴“呖呖”叫着讨食。雪羽灰點,是玉爪!極其珍貴的玉爪海東青!
禦膳房早準備好了剁碎的肉泥,弘歷、弘晝拿銀勺小心的喂它們。
康熙帝也過來看了一眼,見是玉爪海東青,叮囑倆孩子:“好好養着,不過,不可太費心思耽誤課業。”
“皇瑪法,能不能叫小丸子去鷹戶那學一學?”弘晝有些擔心,雖然純禧公主講的時候他都記下了,但萬一給養死了怎麽辦?
“不用了,朕會養。”康熙帝瞄一眼兩只小雛鳥,漫不經心道,“自己訓的日後才聽使喚。”
弘晝第一次在恬淡寡欲不露聲色的帝王眼裏,看見毫不掩飾的喜愛。他有理由懷疑,這海東青是康熙帝故意讓純禧公主送給他和弘歷的!
康熙帝自己養着,禦史肯定會上折子,說他玩物喪志。弘歷和他養着正好,就在乾清宮,天天都能見,跟自己養着沒啥區別!
兩只海東青,白羽上黑色重一些的那只,弘歷取名墨翠,寓意少而珍貴。顏色偏灰的那只,弘晝叫它白羽。
康熙帝覺得這兩名字勉勉強強,見兩孩子都很滿意的樣子,将嘴邊的阿如汗(英勇),額日斯(勇敢)咽了回去。
春天是草原上牛羊繁殖的季節,弘晝來不及告訴純禧公主兩只海東青孵出來了,她就和額驸回了蒙古。
風塵仆仆一路踏着積雪回來,頂多住個十天,就要再頂着寒風趕回去。春夏秋三季,游牧民族都要趕着牛羊馬逐水草而居。撫蒙的公主便趁着冬季定居的時候,匆匆回來一趟。當然,像純禧公主這樣在夫家有話語權,和額驸恩愛的公主才有能力回來一趟。
三公主,37歲病逝在蒙古,傳言其額驸是個家暴男。
六公主和額驸策淩算是青梅竹馬夫妻情深,可能是水土不服?25歲病逝在蒙古。
八公主出嫁三年,22歲在蒙古難産而死。
四公主18歲出嫁,19歲回京路上生病死了。
弘晝一言難盡的瞄一眼康熙帝,養兒子費勁心思,倒是個個成才了,九子奪嫡。明知女兒長大了都要送去撫蒙,卻随意養在深宮。
你至少讓她們打小騎馬射箭讀書識字,養得身強體健性情堅韌,能受得了塞外的風雪和孤寂惶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