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赴北域(二)
赴北域(二)
圓月挂在天邊,冬日的雪山聖潔巍峨,映着一片寒光。
殿外的少年周圍圍着一群伺候的下人,玩得甚歡。他揮舞着手中的木劍,只是毫無章法,一通亂舞,不小心戳到了一個人。擡頭一看,這人身形颀長,笑容和緩,他便愉悅地仰頭道:“二叔公!”
這話不知道是誰教的,但說起來倒是也沒有毛病。謝熠秋揉了揉他的腦袋,俯身道:“二殿下的小臉都凍紅了,怎麽不回屋裏玩?”
“二叔說有禮物給我,但他又說還沒準備好,我現在就想看,但是又怕現在看見就沒有驚喜了……”
謝熠秋蹲下身摸着他的臉,真是怎麽看怎麽可愛的一個孩子。“所以你就等在你二叔的門口?”
他嘿嘿笑道:“順便等二叔公,二叔說他也有禮物給你呢!”
他湊進一步,趴在謝熠秋的耳邊道:“二叔公能不能也晚些進去,陪陪恩和……”
謝熠秋輕笑一聲,望了一眼燈火通亮的宮殿,道:“好。”
顧濯剛走出殿門,見着兩個人蹲在門口吹着風,但似乎卻格外高興。他問:“怎麽了?”
謝熠秋道:“你準備了什麽好東西,讓二殿下等得這樣急?”
顧濯輕笑,湊近摸了一把恩和的臉,“原來是找我要東西的。”
恩和眼尖,已經看見了顧濯手上拿的弓箭,不由分說地跳起來,“這是給我的嗎?”
“是給你的。”
這弓箭雕刻得細致,精雕細琢的紋路裏溝壑縱橫,像是圖騰。可見顧濯是用了心的。
這木頭是靖雲港進貢給帝京的,天晟帝便派人送來了莽蒙,顧濯想着這拓木正好做弓箭,便收下了。他在後來的記憶中看見了兒時老可汗給他做過一把弓箭,親手教他射箭。老可汗臨死之前還是緊盯着那把弓,就像是在看着兒子一樣。
Advertisement
顧濯便想如老可汗那樣給年幼的恩和做一把。他曾是莽蒙的二王子,如今的恩和也是莽蒙的二王子。自恩和出生起,顧濯與謝熠秋一同來到了莽蒙,看着他一點點長大,他們也把莽蒙當成了另一個家。
恩和試了一下,有些重,難以拉動,但是忍不住想動手。顧濯道:“夜深了,等天亮再試試。”
恩和這才作罷,他很聽顧濯的話,此刻凍得臉通紅,手也通紅,但還是不忘行個禮才走。眨巴着眼睛依依不舍道:“二叔明日帶着恩和射箭嗎?恩和一定會超過你!”
這拓木弓,開弓如滿月,飛箭似流星。
顧濯俯身對着他一笑,然後起身道:“等你能射中天上的月亮,二叔把鷹首弓給你。”
“好!”
恩和踏着厚厚的一層雪走遠,天上的月光灑在路上,謝熠秋道:“天上的月亮可不容易射下來。”
顧濯道:“本就是要給他的,但給他之前總得要他自己去抓。正如月亮,若他心裏一直想着得到它,他就會不顧一切地奔向它,直到自己能真正射下的那一天,月亮才算真正屬于他的,不可否認的,不可撼動的。”
顧濯握着謝熠秋的手覺出了冰涼,于是握得更緊了。兩人的手心是顧濯為他雕刻的玉佩。兩人無言地并肩而立,望着遠山,他們在這些年裏馳騁過無數次的地方。
風聲過耳,寒意陣陣。
又下雪了。
.
天晟十三年,十歲的恩和同顧濯一起來到了帝京,于太子東宮受太傅教導,立為儲君。
二十載光陰流轉,帝王之位上的人換了又換,身邊之人卻是從未變過,直到各自的頭上生出了隐隐白發,才忽然意識到,原來已經相守了二十年。
北明在天晟帝的統治下用了十五年的時間改革舊制,鏟除各州與中樞官員盤根錯節的朋黨之結。各州土地收歸朝廷,按年份收低租分發百姓,有魚鱗冊為記。通過各州的糧馬道互市,互通有無。
天晟二十年,莽蒙大王子迎娶北明女,自顧爾金迎娶了北明女為可敦以後,莽蒙和北明便興起了一股聯姻之風。
後來史書典籍始終記着一筆,四朝皇帝近臣顧氏衡之,誅賊寇,收疆土,斬逆王,擁明君,輔朝政,退高位……功成身退,名垂千秋。
他與謝熠秋各執一杯濁酒,數十年功名只在萬裏外,所有心事盡在觥籌,缱绻深情盡收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