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
第 6 章
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深38歲了,他開始寵年輕的女子。
岳氏,22歲,成化十一年十一月入宮為婢的,後來被封為靜妃。
潘氏,23歲,成化六年選入內庭,成化二十一年生皇十三子,後被冊封為端妃。
王氏,也22歲,成化十九年生了皇十子,孩子未滿兩個月夭折,後來被封為敬妃。
朱見深對萬貞兒說:“我跟你好,會附和你,努力愛你。我和她們好,會讓她們附和我,我輕松的和她們相愛,因為我經驗太豐富了。她們對我的愛,讓我好起來,跟你對我的愛,不一樣。但是我的真愛是你。”
萬貞兒說:“我要替她們抱不平了。年輕就傻嗎?”朱見深說:“我對她們也是真心的,想着怎麽相愛對她們好,就怎麽來。”
萬貞兒說:“你可以同時愛幾個人嗎?”朱見深說:“那怎麽行,我只是欣賞她們,我只愛你一個人。”
朱見深說:“整天在宮裏,朕想要偷偷跑出宮,散散心。你跟朕一起啊?”萬貞兒說:“太不安全了。懷恩也會反對。”
朱見深說:“在宮裏安全,什麽都被監控着,一點個人空間都沒有。把我監控成了一個巨嬰。我有時想,如果我不是一個皇帝了,連自己的衣食起居我可能都搞不掂……不過我有你幫助我,會逐步搞掂的。”
萬貞兒說:“我們出宮玩,讓侍衛遠遠跟着。”朱見深說:“好。我們去看看賭博的地方,懷念那裏了。”
萬貞兒說:“王上,賭博會讓一般人傾家蕩産。你不會也迷上賭博吧。不可沾染啊。”
朱見深說:“我只是好奇,人都掌控不了色子的點數,錢都怎麽被老板掙去的。”
萬貞兒說:“有些人愛冒險,愛到傾家蕩産也樂意,愛到賠錢不行會自殺也要玩。事實上人對于沒把握的事,就不該冒險。”朱見深說:“是的。”
兩個人便微服出宮,去了賭博的場子,押了幾把大小,又看了一會兒,然後在街上吃了臭豆腐,又去京城邊緣的湖泊待了會兒,就回宮了。
朱見深說:“人們都說我們是子母戀,其實不是。是有年齡差,可以不影響把彼此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溝通、相愛和互相扶攜。有愛情,可以跨越差距。”
Advertisement
萬貞兒說:“我55歲了,我會去世,到時候你在世上也不能孤苦伶仃,你找個同齡人陪伴你,是必要的。”朱見深說:“好的。”
朱見深不喜歡皇太子,梁芳、韋興也看出來了。皇太子請安的時候說幾句話,離開以後皇帝臉色就不好。皇帝問皇太子的學問,也連連搖頭。
而且皇太子對他們兩人也态度冷淡,他為人躬行節儉,應該也是不喜歡他們的,說不定會辦他們。兩人就想撺掇萬貞兒把朱祐樘廢了,改立皇帝喜歡的宸妃的兒子。
萬貞兒問皇帝:“王上是很不喜歡太子嗎?”朱見深說:“是挺不喜歡的。他和周太後也越來越像,他們兩人倒是挺和睦的。朕也不喜歡太後,她做人太失敗了。”
萬貞兒說:“那你最喜歡其他哪個孩子?”朱見深說:“宸妃會教孩子。皇四子祐杬愛好詩歌和書法,不喜縱情享樂,熱衷于藝術和文學,跟他媽像,問問題的時候,還會獨立思考。祐棆也大了,也不錯。”
“再就是祐槟,是張妃的孩子,6歲了,卻喜歡醫術,已經會做藥丸了。他母親是個有品德的人,他也跟着學,十分孝順。他母親也十分好學,放着空白日子,沒有浪費,拿來學習了,就有成就。”
“上次張妃建議我發展醫學很重要,因為人民都會生病。她建議再多些建立醫學院,多些開醫所,和養殖藥材。祐槟有她教導,未來也會是一個好皇帝。”
萬貞兒說:“王上想廢太子?”這時候懷恩卻在通間不遠處請旨要說話,朱見深說:“講來。”懷恩說:“太子為人寬厚,沒有什麽大錯,王上廢他與禮法不合。”
朱見深卻說:“祐槟還是小,四子祐杬年紀大,也不錯。如果廢了太子,按順序排,他當太子,我也滿意。我就是不喜歡太子。”
萬貞兒說:“不喜歡,想廢,也得有理由,不然大家不服。”朱見深說:“我把江山交到他手上不放心,他不會是個好皇帝,他有惡我不喜歡。”
懷恩跪倒在地,苦谏:“請皇上三思。”朱見深說:“你就不喜歡祐杬嗎?就不能支持祐杬嗎?”
懷恩說:“太子位置應該是皇三子的,皇三子恪守禮法,為人是正派的,十分努力,衆目所睹,皇四子不要偷皇三子的太子位置。”
朱見深說:“但祐杬更出色。我挑個出色一點的兒子當皇帝,有何不可。不要多說了。我再考慮考慮。”懷恩哭喪着臉下去了。
朱見深說:“萬貞兒,你同意我廢太子嗎?”萬貞兒說:“教育教育太子,讓他好起來不行嗎?再不行懲罰他一下,他的錯就不能過去嗎?”
朱見深說:“對了,他管不好他身邊的人,他身邊的宦官看不得其他皇子優秀,會說對優秀的其他皇子不敬的話。比如祐杬寫的字好,被我稱贊了,也被他身邊人攻擊了。他身邊人甚至說我偏心,不記得會忘記太子的好。”
萬貞兒說:“但他是他,他身邊人是他身邊人。”朱見深說:“支持他的人是很多,但也不是沒有反對他的人。人家反對他是有理由的。”
萬貞兒說:“你有你的理由,我覺得你是慎重考慮的,雖然你沒說明白。你不順心,還是不好。我支持你的态度,我同意你廢。”
于是皇帝和萬貞兒想廢太子的事就傳出去了。大臣們一波又一波的苦谏,朱見深都不改口。
皇太子和皇四子的身邊人鬧翻了,水火不容,甚至群毆。被萬貞兒教訓了。
萬貞兒說:“你們這樣,王上會多麽傷心。因為孝道也不能這樣。不要再這樣了。不要抱着戾氣生活。我知道你們各為其主,吵鬧打架都是情之所至,但也不要為愛犯錯。回去把我說的話跟你們主子複述下來。”
萬貞兒跟朱見深說:“祐杬的人聰明,祐杬和他身邊的人是被攻擊方,可是他身邊的人就是有本事把被放大到嚴重的被攻擊的事兒,給變成兩派人傻葩人身攻擊。大家就知道被攻擊的事兒只是因為攻擊而已。”
朱見深說:“就算朕想廢太子,朕的兒子也得尊重朕的喜好,不能讓朕不高興。還得互相尊重,不能相惡。得懲罰打群架的人。”
萬貞兒說:“太子和祐杬都出來說話了,不讓鬧。太子說大家和太子一起進步,祐杬說希望身邊人友善,有話客觀陳述,不要打鬧。可是我覺得可能還會鬧。”朱見深說:“再鬧就再懲罰。”
廢太子的事情就暫時拖着了。一直想廢,一直沒廢。時間就來到了成化二十一年四月,泰山地震。
朱見深又讓官員和自己一道反省自己有沒做錯什麽事,有沒少做什麽好事。
沒想到欽天監彙報道之所以有地震,是上天發怒,應該是因為東宮的事情,王上要廢太子,上天不高興了。
朱見深對這些神神道道的事還是質疑的,他也不高興自己的意見被不重視,一夥人非要拗他的意志。不是在他說出來的時候就該尊重嗎?
但是他也尊重群衆的神神道道,因為是大家願望所在。他見太子人緣好,也想放他一馬。再出事再說吧。他有點悲觀,太子可能會再出事。
這時候,東廠的人報告說可能是周洪谟從中做鬼,他和欽天監的人交情深,可能是他們欺君。朱見深說:“算了。但得讓他們知道,我知道了。”
朱見深對萬貞兒說:“面對陰謀,說出真相是必須的。但是也得大家願意支持,才能水到渠成,天地人和。大家都是有能力的。”
萬貞兒說:“祐杬也不敢争太子之位,擔心被打擊報複吧,萬一失敗,鬧的兇就會倒黴多。而太子的人卻鬧的兇。”
朱見深說:“宸妃和祐杬表明了态度,我們就該尊重。他們是弱者,是聽話的人,為了愛和和睦願意放棄當王而不是争奪。我和你才是掌權者,太子也有一定位置。”
萬貞兒說:“要不然就廢吧。”朱見深說:“有時改變帶來的是更好,有時守舊保證不出差錯。但太子也不會把國家折騰完吧,面子上他還是好的。”
朱見深卻對懷恩有意見起來,他總是拗朱見深意志。
這年,林俊彈劾梁芳及僧繼曉,被逮下诏獄,懷恩又冒死力谏,朱見深大怒,用墨硯擲他。朱見深質問為什麽林俊能夠知曉內廷之事,并懷疑懷恩充當了他的眼線。
朱見深就驅逐懷恩出宮,不久之後,冷靜下來,又将其召回宮中,而林俊則重獲自由。因為他知道,這樣才是衆望所歸。
又某日,朱見深讓懷恩傳旨朝廷任命章瑾為錦衣衛鎮撫。任命是章瑾向朱見深進獻大量珠寶後決定的。懷恩拒絕傳旨。他認為重要的職位不能托付給行賄之人。說他并不是執意抗旨,而是不敢違反律法。
朱見深知道他很重視律法,幹什麽事情,都先考慮律法是怎樣,照着律法做,或者違背律法的不做。他努力支持律法治國,保證公平對每一個人。朱見深就不跟他計較了。
然後這天,太子和皇四子等幾位王子一起見朱見深,因為要一起去打獵,朱見深又不理太子,和朱祐杬說話高興。
避開衆人,朱見深問朱祐杬:“你願意管理一個國家嗎?能管理好嗎?”
皇四子還沒說話,懷恩力争,他站出來說:“王上,不要再錯了。太子仁心仁德,一定能管理好國家的。”
朱見深不高興,下令讓懷恩斥到鳳陽孝陵司香。
回宮以後,朱見深對萬貞兒說了獵場的事,說:“祐杬說見到路邊百姓跪拜自己,也驚詫有那麽多人願意聽自己的到那樣程度。他不像太子飄,太子會覺得有人跪拜他他興奮。可惜,祐杬說了不想争太子之位,但是他聽朕的意思。朕就讓他不當太子了,他不想争,朕還讓他當什麽太子?”
萬貞兒說:“太子的态度誠然不好,欲為其王,必接受當王的各種艱險,他可能少想當王的艱難。可是祐杬又考慮艱險可能太多了,改變的想法不夠多,被艱險可能壓垮。”
朱見深說:“當皇子容易,有人告訴他們怎麽做。當王需要他有當王的素質,兩個孩子都小,但是也能看到他們的未來。”
萬貞兒說:“但祐杬也會對犯事的人手下留情,會說懲罰是不得已的,也會說各人有自由說什麽話或者決定怎樣。太子卻殺伐果斷,對不同意見的宦官也判罪。會不會祐杬也是讨你喜歡,更懂讨你喜歡?”
朱見深說:“不管怎麽尊重他的意思,不讓他當太子了。可能是邵妃不讓他争,目前形勢不利于他們。邵妃對太後孝順,對太子也好。”
朱見深又說:“只要我們環境還是尊重禮法,立長不立幼,也沒皇子下殺手,就亂不起來。如果皇子沒出息,也有沒出息的大臣會擁護,他們會用恨和殺戮獲得想要的。我也希望太子出息,就和有出息的大臣用愛和幫助,過上好生活……我們維護這個好環境,就讓大家責備我們破壞了禮法吧,應該‘立長不立幼’,把不滿給我們,也不會對我們怎麽樣,而祐杬卻是安全的。其他孩子也太小了。”
萬貞兒說:“沒出息的大臣也是一股勢力,沒法得到想要的就使惡,也得分他們一點利益,讓他們不鬧,不就好了嗎?”
朱見深說:“是吧。我給祐杬挑些好的臣子,也讓他給不支持他的大臣利益,讓他們不要鬧。如果太子上位,我就得讓太子給不支持他的大臣利益了,讓他們也願意做事,輔助太子。”
成化二十二年仲秋,朱見深在《子母雞圖》上題詩,自己題完了看着怡然自得,萬貞兒看了他那樣,也心裏暖暖的。
萬貞兒說:“你喜歡我有主動性,也能幫助你。你自己卻是認為別人都是有道理,肯定別人,聽別人的。即使別人是傻葩,你也那樣?”
朱見深說:“我們互補。我之所以聽別人的,有時不敢和別人鬥,也不喜歡鬥,有時覺得聽別人的才能讓我有路,有時卻又是覺得別人的意見是好的,有時為了讓別人好起來。太多原因了。”
萬貞兒說:“但是你得有點自我,有點主動性,這樣你才能鍛煉和強大你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也更能知道怎麽辦,能主導。”
萬貞兒說:“也許在你看來我也少點配合別人的态度,也讓我聽別人的。我自己是無所謂的,你高興就好。”
朱見深說:“我知道。但是我也讓你和別人融洽,別人也會對你更好,就有更多路了。你總是走自己的路,不怕一個人走,是你自我鍛煉的多,但沒有別人陪着,你就少了助力了,就會弱。”
萬貞兒說:“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就是贏嗎?有能力幫助別人多好。我不是說獲得幫助不好的意思。”
朱見深說:“你幫助別人多了,就想獲得幫助。我獲得幫助多了,就想幫助別人。”
萬貞兒說:“還有些人獲得幫助,是靠害別人讓別人付出,是邪惡的,而不是和別人一起好起來。還有些人幫助別人,完全不能量力而行,甚至自己被害也要幫助別人,也是邪路了。”
朱見深說:“看來,我還是缺點多多。我們的相愛為世俗不容,我讓你見不得人的沒皇後的名分,我十分失敗。我遇到了你,就好像有魔法發生,一切都不一樣了。我的世俗婚敗了。可是我是王,也得珍惜我的世俗愛情。”
萬貞兒說:“愛情是好。”朱見深說:“我讓你盡量擁有世俗婚姻能有的所有,可是我沒法只有你一個女人,我也知道一個人不能太貪婪,既要愛情又要世俗婚。不過,我們沒法再生孩子,我卻是想要孩子的,所以我就得有別的女人,也算是和別的女人合作吧。”
萬貞兒說:“世俗愛情,講究錢,要門當戶對,也要智商足夠,看對眼,得有基本的理解,能相處好。有這麽多,但也往往滿足不了人們。其實珍惜有的,是很難嗎?”
朱見深說:“你有愛情,我看到了,因為我也有愛情,我和你就有緣了。愛情也可以是一種追求,有追求就會努力,努力了就有成果。世俗婚更多的是本能,甚至是醜陋,比如就想得到滿足能更多享樂,包括吃智商還能惡滿足。但是如果遇到世俗婚,也可以引導對方産生愛情。被引導的也不會吃虧,還是有福吧?”
萬貞兒說:“對方不一定願意被引導吧,但努力和引導的确也不該放棄嗎?愛情也可以是本能啊,努力的确可以得到,但是自由才更有趣。我認同你說的,人得有點追求。我也是有點追求的,慶幸遇到你是我愛人,你也有點追求,我們能相處的很好。”
朱見深說:“愛情美好。有時我覺得我也可以不當皇帝,我幹嘛要占有那麽多財富,為此還要有那麽多世俗婚姻。人們對我的追逐,也讓我不喜歡,可是我改變不了他們也不想改變。我想要都自由。”
萬貞兒說:“你是個好皇帝。上下普遍對你當皇帝比較多贊譽。你有當好皇帝的能力,可以改變很多人的生活。那些問題也是無可奈何,就好像我們相愛,卻有年齡差和不同地位的遺憾。”
朱見深說:“也沒那麽多遺憾了。我希望人們可以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生活被人管着被人害或者被人分點利益。我的生活其實也是被人管着被人害被人分點利益。雖然我的利益是全國最多的。大家都是不自由。”
萬貞兒說:“可是沒有你的管理,比如組織打仗保家衛國,這個國家就會糟糕。你是讓國家好起來的。而且你如果不做皇帝,還能做其他更好的職業嗎?”
朱見深說:“也許這世界出了錯。我是太不滿足了嗎?不是那樣的。我只是想自己和大家都更開心更自由更富裕生活的更好。”
萬貞兒說:“一個農民辛苦一年也種不了多少糧食,供給不了幾個人吃。那麽被供給糧食的人能幹其他職業的就少了,再有商人讓糧食等商品流通,又占去幾個人的分額。從這個角度來看,富裕不起來。”
朱見深說:“你認為得重視基礎職業,比如農業,讓農民産出更多糧食,人們才能吃自由,然後才有更多好的職業産生。有道理。可是我們已經有發展農業的組織,我們還讓上貢國進糧食作物,可是都沒什麽收獲。”
朱見深說:“跟你說了說,我感覺好多了。你是有比我聰明的地方,我十分感謝你。雖然還是不舒服。也許王位世襲制是有緣由的,是善惡一起起作用的緣故,而我們無法讓它更好。”
萬貞兒說:“貴族抱團就有了世襲制。你也有比我聰明的吧。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堅持正義,可是別人卻排斥我、非要傻葩,想害我玩我,我就沒有實力保護我堅持的正義。你卻能成功。”
朱見深說:“我也會世俗,所以世俗人不排斥我,我又有點堅持正義,也會找合适的人幫忙。你不願意附和傻葩,也少和別人一起走。”
萬貞兒說:“有人也親近我,卻離開我。我也想明白了我不喜歡對方,就不喜歡和對方一起走。對方能主動離開我,我還應該高興。”
朱見深說:“我知道你說的是誰,是譚氏吧,她就是惡世俗中的人,但是因為畏懼不敢鬧事大了。你不擅長拒絕別人,這卻不好。我希望你自由。”
然後到了成化二十三年正月,有萬貞兒身邊的宮女沒有及時給花澆水,萬貞兒不高興了,說了她。
可是說她的時候,突然岔了氣,又有痰出來。她吐了痰到手帕裏,不顧形象的倚靠在了牆邊,理順氣息,突然心悸,就死去了。
然後就有人說她是痰湧而死,有說她是得了暴疾病死的。還有離譜的說她是自殺而死。
朱見深非常難過,哀嘆說:“萬貞兒長去了,我亦将去矣。”
他下令辍朝七天,又說要追封萬貞兒為皇後,葬以皇後禮。
可是周太後反對,大臣們苦谏的又一波波。有尹直哭谏文華門,以死威脅朱見深。
朱見深讨厭被威脅,也仿佛對方不怕死自己就得讓步。
他還是讓步了,谥萬貞兒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葬天壽山西南。但是給她的陪葬品等,卻比皇後的規格還優厚。
然後朱見深發現自己真得病了,他氣息微弱,甚至呼吸都喘,有氣無力。再接着就是拉屎出現血跡。醫生說他離死不久了。
他急忙叫了幾個孩子到眼前,教育孩子都得互相幫助,不得互相殘害。又封皇子朱祐杬為興王,朱祐棆為岐王,朱祐槟為益王,朱祐楎為衡王,朱祐枟為雍王。
到了八月十三日,他身體不适。就安排了大臣輔助太子。到了十七日,太子開始在文華殿“攝事”。二十二日,朱見深駕崩。遺诏太子祐樘即帝位。
朱見深和萬貞兒的愛情故事就結束了。他們二人影響的明朝江山,被後人稱為“成化中興”,人們有懷念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