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章
第 24 章
胡老三四十來歲了,對人沒什麽想法,只怕攤位髒,污了小娘子的衣裳。
他下意識堆起笑,“客人可要買點什麽?”
來的自然是沈馥,她蹲下身,仔細瞧着面前的攤位,綠色的幾個網裏,只有幾條魚翻着肚皮,已經死去。
“這是賣完了?”
胡老三真心笑起來,
“客人是第一次來碼頭吧,攤上擺的就是讓大家看看今日有些什麽魚,咱們的魚都在後頭水裏呢。”
他指了指板凳後面纏繞的幾根漁網。
沈馥探頭一看,一個長條形的魚護沉在水下,水波蕩漾間隐約可見灰背白肚的魚游來游去。
原是為了保證魚的活性,倒是個好辦法。
沈馥認真挑選起魚來,攤子上的魚共三種,有後世常見的草魚、鯉魚還有鲫魚,瓊縣的叫法只鲫魚與後世不一致,他們漁民稱為刺魚,意為刺多難吃。
她愛吃紅燒鲫魚,鮮得很,但不得不說,每次吃鲫魚她都得挑空閑的時候,否則一小口一小口挑刺能奔倆小時去。
而作為烤魚,鲫魚顯然就非常不合适,後世也不會挑選它作為主料,更常用的是草魚、湄公魚或者鲈魚。
就依沈馥個人而言,她更喜湄公魚的味道,但瓊縣的地域不産湄公魚,是以她挑了另兩種。
“大叔,你這有多少草魚?”
胡老三一時摸不準沈馥的意思,數了數身旁用以計數的葉子,“今兒還剩十八條。”
Advertisement
“你這每天一般能有幾條草魚?”
“也就二十四五條吧,這魚沒多少人愛吃。”若是可以,胡老三都想換門營生,可惜他世代都是漁民,哪會幹別的活,要他去種地都會要了他的老命。
“好,我每天都要二十條,你要是拿不新鮮的魚來糊弄我,我可不收。”
胡老三大喜,沒成想這還是個大主顧,連連點頭,“我這魚都是當天網的,真要是不新鮮了,您随時換,我絕不說什麽。”
“那給我添個搭頭,那個黑蝦子,我都要了。”
這邊買魚都會給個不值錢的海貨拉生意,沈馥不算占人便宜。反倒胡老三是個實誠人,勸她換一樣。
“這東西肉少,不經吃,倒不如蛤蜊好吃。”他就怕這大主顧回頭感覺自己受騙,翻臉不認人。
但沈馥挑這家店看中的就是小龍蝦,只說沒關系,兩人定好三天後如約送貨,今日她只買十條,外加送的五斤小龍蝦,讓胡老三送到新店地址去。
定好草魚,鲈魚就簡單了,這地兒為防惡性競争,魚賣的都是一個價,差別也只看哪家的更新鮮。
沈馥挑了一家攤子大的,他們家專捕海貨,沈馥定了二十條海鲈魚和一些海蝦,約好同樣的時間送貨。
緊接着又去其他攤子定了二十條鲈魚和螺蛳,海鲈魚和鲈魚各有風味,能适應不同顧客的需求。
逛完碼頭,她回到烤魚的鋪子,喬婉兒幾人今日沒出攤,正在吭哧吭哧地大掃除,沈馥加入進去,一個早上,二層鋪子就打掃得幹幹淨淨。
打掃完,幾家的魚也都送了過來。
之所以定在三天後,自然是喬婉兒幾人需要先學習如何做烤魚。
幾人雖然是一直是家中掌廚的,但這種新鮮吃食沒人做過,是以都看得極為認真。
烤魚的做法不難,沈馥以往在家就用烤箱做過好幾次。
首先把魚剖開處理幹淨,再在魚的正反面劃花刀撒上鹽、胡椒粉和蔥姜等調味去腥的料腌制一刻鐘,然後下油鍋炸制兩面金黃後再放入烤架烤制。
烤魚的做法多樣,也有不炸直接烤的,但沈馥為了節約時間選擇了先炸一會兒。
況且整條魚烤制相當考驗火候的處理,不如先炸再烤來得容易。
然而炸完魚後沈馥傻眼了,她光想着烤,一點也沒想到用什麽烤啊!
放魚的烤盤還得專門定制。
沈馥尴尬一笑,讓大家先放下手中宰殺的魚,忽視餘甜的偷笑,一溜煙去了陶坊。
裝魚的烤盤四四方方,邊緣略高,對于制陶的人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沈馥要得多,他便單獨為其開了一窯,約好三日後過去拿。
又是三日後。
看來她的烤魚店三天後是開不了業了。
好在魚只要給活水放幾天也沒事。
趁這個時間,沈馥索性靜下心來,思考店裏還缺什麽。
這一想,确實讓她發現好幾件之前沒注意到的事。
首先是炭火及裝炭火的盆。
盆好處理,她立刻叫喬婉兒去賣銅火盆的鋪子裏定一些,務必要在三天後送來。
喬婉兒知道輕重,領着錢和沈馥畫的圖紙就出門了。
碳就有些難買了,如今是五月,城裏沒有賣炭的。
她問餘甜和李桂花家裏可認識燒炭的,沒想到兩人俱是面色古怪地望着她。
“阿馥,你小姑男人家裏就是燒炭的啊,你真不知道?”
沈馥:“?”
她小姑以前不是說自家是種地的嗎?
李桂花:“燒炭也只燒一段日子,用作冬日賣,其餘時候的确在打理田地啊。”
好家夥,得來全不費功夫。
沈馥立刻找到沈六喜,問她家裏如今可還在燒炭。
沈六喜本來在做香丸,懵了好一會兒,道:“如今是五月,得過些日子才開始燒呢。”
難不成阿馥是有活要相公幹?想到夫妻二人都能過來掙錢,沈六喜立刻補充:“他現在在家閑着呢,阿馥你要有活盡管找他。”
“确實是有活,我需要他現在開窯燒炭,能做到嗎?”
燒炭對日子要求不算嚴格,只要不下雨、不太冷的日子都可以,沈六喜點點頭。
“好,我要的不多,先燒一千斤吧。”
碳重,家裏的那種尿素袋裝滿一袋也有一百多斤,一千斤也不過七八袋,着實不算多。
“等碳燒完了,你問問小姑父可願意來城裏幹活,但活計有些重,每天都要負責殺魚和跑堂等活。”
喬婉兒等人兩人負責烤,一人負責收錢,分工明确,沈馥本準備招兩個人,如今麻煩了沈六喜,倒不如讓他也過來幹活,工錢她自然會開得高些當做補償。
況且殺魚實在是個麻煩活。
“嗨呀,那哪需要等碳燒完啊,燒炭的活我公爹更在行,讓他來做就好,洪哥随時能過來。”
開烤魚鋪子她聽聞就在這兩天,別耽誤了沈馥的正事。
能早些來自然好,沈馥點頭應下,至于烤魚用到的蔬菜不多,向平田村的人買也就夠了。
兩天後,吳姐兩夫妻就在衆人的忙碌中到來。
一到鋪子,吳姐放下包袱就進入廚房,幫着錢荷花一塊做飯。
吳姐的丈夫叫段龍,身形高大壯實,一看就是個練家子。
沈馥把懸崖的位置告訴他,又給了他一筆銀子,讓他先找幾個人組個隊,慢慢摸下去探查。
“注意安全,你們的性命最重要。”接受後世的教育,沈馥做不到為了一個疑似過世之人犧牲其他人。
段龍是個知恩的,又在把人當貨物賣的牙行帶了許久,猛然一聽到這種為他着想的話,眼眶發熱地點頭。
“東家,我能找以往镖局的兄弟過來嗎?”
“可以,只要不是偷懶耍滑的,我都歡迎。”
段龍鄭重發誓,“誰要敢對不起東家,我第一個不饒他!”
“你們镖局的弟兄都不做镖師了?”
據她所知,镖師掙得不少,畢竟也算是一技之長,碰到大方的主家,還經常有打賞。
段龍苦笑道:“我們前東家是個刻薄的,總是找理由克扣我們工錢,弟兄們都不想在他手底下幹活。”
“人數有多少?”
若人多的話,她的商隊或許能組起來了。
“約莫有個二十幾人。”
沈馥若有所思地點頭,“這樣吧,你挑個九人去崖下,其餘人若願意過來的話,我的商隊歡迎他們。”
遇上好東家哪有不來的理兒。
段龍直接代他們應下,并保證兩日後讓大家過來見見東家。
沈馥應好。
就是這麽一通花,鋪子裏是沒有一點現錢了。
賺錢不易,沈馥嘆氣。
好在烤魚鋪子即将開業,肥皂正在制作,村裏的工坊估摸着也快完成,馬上就能完成謝瀾的大單子。
這一筆筆的可都是錢啊!
沈馥不喪氣了,又去詢問叔叔們可有願意過來烤魚店幹活的,只沈二華幾人的家裏都只有一個獨女,其他親戚他們也不能保證對方沒有壞心思,也都不敢介紹過來誤事。
倒是沈六喜帶着丈夫過來時解決這樁麻煩。
張家的知道沈馥缺碳,當天就連夜開始先做了一些,讓兩個兒子先背了兩袋子過來用。
張洪的弟弟張恺為了送碳也一起進了城。
張恺一過來就大方地跟沈馥道謝,令沈馥對他印象不錯,當場就問他願不願留下來幹活。
這哪用猶豫,張恺立刻應下,哪怕是洗豬下水,至少用不着風吹日曬,比種地不知輕松多少。
這麽一來,沈六喜家多了兩個人,再跟沈五福住一個院子倒有些不合适了。
好在烤魚鋪子後院帶着三間房,幾人一合計,都搬到烤魚鋪去,至于原先的院子就讓給吳姐倆夫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