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遮擋風雪
第063章 遮擋風雪
華陽王太後私下那些動作, 并沒有逃過呂不韋的耳目。
當初先王彌留之際,命他輔政年幼君王直至冠禮,他又怎會眼睜睜看着君王與楚國貴女聯姻。楚系心思昭然若揭, 分明就是想要借着聯姻繼續壯大勢力。
多年經營之下, 芈姓一族勢力早已不容小觑, 呂不韋可以容忍朝堂上的制衡,但絕不能任由他們用聯姻捆綁君王。
依照禮制, 男子需在冠禮之後舉行大婚。君王才十五歲,在冠禮之前,王室宗族不會過早為他操辦婚事。
呂不韋權衡利弊, 最後想了一個折中的方法,仿照華陽王太後, 也物色一些與君王年齡相仿的少女送入宮中,事先培養感情。十五歲的少年正是對異性懵懂好奇的年紀, 心思最易被俘獲,只要選對人,想要羁縻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輕而易舉。
如此一來, 明面上看似是讓君王自由選擇, 日後也不易被诟病。
兩派勢力私底下的謀劃,少年君王并不知曉, 他一心只想着與楚系一派維持好關系,以此制衡呂不韋。
自從簡兮身邊有嫪毐做伴後, 便愈發魔怔。從前她最在乎的便是兒子嬴政,但自從那個假寺人入了棫陽宮, 她已經許久沒有關心過兒子了。
時日一久, 嬴政也有所察覺,似乎入秋後, 他就沒有再見過母親,算算時間,竟然兩月有餘。
自從父親薨逝後,母親便一直住在父親曾居住過的棫陽宮,平時很少出宮走動,近來更甚。
天幕低沉,疾風陣陣,看似有降雨征兆。
對面心不在焉的君王再次念錯兩個字,琉璃食指和中指蜷起,輕叩奏案。
嬴政噤聲,眼神茫然望向對面人,不明白她為何打斷自己。
琉璃手指點在簡策上,“我記得你識得這兩個字,為何還會念錯?”
“抱歉,我只是突然想到許久不曾見母親… … ”
Advertisement
“如果想見,現在便可去見。”
琉璃拿走他面前簡策,卷起裝進布袋中,率先起身。
“剛好,我也許久未見她,一起去。”
“好。”
嬴政低沉嗓音裏透露着愉悅,利索起身,眼眸明亮似星辰。
兩人前後走出正殿,穿過殿前長廊向棫陽宮而去。
蕭瑟秋風裹着落葉迎面而來,少年君王反應迅速,伸出長臂,擋在身旁人面前。枯葉簌簌撞在廣袖上,順着絲滑面料滾下,砸在地面,很快又被風卷起飄向遠方。
遮擋在眼前的玄色暗紋衣袖,讓琉璃不免想起樊爾,她擡手按下那條手臂,言辭調侃:“你何時學會樊爾那一招了?我沒那麽脆弱,壯實着呢,風吹不走。”
嬴政垂下手臂,緩步向前走去,低沉悅耳之音幽幽傳來。
“其實,這個動作我曾在心裏設想過許多次。幼時在邯鄲,我便時常見他這麽為你擋風擋雪。這個世上,你是對我最好的人,甚至比我父母對我還要好,我也想對你好,也想像他那般為你遮擋風雪。”
凝視前方少年已然高大寬闊的背影,琉璃心裏莫名有些欣慰,短短兩年時間,嬴政竟已比她高了那麽多。
遲遲得不到回應,少年君王回轉身。
對上那雙熟悉眼眸,琉璃快步走過去,踮起腳尖拍拍他的肩頭,“不錯,已經懂得孝敬師父了。”
嬴政身體一僵,蹙眉糾正:“這不是孝敬。”
琉璃失笑:“不是孝敬是什麽?”
“是… … ”
“是回報,你對我好,我自然也想對你好。”
見他有些急,琉璃不再逗他,轉而催他走快些。
棫陽宮依然還是記憶中的樣子,殿內還是從前的陳設。
聽到通傳,簡兮斜倚在床榻上,并未起身。
層層帷幔被收起,少年君王與鲛人少女腳步輕緩繞過繡有花卉的屏風,進入內殿。
“見過母後。”
“在為母面前無需行禮。”
簡兮有些發福,笑起來甚是慈祥。
“先生說,作為一國之君,理應比常人更注重禮儀規矩。”嬴政這話說的一本正經,加上他那嚴肅表情,莫名有些喜感。
簡兮含笑打趣他幾句,轉而看向琉璃,朝她伸出手:“快過來坐。”
遲疑一瞬,琉璃才過去提衣在床榻邊沿坐下。不知為何,她覺得成為太後的簡兮很陌生,再也沒有從前那種溫婉氣質了。
少年君王也走到床榻邊,單膝跪下,主動拉住母親的手,關切問:“我聽宮人說您病了,可嚴重?”
“已無大礙,只是喝了藥,身子有些疲乏。”
氣質愈發雍容的簡兮拍拍少年君王的手背,柔聲囑咐:“近來氣溫忽高忽低,最易感染風寒,你也小心些,不要總是忙到深夜。我先前聽琉璃說你即位後更加刻苦,每日到了深夜,還在掌燈夜讀。”
“母後無需挂懷,我心裏有數。”
凝望着兒子越來越深邃的眉眼,作為母親的簡兮很欣慰,心裏同時也很愧疚,她不動聲色瞥了一眼外面候着的一名寺人,輕咬下唇,內心十分糾結,想不好該如何開口。
簡兮的眼神動作,沒有逃過琉璃的眼睛,她順着那道視線看去,半透明的屏風之外站着一位身材瘦高的寺人,那人側站着,隔着屏風只能看到模糊輪廓。
就在她狐疑之時,耳邊傳來一聲嘆息。
“興許是思念你父親,我住在這王宮裏,總會忍不住想起他,久而久之,思念成疾,身體也大不如從前了。政兒,我思慮很久,想要搬離這棫陽宮,暫時遷去雍城的舊宮休養。”
嬴政黑眸中的驚訝逐漸轉為傷感,他唇角耷拉下去,聲音裏蘊含着委屈:“母親,您是不要我了嗎?”
這委屈巴巴的模樣,看的簡兮心裏愧疚更甚,她滿目疼惜,柔聲寬慰:“傻孩子,你永遠都是我的孩子,為母沒有不要你。琉璃把你教的很好,有她在你身邊,我很放心。”
說着,她主動拉住琉璃的手,為了緩解氣氛,半開玩笑道:“轉眼間過去多年,你還是這麽年輕貌美,政兒看起來都要比你成熟,不像我,已是老婦了。若不是知道你比政兒大九歲,又是他師父,我都想安排他把你娶了,那樣你就能一直陪着他了。”
聽到這番話,少年君王霎時紅了耳根,他還從未想過娶妻之事,更未想過要亵渎對自己那麽好的琉璃。在他心裏,她是救贖,是神聖,是誰都不可染指的。
而琉璃對此倒沒有在意,她何止是比嬴政大九歲,依照真實年齡算起,差不多大了三百五十五歲。不論鲛族成長有多緩慢,也不論她依舊是少女之齡,她比他多活數百年總歸是事實。
在她心裏,嬴政一直都只是孩子,她自然不會把簡兮的玩笑話放在心上。
“太後說笑了,一日為師,終身為師。”
這話讓少年君王耳根上的灼熱褪去不少,他低頭盯着衣物上的暗紋,抿唇沒有說話。是啊,一日為師,終身為師,他心裏剛才不該悸動那一下的。
“政兒… … ”
見兒子怔愣,簡兮拍拍他的手,“為母走後,你要好好聽琉璃的話。”
嬴政抿了一下唇角,失落問:“您,真的要走嗎?”
對上那雙有些泛紅的眼眶,簡兮不由心軟,沉吟片刻,她顫聲哄道:“聽話,你不是小孩子了,日後你若想為母,就去雍城看我。”
骨節分明的手指蜷起,少年沉默半晌,終是點了頭。
走出王後寝殿之時,琉璃掃視一眼那位瘦高寺人,面容瘦窄,眉目清秀,看起來與其他寺人略有些不同。但哪裏不同,她又一時沒有覺察出來。
似是感受到打量的視線,那寺人擡起頭,眼中閃過晶亮,但很快便被他壓了下去。
琉璃沒再深想,匆匆收回視線。
太後簡兮是三日後啓程前往雍城的,嬴政不想面對離別,故而沒有親自相送。
明白他的別扭心思,琉璃并未過多勸說,而是拉上樊爾替他去送簡兮。
想起兩年前那場不堪談話,樊爾也不想去,可奈何琉璃執意拉上他,他又不好對她說出實情。一路上垮着臉,不情不願行至城門口,直到浩浩蕩蕩一隊人馬行遠,他才徹底松了一口氣。
隐約聽到那聲輕微且重的呼吸,琉璃歪頭瞅他。
“怎麽覺得你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少主看錯了。”
樊爾面無表情,假裝若無其事問:“太後這次要去多久?”
“不知,沒說歸期。”琉璃搖頭,想起簡兮說是因思念先王成疾,她又補充一句:“看樣子應該會很久,興許幾年都不會回來。”
這句話讓樊爾徹底安了心,原本嚴峻面容舒展開來,浮現極淡笑意。
午後陽光時有時無,鹹陽城平整街道上,主仆倆禦馬而行,一路向王宮方向而去。
冬季初雪來臨之際,蒙恬如期歸來,他所參與的第一場戰争堪堪險勝。開朗愛笑的少年經歷過真正的生死,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變得愈發沉穩嚴肅。
戰場上不慎受的那點小傷,在歸途中已然痊愈,只是小臂上粉色的淺淡疤痕還未消散。
蒙毅卻很是羨慕兄長那道疤,在他看來,那是榮耀,為國而戰的榮耀。
次日入宮,更是在嬴政面前,聲情并茂大肆描述:“大王,您都不知道,那道疤有多深… … ”
少年君王聽着那誇張的言辭,不由失笑出聲,附和點頭:“蒙恬是為國而傷,值得賞賜。”說着,他環顧殿內,卻沒看到能作為賞賜的東西。
兵器架上的劍是琉璃所贈,弓是外祖父所贈,不能拿來賞賜人,腰間佩戴的辘轳劍乃是歷代秦王之劍,也不可賞賜給蒙恬。
嬴政有些懊惱,但說出的話不可食言,凝眉沉吟許久,他才再次出聲:“明日,寡人便命人給蒙恬打造一套最上乘的铠甲。”
聞此話,蒙毅嬉笑問:“待我到了十七歲,大王能不能也賞賜我一套?”
“那便打造兩套,你們兄弟二人一人一套。”
“謝大王。”
兩個少年相視而笑,似乎他們之間從來沒有地位差別。
伴随着蒙恬的歸來,華陽王太後與呂不韋兩方,也擇選出了合适的人選。
華陽王太後經過三個月多的考慮,最終從芈姓一族中選擇了芈檀、芈清,姐妹二人一個與嬴政同歲,一個小一歲,年齡合适,長相上乘,性格也乖巧,日後無論她們誰得君心,都好拿捏。
而呂不韋方面,起初也是挑選了兩位年齡相仿的貴女,一位是來自他母國衛國衛懷君之女姬如悅,另一位是齊國齊襄王孫女妫西芝。原本齊、衛兩國君主并不願意,先不說秦王尚年少,只他還未親政那一點,就有太多未知的變故。
經過兩月周旋,呂不韋才說服兩位君主同意自己的女兒入秦。
在徹底确定人選後,他的三千門客中,有一位鄭國人卻主動找到他自薦,那人有一女兒,比君王小一歲,生的貌美嬌俏,年齡也正合适。在這亂世中,誰不想争得一席之位,更遑論是早已被滅國的鄭國人。
呂不韋清楚那門客的心思,但卻并沒有拒絕他。對比齊、衛兩國的公主,一個門客之女更容易掌控。
在齊、衛兩國公主随着使臣出發的同時,呂不韋也尋了一位教習王族禮儀的先生,教導那位名為鄭雲初的門客之女王室禮儀。
蒙恬歸秦的第三日,楚國的芈檀、芈清,齊國的妫西芝,衛國的姬如悅,也都紛紛抵達秦國。
巍峨肅穆的議政殿上,待衆臣将所有政務一一上奏完畢之後。
陽泉君上前一步,主動提起君王婚事。
而現任王室宗正當即反駁回去:“大王年幼,尚未行冠禮,依照禮制,婚事應在冠禮之後舉行。”
“大王雖年少,未到婚娶年紀,但可以提前培養感情。婚事可以慢慢操辦,不急在一時,可總不好臨到跟前,匆匆給大王選一位女子成婚吧。”
呂不韋頭一次站到陽泉君那一邊。
“剛巧,齊、衛兩國有意與秦聯姻,特意挑選兩位與大王年齡相仿的公主送來大秦,昨日已進入鹹陽城。”
陽泉君也緊跟着附和:“相邦說的對,婚事可以日後再議,提前培養感情可為日後夫妻之間奠定和睦的基礎,這一次我與相邦意見相合。我芈姓一族也恰巧有兩位與大王年齡相仿的姐妹,今日一早抵達了鹹陽。”
宗正活了一把年紀,自然明白雙方這是蓄謀已久,不過他并未生氣,兩派挑選的女子身份,他是滿意的。秦楚兩國之間曾多次聯姻,衛國雖小,但現任秦王若能與齊國聯姻… …
老宗正捋了捋花白胡子,佯裝勉強點頭。
見此,呂不韋與陽泉君霎時呵笑出聲,連聲附和老宗正英明。
從始至終,都沒有人去問王位上少年君王的意見。他面色從平靜轉為冷冽,置于膝頭的雙掌蜷縮成拳逐漸收緊,怒火早已滿溢心間,卻又只能隐忍不發。
上下牙齒因為用力咬合而隐隐作痛,線條分明的臉由于牙關緊咬顯得更加立體。
冷眼直視着呂不韋與陽泉君的笑顏,他咬牙一字一頓問:“你們可有問過寡人的意見?”
二人面上俱是一僵。
呂不韋随即笑道:“這是好事,大王應該高興才是。”
那笑聲讓嬴政更加心煩意亂,他陡然起身,甩袖大步離開議政殿,想要以此表達自己的抗議。
然而,呂不韋與楚系一派并不會被他的憤而離殿威懾,當日傍晚便把人都送入了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