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
“周王殿下是臣的姑父,成安公主是臣的舅母。臣知道,臣與舞陽公主輩分有別,不該生此妄念。臣有此妄念,着實有罪,也着實配不上郡主。”
在高睦看來,太子既然會幫他女兒議親,說明舞陽公主沒拿到賜婚聖旨。高睦為了推拒太子家的郡主,只能搬出舞陽公主這尊大佛,她又怕自己口口聲聲聲稱傾慕舞陽公主,傳到皇帝耳中,反而會促成舞陽公主與她的婚事。所以高睦立馬強調了她和舞陽公主的輩分差異。
太子眼神微閃。難得高睦與舞陽公主情投意合,又門當戶對,如果不是皇帝打定了“驸馬升行”的主意,他都想成全兩人了。
“你知道是妄念就好。現在回心轉意,還來得及。”
高睦以為太子還想嫁女兒,連忙說道:“臣早已在心中發誓,此生,只願與舞陽公主婚配。”她都這樣說了,太子總不能非要和妹妹搶人吧?
太子果然不再勸高睦移情別戀,而是嘆道:“你也說了,你與我十九妹輩分有別。我十九妹嫁給你,總不能委屈她比兄、姐矮一輩,那就只能擡一擡你的行輩。如此一來,你就成了越國公的弟弟。你的世子之位,也得讓出來。你願意?”
高睦感覺有些不太對。太子只是舞陽公主的長兄,聽他這意思,怎麽好像能決定舞陽公主的婚事?皇帝還在世呢。
“臣不敢癡心妄想。臣今日這些話,事關舞陽公主的清譽,微臣鬥膽,請殿下幫臣守密。”高睦猜不透太子的意圖,只得含糊其辭。
“不敢癡心妄想?那就是不願意哦?也罷,你一個公府世子,能刻苦讀書,想必也是胸有抱負的人。男子漢大丈夫,本就該以前程為重。若因為區區一樁婚事,就丢了世子之位,你心裏不痛快,與我十九妹也不能和美。”太子看似在與高睦說話,其實也是說給了屏風之後的人。
高睦突然想到,“驸馬升行”這種涉及倫常的主意,不是太子張嘴就能來的。太子話裏話外,好似,只要她舍得世子之位,就能娶到舞陽公主?莫非……舞陽公主已經說動了皇帝,太子是皇帝派來試探她的?
若是這樣,那,要是舞陽公主怪高睦搞砸了婚事,惱怒起來,捅破高睦的女兒身,高睦就完蛋了。
高睦賭不起這個萬一。她只是糾結了片刻,就叩首道:“臣願意。臣不敢對舞陽公主癡心妄想,但在臣心中,世子之位,與公主相比,不值一提。”
太子詫異低頭。由于高睦跪在地上,太子無法看到高睦的表情,卻不難聽出話音中的堅定。
他想提醒高睦,一旦“驸馬升行”,父母變兄嫂,相當于為了一個女人放棄孝道。這也願意嗎?
“好!”
Advertisement
沒等太子再度開口,屏風後已經傳出了暢快的笑聲。
“父皇。”太子發現皇帝從屏風後出來了,連忙起身相迎。
皇上也在這裏?!
“臣高睦參見皇上。”高睦心驚,好在她本來就跪在地上,行禮倒是方便。
“高睦,記住你今天的話。你尚主之後,若讓舞陽公主受了半點委屈,朕饒不了你。”
與公主成親,是為“尚主”。皇帝之言,等于是定下了高睦與舞陽公主的婚事。高睦不知道該不該慶幸自己猜對了,她俯首應道:“臣不敢。”
“嗯……”
“父皇,你還不讓高睦平身嗎?”
皇帝打算多敲打高睦幾句,卻被人插嘴打斷了。
十九妹怎麽也在?太子順着聲音偏頭,詫異地發現,站在皇帝身側的小太監,竟然是舞陽公主。
既然高睦已經是舞陽公主的準驸馬了,皇帝倒覺得,舞陽公主在高睦身上護短,也不算壞事。他也不怪舞陽公主插嘴,笑呵呵地應道:“好好好,讓他平身。高睦,你起來吧。”
“謝皇上。”高睦也隐約認出了舞陽公主的聲音,又不夠肯定。她借着起身的動作,偷偷往皇帝身邊看了一眼。一身小太監的裝束,卻掩不住笑容燦爛,果真是舞陽公主。
在高睦看來,皇帝派太子來試探她,又親自帶着舞陽公主躲在暗處觀察,可見一片拳拳愛女之心。有這樣的聖寵,舞陽公主想要什麽樣的驸馬都不難,何必讓她冒充?舞陽公主知不知道,國朝視婦女再醮為失節,就算是公主,也無法二婚。
舞陽公主天真的笑容回蕩在高睦腦海,哪怕只是為了舞陽公主,高睦也希望她能三思。不然,等到賜婚的聖旨公告天下,她再想反悔,就晚了。
高睦為了舞陽公主甘願舍棄世子之位,讓皇帝十分滿意,他發現高睦偷看舞陽公主,只當高睦心系舞陽公主,竟不嫌棄高睦輕浮。只不過,畢竟尚未成婚,皇帝不願放縱高睦與舞陽公主眉來眼去,下令道:“丁處忠,派個人送高睦出宮。”
禦前總管丁處忠正想領命,舞陽公主已經搶先說道:“父皇,兒臣送她。”
高睦暗喜。要是舞陽公主送她出宮,她就能趁機對舞陽公主分說利害了。舞陽公主大約是不谙世事,才會決定找個“女驸馬”,說不定能說通呢?
“錦衣,随朕回內廷。”皇帝責備地看向了舞陽公主。
今日賜宴進士,是在外庭的地界內。在皇帝心中,這本就不是女子該來的地方。舞陽公主假扮成小太監,溜到外庭,皇帝已有不悅。舞陽公主若是送高睦出宮,要是被人認出來了,外頭的群臣豈不都知道他的女兒非要嫁給高睦了?成何體統!
舞陽公主許久沒有收到父皇下旨賜婚,催了他幾次,皇帝一直讓她等。她擔心父皇是在糊弄自己,又知道高睦是新科進士,便想溜到進士宴上,讓高睦幫她想辦法。結果,才進外庭,就被皇帝逮住了。皇帝怕她亂跑,索性帶她一起來到了偏殿。本來說好了不許舞陽公主出聲,太子試探高睦時,舞陽公主擔心太子真把女兒許給高睦,立刻就想阻止,卻被皇帝派人捂住了口鼻,無法出聲。
不過,幸好舞陽公主沒能打斷太子,皇帝才算印證了高睦的可靠,确定了賜婚計劃。
舞陽公主想找高睦,本來就是為了想辦法要到賜婚聖旨,今日聽到了皇帝對高睦說“尚主”,她知道了父皇不是在糊弄自己,也就沒有了非要見高睦的理由。
“好吧。”舞陽公主順從地答應了皇帝,注意到高睦看着自己,她又對高睦擺了擺手,“回見。”
皇帝簡直沒眼看。她這個寶貝女兒呀,真是被她慣壞了,面對未婚夫婿,竟然也不知羞。瞧瞧人家高睦多矜持,想看你都只能偷瞄幾眼,這才是未婚夫妻該有的分寸呀。
返回內廷的路上,皇帝将舞陽公主的雀躍收入眼中,心中想到,為了皇室顏面着想,在舞陽公主與高睦完婚之前,他再不能把舞陽公主放出宮了。否則,瞧愛女的樣子,只怕前腳出宮,後腳就會鑽到高睦面前,該淪為天下人的笑柄了。
“錦衣,朕過幾日就會給你和高睦賜婚。你與高睦婚前不能再見面,出嫁之前就不要出宮了。”
未婚夫婦婚前不能見面的規矩,舞陽公主知道。她苦着臉抗議道:“父皇,兒臣不去見高睦不就行了嗎?兒臣要出宮玩呀。”
“成婚了就是大人了,哪裏還能貪玩?”
父皇以前還說,找個驸馬帶我出京玩,怎麽又變成了成婚後不許貪玩了?
舞陽公主嘴唇一扁,就要撒嬌,皇帝卻直接說道:“不願意?那看來你也不是很想要高睦當驸馬。正好,高睦與你身份不稱,賜婚不便,朕再給你另選……”
“別別別!父皇!兒臣就要高睦!不出宮就不出宮!”舞陽公主生怕皇帝反悔,立即改了口風。
皇帝眼中閃過了一抹得意,又交代道:“以後也不能再去前朝了。你馬上就是要出嫁的人了,需得恪守男女之防,不然高睦會被人笑話。”
“兒臣知道了。”舞陽公主決定,與高睦結婚之前,父皇說什麽就是什麽。
接下來的日子,舞陽公主果真老實留在了內宮中,就連皇帝派女官來教授她為婦之道,她也沒有逃課。不過,那些以貞潔、卑弱、敬慎為要義的女德,她究竟聽進去了幾分,只有周公知道。
皇帝這回,也言而有信,挑了個合适的時機,頒下了賜婚聖旨。朝中的臣子,也認為“驸馬升行”混淆長幼、悖離人倫,不過,皇帝大權獨攬,又馭下嚴厲,到底是無人敢範顏直谏。
舞陽公主被拘在宮廷中,完全不知道前朝的波瀾,她得知高睦成了自己的準驸馬,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為了早日擺脫無聊的深宮生活,她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盼望早點成親。不過,天子嫁女,自有章程,即便舞陽公主的府邸早已建成,親迎之日也定在了半年之後。
就這,還是因為舞陽公主催着早日成婚,不然,皇帝本打算留她一兩年再正式出降。多虧皇帝兒女多,活到成人的公主也有數十個,不是第一次嫁女兒的皇帝,早已消化了老父親的醋意。否則的話,舞陽公主一門心思急着嫁給高睦,皇帝該記恨高睦了。
不過,有了高睦這個新軟肋,舞陽公主真做到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課都不逃了,皇帝還是極滿意的。
舞陽公主完全不知道,在皇帝心中,高睦是她的新軟肋。
說起來,賜婚聖旨下達後,舞陽公主還老老實實地留在宮中聽課,其實是她天真。她但凡了解世情,就會知道,有了聖旨,她和高睦的婚約已經成了定局,皇帝不可能再反悔。
本朝大力旌表貞女節婦,在公主的婚事上,皇帝也堅定踐行着“從一而終”的陰禮。別的不說,就說高睦的親舅母——皇四女成安公主,在高睦的舅舅去世後,成安公主就一直在守寡,直到死亡。
在這種“婦無二适”的社會大環境裏,皇帝如果替舞陽公主悔婚,除非是一輩子都不想讓愛女結婚了。
要是可以不嫁人,舞陽公主求之不得。所以說,皇帝已經無法用婚事拿捏她了。她就算走不出宮門,也完全可以逃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