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櫻花
櫻花
往後數月,我在府中養病,避不見客。
南宮惜月回府頗勤,阿梧也來看過我好幾回,卻始終未見顧長清。
待病好轉了一些,我帶着明遠去了西郊大營,臨行前大哥囑咐我千萬不要心軟,不經磨砺不成才。
我說:“你放心,我還想早一日卸甲歸園呢!”
一句話又惹得大哥盈了眼眶。
或因年齡相仿的緣由,明遠很快和阿木爾交好,并以兄弟相稱。
有時見他們結伴出入營中,便愈發懷念紅绡。
幼年我們也是如此,形影不離,并肩而戰。
我曾将她挂在胸口的銀珠暗暗藏在身上,如今拿出來已無悲痛,只剩無盡的思念。
每一個踏上戰場之人,都希望有一個可信之人在側。
但大多數時候,都是求之不得。
就算如我這般幸運得之,終究也會被戰場無情卷走。
有那麽一瞬間,我無比希望顧長清真的能如他所言,拜相入閣,從此國無戰事。
但又清醒地知道,若真是國無戰事,南宮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我曾無比恨戰,是它奪走了我的家人;後又感恩有戰,是它賦予了我守護家人的能力。
Advertisement
娘說的對,我不是個太聰明的人,在永安城成不了事。
能成就我的,只有戰場。
能摧毀我的,也只有戰場。
人人都說爺爺是個大智之人,我卻一直覺得,娘才是将軍府中智慧最大的人。
只可惜娘如今也老了,她來營中看我,為我上藥,見到我千瘡百孔的病軀淚如雨下。
她說她一直很後悔,後悔幫我說服爺爺,後悔讓我上了戰場,還說衆多孩子之中,對我最不公平。
說着說着便大哭起來,還說她死了一定要下十八層地獄,替南宮家贖清對我犯下的罪過。
我也不知該怎麽勸她,只說我從未後悔過,也并未覺得苦,反而很自豪,尤其是将大哥從西州換回來之時。
如此一說,她哭的更傷心了,怎麽勸也勸不住。
我便只好任她哭,哭完之後她把明遠叫進帳中訓話,敦促他一定要成器,萬不能辜負了南宮家,辜負了我。
以至于娘走之後,明遠凄凄切切地過來找我,問我:“姑姑,明遠一定要當将軍嗎?”
我撫着他的頭安慰:“若姑姑還在就不必,但若姑姑不在了,你便沒得選了。”
明遠聞言痛哭出來:“姑姑,你是要死了嗎?”
稚嫩的話語讓我忍俊不禁,我說:“姑姑不會死,姑姑答應過一個人不能死,所以不會死。”
他又抽泣着問我:“那姑姑是答應了誰?是三清天尊嗎?我娘說三清天尊可保人長命百歲。”
這不禁令我想起景明觀的三清天尊,以及玉川子道長的話,于是緩緩道:“是,就是三清天尊,是他保我不死。”
明遠這才停止了哭泣,抽抽泣泣往帳外走,走了兩步又折回來,哭腔猶在,但神色嚴肅,他說:“姑姑,我明早一定不會再偷懶了,以後都不會了。”
我點頭說好,快去睡吧,他顫顫巍巍地出了帳。
那一夜我未能眠,我想再活久一點,更久一點。
自那之後,我不再逞強,只食流食,滴酒不沾。
身體逐漸又好了一些,我帶着明遠在城外巡營,碰巧遇見歸城的顧長清。
他從馬車上下來,明遠問他是誰,我想了想,讓明遠叫他世伯。
顧長清聽聞明遠如此叫他,倏地笑了,将随身的玉珏贈予他作見面禮。
若我沒記錯,那枚玉珏該是聖上所賜。
遂問他為何待明遠如此之好,他笑而不語,邀我一同去景明觀。
我說不了,我還要巡營。
他卻十分堅持,說會在景明觀中等我,來也好,不來也罷,都随我。
說罷便走了,走之前又贈與明遠一把折扇,上書: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明遠問我此句何解,我搖頭,不甚太懂。
他呲了呲牙,只道這位世伯着實大方,我不可置否。
巡完營天色已晚,我在營中眺望不遠處的清泉山,最終還是去了。
玉川子道長仙逝之後,景明觀清冷了許多,顧長清立于石階之上,對着将謝的一樹梨花出神。
見我走上來,微微笑了。
我很少見他真的笑,大多只是稍稍咧嘴,作出笑的樣子。
但隐隐覺得這一回是真的。
他告訴我,若太子順利繼位,他便會成為大珩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輔。
我詫然,你不是擁立永王嗎?如何又偏向太子了。
他看了我一會兒沒有說話,半響才說我果然只适合沙場。
我聳肩一笑,權當他在誇我。
爾後又生出些許擔憂:“那若不順利呢?”
他沒有接話,轉言說山上的梨花總比山下開得晚一些。
我追問他不順利會如何,他反問我:“你在戰場時,可曾想過自己會敗?”
我說:“不曾,只能贏。”
他點頭:“我也是。”
但我還是沒明白他的意思,執着地問他:“那萬一敗了呢?”
他釋然一笑:“便似那西州黃沙埋忠骨,随風一散。”
我雖未讀許多書,但這一句我聽懂了,我勸他收手,一切或許還來得及。
他卻說,回不了頭了,本就是條不歸路。
我說,這不僅是你一個人的生死,會連累整個顧家。
他諷笑一聲,稱顧家已經死過一回了,不怕再有第二回。
我一時語結,不知該如何勸他,斟酌了良久才道:“那若我說,我不願看你死呢?”
他猛地一怔,看向我的眼神中有太多的驚異。
我說:“你為我做的一切,我都知道,只是無力償還,唯一的能做的便是祈盼你好,至少比我好。”
他看着我不說話,我又說:“我這半生,雙手染透鮮血,負了你,也負了紅绡,更負了自己,但卻從未後悔。若再來一次,我依然這樣選。”
說着我別過頭去:“我是說萬一,萬一出了事,牽連至你,我可能……可能甚至連一句話也不會為你說,你明白嗎?”
他說:“我明白。”
我問他:“既然明白,為何還要去做呢?”
他卻說:“正因明白,才更要去做。”
末了,他又說:“你也該明白一件事,你可以去守護別人,我便可以守護你。”
我無力再說些什麽,眼淚幾度眼眶,最終卻沒落下淚來。
我發過誓,我不會再哭,尤其在他面前。
我們就那樣站着,也不再說話,似一種固執的對抗。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開口:“我們為何不能像從前那樣,有說有笑,不管發生什麽,都當作若無其事呢?”
我欲回他,卻還是說不出話來。
他又說:“初遇你時,你我都只十七。而今十多年過去,也将不惑之年。我時常在想,明明不是什麽好命之人,你為何總是笑得那般沒心沒肺。後來才明白,你早已習慣将苦做樂,也早已忘了善待自己。”
他還說:“你道仕途艱險,又曾想過沙場兇險百倍?你每一次離開永安,我都以為是訣別。你可知在西州時,我為何不願回信?”
我搖頭,他說:“我怕回了,就再也收不到了。”又說,“你出征,我不敢攔,受傷不敢問,親友辭世,更不敢寬慰。你藏的太好了,我怕拆穿你,只會讓你更痛。”
淚水悄然滑落我的臉龐,我擡手無聲拭去。
顧長清卻看着我笑了:“後來我就想,我不能只如此看着你了,一定要去做些什麽,雖然我知道,你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有人為你做些什麽。”
他直直走到我跟前:“但我仍然要做,如你一般,從未有悔。”
說着忽然摟我入懷,在耳邊輕輕說:“一直很想抱抱你,十二年了,也算了卻一樁心願。”
言罷又松開手,笑說:“南宮山月,我知道你是個說話算話的人,第一次去西州時,你曾答應過我,絕不會死在戰場上,如今我只希望你會一直信守承諾,其他的……我都不要了。”
他還說:“我也答應你,絕不會死在朝堂上,所以別為我擔心。”
那晚天邊挂着清冷的殘月,我看到他眼中有盈盈淚光,我也很想抱一抱他,最終卻沒有伸出手。
只記得那一樹殘花,格外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