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
第 5 章
朱見深卻郁悶,就說了汪直管理西廠的情況給萬貞兒,問萬貞兒怎麽看。
萬貞兒說:“人至察則無徒,王上既然用了他,就相信他。讓他管吧。不讓他管的原因仔細考慮過了嗎?不用他又換誰管呢?如果不能好好的互動就換人,那麽和任何一個人也合作不來。”
朱見深說:“是得互相相信。但朕也得看事實。可能汪直對付官員狠了,監察百姓也比東廠狠。他玩精神鬥争狠,因為覺得精神不對就會去查,也用刑殘酷,衆人就不高興了。”
萬貞兒說:“他做的不好,跟他說一說,給他機會吧。汪直很聰明,他不會無緣無故的對付一個人。衆人卻說被他對付的人是被打擊報複了,不承認被對付的人出了問題,是對他不公平。”
朱見深說:“他搞了一些傻葩官員離開。朕也高興。傻葩官員就會屍位素餐和拉小幫派。好像有了幫派忠于幫派敢傻葩就能領利益,人生就美滿了。”
萬貞兒說:“你也認為汪直圓滑,但是是一個正派的人,才用他的。你喜歡正派的人。”
朱見深說:“廢了西廠,是擔心政治不穩定,可是現在又覺得也許不會不穩定。朕又提拔了一些好官,不會因為淘汰的官員多,而不穩定了。之前沒想到汪直搞官員搞的那麽狠。朕本來是想官員屍位素餐拉小幫派也随便他們,但是朕寵幸能幹事的人,這樣都滿意了,也不會鬧起來了。”
萬貞兒說:“你想放過小惡,沒想到汪直卻嫉惡如仇。我也想不到他是這樣的人。但是你用他,官員仇恨他,卻不仇恨皇上,說明是有利的。”
朱見深說:“都是朕拍板的。汪直有魄力,他做的跟朕想的不一樣,朕也不是不認同他。”
萬貞兒說:“三品以上京官憑什麽特殊?普通百姓查的,三品以上京官就查不得?跟孔子‘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一樣的态度,貴族抱團欺負平民。”
朱見深說:“朕也擔心貴族不滿意,才廢了西廠。而且畢竟朕是最大貴族。朕沒法改變這個規則。可是汪直真讓朕滿意,清明一些國家也會發展更好吧。至于朕自己,也努力當個好皇帝。”
萬貞兒說:“你害怕小團隊找你麻煩,割肉給小團隊,他們就會老實嗎?”朱見深說:“沒有他們的支持,這個王就當不成了嗎?”
被說是奸臣的戴缙在得知皇帝心思後,主動上書,大肆吹捧汪直。禦史王億也說:“汪直的所行所為,不但可以為當世人所效法,而且也可以為萬世以後的人們所效法。”朱見深大喜。
又,言官郭镗、馮貴等人論奏項忠違法。朱見深命三法司、錦衣衛會審。六月九日,将項忠廢為平民。
六月十五日,朱見深恢複西廠。西廠廢與開之間,只相隔一個月。汪直複出後,更加嚴酷地辦案,戴缙也得以升職。
Advertisement
六月二十二日,商辂辭官退職。
此外九卿受彈劾罷免的,還有尚書董方、薛遠以及侍郎滕昭、程萬裏等數十人。汪直以他所交好的王越為兵部尚書兼左都禦史,陳钺為右副都禦史兼遼東巡撫。
八月二十八日,錦衣衛官校捉拿工部尚書張文質下獄,朱見深知道後将張文質釋放。
到了成化十四年,有一個名叫楊福的江西人僞稱汪直,糾集一班無賴扮演校尉,從蕪湖一路招搖撞騙至福州,吓得沿途官吏屏息聽命。成為群衆的一個笑談,但也表達了官員對汪直的不滿。
朱見深聽說了,也笑了幾聲。正好汪直求見,朱見深問汪直:“朝觐官中誰最賢明?”汪直回答說:“天下不愛錢者,唯楊繼宗一人耳。”
朱見深說:“哦?你不是跟他有矛盾嗎?我都聽說了。你聽說楊繼宗是個品行很高的官員,就前往拜會。看了楊繼宗後,說:‘人們都說楊繼宗,卻不料長得這麽醜陋。’楊繼宗冷冷回答說:‘我雖醜陋,卻還不至于損傷父母給我的身體。’”
汪直笑了兩聲,說:“我說他醜陋也是一時快語,真那麽覺得,他不高興了。”朱見深說:“有時說點直言是好。你很大度。”
汪直說:“人被否定了有不滿情緒是正常的,楊繼宗也是快人快語。”朱見深說:“總之,你很尊重他。多點笑容和尊重是好的。你也會自己給自己臺階下,不受害,讓事情完美。”
汪直說:“王上也委屈了。我聽說有個叫阿醜的小太監表演撒酒瘋,旁邊人告訴他說:‘皇上來了。’小太監根本不理睬。旁邊人又說:‘汪太監來了。’小太監立即避走,邊走邊說:‘今人但知汪太監也。”’
朱見深說:“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想說就說吧。希望你也不在意,能友好大度。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不需要都解釋。也沒怎麽着我們。”汪直又笑了兩聲。
朱見深說:“你跟汪霖也不和?聽說許多官員都對你竭力奉承,汪霖卻不一樣,迎送食宿都公事公辦,你發牢騷傳到了汪霖那裏。但他還是老樣子對待你,不卑不亢。”
汪直說:“他性格溫和,做事四平八穩,嚴格按章辦事。他也不怕我讓他倒黴,我也挑不出他的毛病,他讓我刮目相看。”
朱見深說:“你不計較他與衆不同的慢待你,還對他有禮和欣賞他,是給彼此面子。單方努力讓彼此有面子也是好的。他應該謝謝你。”
汪直說:“像王上說的,他有他的想法。但其他人也是彼此有面子。都可以合得來是重要的,我們都可以合得來,都能理解。其實工作上表現好,才更重要。出來工作,就得适應與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
朱見深說:“是。你很好。你來是幹什麽呀?”汪直說:“臣請選檢武舉也要實行考試,仿照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錄取進士的辦法。這樣武舉就會像文士考試一樣重要,有利武科人才的選拔。”
朱見深說:“準。你再仔細想想細節,健全一下制度,明确一下流程,再跟人事部門的合作,考慮一下武科考試老師的選拔,再上報給我。我讓財物部門的人拿錢,就可以了。”汪直說:“謝王上。”
宦官裏除了汪直被委以重任,還有一個宦官梁芳備受寵愛。梁芳是因為與其親信韋興,不斷地将珍珠、奇貨、寶物貢獻給萬貞兒,獲得了朱見深的肯定。
但是他們利用為皇宮采辦宮中奢侈品的借口出京,在地方大肆搜刮。為了弄到更多的錢,梁芳還賣官鬻爵。這些都被舉報了,但朱見深不理。
然後這天,皇帝發現在梁芳的揮霍下,內庫中前幾朝累年積蓄下來的七窖金子都花光了。
萬貞兒也知道了,說:“那怎麽辦啊?而且他給我那麽多錢,別人也會議論吧。”
朱見深說:“沒關系。是我表達愛情。”萬貞兒說:“風評不好。‘沒關系’這幾個字就弱了。”
朱見深說:“那財富和人緣給誰啊?當了王了,這樣是可以的吧。”
萬貞兒說:“那我沒啥好說的了。可是這樣并沒有讓我對你愛情增加多少。因為別人沒有這些。”
朱見深說:“他們也都努力有的。你有愛情的希望,我也有愛情的計劃。你不要讓我的愛情之火退卻,就算是關心別人也不行。”
萬貞兒說:“我錯了。但王上為什麽會欣賞梁芳這樣的人?你不是一直喜歡‘好’的人嗎?”
朱見深說:“別人會撈錢,我也會撈錢。梁芳會幫我撈錢。別人會任人唯親,拉幫結派,我也會,梁芳做的事情并沒有比別人更惡劣。”
萬貞兒說:“梁芳是很會讨我喜歡。”朱見深說:“他讨你喜歡不是懂人情世故,是會做人,他會讓大家滿意。他對你友好,我就欣賞他。”
萬貞兒說:“別人如果腐敗狠了,王上也會查。”朱見深說:“我都也賞賜衆多給大家,都拿點錢高興就拿吧,關鍵是合法合理的拿,我也不會跟大家過不去。”
萬貞兒說:“內庫沒錢了,王上不憂心嗎?”朱見深說:“其實我也是有點不高興。但人活着得會花錢,錢花了才是自己的。會花錢的,也來錢多。再說錢能周轉過來就行了。該花就花好。”
萬貞兒說:“萬一又有個天災人禍的。太冒險了。”朱見深說:“你不安全感太多了。我們有儲備的。沒事的。”
片刻,朱見深說:“其實我責備了梁芳,他還狡辯,我跟他說‘我不挑你的毛病,但後來的人将要和你計較了’。以後他會知道收斂吧。我也得看看誰花錢能帶來利益多,不能讓梁芳派一派在那用錢。”
萬貞兒說:“王上,掌權的宦官,基本上都是依靠我而起家的。汪直、梁芳、錢能、覃勤、韋興等人,都是我的私臣。”
朱見深說:“別人不滿就不滿吧。可以的。你的私臣啊,也相當于你做王了。國家也沒什麽事,你也沒什麽事,大家都越來越滿意就好。”
萬貞兒說:“謝王上。他們還說這些私臣總是借我修建寺廟的名義斂財,一面貢獻給我,一面自己揣進腰包。”
朱見深說:“有錢人很多,你是其中一個而已。別人嫉妒你。他們斂財也沒有傷天害理,他們能斂來財,是他們本事。”
成化十四年這年朱祐樘行冠禮。同年,出閣講學。九歲的朱佑樘上學了。他注重禮貌,講官誤讀了字時,他不加指責,只是不跟着讀而已,待講官改讀以後方才應接。
臣子對他印象很好,朱見深卻不喜歡他。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太子以後,就對宮女、宦官高高在上。宮女服侍他不好,他就很重的責罰宮女。
甚至有一個宦官偷了東西被發現了,他就令人仗刑宦官,結果把這宦官打死了。朱見深說:“後宮還沒有哪個人會随意打死人,就算是主子。”
朱見深覺得皇太子還小,責備了他,他還說那宦官壞,所以他才狠。還說太祖皇帝就說對惡人得狠。
朱見深讓他寬厚待人。雖然朱見深不是善良就好,也看不上他。善良的事,誰都可以做,吩咐任務下去就可以了。也沒苛求他心地善良。
朱見深想着他說不定能變得好起來,再說皇太子都是立長不立幼,他是最年長的皇子,朱見深也不能随意就廢長立幼。
太子的老師總負責是內閣大學士萬安、劉诩、劉吉,這三人被稱為紙糊三閣老。據說共同的特點是:有學問,卻不幹正事。什麽蠅營狗茍打擊暗算的龌龊事都做了,就是不好好幹工作。
朱見深卻說他們:“生活過的好就可以了,不必互相為難。他們有他們的作用。”萬貞兒說:“他們也是無奈才那樣的吧。”朱見深說:“學問是真有學問。”
這年朱見深13歲時候進宮的秀女張氏,也懷孕了,朱見深也寵愛她了,後來她又生了幾個孩子,朱見深在去世前因為孩子多,才封她為妃。朱見深欣賞她敦厚老實。
朱見深更欣賞邵氏,說她德才貌兼備,她在這年又生了一個男孩,取名朱祐棆。她的大兒子朱祐杬已經兩歲了,她就給他講故事,教給他看圖畫書,努力教給他數數、識字。她教育的成果,朱見深很欣慰。
又一天,朱見深對萬貞兒說:“臣子們互相争寵,讓我很難做。如果我寵幸哪個,其他人就可能結成幫派跟我作對,嚴重的遠離我,甚至帶走他們的勢力。我有時還擔心他們造反。”
萬貞兒說:“他們只是不支持的态度吧,不願意自己的實力跟王上合作。他們沒那麽容易造反吧。武官造反比較可怕。難怪趙匡胤皇帝杯酒釋兵權。”
朱見深說:“可是沒有武官,怎麽鎮壓叛亂,攻打女真、蒙古等。處理政事也需要武官。王不能害,害了就贏不了。我也不喜歡會害的臣子。”
萬貞兒說:“你已經很努力跟臣子好好相處了。如果覺得實在相處不來,就換臣子。”
朱見深說:“我希望他們對我誠實,是合作沒有害我的态度,就算對我少點尊敬,我也能忍着。我也不當自己是王就高貴。”
萬貞兒說:“你一定很難受,你能找到合意的臣子的。不過讓很多人好接近的臣子不一定就是真乖的,貌似好被擺弄,其實不是,玩人比較多。而看上去強勢的臣子可能好被擺弄,早就被擺弄了。那麽為什麽不讓被擺弄的人也能混下去呢?”
朱見深說:“我不希望自己擺弄誰,我尊重他們每一個的貢獻。不過,也得防着他們惡。以為提拔了自己喜歡的臣子,就能贏,也可能并不是那樣。可還是要提拔自己喜歡的臣子。得臣子支持自己,才能做好這個王。”
萬貞兒說:“貴族想的都是從王上這裏分一杯羹享樂,微賤出身的又容易鬧脾氣和争寵、人事鬥争,能為王上做點事的還支持王上的,可能是少。”
朱見深說:“我想做點事,讓國家安定富裕。傳奉官就是跟政客不一樣。還有東廠、西廠、錦衣衛,也能做很多事。政客也好好選就好了,能助國家正規的機構能好好運轉。”
萬貞兒說:“王上,像找到我做你愛人一般,也去找合适的官員,做你的合作者吧,一定可以相處愉快、有愛。”
朱見深又說:“你表面有時候情緒化,我表面就不會。雖然外人不大能察覺到你內在的情緒,但我知道。我內在卻情緒化,但是有你,我就不會情緒化了。而且我們總是搭配那麽和諧完美。”
成化十六年,又有威寧海之戰。王越和汪直殺到威寧海,縱兵掩殺鞑靼人,驚慌失措的鞑靼人只能四散奔逃,大獲全勝。
成化十六年,史官是這樣記載的:
正月十三日,在京城南郊大祭天地。十六日,保國公朱永為平虜将軍,兼總兵官,王越提督軍務,汪直監領軍隊,在延綏抵抗亦思馬因。
二月二十三日,免湖廣受災稅糧。二十八日,王越在威寧海子襲擊并攻破亦思馬因。
三月八日,因欠收減少光祿寺供用之物。
六月四日,禁止勢家豪族侵占民田。
八月十四日,重申救濟孤寡老人命令。
十二月十五日,亦思馬因侵犯大同。二十一日,朱永、汪直、王越率京軍反擊。本月,總督兩廣軍務都禦史朱英、總兵官平鄉伯陳政征讨并攻敗廣西瑤民。
當年,免兩畿、湖廣、河南、山東、雲南受災稅糧。
琉球、暹羅、蘇門答剌、土魯番、撒馬兒罕入朝進貢。
萬貞兒說:“建立孤寡老人院是好的,給他們撥錢,讓他們不至于老無所依。王上的心是好的。”朱見深說:“一個好的社會,沒有人會很慘。”
朱見深說:“孩子一般有父母保護,老人可能沒孩子孝順。如果孩子不孝順父母,我們也可以判孩子的罪。總有些傻葩想肆無忌憚傻葩,如果他們傻葩成功,那樣的社會會很慘。”
萬貞兒說:“王上就向他們開戰了……外族入侵也是這樣,招撫不成功,就會要求滅絕他們的種族。”
朱見深說:“你認為我太狠了嗎?可是外族他們殺害我們的人,搶我們的東西,也是那麽狠。報複他們又有什麽不可以?”
萬貞兒說:“還是我們不強大,如果強大了,他們自然會依附。我們也沒辦法讓他們和睦,如果和睦,互相學習,該多好。也不說報複得有度,那是強者才那麽說。是得提倡孝道,但是生而不養孩子的現象也很多。”
朱見深說:“也設置孤兒院嗎?父母生了就是恩,不養而已,要求不了那麽多。是不大好看。再說吧。還有家庭關系裏有些人欺壓另一些人,也懲治嗎?親情可能是恨情,這才是現實。怎麽懲治?社會資源也不多,管不了那麽多,也沒法管。說不清楚的事,沒法管。”
萬貞兒說:“不讓生而不養,孩子就會得到好的照顧,長成好的有能力的人。讓生而不養也是罪,就好了。家庭裏的人欺壓人,建議離婚好嗎?或者孩子或者父母,和夫妻也分開。如果欺壓嚴重,也判罪。”
朱見深說:“不好掌握證據啊。但也能搞一些人。讓東廠和錦衣衛先試驗一下,成功了再讓朝廷幹。”
轉眼到了成化十七年大年初一,朱見深畫了一幅畫《歲朝佳兆圖》,大家都畫鐘馗,他也畫。他把這幅畫送給萬貞兒挂在牆上辟邪。
他對萬貞兒說:“牆上有畫,好看又有書卷氣,看着舒心。”萬貞兒說:“陛下的畫是你的心意,我最喜歡。雖然我牆上好幾幅大家的畫。”
朱見深說:“今晚去王氏那裏留宿。”萬貞兒說:“陛下是對幾個年輕的美人愛慕之意多了嗎?”
朱見深說:“不是。想生孩子。我身體在她們那裏,心卻在你這裏。再說你那麽重視精神,我也重視,怎麽會精神出軌。”
萬貞兒說:“的确愛情是多方面的。無論身體出軌,或者精神出軌,還有社會關系等,不論哪個不和諧了,愛情都是敗了。陛下有時跟我鬧脾氣,精神想寵幸別的女人,在我看來就是想出軌。”
朱見深說:“因為生氣,覺得委屈,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就想遠離你,出軌,可是想到出軌就可能失去你,就不會出軌了。”
萬貞兒說:“幸好我遇到的是你。我看成軍和駱紅,兩人也不知出了什麽問題,成軍就害駱紅,報複她,用出軌的辦法報複。駱紅可能是對愛情專情的,不出軌好,成軍出軌後就忏悔,說自己錯了。可是最後終于兩人也還是分開了。”
朱見深說:“還有曹麗的老公黃琴也出軌了,曹麗原諒他了,最後兩人也分了。彭傑說男人可以出軌,他沒身體出軌,最後和他妻子也分了。”
萬貞兒說:“出軌可能也是誘惑。”朱見深說:“不是。有些夫妻相處不好,互相不愛了,就有一方想要出軌。男的比較誠實,不想過沒有愛的日子,就沒分手也出軌。女的可能就想湊合,也不一定就是不願愛下去,就不願意分手。”
朱見深說:“我們一直相愛,出現問題也跟彼此說,就沒有出軌問題。”萬貞兒說:“那你最近一次想出軌是為何?”
朱見深說:“想到自己對你不滿,你卻不理我,我就不如意了。又有別的美人對我好,我想美人多的是,幹嘛要不放棄跟你不好的相處。”
萬貞兒說:“後來呢?”朱見深說:“後來朕想還是原諒你吧。你就不會因為對我不滿,找別人。朕也不能犯錯。”
萬貞兒說:“你珍惜我們的愛情。兩個人總會有不滿,關鍵怎麽處理問題。”
朱見深說:“如果出軌我也會怨恨你吧。我很小就跟你在一起,卻要分手,我很難再找別人。即使我也經驗豐富了,再找別人也有自己能讓愛情幸福的能力。”
萬貞兒說:“你會不滿的原因,跟我還真不一樣呢。兩個人得好好溝通,一旦溝通不好,萬一一方傻葩,可能就很難挽回了。你說我把精神相愛也看的重,的确如果精神溝通出問題,不相愛了,那兩個人之間也不是愛情了。”朱見深說:“是這樣。”
成化十八年朱見深主持制定的《文華大訓》成,這部書共二十八卷,其中每一綱的序言都是朱見深親自所做,也是一封封寫給兒子的信,從各種角度講述了《文華大訓》中各個綱目編排的用意以及種種為人處世、治國愛民的道理。
有時老師以這部書進講,朱祐樘必令左右撤案,離開座位立聽,一聽就是一個時辰,聽罷又才複坐。大家都感嘆,太子重恩,對王上的愛十分禮敬。
司禮監太監覃吉是和太子朝夕相伴的人,他還向朱祐樘口授過四書,談論古今政典、天下民情以及農桑軍務等等。
朱見深向太子賜予莊田,覃吉勸其不要接受,還說:“天下将來都是太子所有,無須要什麽莊田。”
朱見深有點不高興,天下還沒到太子接手的時候,也不是皇帝私有的态度才好。
覃吉還不喜歡太子讀佛經,說:“佛書荒誕不可信。”覃吉還叮咛過太子要防止宦官擅權。
朱見深認為能用好宦官才用,而不是用不好擔心宦官争權、造反。
覃吉還說過:“奴才老了,沒有什麽奢望,願他日天下有賢主!”
但覃吉在朝中也有美譽。朱見深也倚重他處理政事、傳旨。
這天萬貞兒說:“王上,覃吉說你欲仿效成祖,遣使複下西洋,被否了。劉大夏稱:‘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歸,于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切谏也。’”
朱見深說:“他說的有道理。國家太窮了,就會打仗多,而打仗多又讓國家更窮。我們國家以前打仗太多了。很難休養生息。”
萬貞兒說:“還海禁了。”朱見深說:“管不好海上貿易,就海禁了。民間海上貿易,多為沿海豪族大姓及地方官僚所把持,明廷從海外貿易中獲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萬貞兒說:“有問題,但也是一條道。帖木兒帝國來華使臣走陸路進貢獅子,卻選擇海路回國。也是因為海路進貢被朝臣否決了。也不知走海路怎麽就是對明朝的輕視與不敬。因為明廷禁了海路嗎?”
朱見深說:“是。陸路也可以做生意,所以我對海禁沒有重視。也一直找不到人才管理海上貿易,所以沒法開。如果用做海上走私的人管理,難。”
到了成化十八年,東廠提督尚銘暗中把汪直所為造成禍端的事情整理成材料,報告給朱見深。
後,萬安則聯絡萬貞兒居所昭德宮裏邊掌權且痛恨汪直的人,一起上奏汪直的惡行,朱見深由此開始漸漸地疏遠了汪直。
于是,科道官員們紛紛上奏章,都說西廠辦事嚴急苛刻,不符國家的體統。萬安也提出罷置西廠。三月,朱見深罷除西廠,對此朝廷內外都非常歡迎和高興。
成化十九年,禦史徐镛上疏,彈劾汪直有欺君罔上之罪。朱見深認為有道理,降汪直為南京奉禦,同時把汪直的同夥好幾個都廢為平民。
不久,汪直再次遭到右都禦史李裕和副都禦史屠滽的彈劾,結果被罷職奪俸,黜為閑人。後來汪直被說“竟良死”,可見有人多恨他。
朱見深對萬貞兒說:“汪直得罪的人太多了,到了我不得不處置他的程度。否則朝廷內外就會對我意見太大。他也有些事瞞着我,是些不好的事,被舉報了。”
萬貞兒說:“他是聽你的命令管西廠的。”朱見深說:“我本來也想把他的官職貶一貶就可以了。可是朝臣不放他。西廠也是我的遺憾,沒法警覺一些危機,和處理一些重要事情了。”
萬貞兒說:“你還是肯定汪直的。貶了他,西廠也不開了。很多人想汪直死。”朱見深說:“他替我擔多了。但我還能讓他活着。不得不貶為平民了。”
朱見深又說:“朝廷腐敗的太多了,汪直也腐敗了。調走他,有利腐敗減輕了。不得不讓他離開。”萬貞兒說:“我知道你難過,我也很遺憾。”
朱見深說:“宦官太多了,沒必要這麽多宦官,也得精減點宦官隊伍。”
成化十九年,禦史張稷上疏,談及傳奉官給朝政帶來的混亂。張稷說,自有傳奉官後,文官中竟有一字不識的,武官中竟有從來沒拿過弓箭的,自古以來,有這樣的政治嗎?
官員們紛紛請求淘汰傳奉官員。朱見深惱怒,自己制定的政策,總是被反對。一字不識、沒拿過弓箭,就沒有別的優長嗎?何況可能是哪個官推薦進來的,責任就全在自己嗎?
可是自己也得給大臣面子,于是他有時也偶爾淘汰一些傳奉官,但是總體上是傳授的要比淘汰的多,因為他認為傳奉官的作用很大。
這一年,有大旱災,人相食。朱見深感覺到憂傷,是他沒管理好社會,才有人相食的事情發生。
他又想到想要保護其他動物、植物,在旱災時候取用做食物,也不能。想法搞糧也搞不到多少。他派人研究什麽動物好養,什麽植物果實産量高,也沒好信兒傳來。
然後成化二十年,又大面積的大旱饑。人相食。朱見深停歲辦物料,免稅糧,發帑轉粟。又開納米事例振之。
成化二十一年,又有饑荒,人相食。缺糧。朱見深下令武臣納粟襲職。又慣例免稅糧,和發赈災糧、赈災銀。
他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兩年,也是都大旱饑,年年都有人相食。
他想告訴人民,不要吃人,吃一個人不能讓自己活的久多少。留點體面吧。可是他有什麽資格對那些人這樣說呢?他有吃的,還吃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