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婚三日後, 皇後便要在坤寧宮接見命婦。如今茕娘雖然住在乾清宮, 但這個規矩卻不好更改, 好在她雖未曾住在坤寧宮, 但之前坤寧宮還是按例修繕過了, 只用于接見命婦還是足夠了。
因着皇後還未來,諸位夫人便三五成群在一旁聊天。武安大長公主是皇後大婚時的全福夫人,衆人都圍在她旁邊, 指望她能透露幾分對皇後的看法。封後大典發生的事情早已傳遍了這些上層官僚之家,有人嗤之以鼻,自然也有人羨慕的緊。皇後之位已然是女子渴盼的最高位置, 更別說是一個如此受到帝王寵愛的皇後,也不知這位賀皇後是積了幾輩子的德, 才能得帝王如此傾心相待。
除了武安大長公主,衆夫人的目光更是有意無意地朝另一個方向看過去。那裏站着的就是賀皇後的舅母杜氏,雖說如今杜氏不過是一個翰林編修之妻, 但皇後與舅家親密, 這顧雲璧日後成就不可限量。當下就有不少人與杜氏搭話, 好在杜氏早有準備, 又有黃老夫人幫忙,這才勉強應付下來。
當然,也并不是每個人都想要借此去拍皇後馬屁,也有那等不以為然的,認為茕娘不過是以色侍人,不可長久, 畢竟一個喪母的小官之女,若不是憑着一張好看的臉,如何能夠得到帝王的喜愛,當顏色老去,被厭惡廢棄也不過就是一個轉瞬。
不管這些人是怎麽想的,當太監尖利的聲音宣告皇後駕到之後,衆人都收斂了臉上的神情,恭謹地在下首拜見皇後。
茕娘坐在高高的位置之上,看着一排一排的命婦跪在自己面前,口稱皇後千歲。這種站在權力頂峰的感覺的确很容易讓人沉溺,也難怪古往今來,有那麽多人會為了權力迷失本性,做出一些讓人無法想象的事情來。便是茕娘這等不好權欲,只想着怎麽快活自在的性子,遇到這樣的情景,有那麽一瞬間也似乎很難保持本心。
待到命婦拜見之後,茕娘便宣布禦花園賜宴,随即便讓舅母留了下來。
杜氏雖然已經表現的很不錯,但終究還是有些拘謹,便是知道眼前這人是在家中與自己談笑無忌的外甥女,但對方身份變了,出于這麽多年對皇權的敬畏,杜氏不自覺就會表現出幾分恭敬。
茕娘心知肚明,卻也毫無辦法,只能讓伺候的人都下去,杜氏這才稍稍放松了些。
“舅母,這幾日你和舅舅還好?”
“回娘娘,都挺好的。”
“你……”茕娘本想讓她再放松些,但一想到這畢竟是在規矩森嚴的宮中,萬一被人發現舅母稱呼過于随意,于她本身也不是一件好事,按身份她們如今畢竟是君臣,便是疏離恭敬些,也是為了舅母好。于是茕娘咽下了原本的話,直接問道,“舅舅日後有什麽打算?”
趙瑕知道她和顧家關系好,只是對于賀闵的封賞也不過是個空頭伯爺,怎好讓顧雲璧一個舅舅越過了親爹,再加上顧雲璧也算是做實事的人,趙瑕的本意是想讓他下地方去歷練一二,但茕娘知道舅舅很喜歡修書的工作,便還是想要問問他再說。
杜氏來之前就已經被丈夫囑咐過,當下便答道:“回娘娘,夫君的意思是想要出京歷練幾年。”她頓了頓,才道,“夫君說,他如今在京中已有一年時間,此時去地方也是恰當。”
茕娘愣了一下:“怎麽這麽快……”如今修書之事如火如荼,顧雲璧也做了不少事情,待到修書完成之後這修撰之人的名單中定然是有他的,對于讀書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份天大的榮耀,顧雲璧怎麽會在這個當口放棄呢?
杜氏見她神情,便道:“娘娘請放寬心,夫君此舉雖然的确有一部分是因為娘娘,但他本也不是那等不通庶務只知讀書的書呆子,他早就有這樣的打算,如今不過提前一些罷了。”
Advertisement
“那也有些可惜了……”
杜氏卻搖搖頭:“他不是那等将名聲看得比天大的書生,只要于國于民有利,他心裏就歡喜,娘娘也不必為此憂心。”
茕娘還想說什麽,就見木清走了進來:“娘娘,陛下駕到。”
茕娘一愣,趙瑕已經走了進來。
杜氏立刻跪了下來行禮,趙瑕擡擡手:“舅母不必多禮。”随即便走到茕娘身邊熟練地将她的手攏起來,“今日有些涼,你怎麽不多穿些?”
杜氏雖然樂見帝後關系和諧,但也多少覺得有些尴尬,便立刻借機告退了。
茕娘将手抽出來,才說道:“你怎麽過來了?不是說了我今日要接見命婦,不回乾清宮吃飯了麽?”
趙瑕坐在椅子上,又将茕娘摟過來,才道:“如今不是接見完了嗎?”
“之後還有禦花園賜宴。”茕娘狐疑地看着他,“你不知道嗎?”
趙瑕漫不經心道:“大概是魯安道忘記提醒我了。”
隔着一扇門的魯安道:“……”默默地背下了這個鍋。
茕娘也沒想太多,便道:“你先回乾清宮吧,等宴會散了我就回來了。”
趙瑕應了一聲,卻沒有動彈。
茕娘站起身,卻發現他的手還摟在自己腰上,頓時就有些無奈:“你怎麽還跟個孩子一般賴皮?”
趙瑕手上一使勁,就将茕娘帶到了自己懷中,不等茕娘生氣,他就湊在她耳邊低聲說了什麽,直到茕娘臉頰都紅了,他的唇邊露出一抹笑,最終還是松開了手。
茕娘氣急敗壞地站起來,卻又不知該說趙瑕什麽,好在趙瑕見好就收,又湊在她腮邊偷了個香才離開。
茕娘身上穿着朝服,被他這麽一鬧已然有些褶皺,只能無奈去更衣,也因此去宴會時就遲了些,好在她早已讓紅纓過去請了武安大長公主暫時主持大局,這才沒鬧出什麽。倒是有那等靈通的,遠遠地瞧見了承平帝的禦辇進了坤寧宮,皇後又是臉頰通紅的模樣,頓時意識到了什麽。
茕娘上輩子在宮中也待了不短的時間,大大小小的宴會也見識了不少,接下來也沒有再出現什麽問題,可以算是順順利利地開了宴。
就在茕娘想松口氣的時候,忽然見紅纓面色凝重,走過來在她耳邊低聲道:“德太妃來了。”
茕娘的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今日是身為皇後的她第一次接見命婦,德太妃在這個時候出現究竟是想幹什麽?
只是由不得她多想,德太妃已經到了近處,笑容一如平時慈愛和藹,往年宮宴時都是德太妃接見命婦,故此她一到近前,就有不少命婦給她行禮,随即才意識到這是皇後賜宴,頓時就有些尴尬地立在原地。
德太妃卻像不曾見到這份尴尬一般,笑着走到了茕娘面前,這才笑着道:“皇後才初入宮,又是個臉嫩的,哀家也是不放心,故此過來看看。”
她這話一出來,底下的命婦都是鴉雀無聲。若是太後這麽說,倒還有理可尋,可德太妃身為太妃,又不是什麽正經婆婆,出現在此處,這目的可就有些玩味了。
茕娘沒有接話,一開始德太妃出現時她就意識到對方來者不善,既如此,她又何必再給對方面子。
德太妃也沒想到茕娘竟然絲毫不肯維護她的面子,心中頓時升起惱怒,聲音也冷了一分:“看來皇後也是覺得哀家有些多管閑事了?”
茕娘這才微微一笑:“太妃娘娘誤會了,臣妾只是一時不曾反應過來,早知您要過來,也該再多備一張桌案的。”說完,就坦然自若地吩咐紅纓去準備一張桌案過來。
德太妃被噎了一下,按照規矩,她的桌案是必須放在皇後之下的,如此一來地位立現,茕娘這一招輕輕松松就化解了她的刁難。德太妃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惱怒更盛。她特意卡着開宴的時間過來,為的就是要告訴這些命婦,誰才是後宮之主。
德太妃雖然相信于嬷嬷所說的話,卻并不信承平帝不舉,她寧肯相信是皇後不得承平帝喜歡,亦或者這皇後不過是個替身。如此一來,她那原本被按下去的小心思又開始冒頭,且她的動機挑不出什麽錯,茕娘就只能老老實實吃個啞巴虧。
德太妃本以為不管是哪一點,皇後多少都會有些心虛,尤其在衆命婦面前,她的底氣不足,不管再沉穩都會慌亂,只要她慌了,德太妃自然有法子讓她不大不小地丢個面子,卻又叫她有苦說不出。這宮中都是些見人下菜碟的人精,皇後這一回鎮不住,往後自然不會将這皇後放在眼中,而只要皇後打理不好後宮,承平帝為了皇後的面子又不可能再将後宮的權力拿回去,更不可能讓他身邊的大太監去幫忙,不得已只能請她這太妃出馬。
這心思不可謂不險惡,德太妃吃準了茕娘年幼,家世低微,便是有些急智,也看不透這宮中的道道,這才用了這一招。卻不想茕娘這芯子也是在宮中浸淫多年,哪裏會看不出她的把戲,直接就把難堪連本帶利地扔回了德太妃的身上。
德太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心中既是惱怒又是憤恨,她在後宮這麽多年,雖說沒有實權,卻從未有誰敢如此對她,她如何忍得下這氣。
茕娘卻已然安撫底下的命婦:“諸位夫人請坐,一會便開席了。”
德太妃臉色鐵青:“皇後未免有些太輕狂了,這是不把哀家放在眼裏了嗎?”
原本已經落座的命婦們頓時又僵住了,大概沒人想到德太妃與皇後居然在大庭廣衆之下就起了争執,看向兩人的目光便有些微妙,更是有那等想的遠的,已經偷偷地看向了章閣老的夫人方氏,殊不知方氏心裏也正在抓狂。
方氏是長嫂,在婆家時就見慣了小姑的嬌蠻,不想她進宮後也不改姓子,不然也不會在先帝時将後宮得罪了個遍,後來不得不另辟蹊徑地押寶冷宮中的七皇子。承平帝登基後,果然履諾,雖說不曾放權給德太妃,但也不曾對她有一絲虧待,可以說是沒有太後之名也有太後之實。方氏覺得要自己是德太妃,就該乖乖在宮中養老了,偏偏德太妃得隴望蜀,貪心不足,自家夫君也是如此,讓方氏操碎了心,如今見德太妃竟然還不知死活挑釁皇後,她覺得自己都要吐血了。
德太妃不知長嫂心裏正在瘋狂吐槽自己,只是冷眼看着茕娘。若說兩人先前還只是暗中交鋒,如今德太妃主動将矛盾放在明面,卻又是一個讓茕娘進退兩難的局面。畢竟茕娘身份雖然高,但自古都重孝道,且承平帝的孝順更是出了名,茕娘身為他的皇後,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自然也要做出對她孝順的模樣來,而只要她在這些命婦面前将皇後的頭顱給壓下來,她的目的就達到了。
卻不知茕娘一點低頭的意思都沒有,只是淡笑着道:“本宮一切都依宮規而行,也不知何處輕狂了,亦不知何處未将太妃放在眼中?”
連自稱都從“臣妾”變作了“本宮”,茕娘自然是不打算再忍耐了。
德太妃被她的話給氣了個倒仰,正準備指責茕娘,徹底壞了她的名聲,卻突然聽見一個低沉冰冷的聲音道:“朕也不知皇後哪裏輕狂了?”
德太妃心都跳停了一拍。
命婦和宮婢已經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口呼萬歲。
承平帝走到茕娘身邊,扶起原本要行禮的她,一字一句道:“皇後自來孝順守禮,也不知是何人在太妃面前進了讒言,竟讓太妃有如此誤解?”
作者有話要說: 德太妃:說好的宮鬥呢!你居然請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