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
第 23 章
沈馥滿心疑惑,又去問了幾家,只要說出她是開香鋪的,原本談笑的面孔都會立刻冷下來,把她趕走。
沈馥眯了眯眼,她跟這些老板素不相識,沒理由一個都不租給她,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授意。
而不許她開香鋪的又有那麽大本事能讓這些鋪子老板都聽他的話且還跟她有過節的,只有一個人。
馮正良。
天香閣的老板。
在她開鋪子第一天就敢叫人過來打砸,如今幹出這事也不稀奇,況且他壓根沒想隐瞞,幾個鋪子主人的态度告訴她——他就是在針對自己,赤裸裸的,毫不掩飾。
要說這事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她随便找個叔叔過來,讓他代替自己看鋪子簽契書,馮正良再厲害也阻攔不住。
但沈馥一向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家針對她,要讓她繼續腆着臉湊上去,她做不到。
不讓她沾東街的光,她照樣能把天香閣擠下神壇。
看看到最後鹿死誰手。
她轉身往北三街走,那地方冷清得很,鋪子多,價格還便宜,好好運營,未必不能和東街一樣成熱鬧之地。
相較于東街,北街的掌櫃極好說話,沈馥逛完三條街,最終在北一街的中心位置挑了一個三層鋪子,又在北二街買了一個二層的小鋪子。
三層的鋪子用來賣香鋪裏高端的貨物,香皂也得放鋪子賣一段時間以後再放到沈氏香鋪裏賣。
有錢人買東西,享受的就是人無我有的優越感,甚至質量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否則後世那些一穿就壞的衣服賣給誰去。
至于小鋪子她準備用來開鹵味店,等之後賺錢了,她就買下北二街,開一條美食街用來吸引人氣,北一街則專門銷售高端商品,平價與高端兩手抓。
Advertisement
收好契書,沈馥去了喬婉兒她們的院子,她們還在賣鹵味沒有回來,院子裏只有沈二華和沈三富在不停地做肥皂。
“二嬸她們的生意如何?”沈馥揪住路過的沈二華問道。
沈馥神出鬼沒的,沈二華早已習慣,聞言臉上露出一個笑,“很好,每日鹵味都不夠賣呢!”
他之前去過一次,壓根不用人叫喊招攬生意,只要把鍋支起來,整個攤子就被團團圍住。
“我以前覺得大家日子過得都清苦,來到縣裏才知道,原來還有那麽多有錢人花錢跟鋤地一樣随意。”
那是自然,最窮的地方也能誕生世界級的富豪,沈馥要賺的就是這些人的錢。
“待會兒等幾個嬸嬸回來,你讓她們來鋪子後,你們也一起過來。”
沈二華聽話照做,傍晚時分,衆人就齊聚一堂。
沈馥站起來先是宣布了一個大消息,“我買了兩個人,以後就負責做飯。”
如今大家的飯是各院分開吃的,沈二華三兄弟吃一鍋,沈五福姐妹吃一鍋,煮飯本就是功夫活,買菜、擇菜、做菜、收拾洗碗,一頓下來,少說得一個時辰,衆人又是個勤快性子,忙起來連飯也顧不上做,草草煮一碗白水面了事。
沈四貴率先忍不住,“阿馥的意思是以後我們大家的飯都歸他們做?”
沈馥點點頭,“沒錯,不過這對夫妻女的會來做飯,男的我會叫他組成一隊,去崖底尋找父親。”
此言一出,原本熱鬧的場面瞬時安靜下來,沈二華面上浮現些愧疚,沈大榮走了以後,他就是最大的,本該由他這個弟弟來找的……
感受到低迷的氣氛,沈馥展顏一笑,“大家不用自責,我相信父親若是知道,也不會怪罪你們,你們要是不顧妻兒去找才會被他罵呢。”
崖底地形錯綜複雜,尋常人稍不注意就可能受傷,況且彼時沈二華幾人都是有家有室的人,找一趟少說十天半個月,他們是既沒時間也沒錢,能抽空搭把手看顧一下她們家,沈馥就感激萬分了。
“好了,不提這事了,再來說件喜事,我買了兩間鋪子。”
沈馥很快轉移話題,把鋪子的情況告訴衆人,最後補充道:“二嬸三嬸四嬸,你們明天就去鋪子裏打掃一番,快的話後日就能賣上了。”
餘甜是個風火性子,打定主意等這裏結束就去,耽誤一天少掙多少錢呢。
“可是北街能有如此大的客流量嗎?那些客人會不會不願意走過來買?”
喬婉兒心思細膩,把衆人心中暗含的憂慮說了出來,有鋪子不需要風吹日曬自然是好,可若是沒有生意,大家寧願在太陽下曬着。
她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沈馥同樣對鹵味有信心,愛吃的人能為了好吃的跑遍天南海北。
況且別看北街與東街聽起來遠,實則走路也就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大家以往不來北街不過是東街已經滿足他們所有的需求。
可她們賣的鹵味、香丸都是東街沒有的東西,想要唯有到北街來。
“不過既然是開鋪子,我們還需要增加一些食物,否則一個二層鋪子只賣那麽點鹵味豈不是太浪費啦。”
沈馥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火鍋,一個人們即使是汗流浃背也想來吃的東西。
不過沈馥随即就否定了這個想法,且不說她弄不到大量的牛羊肉,即使是尋常的豬肉,能用以煮火鍋的部分也就那麽幾塊,一天至少要幾十頭豬,瓊縣吃不下那麽大豬肉量。
但火鍋沒有肉哪成啊。
沈馥抛棄了這個想法,以後瓊縣發展起來,她的火鍋店或許能實現。
現在麽……她腦子一轉,突然想到了她以前極愛吃的東西。
烤魚。
瓊縣近海,湖泊河流更是不少,各類海鮮河魚量大便宜,雖沒有新奇的玩意兒,但魚這種常見的東西簡直多到泛濫。
但本地人通常嫌棄魚腥或刺多,愛吃的人極少,加上随意捕撈都能撈上許多,價格自然上不去。
但這些在她眼裏都成了優點,沈馥打定主意,就開一間烤魚館。
她把想法與衆人一說,大家認知中的烤魚也就是活魚放火裏烤,這事他們小時候長幹,但那是因為吃不飽,想開個葷,味道就不必提了,一股土腥味。
大家都是一臉敬謝不敏的表情,但誰也沒反駁,這段日子相處下來,他們也算了解沈馥,沒有把握的事,她可不幹。
定好了賣的吃食,沈馥讓大家都去休息,單獨把沈瑩留下,錢荷花猶豫了一會兒也留了下來。
“姐姐,待新店開了,你就去那裏當掌櫃,我會再找一個機靈的過去幫你。”
店裏品種不多,兩個人暫時也足夠。
沈馥把店的大致情況說了一遍,重點突出這店針對的目标群體為有錢人,态度必須慎之又慎。
“我?好,我定不辜負阿馥的信任。”沈瑩沒想到是為這事,驚詫過後重重點頭,她要為妹妹分憂。
沈馥寬慰一笑,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煉,沈瑩在她沒注意的時間裏成長了許多,換做以往,她一定拼命否定自己。
說完沈瑩先回去睡了,她明日要早起去幾大大鋪子轉一轉,學習他們的待客之道。
留下的錢荷花見沈瑩的身影看不見了,才拉過小女兒的手,悄聲說道:“阿馥,你姐姐也不小了,你看看她的婚事該如何定?”
婚事?
沈馥被親娘這話震了一番,沈瑩在她看來還是個小姑娘,竟到了需要說婚事的年紀了?
“咱們都考慮的晚了呢,你是不知道隔壁胡同的陳嫂子,她女兒才十二歲,她就開始托媒婆相看,尋摸個兩年,十五歲定親,留個兩年出嫁,是正正好的,咱們家終究條件差了些,沒有那麽多講究,我只盼你姐姐尋個好人家。”
錢荷花心裏焦急,又找不到人敘說,幾個弟媳人好,但她們說到底沒那麽熟,這等親密的事兒不好跟她們商量,只能找沈馥這個主心骨。
古代女子認識人的途徑不多,大多都是靠媒人介紹,沈馥還真不好說讓姐姐自己相看,只能安慰娘道:“您先問問姐姐的意思,別怕她害羞,若是她有相看的想法,您再去尋摸一個靠譜的媒人,讓她介紹幾個,不過最終還是需要姐姐自己決定,您可不許私自定下來。”
錢荷花白了女兒一眼,“我是那等蠻不講理的人嗎,自然得阿瑩自己同意婚事才算成。”
有了章程,錢荷花不再多留,馬不停蹄地去找大女兒。
沈馥搖搖頭,想着明日的安排也很快入睡。
第二日一早,沈馥吃過朝食就往碼頭走,買魚最新鮮的地方就要屬碼頭了。
卯時初,天光初亮,碼頭上就擺滿了攤位,大攤位賣不同種魚的占多數,也有賣蝦子的,剩餘一些小攤子,賣的不過是田間尋摸到的螺蛳、蚌之類的小玩意兒,過來蹭個人氣。
沈馥邊走邊逛,竟讓她在角落裏發現一樣好東西——小龍蝦!
賣的人似乎對這東西也沒有信心,只将它作為買魚的搭頭,買兩條魚就送一斤,就這還遭買家嫌棄,讓他換一樣贈送。
胡老三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們家饞肉的時候就去田裏摸這東西,多少也算塊肉。
怎就到了被人嫌棄的地步。
他把在網裏亂爬的黑蝦子攏好,就見又來了一位客人。
喲,還是個嬌滴滴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