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餃子
餃子
立冬後, 天氣越發寒冷了起來,天色也暗得越來越早,學堂還沒放學, 食堂外邊已經是一片漆黑了。
北風肆意而又凜冽,無情地穿透層層衣物直往身體裏鑽,饒是穿得再多,也忍不住一陣哆嗦,一張口就呼出一片白氣來。
不過進了食堂, 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冬日的風太過招搖, 所以食堂大門口也挂上了一層厚厚的門簾, 将呼呼吹着的北風攔在外面。食堂內白霧袅袅,撩開簾子進去,頓時感覺被溫暖的氣息所包裹,一掃身上的寒意。
食堂打菜處那幾個竈臺已經燒起來用了, 整個食堂內都是熱熱暖暖的。幾個竈臺連成一片,上面有專門的水槽結構用來澆上水,有着底下柴火的加持, 水都保持着滾燙的溫度,熱着上面的飯菜, 使飯菜都能夠保持熱乎乎的口感。
自從有了這幾個用來保溫的竈臺,學生們再也不用擔心來得晚了,或者排隊排到最末了, 領到的飯菜會變涼, 雖然在竈上溫得太久,也多多少少會影響口感, 但與熱乎的飯菜比起來,這種影響就微乎其微了。
于是學生們就也不必像之前那樣搶着來食堂領飯, 有時候放了學,先回一趟齋舍更衣或者放下書袋,再三三兩兩結伴過來食堂,也能吃上熱口的。
食堂的秩序因此變得更加井然,在路上争先恐後風風火火生怕慢了一步的學生們也變得少了,氛圍越來越和諧。
此時食堂裏除了熱烘烘的暖意,還有充盈整個屋子的面香和肉香,細細一聞,還有玉米和白菜的清甜香味,以及一股自成一脈的雞蛋韭菜香。
只見原本用來裝菜的打菜盆裏,現在都裝滿了一只只白色的水餃,每只都又大又飽滿,皮薄餡足,外皮被煮得半透明,透出裏面各色的內餡來。
豬肉是主角,剁碎後由桑秋親手調味,鹹淡正好,配角有鮮蔥、玉米、白菜,均勻分成了三種,包在餃子中,煮熟後盛放在不同的盆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挑選口味。
而最邊上的一只盆裏,透過外皮看到的內裏的顏色是黃綠相間的,與其他餃子都不太相同,走近一聞,香味獨特,就是那股濃郁的雞蛋韭菜香。
別看雞蛋韭菜餡的餃子沒有肉,但味道可不比豬肉餡的餃子來得遜色,雞蛋炒得噴香,韭菜十分鮮嫩,兩者結合在一處,味道鮮爽,香味濃郁,蘸上調好的醋辣蘸碟,能一口氣吃上四五只都不費勁。
若是等到春天,最新鮮的一茬韭菜冒出來的時候,用那時候的春菜來包這韭菜雞蛋餃子,韭菜的辛香和鮮甜感就會更濃,等到時候,桑秋一定要再包上幾次餃子,可以做成蒸餃或是煎餃,好好地品一品這春天的美妙滋味。
而現在是冬天,桑秋更喜愛這熱騰騰的水餃,特別是剛煮完的餃子,一只只浮在湯面上,用筷子夾起一只,就能感受到餃子皮的韌性很好,吃到嘴裏可得小心着點,以防一咬破外皮,裏面滾燙的汁水直接蹦射出來,燙到嘴唇或舌頭。
Advertisement
加了鮮蔥的餡料是最不容易出錯的,豬肉餡肥瘦均勻,一口下去,既有瘦肉帶來的彈韌嚼勁,又有肥肉的那種豐腴油潤,鮮蔥提供了清爽的感覺,豬肉餡又鮮嫩,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
白菜和玉米餡的,則更多了幾分鮮甜和脆爽,吃起來口感層次也更豐富,汁水豐盈,也都有不少擁趸者。
吃餃子,除了面皮要擀得地道,餡料的食材要新鮮,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蘸餃子的蘸碟。
蘸碟是蘸醬油還是蘸醋,恐怕跟各種鹹甜之争一樣,争上了幾天幾夜都沒有定論,各人都有各人喜愛的吃法,有喜歡蘸醬油的,有喜歡蘸醋的,也有喜歡将醬油和醋調到一塊兒蘸的,另外加不加香油,放不放辣椒,甚至還有往裏面加上一勺糖的,總之吃法太過多樣。
桑秋最早做的那些油潑辣子早就已經用完,現在放在桌上供大家自取調味的,是新做的一批油潑辣子,顏色很是紅亮,加一點到醋碟或者醬油碟中,就能看到誘人的辣子漸漸沉到底下,把餃子放進去滾上一圈,就裹上了一層光亮的紅油。
大頌朝和歷史上存在的那些朝代還是有不少相通之處,比如二十四節氣,比如冬至時一樣要吃餃子。
以前有句俗話,“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到了冬至那日,總要吃上一碗餃子,來驅散寒氣,寄托美好的祝願,祈求冬日的順遂平安。
驅寒最好的,還屬羊肉餡的餃子,但豬肉餡的和雞蛋餡的也不賴,捧着熱騰騰的碗美美地吃上一頓,身上也跟着變得熱乎了起來。
冬至雖還未到,但桑秋已經忍耐不住,在送來豬肉的那日,果斷選擇做一頓餃子宴來嘗嘗。
餃子若是煮完後放置太久,就會坨在一處,現煮現吃才最為美味,桑秋掐着學堂放學的時辰,趕在吃飯大部隊到來之前,煮完了第一波的餃子。
後廚的大口鍋裏,還翻滾着熱水,邊上是提前就包好準備着的下一波餃子,随時準備着下鍋,這樣就可以在前面的那些餃子打完後,馬上接着供應上。
桑秋的時間掐得很準,前面的幾個裝餃子的大盆剛端出去,放到保溫的竈上沒多久,就聽到外頭一陣喧鬧,随後就看到食堂大門處的門簾被掀開,烏央烏央的學生們湧了進來。
進來的學生們身上都帶着寒意,拼命搓着手,聞到食堂裏那撲面而來的餃子香味,頓時迫不及待地上前去領上一大碗水餃來。
打水餃的速度比平時打菜打飯的速度要快得多,但排起的長隊的挪動速度,卻并不比平時來得快上多少,原因在于,這餃子的口味,實在太難以選擇了吧!
幾盆餃子并排放在一處,瞧瞧這一盆,再瞧瞧那一盆,看着哪邊都覺得味道一定不錯,分外糾結。
起初豬肉鮮蔥餡的餃子最早被選完,韭菜雞蛋餡的餃子剩餘得最多。桑秋一直都在觀察着食堂這邊的打菜情況,早在豬肉鮮蔥餡餃子剩一半的時候,就去後廚又下上了一鍋,現在剛好能夠續上。
畢竟,山上肉食難得,有豬肉可以選擇,大家第一反應,還是先選擇有肉的。
但很快,那些選了韭菜雞蛋餡的學生們都發出了驚嘆,紛紛感嘆“比肉還香”,大家又很快想起之前桑秋做過的韭菜盒子等吃食,于是韭菜雞蛋餡的餃子很快也暢銷了起來,後廚的大鍋也沒停過,很快将一鍋又一鍋的餃子端了上來。
醬油、醋和油潑辣子等蘸料,專門支了張桌子放在一處,前面擠滿了學生,正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調蘸碟。
不出所料,在蘸碟上,果然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桑秋遠遠就聽到有蘸醋黨在和蘸醬油黨争辯,互相誰都不服誰。
而單獨自成一桌的夫子們,則受到了些小小的優待,他們的桌上,各種口味的餃子都準備了好幾大碗,另外備了空碗和公勺,可以将每種口味都舀上幾只放到碗裏來嘗。
不過放眼四周,其實學生們也多半是三五成群,各自領上一碗不同口味的,互相分着吃,其樂融融。
宋諸今日有課要授,所以是和學生們一道來到食堂的,就沒有來尋桑秋單獨吃飯,而是和姜夫子一塊,坐在夫子們之間,慢條斯理地将餃子往嘴裏送。桑秋偷偷往他的面前瞅了瞅,見他同自己一樣,蘸的是醋加油潑辣子的蘸碟,不禁會心一笑。
自從桑秋帶宋諸領略了辣食的魅力之後,他就逐漸開始學着吃辣,加上桑秋隔三差五就會在食堂裏加上幾道有辣椒的菜,時間久了,宋諸的吃辣能力也得到了不少提升,現在已經能夠将餃子在油潑辣子裏滾上一圈後,淡定吃下了。
雖然吃完後臉上還是會有那麽些淡淡的紅暈,但是比起之前他一碰辣就滿臉通紅t的樣子來,可已經是進步了不少。
桑秋将最後的一鍋餃子下完,在端出去之前,盛出了給自己的那一碗,之後就端着碗,随意找了張桌子坐下,又拿起碟子,給自己挖上滿滿的油潑辣子,倒上醋,坐下開吃。
她吃的是豬肉鮮蔥餡的,餃子皮很薄,一咬就在齒間破開,但又十分有嚼勁,裏面鮮醇的汁水流出,豬肉餡肥瘦相間,摻在其間的鮮蔥帶來些辛香和清新之感,再蘸上她的醋辣汁,一口吞下,十分滿足。
嗯,餃子就是要剛出鍋的,才最為美味!
想到這裏她不禁為山長感到可惜,今日他沒有來食堂,飯食都是送過去的,餃子就算送得再快,那滋味也肯定比不上在食堂現吃來得好。
自從上次跟小鳶兒一起來食堂吃過老鴨湯火鍋之後,山長偶爾也會親自過來食堂吃飯。
但無奈每次他來,學生們見了他都變得格外拘束,紛紛埋頭吃飯,不敢大聲說話,就連夫子們也都拘謹了不少,山長哭笑不得,只能減少來食堂的次數,或是換個其他人不在食堂的時間。
哎,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