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
江代出本以為賀繁不會願意,或至少也得考慮考慮,沒想到他答應得很幹脆,出乎所有人意料。
大概從平日賀繁安靜不多話也從不特地引人注意的舉止中,不易想象出他從五歲起就經常參加各類大提琴比賽和演出,對登臺表演早就駕輕就熟。
江代出幫他在班長那報了名,接下來就要準備表演的曲子了。
其實賀繁有幾首很拿手的古典樂,随便哪個都足夠應付這種非專業性的演出。但江代出覺得這些曲子大多人都沒聽過,不能像二班“小張惠妹”那樣一開口感染衆人,舞臺氣氛上絕對要差一大截,問賀繁能不能拉一首流行歌,越多人會唱的那種越好。
對于能重新學琴,賀繁放在心裏的感激遠比表現出來的要多,自然對江代出有求必應。
當時學校裏若論誰的歌最流行,最多人聽,周傑倫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于是他倆一人塞一邊耳機聽了一個午休的MP4,賀繁想找首旋律低緩适合大提琴演奏的,江代出想要一聽就很高級很不一樣的,最後懂音樂的和不懂音樂的兩人達成一致,選中了曲調頗有中國風韻的《發如雪》,興沖沖去找賀繁的大提琴老師幫忙。
賀繁現在的大提琴老師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少小離家老大歸的錦陽本地人,在省會的文工團從事了一輩子的大提琴與小提琴演奏工作。因機緣際遇退休後回了老家,在發現錦陽幾乎沒有專門教授大提琴的老師後便主動與少年宮聯系,決心要将這門樂器在這個縣級小城市裏發揚起來。
他大多學生都是從零基礎帶起,或者由小提琴轉大提琴,這些年有幾個已經陸續考到了高級別。賀繁是他唯一一個半道接手的孩子,當時第一次見賀繁就被他紮實熟練的把位基礎驚豔到了。
打聽之下,發現賀繁原來的老師是他認識的一位首都大提琴家的徒弟。名師高徒啓蒙出來的孩子,天賦很高又努力,他認定賀繁是個難得的好苗子,幾個學生一塊上課,下了課總會把賀繁留下來單獨指導一會兒。
聽賀繁說想在學校的活動上表演大提琴,對流行音樂及周傑倫了解不多的老先生二話沒說,隔天就幫他把《發如雪》的琴譜編了出來。
賀繁的絕對音感很強,看了兩遍基本就能跟着原曲背譜演奏。
轉眼便到了聯歡會那天,主席臺前搭建起了木質的臨時舞臺,全校學生穿着校服聚集在操場,頂着大太陽,鮮亮的像一根根正在晾曬的小水蘿蔔似的。
即使如此,也無法蒸發他們心中的雀躍,坐在從自家帶來的小板凳上,興奮地等活動開始。
有表演的同學不坐在班級隊伍裏,而是被安排在舞臺兩側,方便報幕完立刻上臺。他們不需要穿校服,但男生必須是白襯衫黑長褲,女生則不做統一要求,覺得怎麽漂亮怎麽穿。
張麗敏為了能在學生心裏不輸原來那位班主任,一直對班裏的大事小事都特別上心,今天特地帶來一包化妝品,準備上臺前給班長跟賀繁捯饬捯饬。
Advertisement
然而她雖然歲數不大,對于化妝的審美卻還停留在七八十年代,三下五除二就把班長的臉畫成了猴屁股,腦門上還點着個紅點。班長原本還期待化完能美成偶像劇女主角,結果一照鏡子直接傻眼,到處問同學借紙巾擦臉,說什麽也不肯就這樣上臺。
嚯嚯完了女同學,張麗敏自我感覺良好,又把賀繁叫了過去。剛給他抹上一點粉,發現她的粉還沒有賀繁本身的膚色白,反倒顯得髒,就給擦掉了。
拿出根眼線筆,手一舉到賀繁臉上,對着他尖尖的眼角和細窄開扇式的雙眼皮,筆往哪落都覺得多餘手,又放下了。最後只拿手指尖在口紅上蹭了下,往賀繁嘴唇上點了點,就算把他的妝化好了。
江代出上了趟廁所回來,聽說張麗敏給班長化成個大花臉,正在給賀繁化,吓得拔腿就要去阻止,被管紀律的老師攔着不讓過去。賀繁聽着他的聲音轉過頭來,江代出一見有驚無險,這才放心地回班級隊伍裏坐下。
随着開場的音樂聲響起,校長拿着話筒上臺致詞,六一聯歡會正式開始。
表演順序是由低年級到高年級,從一班到三班這樣依次上場,因此他們五年三班的表演排在很後面,是倒數第七個。
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太小,節目內容相對有些無聊,但本着尊老愛幼的傳統精神,小同學表演完後還是收獲了一片熱情鼓勵的掌聲。
到了三年級,節目質量逐漸提高,但大家已經在小凳子上蜷得腰酸腿麻,男生們開始不住地搖晃抖腿,女生則互相靠得東倒西歪,掌聲也懶懶散散顯得越來越敷衍,直到五年級“鍋爐廠小張惠妹”上臺才又坐正了些。
果然她嘹亮的歌喉一響就把操場上昏昏欲睡的觀衆叫回了神,而接着二班雙胞胎的舞蹈又讓大家眼裏重新有了光。
姐妹倆穿着孔雀樣式的舞蹈服,頭上戴着孔雀翎一樣高高豎起的羽毛頭飾,一出場便引得臺下氣氛沸騰,俨然就是小明星一樣的存在。
她們的舞蹈也不出意外地賞心悅目,結束後臺下掌聲如雷貫耳,讓表演排在後面的班級感受到了壓力。
不過對于五年三班的同學來說,這種落差帶來的對比沖擊從一年級持續到現在,早就由窘迫到習慣漸漸麻木了。
小孔雀們款款地步下臺階,五年三班的節目緊接着拉開帷幕。
大紅臉已經擦幹淨的班長穿着淡紫色的連衣裙從容上臺,她長相并不出衆,但走起路來馬尾一甩一甩,氣場十足,聲情并茂地誦讀起了汪國真的《熱愛生命》,雖說是個湊數的節目,表現卻可圈可點。
江代出沒怎麽認真聽她的朗誦,目光始終落在舞臺邊候場的賀繁身上,看着班長結束後他抱琴上臺,慢條斯理地調整位置和坐姿。
臺下許多人從沒見過大提琴,眼前一亮地伸長脖子朝臺上打量,見持琴的男生準備完畢,同主持人交換了個眼神,報幕聲便從話筒中響起:“下面請欣賞五年三班賀繁同學的大提琴演奏——發如雪。”
音響裏傳來音樂的前奏,江代出提着一口氣,看賀繁低頭端坐着,右手握着琴弓,左手虛搭琴弦,等待落音的時機。
同江代出一樣屏息凝神的還有臺下觀衆,随着周傑倫開口唱第一句歌詞時聽見了琴音響起,嚴絲合縫地并入耳熟能詳的曲調。
有幾秒鐘的時間,臺下騷動轉為鴉雀無聲,每個人臉上都是驚豔贊嘆的神情。
低沉渾厚的琴體共鳴聲将中式旋律奏出一種獨特的綿延質感,婉轉悠長,搭配歌者含蓄的咬字與聲線,仿若講述着一個如泣如訴,深情缱绻的故事。
當賀繁的演奏進入副歌時,臺下有人按捺不住跟着唱了起來。
以這首歌在學生間的高傳唱度,臺下歌聲一時間以燎原之勢蔓延開來,嘶喊的,走調的,什麽唱腔都有,賀繁卻絲毫不受影響,神情專注地揮弓把弦,随着歌聲将曲調推入一個又一個高潮,非臺下人聲所能壓得住。
臺下有人對演奏者充滿好奇,互相打聽道:“這個男生是誰啊?好像沒見過。”
有略知一點的同學替他解答:“五年三班新轉來的,和他班體委挺熟。”
又有人補充:“好像是他班體委的弟弟。”
“叫什麽來着?”
伴随臺下嘩然激烈的讨論聲,五年三班有人喊起了賀繁的名字,一聽就知頗以他為傲。
“賀繁!”
第一聲喝彩一出,五年三班的歡呼便一聲高過一聲,引得觀衆們不約而同地看向他們班。
江代出早就站了起來,見有人将目光投向他,指了指臺上又指了指自己,高揚着下巴得意地顯擺:“厲害吧,那是我弟!”
随着音樂進入尾聲,賀繁的琴音為歌者留白,在結尾前停了下來,而他始終低眼垂眸,直到結束才起身擡頭向觀衆致意,引得更加熱烈的吶喊與掌聲。
“賀繁!賀繁!”
叫好聲一波接着一波,沒一會兒,呼喊中便夾雜起了小學生匮乏詞庫中最常用的“最棒”“無敵”之類的尴尬字眼。連張麗敏都忍不住起身跟着孩子們的節奏拍手,雖說這只是課外活動,不計入教師的業績評估,但也是她當上這個班班主任以來最給她長臉的一天。
而所有人中情緒最為飽滿,神情最為激動的還要屬陪着賀繁每天把幾公斤的大提琴背來扛去,聽着一首曲子從磕磕絆絆到完美呈現給衆人的江代出。
初夏的絢爛烈陽下,他高高舉着雙臂朝臺上揮手,在看到身上臉上都蒙着一層光的賀繁看向自己時,将兩手掌心攏起大聲喊道:“賀——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