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自茕娘的及笄禮之後, 宮中和禮部就開始忙碌起來。原本要準備封後大典至少也該半年的時間才足夠,趙瑕卻根本等不了那麽久, 朝臣們盼了這麽久,總算等到趙瑕松口成婚,心中比他更加着急,故而也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一點。
時間緊也就罷了,偏偏還不能有半點敷衍,誰讓這位皇後還是承平帝的心頭肉,誰敢怠慢?只是即便如此,趙瑕卻仍舊不滿意。首當其沖的就是皇後的居所, 禮部尚書按照歷年的慣例, 請求修繕坤寧宮, 誰知趙瑕大筆一揮, 直接就将皇後的居所改在了乾清宮。
禮部尚書當場就傻眼了, 這歷代皇後可都是住在坤寧宮的, 即便是晉文帝與蘭皇後那樣鹣鲽情深的, 當年也沒有帝後同住一宮啊!
禮部尚書不敢擅專, 火急火燎地去問了幾位閣老。
章閣老自從接連受挫,最近又恢複到了曾經安靜如雞的狀态,楊閣老便先說道:“祖上倒也沒有哪條規矩說帝後不能同住一宮吧,再說了, 帝後和諧,于朝廷和天下不也是好事嗎?”
謝閣老卻瞪了他一眼:“你當這是你自己府上?——帝後同住一宮,萬一陛下日後納妃怎麽辦?”
“陛下都親口說了不會納妃, 你這念頭怎麽還沒打消呢?”楊閣老往後一靠,眯了眯眼睛,“謝兄,咱們都一大把年紀了,在朝堂上跟陛下吵吵也就罷了,但人家小夫妻的事情你還摻和進去,你這張老臉不羞得慌嗎?”
謝閣老被他這話氣得半死,還未開口,一旁的章閣老卻已然接過了話頭:“楊閣老此言差矣,旁的不說,若是日後皇後有孕在身怎麽辦?終歸子嗣為重。”
“正是。”謝閣老也緩了過來,皺着眉頭道,“陛下的家事也是國事,我們自然有勸阻之責。”
楊閣慢悠悠道:“謝兄你想的不錯,但你別忘了,咱們這位陛下可不是先帝,他若是定了主意,難道你還有法子給勸回來嗎?”
謝閣老陷入了沉默中。他如果有辦法,陛下也不會到了這個年紀才成婚。比起耳根子軟又偏聽偏信的先帝來說,承平帝趙瑕心志堅定,雖說于國于民有利,但對于他們這些臣子來說,卻是要憋屈得很。
因為楊閣老這一席話,謝閣老有些意興闌珊,對着仍舊在等着的禮部尚書道:“罷了,陛下既然已經下了旨,你照做便是了,往後若沒有那等違背祖宗規矩的事情,便不要再來問了。”
好吧,既然大佬都這麽說了,禮部尚書還有什麽辦法,往後趙瑕那些體貼皇後的細枝末節他就當沒有看到。他也算是明白了,這陛下娶的哪裏是皇後,這壓根是當祖宗娶回來的。
随着冬天過去,承平七年悄無聲息地就到來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下了一場大雪,将天地都鋪成了一片瑩白,倒是個瑞雪迎春的好兆頭,欽天監也報來了好消息,文武百官也相當上道,折子上說的都是好話。
承平帝心情愉快,便頒下聖旨,上元節與民同樂,燈會連辦三天,取消宵禁。消息一傳出去,百姓們喜不自勝,奔走相告。商家們更是卯足了勁,各色花燈、小食都擺了出來,即便還未到上元節,就已然出現了一派熱鬧景象。
到了上元節那天,雪也化得差不多了,白日裏又出了日頭,傍晚時分,街面上已經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
Advertisement
茕娘和舅舅一家吃了元宵,就在紅纓等人的保護下出了門。
上元節的花燈要屬東城那一片最好看,因為承平帝會在東城的城門處與民同樂,所以每一年的燈王都會放在東城,也因此東城這一片的客棧酒家到了這個時候人滿為患,更別提那些位置好的,早早就被達官貴人給占了。
而此時,一處位置最好的酒樓卻早早被人包下了一層樓。茕娘和舅舅舅母一同走了進去,紅纓打開窗戶,他們恰好就能看到燈王的全貌。
這花燈做的巧奪天工,有不少百姓都在四周欣賞,可謂是摩肩接踵,好在四周有京兆府的捕快和禁衛一同在巡邏,這才沒出什麽事情。
延寧被茕娘抱着從窗戶往外看,頓時就被這燈王給震驚了,興奮地叽叽喳喳說個沒完。
這四周酒樓上坐着的都不是什麽小人物,茕娘雖然戴着面紗,但還是有不少人認出她來,對于這位被承平帝放在心尖子上的未來皇後,這些達官貴族心裏自有一番計較。
不多時,就有仆役來敲門,都被木清給擋了回去。木清雖然少在宮闱出現,人又低調,但知道他的人也不少,見到是他守在這裏,也就不敢再多說,別有心思的人也都打消了念頭。
可是在這些仆役走了之後,又來了一人,木清卻是不敢直接擋回去了,只能回去告訴茕娘。
“楊閣老?!”
當初趙瑕在上書房讀書時,這位楊閣老就是太傅,他不僅博聞強記見識廣博,為人品行更是上佳,茕娘也一直待他很尊敬,知道是楊閣老親自來的,連忙站起來,親自去門口迎接。
楊閣老是和夫人一同來的,顧雲璧見了他,不敢怠慢,立刻行了大禮:“下官見過楊閣老。”
楊閣老笑眯眯道:“這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不用這麽拘謹。”
他的妻子石氏雖然年紀大了容貌不再,但一身溫和的氣質足以讓人對她心生好感,杜氏在她面前很快放下了局促,恢複了平常的樣子。
杜氏原本就很受這些老夫人們喜歡,茕娘的态度也是落落大方。石氏和丈夫默契十足,雖然這一趟是臨時起意,但她又怎會不知道丈夫的意思,這顧家人倒并沒有因此而張狂起來,這未來皇後年紀雖小,性子卻也穩重。
只是說了一會話,夫妻倆便又離開了。
待到重新回到自己的包廂,揮退了伺候的人,楊閣老才問石氏:“你覺得如何?”
“是個好姑娘,難得陛下也喜歡,你還擔憂什麽?”
楊閣老聽石氏這麽說,心裏一松。他知道石氏看人準,雖然平日裏和氣,其實少有人能得她這般誇獎,既然她都說那賀茕娘是個好的,那就應當沒錯了。
“既然知道人不錯,你還鎖着眉頭做什麽?”石氏問道。
楊閣老卻沒有回答她,當初他在上書房教授趙瑕的時候,曾經見過幾次他身邊的那個大宮女沈眠,趙瑕看她的眼神,楊閣老到現在都還記得。這些年趙瑕一直不肯成婚,他隐約猜到了原因,他了解趙瑕,他認定了的事情是絕不會被別人左右,原本楊閣老已經做好了這位陛下要孤獨終老的打算,誰知峰回路轉,他竟然要封後了。
比起其他朝臣,楊閣老對此的震驚要更大一些,只是偶然見到趙瑕與茕娘相處的細節,知道他是真心喜歡對方,楊閣老這顆心總算是落下一半,但也對這位能夠讓趙瑕回心轉意的姑娘有了更大的興趣。
如今有了石氏的肯定,說明這姑娘至少為人品行不錯,楊閣老剩下的那半顆心也落了下去。卻又開始擔心,畢竟活人是争不過死人的,當初陛下喜歡沈眠,對方又是為他而死,這分量該有多重,這章家和德太妃一直都不死心,到時候拿這個來挑撥帝後關系可怎麽辦?
石氏聽了他的話,忍不住嗔怪道:“你真是杞人憂天,我倒覺得陛下待這位賀姑娘是真的好,這姑娘也不是那等小性子的,日後誰要挑撥,我看倒是會自食惡果。”
楊閣老眉頭一松,笑着道:“有了夫人這句話,我可就放心了。”
“你讨打。”
楊閣老夫婦走後,顧雲璧還有些興奮,茕娘這才知道她舅舅還是楊閣老的小迷弟,倒是讓她白擔心一場。
此時,已有禁衛一路敲着鑼過來,知道這是在清道,承平帝即将登上城樓。
自從及笄禮之後,茕娘與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他向來是個不那麽在乎禮法的,可這一回卻是嚴格遵守了。平時他一直跟在茕娘身邊,茕娘一直不覺得有什麽,如今陡然一下這麽長時間不見面,茕娘反倒不習慣了,竟不自覺地想念他來。
沒過多久,趙瑕便帶着幾位皇親貴族登上城樓,鑼聲一響,人群立刻跪了下去,高呼萬歲,一旁的酒樓客棧裏也是如此。茕娘沒有跪下去,而是從窗戶裏探出去,遠遠地看着趙瑕,誰知,趙瑕也似乎心有靈犀一般看了過來。
茕娘的臉上露出盈盈笑意,趙瑕的心一下子就軟了下來。
自從茕娘死而複生,趙瑕便對鬼神添了一分敬畏。自從茕娘及笄禮之後,他便恪守婚前不能見面的規矩,哪怕心裏的思念都滿的溢了出來,他也守住了自己,不曾去找過茕娘。
可如今遠遠地見了她一面,他才知道自己有多想她,即便隔了這麽遠,他也能描繪出對方的每一分神态,知道她也想自己,他那原本焦躁不安的心一下子就被撫平了。
他等了這麽久,難道還忍不得這最後一兩個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