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
第 4 章
然後到了成化四年,正月十三日這天大祭天地于京城南郊。朱見深穿着正式的禮服,遵循着導引官做着一項一項禮節,音樂在響,場面隆重。
他不知道這種祭奠是否真有用,但至少是對天地的一個尊重吧。這是他身為皇帝必須做的,不能說是場面事,他認為是禮,有意義。
祭奠回去,朱見深拉着萬貞兒要跳舞,說:“剛才祭奠,看別人跳舞很高興。”
萬貞兒說:“我年紀大了,不像年輕時候對跳舞感興趣。”
朱見深說:“跳舞就是一種運動,強身健體,而且是禮貌的,互相尊重,撫慰彼此,有善的範兒,才能跳好這支舞。我想和你跳。”
萬貞兒說:“好。你喜歡這舞的愛的距離?”朱見深說:“是禮。孔子尊周禮,周以後禮崩樂壞了。禮是一種和睦美好的精神。”
萬貞兒說:“你為孔子立過碑。‘使天不生孔子,則堯、舜、禹、湯、文、武之道,後世何從而知之。将必昏昏冥冥,無異于夢中,所謂萬古如長夜也。由此觀之,則天生孔子,實所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者也。其功用之大,不但同乎天地而已。’”
朱見深說:“你還記得。仁義禮智信,得推崇。祭奠孔子,也是很多皇帝選擇的。大家都不傻,只有孔子推崇善。”
萬貞兒說:“只不過他‘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等有些言語就是讓人被奴役。現在社會進步了,以前的奴隸現在沒有了,周朝已經過去了。”
朱見深說:“他有他的惡。他生前就是一個維護周朝制度的、不受人歡迎的沒落貴族。他的學說被歡迎不是因為我作為帝王惡,是我真覺得有善。”
他們就高興的跳起舞來。片刻,休息說話。
朱見深說:“晚上想要召其他妃嫔侍寝。”萬貞兒說:“只要不是濫性,你真的有愛情,至少真的有愛,我就為你高興。”
朱見深說:“最近是召別的妃嫔多了,也是挑出來的,相處好了,才會同意生孩子。也是為了有孩子。好像和你離了的感覺,你明白嗎?我是寵幸了幾個美人,我也受傷很多。”
萬貞兒說:“原來你跟我離了。”朱見深說:“我也得離開你,自己贏。但我同時又不會離開你,我們一起贏。一會我要見彭時……”
萬貞兒說:“工作也是拿彼此的工作內容出來,有禮的合作。有禮是好。”
Advertisement
朱見深說:“作為王,和別人保持禮節距離是好的。彼此尊重,彼此放心。我很高興朝廷上有那麽多能力強的大臣,幹什麽事都不愁。”
萬貞兒嘴角拉出一個微笑,她為朱見深高興,也萬民高興。
她又說:“禮節助規矩,我們需要禮節需要規矩,讓人們重禮節守規矩的都能生活的好。而不是重禮節守規矩的人倒黴。”
朱見深說:“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都那麽美妙,想到和你見面我就激動,但我得走了,要離開你我就沮喪。”
萬貞兒說:“親愛的王,你是讓自己保持初戀的心情嗎?比現在年輕的我們,在當年曾經是羞澀的真我的緊張的。”
朱見深說:“現在的我們是有禮節的我是留戀的,愛情也更熾烈。”萬貞兒說:“我現在是你的妃嫔,衆人也更要求我跟你之間多點禮。”
這年陳文卧病在床,不能上朝,朱見深賞賜衆多,四月陳文去世,享年六十四歲,朱見深令彭時接任首輔。
禮部主事陸淵之、禦史謝文祥都上疏彈劾陳文不應當得到好的谥號,朱見深以事已施行,沒有同意。
後來五月,慈懿皇太後死。周太後不願錢太後與朱見深的父親英宗合葬。
彭時說:“錢太後與先帝合葬裕陵,神主祔入太廟,這是先帝的遺願,早已定了的事,還有什麽可議的?”
朱見深說:“朕難道不知道你說的這些嗎?朕只是擔心錢太後一旦入葬,就會使母後難與先帝合葬。再說連母親的命令都不聽了,還能算孝順兒子嗎?”
随後,彭時與商辂、劉定之聯名上疏,支持錢太後和英宗合葬,吏部尚書李秉、禮部尚書姚夔等九十九位廷臣也同意。
朱見深不理,發出為錢太後另擇葬地的谕旨。
姚夔等兩百餘名朝臣一起伏在文華門哭請,聲言:“不得到錢太後合葬的旨意,絕不敢退下。”
他們自巳時跪至申時,跪了兩、三個時辰。
朱見深與周太後無可奈何,這才聽從了彭時等人的建議。
這年秋天,出現了幾次彗星。大學士彭時、尚書姚夔上疏請求皇帝要擴大寵幸的範圍,以廣後嗣。皇帝表面上同意,但行動中仍然專幸萬貞兒。
但是因星變,還有九月的地震,朱見深下诏自己責罰檢查,命文武百官修身反省。
朱見深說:“朕的感情從來不是自己一個人的私事。綿延子嗣那麽重要嗎?我要生孩子,是因為想要看到人類未來有希望。”
萬貞兒說:“他們不想你專寵。”朱見深說:“不理他們。你把後宮治理的很好,尤其錢財方面,從來不用我操心。衆人也沒有抱怨的。”
萬貞兒說:“一方面要節儉,才能把日子過的好,另一方面要大方,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大家都能分一杯羹。雖然宮裏的人也對我不友善的多,但是我也想他們也能分到多點錢,就能過得快樂一些,也許人就好一些。”
朱見深說:“錢的來源也很重要。國家沒有錢,有了災荒赈災糧、赈災錢難以覓到,就得平時節省。”
萬貞兒說:“國家沒錢,也是職業發展不起來。看什麽職業能讓大家生活的好,就讓地方發展什麽職業,不就生活的好了嗎?也可能就有錢了。”
朱見深說:“糧食都不夠,發生災荒的時候糧食更是短缺。有人屯糧賣高價,被朝廷打壓了。糧食是關系基本民生的,不允許不法商人炒作糧食。”
萬貞兒說:“天災,已經盡量應對了。産的糧食也就那麽多了。我們有錢了,可以去別國買糧,屯着以防天災。我們多引點水,澆灌更多土地,種糧食呢?”朱見深說:“是得那樣。”
這年,琉球、烏斯藏、哈密、日本、滿剌加入朝進貢。宮裏為他們開歡迎會。翻譯每在使者說完話以後,就把話翻譯出來。
烏斯藏使者說:“我們帶了十個美女十個美男來獻給大明王上,他們知道要來大明生活,都高興的不得了。希望他們能助增進我們兩國的感情。”
朱見深說:“好說。他們在這裏一定會生活的愉快的。”
琉球使者說:“我們的王委托我給最偉大的皇帝您最美好的祝福,願我們兩國的友誼源遠流長。”
朱見深說:“我們兩國友好的歷史很久了,就好像酒越陳越香,我們還會友好下去。”
哈密使者說:“我第一次來明廷,開了眼界了。真是無一不美。景美人美節目美。”
朱見深笑了:“過譽了。你想在這裏住多久都可以,慢慢看。夏時,你不會變魔術嗎?變個魔術,讓大家更高興一些。”
太監夏時就站出來答應了,去準備了一下,他拿了一塊布,來到廳中央,變起了魔術,氣氛變得驚嘆起來。
然後朱見深讓外戚逐漸獲得了一些實際權力,朱見深知道祖上不讓外戚分皇家利益,把外戚當敵人防。可是也覺得有了裙帶關系,也得分一些利益給外戚,不是因為惡,是因為得有面子。
朱見深對皇親的軍職襲替也開始松口。比如成化六年正月,柏賢妃之父柏珍請求讓自己的兒子柏杞承襲自己的錦衣衛指揮使一職,兵部進言此無先例可襲,朱見深特意允之,不為例。
朱見深想柏賢妃想憑惡和裙帶關系小幫派獲得利益,自己就也滿足她,她就會高興了,她高興了也會對朱見深好。
可是朱見深開始覺得國家事務不多,又有人分管,自己沒必要見外臣上朝了。
他不見大臣始于成化七年,萬安與彭時、商辂一同去面見皇帝議事的時候。
當時彭時和商辂向皇帝提出,京官的俸薪不宜削減。皇帝同意了。萬安在旁邊,立即叩頭高呼萬歲,弄得彭時、商辂也只得同時趴下高呼萬歲,之後退出。
彭時、商辂本來是想要解決很多問題的,卻因為萬安這一聲“萬歲”,遂告流産,明廷慣例,大臣呼“萬歲”即是奏事完畢。從此朱見深基本上不再召見大臣。
萬安會讨好萬貞兒,還在給朱見深的奏疏中大談房中術。被當時的人不齒。
後來朱見深的兒子即位,要查和萬貞兒交結的人,萬安就申辯說:“我和萬貴妃早就不來往了。”
但是朱見深喜歡萬安給自己進獻媚藥及房中術。他都試驗了,覺得好,就會嘉獎進獻的人。
都禦史李實、給事中張善等,也獻了房中秘方,朱見深就給他們官當。僧人繼曉也因為進秘術,得為國師。李孜省結納內宦梁芳等因進上道家符篆及淫邪方術,特授上林苑監,進至通政使。朝野側目。
朱見深從來都認為房中術是一個重要的事情,諱言不好,讨論了就是淫邪他不認同。而重視符篆就是重視個吉利,辟邪。民間重這些,他也重。
朱見深處決政事均經內宦,梁芳就是他倚重的。糧食短缺問題一直是朝廷的大事,梁芳建議每年漕糧定額400萬石,不允許多出。
朱見深采納了,有效地阻止了糧食在各種途徑的浪費。各種途徑儲備糧食外加得當地蠲免賦稅。終于在後來糧食儲量多了。
然後成化九年,滿都魯、孛羅忽、乩加思蘭各率精銳出河套,往陝西西部、寧夏、甘肅一帶搶掠。
明軍陝西參贊軍務左都禦史王越,與總兵官許寧、游擊将軍周玉各率兵4600人,直抵紅鹽池,擊敗了對方。
自此,全國的戰亂基本平定了,百姓安居樂業,過上了好生活。
然後是成化十一年三月彭時病逝,終年六十歲。彭時臨終時,對前來問候的從弟說:“生死是常理,沒有什麽值得驚訝的。只是冒居高位,上不能報國,下不能終養老父,這是我愧疚的。”最終沒有一句話提及家事。
朱見深聞訊後,非常哀傷惋惜,為他辍朝一日。
這天,太監張敏給朱見深梳頭,看到自己的白發,他不禁感嘆:“老将至矣,無子。”
張敏突然跪下說:“聖上已有後,被藏着不現世。”
然後他就看到了那個孩子,他說:“是我的孩子,長的就像我。”
他也見到了孩子的媽媽,原來是成化五年,朱見深在宮內的倉庫見到的她,當時她是那裏負責的女史。
他記起來初見她,她吹彈可破的皮膚十分完美。回答朱見深問題的時候,她發現他盯着她的胸部看,就帶着點驚奇大大方方的任看,好像胸部的問題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朱見深說出了要找的書籍名字,她腦筋清楚,動作麻利,很快找了出來。朱見深見她做的賬目清楚、字跡娟秀,貼着小标簽方便查找。
喜歡就如同微風吹過水面,起了漣漪,朱見深心動了一點點,可是這一點點也足以讓他和她想要行房一次。
于是現在母憑子貴,朱見深封她為淑妃,對外公開了和她的兒子,并給孩子取名“祐樘”。
這邊,也有人跟萬貞兒介紹紀淑妃,說她是蠻族土官的女兒,自幼父母雙亡,幼年被一親戚所收養,大藤峽起義平息後,被俘入宮中。
她為人“警敏”,且“通文字”,被選送內書堂學習,然後被派充內廷書室看護藏書。朱見深到書室看書,就臨幸了她。
皇上不知道她懷孕了,她自己生下了孩子自己養,也沒跟別人說。後來別人發現了,她就跟別人說了,但要人保密。
因為她不想和朱見深有瓜葛。別人同意了,可是就走漏了風聲,讓張敏知道了,告訴了皇上。
宮女繼續說:“氣人的是,宮裏有謠言,說貴妃千方百計企圖加害紀淑妃,宮中善良的太監如張敏、懷恩以及被廢的吳後、宮女們盡力保全他們母子。她們在皇宮的偏僻之所安樂堂生活,六年不敢公開露面,甚至連胎發都不敢剪,才活了下來。
萬貞兒說:“是說我早就發現紀淑妃了嗎,甚至發現她的孩子了嗎?宮裏善良的人卻瞞過了我?”宮女說:“是。”萬貞兒說:“咱們去見見紀淑妃。”
然後萬貞兒就看到了紀淑妃,她應該是新換的漂亮衣服,被化了妝,她是那樣優雅,讓所有人驚嘆。
萬貞兒就想朱見深會不會對她舊情複燃?如果是,她也為朱見深高興。她和紀淑妃寒暄了幾句,問她還需要什麽就說,就離開了。
可是侍女就提醒她要争寵。侍女說:“紀淑妃美麗,又有兒子,王上突然看到她們……”萬貞兒說:“會感動嗎?就會寵幸她?”
侍女說:“如果王上被紀淑妃搶走了,娘娘難道不會難過嗎?”
萬貞兒說:“不會吧。我不依賴王上,各人走各人的路就好了。就算我一個人走路,我也不會孤獨,我是這樣的人。”
侍女說:“王上愛娘娘。娘娘也愛王上。”萬貞兒說:“他自己說他會依賴我。但是我覺得如果他也一個人走路,一定會勇敢的,不怕孤獨。”
恰好朱見深走來,他聽到了最後幾句。他說:“可是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不孤獨,還有兩個人在一起的幸福。就算我們沒有孩子,可是我們也牢不可分,相愛的很完美。”
萬貞兒說:“我沒有孩子了,你卻有,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孩子。但我不嫉妒你,沒有孩子的親情,我有你的愛情也滿足。”
朱見深說:“要不然我們領養個孩子?你也體會一下親情。”萬貞兒說:“沒必要。我也會照顧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有你的影子,會讓我覺得親近。”
朱見深說:“你別勉強自己。我的孩子都是我離開你。你要知道,我愛的人除了你沒有別人了。”萬貞兒說:“沒有孩子不是我的遺憾,你的孩子也不是我的遺憾。”
朱見深上前抱住她,摩挲着她的衣服,說:“你理解朕,朕很高興。”萬貞兒說:“外面的天氣很好,我們去散散步吧。”
朱見深說:“我很忙,我讓人把奏折都搬來了。但我願意抽出時間和你散步。”萬貞兒說:“最近怎麽忙起來了,你不是把事情都轉給臣子做嗎?”
朱見深說:“有些事我親自過問一下,也得不定期的忙幾下。”萬貞兒說:“那好,我們出去走走休息一下,回來再看奏折效率高。”
兩個人手拉手高興的走了出去。身邊的宮女、太監跟着,看到他們幸福,也為他們高興,分享到了幸福。
誰都以為紀淑妃苦日子到頭了,以後就是享福了,卻沒想到她上吊自殺了。死因不明。接着張敏也吞金自殺了。
宮裏就有傳言,說紀淑妃在皇帝見她兒子的時候就說:“兒啊,你走了,我也活不了了。”意思是必遭萬貞兒毒手。而太監張敏也因為害怕萬貴妃的報複才吓的自殺。
還有的說萬貞兒早就讓紀淑妃堕胎,宮女謊稱她是病痞,而非有娠。後來她生下孩子,萬貞兒又讓門監張敏溺死其子。張敏沒有做,還把嬰兒藏于他室,用粉餌饴蜜哺之,萬貞兒不知道。
萬貞兒說:“多美好的故事,如果我不是當事人,都被騙了。我就算是當事人,也希望這是事實的感覺,因為美好。”
因為紀淑妃死去了,朱見深讓萬貞兒撫養這個孩子,沒撫養幾天周太後對皇帝說:“你還是把孩子交給我照看吧。”于是朱祐樘又跟祖母一起生活。
謠言說明眼人都知道,萬貴妃容不得這個孩子。于是,周太後才主動要養這孩子。
又有一天,萬貞兒說要請朱祐樘過去吃東西。又有傳言說周太後就對孫兒說:“孫兒你去那裏不要吃東西。”實際上周太後沒說這句話。
而朱祐樘到萬貞兒那裏,萬貞兒給他食物,他說:“吃飽了。”萬貞兒說:“那喝點湯吧。”朱祐樘說:“怕有毒。”這是真的。
朱見深非常生氣,說誰再亂傳謠言,就賜罪。
萬貞兒說:“我感謝你的愛保護着我。謠言這麽邪惡,是因為有人在仇恨,就來攻擊我,我成了他們攻擊的靶子。”
朱見深說:“仇恨者書寫歷史嗎?仇恨互動的東西流傳的廣嗎?不。把你的經歷寫出來呢?”
萬貞兒說:“你的經歷都沒有寫多少,哪裏輪得到我被寫呢?”
朱見深說:“我之所以讓你有點鬥環境的态度,也是讓你把這些仇恨打倒尋一片淨地的态度。得有點氣,不能還和氣,沒氣。”
萬貞兒說:“你喜歡我脾氣不好,互動仇恨變敗。”
萬貞兒說:“人們也不加辨別,暗地裏淨亂傳。我既然領養了這個孩子,怎麽會想要謀害他?”
朱見深說:“其實人生在世都不容易……”萬貞兒說:“仇恨的人,他們的世界該是多麽悲慘啊。我也同情他們,怎麽讓他們仇恨少一些呢?”
朱見深說:“他們都羨慕嫉妒恨美好的東西,卻同時自己傻葩仇恨要當王,還在皇權下不敢那樣,壓抑着真實。”
萬貞兒說:“把我造謠成一個惡毒的人,說柏賢妃的孩子祐極也是我害死的。”
朱見深說:“他們希望宮裏是惡毒的,朕讓你用點惡讓他們的惡敗好,如果只是用善就會被耍成傻葩。”
萬貞兒失笑說:“如今用點惡,別人表面聽我惡權威,暗地裏造謠,就沒把我的惡也耍成傻葩嗎?可能他們的惡沒有橫行霸道,就找麻煩。”
朱見深說:“我這麽愛你,他們還是把你看成我的附屬品,後宮明明你也是主人,他們也不承認你的地位。這些謠言也是辱你。”
萬貞兒說:“謠言還玩了分善惡。你當王也不容易,要娶那麽多貴族女子。他們承認你王,因為他們也喜歡有個王有最多利益。但是他不承認我的地位,是要與我争沾王的利益。”
朱見深說:“他們說我是畸形的戀愛着你,而你控制着我,不僅控制我的後宮,也控制前廷。事實上他們沒啥本事,就是惡,和裝善,就想憑裙帶關系,跟我沾上關系,就可以控制後宮和前廷。我是那麽好控制的嗎?”
萬貞兒說:“世道就是那樣。我無權無勢卻能有如此高位,是因為愛,但是別人不服。”
朱見深說:“他們就是赤裸裸的吃利益的人。我都不想說他們是惡的享樂派,因為享樂也是人間美好。”
因為朱見深惱了,大家就害怕起來,不想死,就少傳謠言了。
然後到了這年九月朱見深立皇三子朱祐樘為皇太子,并且大加赦免。
朱見深說他要多幾個孩子,又寵幸了以前先王在時采選進宮的幾個秀女。其中有個邵氏,在成化十二年,又給朱見深生了一個兒子,叫朱祐杬。同年她被封為宸妃。
據說朱見深在夜裏發現她吟自己寫的《紅葉詩》:
宮漏沉沉滴绛河,繡鞋無奈怯春羅。
曾将舊恨題紅葉,惹得新愁上翠娥。
雨過玉階秋氣冷,風搖金鎖夜聲多。
幾年不見君王面,咫尺蓬萊奈若何!
朱見深欣賞她的才情就寵幸了她,自那以後,常常召她侍寝,她又生了幾個孩子。
朱見深怕萬貞兒有冷落感,在成化十二年,又封萬貞兒為皇貴妃。
朱見深說:“名分還是重要的。我感謝你與我相愛,也能幫助我管理國事。我想給你名分。”
萬貞兒說:“只要我們相愛,我就滿足了。謝謝你給我名分,我更高興了。如果人們也都有美好的愛情,并且尊重他人的愛情,世界會不會更美好。”
朱見深說:“沒用。對一個國王來說,人們不喜歡用愛情來形容國王。”
萬貞兒說:“對于我來說有愛情,就意味着有美好的生活和事業。我也希望別人也能那樣。”
朱見深說:“太難了吧。一個人自己生活好就很難,再和別人相處好更難,在相處好的人中再挑朋友和愛人,更是難上加難。”
萬貞兒說:“如果大家互相助彼此好起來,互相美化彼此,也就能締結美好關系,并且尊重所有美好,就會容易起來。”
朱見深說:“得肯定和美化每個人都是美好的人,一個好的理想。可惜現實都是醜陋的。如果那樣,會被人群害死,沒有出路的。”
萬貞兒說:“我們把我們的愛情,分享幸福給大家,也支持別人的愛情,能結成有愛的團隊。”
朱見深說:“我還不知道嗎,團隊多麽重要。我也只能矮子裏挑将軍,挑幾個人組成團隊,然後忍受他們的無愛,嘗試建設有愛的世界。”
萬貞兒說:“你為了有一個團隊受委屈,其實不委屈自己才好。”朱見深說:“有團隊比沒團隊好。委屈也是不得不忍受的。”萬貞兒說:“像澆水給開不了花的植物。”
朱見深說:“我也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就算傻葩也有傻葩的自由,但我對他們好,希望他們能變好。如果他們更壞,我也對他們好。”
萬貞兒說:“人有自由是好的,對一個人好可以是一種态度,不必對方就是好人,但是也得計較對方是否對自己好。如果對自己不好,就算是好人,也不需要多費心。何況是壞人,會害自己多,更是得遠離。”
朱見深說:“我主動對別人好,換來別人對我好。我們兩個人的愛情,也是我先主動的。”
萬貞兒說:“你是一個勇于嘗試勇于愛又聰明的人,有能幸福的能力,帶給別人幸福。”
朱見深說:“那時候我小,沒有幸福能力,也不勇敢和聰明,只不過覺得愛有利益所以嘗試。但愛多了,就會有經驗多了,也成熟多了。你成熟,哺育了我。”
朱見深又下聖旨,升錦衣衛正千戶萬通為指揮佥事,世襲。萬貞兒還有萬達、萬通、萬喜三位弟弟。他父親萬貴與萬達、萬通均在錦衣衛處當差了。
萬貞兒父萬貴,秉性醇謹,每告誡子侄安分自守。後來萬貴死後,萬喜進都指揮同知,恃勢驕橫貪婪,交結內宦梁芳等以貢物為名謀賞邀利,惡名揚于朝外。朱見深也不理。
成化十二年,北京城內出現“狐妖夜出”的神秘案件。據說一個人叫趙靈安,碰到一個美女,帶進府裏後,第二天宅子裏的人、狗、魚都沒有一個活着,而且沒有傷痕,而那個美女卻沒了蹤影。
京城裏就開始流傳是狐貍精做怪。接着,京城的晚上開始不斷的有人看到一個美女四處游蕩,後來又死了幾個人。
又有一個妖道李子龍以“左道”馳名一時,在朝中有極多的親信。他勾結太監韋舍私自進入大內,據傳意欲弑君,并且被錦衣衛校尉發現,李子龍遂伏法。
因為朱見深也喜歡聽高人講道或者佛,本來也想接近李子龍,沒想到卻有這種危機。
朱見深被這兩件事吓着了,命宦官汪直從錦衣衛中挑選人員,化妝成平民,去打探消息,了解北京城居民的動态。
汪直是大藤峽叛亂中的瑤民後代,成化三年入宮當的太監。原為昭德宮內的勤雜人員,侍奉萬貞兒。不久掌管禦馬監事宜,管理馬匹。他雖然年紀不大,但很伶俐多謀,朱見深寵信他。
于是,接着朱見深于次年正月成立“西緝事廠”,簡稱“西廠”,用于領導官員及刺探秘密事務。西廠的軍官主要從錦衣衛中選拔,這些人再自行選置部下,由汪直統領。
朱見深對汪直說:“很高興你接受了這個職位,十分感謝你。”
汪直說:“必為王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很高興能任這麽重要的職位,臣一定不辜負王上。”朱見深說:“朕相信你的能力。”
汪直說:“王上,臣被任職以後,有很多人向我行致敬禮,這是對我的尊重。我喜歡被這樣對待,似乎我是太監也不那麽重要了。我能發揮重大作用。我感覺自己有點飄了。”
朱見深說:“各人有各人的問題,你會飄,朕卻膽小,所以會懵了,不懂得社交。朕都是一個人的時候才能思考事情清楚。還有和萬娘娘在一起的時候,也可以。”
汪直說:“可能人們把自己看的太重,因此肯定我以後,就把我的工作看的很重了,重到讓我可以忽視我的殘疾。”
朱見深說:“太監制度也是流傳下來的,沒辦法的。是傷害了你們。”汪直說:“我命不好。”
朱見深說:“朕也想過廢除太監制度,如果自己的妃嫔出軌太監了,朕就認敗就好了,朕又不是不能敗。”
汪直說:“還是有太監制度才安全,害民利己,民才自己聽話吧。”
朱見深說:“朕不敢廢除太監制度,沒有魄力。出了事怎麽辦。會看朕是個小醜嗎?很抱歉。”
汪直說:“王上,臣去陪柏賢妃畫畫了,她說要畫臣。”朱見深說:“你去吧。以後就忙起來了。”汪直便離開了。
然後朝廷內外震蕩。
二月,福建建寧衛指揮使楊晔與其父楊泰依仗權勢,“暴橫鄉裏,戕害人命”,潛逃入京,藏在姐夫中書舍人董玙家。西廠校尉立即逮捕了楊晔、董玙。楊家被抄家,楊晔死于獄中,楊泰被斬首,董玙等也被貶官。
幾乎同時,南京鎮守太監覃力朋借進貢之機販賣私鹽,并且沿途“騷擾州縣”,殺死執法人員。汪直得知後立即向朱見深禀告,将覃力朋逮到京師問罪。
三月,左都禦史李賓上奏疏說,凡是謊報情況,妖言感衆的人,都應該論罪當斬。西廠的旗官小校們,便到處搜捕妖言惑衆者。
四月,汪直捉拿郎中武清、樂章,太醫院院判蔣宗武,行人張廷綱,浙江布政使劉福下西廠監獄。
五月八日,捉拿左通政方賢下西廠獄。
五月十日,大學士商辂、尚書項忠等人請求罷除西廠,他們還特別指出,上年七月有妖物傷人,而今的汪直用事,正是妖物出現的應驗,要求憲宗革除西廠廢黜汪直,如此才能安天意、回人心。
他們說民間鬥罵雞狗之類的瑣事,也被治以重法,社會秩序大受擾亂。又說汪直每次出行,随從很多,公卿大夫都避于道旁。兵部尚書項忠不避,汪直便折辱他,權焰很高。
又說撤銷西廠主要理由就是西廠擅抄沒三品以上京官。說汪直小題大做,不怕把事情搞大,誣陷忠良,還濫用刑罰,手段殘酷,肆意淩辱大臣。
朱見深怒了,一語雙關的說:“難道內廷中一個小小的下人,還能危害整個天下不成!”
随後命司禮監太監懷恩、覃吉、黃高到內閣,嚴厲地責問商辂等人道:“這奏疏是出于誰的主意?”
商辂說道:“臣等同心一意,為國除害,沒有先後之分。”劉珝等人慷慨而泣。懷恩于是回宮據實上奏。
朱見深于是撤銷西廠,遣散了西廠的人員,并派懷恩當面歷數汪直的罪狀後寬宥了他,令他回禦馬監任職,并将各個旗校遣回錦衣衛。朝廷內外人心大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