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商家的小迷妹
第031章 商家的小迷妹
夜/內,《品報》報館。
商述安帶了兩份“瀾迪粥”,來找空降過來的新社長——胡守隽小敘。
“你今天,見到她了?”
胡守隽一向加班熬夜,鐘情于靠咖啡提神,今兒個破例喝粥,回歸傳統。
“見到了。”商述安緩緩點頭,将瀾迪粥往老友面前推了推,“這個粥,叫瀾迪粥。”
“原來如此啊!”胡守隽笑呵呵,“我說你怎麽莫名其妙,帶了碗粥給我?味道不錯,很不錯啊!人都說,瀾迪粥的目标顧客,是有閑錢美容消遣的女性,其實咱們男人啊,又何嘗不想青春常駐?尤其是,我這種上了年紀的老人家。”
因着程英的病逝,他一下子蒼老了不少。
傷心之下,他逃回了北京,意欲靠天倫之樂,來沖淡喪失愛人的悲痛。
但呆了一陣子,他難違本心,實在不想守着家中鄉下媒妁之言娶來的黃臉婆,于是又回到了上海。
不過,可沒什麽心情去再尋一個紅顏知己來。
有的人,一生只會愛一次。
他現在,一門心思撲在報館的經營,和寫作上。
“嗯,她小說寫的不錯,如果不是年紀太小,作品僅有一本《難兄難弟》,以你在上海文界的地位和人脈,造一造勢,推她出來當個滬上白話文運動的先鋒,倒也不錯。”柔和燈光下,商述安一勺接一勺地喝着瀾迪粥,臉上表情也漸轉柔和。喝完了,随手拿過書桌上新一期的《快意林》,翻了幾頁,“她是靜姝的女兒,繼承了靜姝的文學天賦,這很正常。呃,雖然說,這文辭運用遠不如靜姝得當自如。可她在廚藝上竟也很有天賦,這一點,倒出乎我的意料。”
“這也很正常啊。”
這時,胡守隽的那一碗粥也喝完了,“家裏總要有一個人能燒飯,媽媽不成,女兒便得自立自強。若不然,只能湊合着吃頂難吃的飯,不吃就得餓肚子。以林小姐的經濟狀況,怕是不能頓頓下館子。”
說着,他想起了另一事,“你跟宋導談的怎麽樣了?”
“宋川馳這個人,兩年前還是阿房戲院的一個布景師,在電影圈摸索了沒多久,就拍出了一部《盲婚啞嫁》,技術是有的,上進心也是有的。但他的想法嘛,過于守舊古板,偶爾還會陷入自我陶醉的幻想中,無法自拔。在上海灘這種地方,有着看電影習慣的人,大多也看了不少西洋片。一開始,大家可能會被國産片的新鮮感吸引,像《盲婚啞嫁》這種二十分鐘的短片,也能賣上票房。等到這個圈子熱了,真正有才華的人湧進來了,他那老一套,就玩不轉了。”
商述安以商人角度,分析着宋川馳這個人,“他通過家明,找我投資他的第二部電影。”
“看來,你不是很感興趣。”胡守隽評判。
“我個人對他的劇本,的确不感興趣。不過,商家想要進軍電影行業,就得從零做起,摸着石頭過河。宋川馳在這一行人脈有,技術有,當一塊兒小石頭,還是可以的。”商述安角度刁鑽,在商言商,“凡所投資,必有風險。假使票房實在太慘,連成本都收不回來,我就當是花錢給自己買教訓,給家明買經驗了。就算虧了,也不算太虧。”
“你還真是……不改商人本色!”
不過,有一點,胡守隽不能理解,“你投資的第一部電影,為什麽不直接讓家明做編劇?宋川馳專心做他的導演。這樣一來,既能得到你想要的拍片經驗,劇本質量也會得到保障,兩全其美嘛!”
商述安擺手道,“一來家明沒時間,既不能斷更了他在《品報》的專欄,也要履行同萬影彙簽下的合同,完成《天皎行》的劇本創作;二來宋川馳根本不會同意,這種藝術家,哪怕是自诩的,骨子裏都帶着清高和驕傲,自己能搞創作的,怎肯屈尊去拍別人的本子?”
胡守隽點頭認同,“你說的不無道理。”
對商述安而言,商家在電影行業的第一筆投資很重要,《品報》的口碑與銷量也很重要,若是顧此失彼馬虎了,損失的可都是自己的錢。
宋川馳的上海影戲公司,得到了一筆不小的來自商氏銀行的注資,用于投拍他的第二部電影《海女》,這件“大事”,早就在兩個周前,被他廣而告之。他想告訴意欲買下上海影戲公司這塊地皮,改建面點鋪子,還大言不慚,說自己這是在幫他渡劫的苗東聲,以及奚落過他的同行,他們的眼光太差了!也想告訴世人,他宋川馳沒有江郎才盡,只是前兩年時運不濟。如今時來運轉,即将重出影壇,大展作為。
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今的《品報》也已經易了主。
《滬上時報》這種等級的報刊,不能沒有主編。胡守隽離開後,由他的副手平京衙暫代主編之職。行業定律,最多半年時間,平京衙就會正式成為《品報》的主編。但,平京衙的資歷、聲望都不能跟胡守隽相提并論。假使胡守隽情傷療愈,肯回到上海來,《滬上時報》自然是歡迎他歸位的。如此一來,剛上位的平京衙,又要退回到副手的位置上。
而平京衙,是胡守隽一手提拔起來的。
平日裏,平京衙見了胡守隽,都是言必稱“師父”的。
既做了人家師父,怎好阻徒弟前途?他胡守隽幹不出來這麽不厚道的事兒。
于是,他的老朋友商述安,用其天才頭腦,想出了一個神之出路——
游說《品報》的大小股東們,買下他們手中的股份,成了《品報》最大股東。之後,進行了一場與時俱進的內部革新,開辟了專門連載小說的副刊《快意林》,将《品報》原來的主編徐青鶴,調去做副刊主編。而胡守隽,則在他的運作下,空降到了《品報》當總編輯。
此番做法,真的是壕無人性。
***
同胡守隽飲粥長談,談了一夜的商述安,回到商家花園時,已十分困倦。他吩咐了下人,除非塌天大事,明早不要刻意叫醒他,便回房去睡了。
他這一覺,睡過了早餐,眼見就要睡過午餐了。
“舅舅,舅舅,你再不醒過來,舅媽可就不要你了——”
一陣瘋狂敲門。
原來,今天周末,商禹諾這個膽大心大的小丫頭,回憶着商凝安在家時的情境,上進心來了,也要辦一個文化沙龍。家裏沒人支持她,她便胳膊肘往外拐,一拐拐到了何筱媛那兒。那何筱媛正愁沒借口,再次去見商述安,同他複合,因而表現得極為熱心。她幫着商禹諾布置簡易會場,還幫着商禹諾,聯系來了不少剛嶄露頭角,也想融入小圈子抱團取暖的詩人、作家。在商禹諾眼裏,她簡直就是一個完美舅媽。
不過,商禹諾也足夠争氣。
頭一回辦文化沙龍,就辦的全頭全尾,有模有樣。說起話來,擲地有聲,毫不怯場。待人接物,有禮有節,頗有其母風範。
“可惜了,沒有見到辛籽沐。”
“辛籽沐?”
“就是《難兄難弟》的作者啊!也是一個文壇新人。”
商禹諾興奮地搓搓小手,真想跟心中偶像握個手啊,“她這本小說剛開始連載的時候,就在我們班傳開了,寫的是娛樂圈的故事,荒誕、搞笑又感人,不管故事還是寫法,都可時髦了呢!現在,已經是我們全校女生共同追捧的小說了。就連我們的國文老師,私底下也在看呢!”
“呃,我平時看小說不多,就算看,也是看外文小說。”
一向崇洋媚外的何筱媛,有點懷疑,小禹諾的話是不是誇張了,“那個《難兄難弟》,真的有那麽好看麽?”
“好看!”商禹諾斬釘截鐵,“它是在《品報》副刊《快意林》上連載的,舅媽可有認識的編輯,或者記者朋友?”
“有倒是有……”
她想到了唐家明。
“太好了!”商禹諾化身小迷妹,“你那位朋友,可否得空,幫我引薦一下辛籽沐?”
“我幫你問問看。”
“多謝舅媽!”
這一聲聲“舅媽”,直叫的她心裏暖暖的,癢癢的。
沙龍辦得成功,商禹諾喜形于色,熱情挽留何筱媛參加接下來的商家家庭聚餐,正中何筱媛下懷。
在商家的親友面前,她揣摩着人心,運用高超社交手段,極力融入其中,仿佛她原本就是商家的一員。
為不掃禹諾的興,商述安紳士般地配合着她的“表演”。
他跟何筱媛的婚約已經取消了,此事除了當事人,只告知了雙方父母。畢竟,不是什麽喜事,沒必要鬧得人盡皆知。這樣做,也是給足了女方面子。兩個人久不來往,其他人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是咋回事。沒想到,何筱媛的臉皮竟會這麽厚……
“今天,我真的很開心,仿佛一切都回歸正軌了。”
“呃,有些事,還是慢慢來比較好。”
結束時,商述安聽從母親吩咐,開車送喝了不少酒的何筱媛回家。
“慢慢來?你沒有看到麽,商家的親友也都為我們感到開心……”
何筱媛湊了上來,扭曲着腰肢,發出誘人邀約,“我家到了,送我上樓吧!”
商述安謝絕了她的親昵動作,“一會兒,我還有筆重要的業務要談,時間快到了,你自己下車吧。”
何筱媛溫柔軟語,“好,去忙你的吧,我放過你了。”
商述安以禮回應,“謝謝。”
“凝安姐說過,我會是一個體貼丈夫的好太太。”
商述安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明白何筱媛這是什麽意思,但他恕難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