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乘2之前一直是在做片庫收集整頓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有版權的,也是國內第一個正式引入美劇的播放平臺,方知濃也提醒過他們,要注意審查美劇的尺度,必要的時候要進行删減。
今年開始,乘2開始自己投資電視劇,沈陳韻擔任監制,作為第一部 電視、互聯網同時播出的電視劇,他們為了吸引大衆,選擇了這些年比較火的小說《十年》。
當然既然做了這樣的噱頭,自然不能讓觀衆失望,投入的資本相當可觀,力求做到最好。
在《十年》中,有一部分場景是在一棟別墅裏的,就是在海邊。
沈陳韻過來借,方知濃自然是痛快答應了的,說道:“這別墅租借費不用了,就當投資,我再追加一點投資,這個項目我也有點意向。”
未來大火的IP改編,方知濃還是比較看好的,這些小說已經有了大量的讀者基礎,在正确引導之下,不管請的演員有沒有名氣,熱度都不會低。在中國現實就是,關注度就等于金錢。
好姐妹想帶資進局,沈陳韻也歡迎,不過話也說在前頭:“這個項目是我們第一次嘗試自制電視劇,雖然導演請得是房岳,但我們請的主演都是新演員,沒有什麽名氣,所以盈不盈利還不知道。”
方知濃對此還是很豁達的,笑着說道:“什麽投資沒點風險,這點錢我還是輸得起的。”
影視劇的投資更像一個賭博,兩極分化還是比較嚴重的,有血本無虧的,也有十倍百倍利益的,但現在傳媒行業依舊是投資熱點。
沈陳韻立即就安排了一下,方知濃投資了二十萬,加上別墅的租借費,一共入資二十八萬。
沈陳韻和她聊起投資,抱怨了一句,缺少服裝贊助,主要是演員都是新人,知名度低,知名品牌願意贊助的不多。
方知濃立即想到了于艾芸,于艾芸前些年一直在國外,她從聖馬丁畢業以後,收到了一些國際大品牌的邀請,她選擇了一個和她設計風格比較符合的品牌,在裏面學習了兩年,還是決定回來創立自己的品牌。
主要于麗鳳在這裏,于艾芸一定要回國的,那個公司是很想留住于艾芸的,開出的薪水也不錯。
于艾芸說:“這一生,我媽媽為我付出了很多,我不能放下她。”
有在國際品牌工作的經歷,她回國之後有不少公司想挖她,但她還是決定成立自己的服裝品牌,她的服裝品牌是走中端路線加高級定制的。每次出新款,都不忘給方知濃寄一批來,剛成立的時候,方知濃還給她做過模特拍拍宣傳。
雖然不是什麽國際大牌,但設計師品牌也比那些二三線的抄襲品牌好,這種贊助就是不拉低格調的情況下,自然是越多越好。方知濃聯系了于艾芸,送上門的枕頭怎麽會不睡,于艾芸還表示,願意根據女主的形象以及劇情需要專門設計。
Advertisement
那肯定是最好了,導演和編劇商量一下,選了幾個重要場景的服裝。
回來上班以後,方知濃被告知天津的項目出了問題,竟然沒有中标,在這樣的優勢下還沒有中标,工程部顯然被罵得狗血淋頭,方案是方知濃協助的做出來的。
方知濃回來才了解,不管是項目采購的質量、數量還是報價,都隐隐被對方壓了一頭,标底價格比對方多了三百萬。
這次項目失去了就是真的失去了,趙總那個氣啊,工程項目的負責人老胡也據理力争:“這已經是極限了,如果我們再降低價格,我們還能賺什麽?”
方知濃也覺老胡說得沒毛病,又不是賣東西,不可能打價格保衛戰啊,問莊總監:“怎麽會有這麽巧的事情?什麽都恰恰好比我們價格低一點?”
莊總監反問道:“你這是懷疑有內賊?”
方知濃望向他:“您不覺得這也太巧了嗎?”
莊總監自然覺得,但這事也不好大張旗鼓地查,只能私下裏和老胡提了一句,老胡說道:“我也查了啊,這事太奇怪了,但那一段時間除了我沒有人動過保險櫃,組員也不可能,都是跟了我多年的老員工,他們也是分別負責部分的,不可能買通所有人。”
這事就奇了怪了,怎麽可能有這麽巧的事情。
但現在也改變不了什麽,沒有任何證據。
今年是方知濃四處開花的一年,幾個項目都順風順水,CNB電視臺今年四月份開工,百衲北京郊區度假村的別墅區則正式竣工,這一趟是勃朗特親自過來的,确定沒有任何問題就可以驗收了。
方知濃現在每個月也開始跑工地的路,手上負責的項目多了以後,每個月出外勤也多,不過好處就是,如果正好去上海那邊,她就是順道回家拐一下。
四月中旬的時候,于麗英告訴她,周樾下個月回國了,那個高中就出國,一路名校然後考研的別人家的孩子。周樾比她高一級,但他讀了研,所以今年研究生畢業。
這些年,方知濃聖誕節和暑假的時候也還能碰到他,平時也會聊一寫生活學習上的事情,他讀研,她工作以後,聯系就少了很多。
周樾學的金融,這次回國收到了北京一家風險投資的offer。方知濃在WeChat上恭喜了一下他,聊了一下近況以及股市的一些情況,方知濃跟着周樾在美國股市裏投了一些錢的,不說翻倍,賺個包包錢還是有的。
大概是上一世的專業和工作同他比較相近,他們還是很聊得來。在她認識的男性中,周樾就是标準中國中産階級出身的精英,高學歷高标準,樣樣都挺拿得出手的,交的女友也都是漂亮的年輕女性,平時生活也都是情調小資。
周樾同她也不客氣,托她幫忙找個家政公司收拾一下他在北京的公寓,等他來了請她吃飯。
和周樾聊的時候,正在吃飯,陸明铖眼睛有意無意地掃過她的聊天界面,問道:“工作上的事情還沒處理完嗎?”
“沒,是我爸朋友的兒子,初中和我一個學校的,不過高中就出國了,今年讀研回國了,也是來北京,和他聯絡了一下。”方知濃說完就收起手機。
她自己都沒察覺自己把什麽事情交代了。
陸明铖點點頭,問道:“他是從事什麽的?”
“金融,歷安風投聘他去的,的确挺适合他的,我大學的時候跟着他在股市裏賺了點零花錢。”方知濃說道。
陸明铖見她說起長安風投還一臉不自知的樣子,也難怪這麽久了還沒認出他來,失笑着說道:“你知道歷安風投的老板是誰?”
“是誰?我認識?”方知濃直愣愣地看着他,腦海裏搜索着,“不會是你吧?”
陸明铖敲了敲她腦袋,道:“肖瀝要被你氣死,我在裏面投了點錢,平時我的資金也是肖瀝幫我打理的。”
方知濃一只手捂着腦袋,一邊側過身,道:“是肖瀝?可厲安不是已經成立很好多年了嗎?”
“原本是他叔叔的,他叔叔去世後留下的爛攤子,肖瀝收拾的,現在已經是他的了。”陸明铖簡略地說了一下。
方知濃好奇地問道:“那你們平時都做什麽理財?”
方知濃以前接觸的客戶都是中産階層,有些小錢,期望就是保值,別被通貨膨脹掉。方家人沒什麽做金融,方季康曾經投了十萬去股市,虧得只剩下三萬出來了,最後放棄了證券投資。在中國股市,十個人裏九個虧,不懂行情的人基本上就是給最後那一個送錢的。
方家大部分投資是對中小型企業的投資,方凱文的公司給予的回報是最高的,其次就是房産保值。
方知濃還挺好奇陸明铖這個階層的人都是如何理財的,手裏財富越多的人,越是需要理保值,尤其現在中國通貨膨脹這麽嚴重,不用十年,五分之一的價值都會蒸發掉。
陸明铖反問她:“你平時做哪些理財?”
“我名下有兩套商業用的別墅,是出租做民宿的,算是主要投資。其次我入股了朋友的公司,目前處于盈利階段的就是dowell,每年有分紅。大部分是這樣,偶爾會有朋友同學推薦的一些好的投資也會投一點錢。”方知濃細數道。
陸明铖評價道:“你主要投資在民宿上,這是重資本型投資,有建設期,還要等待投資回報期,資金都積壓在那裏,只能說是個比較不錯的長期投資。但在短期內,資金回籠太慢。你的投資太過集中,投資最好要分散,你知道p2p嗎?”
方知濃點點頭,茅塞頓開。
“這兩年,至少到16年,p2p應該是未來這幾年的熱點,尤其現在國家還沒有出臺任何政策整頓,雖然這麽說不太好,但事實上就是這個階段是一個産業瘋狂發展的時候。現代國家的發展大致相同,中國社會也開始進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時期,和美國上世紀一樣,用明天的錢來享受今天。如果你個人沒有太大精力去打理你的財産,我比較建議你找一個專門理財機構。”陸明铖建議道。
方知濃神色有些複雜望着他,p2p的确是未來幾年的熱點,也會在幾年後得到遏制,但她是有外挂的,陸明铖是沒有外挂的。果然不管重生多少次,大佬永遠是你大佬。
“怎麽了?懵了?”陸明铖問道。
方知濃:“沒有,感覺人生還是有點失敗。”
陸明铖思索自己哪句話打擊她了,轉眼方知濃就如常地吃起了飯。
吃過飯,方知濃讓他推薦一下理財的公司,陸明铖帶她到書房。陸明铖的書房就是标準的辦公室,書架上都是文件夾。
等陸明铖打開電腦的時間,方知濃打量了一下,落在陸明铖桌面的照片上,是一張全家福,裏面的陸明铖和現在還是有幾分相似的,很好認,就是胖了點,高是挺高的,也肉肉的。
陸明铖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方知濃好奇地看了一會兒,笑着說道:“你以前真的是小胖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