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蜜餞果脯
蜜餞果脯
雖然宋諸私心是想在食堂裏多待上一會, 但現在離暮食開飯還有好一會兒,他也不好一直賴在這裏,所以喝完桑秋給她準備的柿子茉莉茶後, 他還是先回了自己的齋舍。
桑秋揮揮手送走宋諸,先去後院看了看她心心念念的柿餅,見到柿子們在陽光下曬得懶洋洋的,這才放了心,又重新搬來梯子, 細心地調整了挂在檐下的柿子串的位置和高度, 使它們能夠更充分地沐浴到陽光。
柿子皮鋪在扁竹筐裏, 經過了兩日的晾曬,已經變得幹幹的,桑秋将柿子皮都掃落下來,收攏在壇中。
她好好欣賞了一番她可愛的柿子之後, 才拿了些蜜餞果脯,端上茶壺中還剩的那部分茉莉花茶,回了自己的那間小屋。
她的屋前就有一片敞亮的空地, 雖然很小,但足夠她拉着椅凳出來在這片空地上鋪開, 小板凳用來坐,椅子高一些,則用來當作小桌子, 擺上茶杯和放了蜜餞果脯的小盒子。
午後的陽光正好, 秋日的陽光不似夏日那般火烈毒辣,灑在身上的陽光格外溫柔, 待上一會兒,就烘得全身暖融融的, 伸上個懶腰,十分舒展。
桑秋抱着一本話本子,坐在小板凳上,一邊翻看,一邊抓點蜜餞果脯來嘗。
這些蜜餞果脯是她在市集上買的,有各色梅子,也有杏幹和桃肉。
梅子有黑紅的烏梅,果肉厚實而飽滿,吃起來果味濃郁,烏梅本味的酸中帶着一絲甜味,酸酸甜甜的味道很适中,既不會過齁,也不會酸得讓人嘶溜一聲,是能一顆接一顆不斷往嘴裏丢的味道。
除了烏梅,還有種青色的梅子,口感是脆脆的,不像烏梅那般酸甜果味很濃厚,相反是清爽的口感,若要拿什麽做個比方的話,桑秋想到的是那種清脆的冬棗,自然又清甜,因為經過腌制,還帶着淡淡的酸味。
這兩種梅子,桑秋都很喜歡,吃得不亦樂乎。吃多了嘴裏味道需要壓一壓,她就喝一口茉莉花茶。
茶壺放在原本可能是用來煎藥的小爐子上溫着,桑秋随時都能喝到熱熱的茉莉花茶。柿子醬統共就那麽一罐,桑秋還想留着多吃上一段時間呢,有些舍不得一下子用太多,于是現在喝的,是純茉莉花茶。而且她還給自己留了只新鮮柿子,等到暮食後吃的,若是再多吃了柿子醬,對身體也不好,容易拉肚子。
杏幹的味道要比烏梅還酸一些,應當是沒有用太多的糖腌過。杏子的香味綿長,曬得幹幹的,咬下去卻依然能嘗到中間保留的果肉水分,口感細膩,嚼起來還帶些脆爽韌勁,吃上幾片就口齒生津。
桃脯是桑秋順手買的,甜味是這些蜜餞果脯中最重的,顏色是好看的半透明金黃色,質地也偏軟糯,外皮是脆脆的,吃着桃味香濃。
桑秋不是太喜歡吃桃脯,只吃了幾片嘗嘗味,換換口,不過她猜想,小鳶兒一定很喜歡甜味更重一些的桃脯,剛好可以将桃脯都留給她。
Advertisement
可惜這次旬假下山沒有看到有新鮮山楂賣的,那天時間也不充裕,她也沒能再去城裏尋一尋別處是否有賣山楂的。
而且山楂多半是山間撿了采了,拎個籃子或挑個扁擔進城叫賣,能不能買到,好像還是得靠運氣和緣分。或許也可以問問送果子上山的鮮果鋪子,有沒有山楂賣的。
秋冬時節,除了冰糖葫蘆和烤番薯,其實還有一樣東西讓桑秋魂牽夢萦,那就是糖炒栗子了。
每次一到秋天,桑秋最喜歡的,就是大街上飄起的陣陣栗子香味了。
屬于栗子特有的那股軟糯甜香,混合着炒香的焦糖味和桂花的芬芳,遠遠就能聞到,桑秋每次都要買上一大袋的糖炒栗子,一邊看劇一邊剝來吃。
棕褐色的栗子殼用手指一掐一捏,就能在上面擠出一個裂口來,露出裏面金黃燦燦的板栗仁。将外殼剝掉,一整顆圓潤的栗子果仁仁就出現在掌心裏,微微散發着熱氣。
栗子得趁熱燙口吃才最香,咬下去口感粉粉的,細膩又軟糯,很是香甜可口,讓人迫不及待地就伸手去拿下一顆,一眨眼的工夫,面前就能堆出一座栗子殼的小山丘來。
說是糖炒栗子,其實是用黑色的小砂石來翻炒的,并不是加入糖粒,用的多半是糖漿,在栗子的棕色外殼上,包裹上一層锃亮的糖膜,色澤也變得更深。雖然糖味其實很難滲透到栗子裏,但是比起不加糖漿的幹炒來,糖炒栗子中的栗子仁的水分被更好地保留,同時也能保存上更長的時間。
當然,桑秋可從來不會把糖炒栗子留到第二日第三日的。
想到她這裏,她忽然記起,似乎前幾日閑聊時,有聽小蛋兒講起過,說是後山幾棵野生的栗子樹,他們以前還去撿過栗子來玩。
也不知道今年那幾棵t栗子樹長得如何了,有沒有結果,或許,她也可以去撿撿碰碰運氣?
只不過今天已經是旬假的最後一天,接下來學生們都要回書院繼續上學,又要開始準備整個書院百多號人的吃食,怕是一時半會,她還騰不出太多工夫。
桑秋往嘴裏丢了一顆烏梅,這顆烏梅的個頭特別飽滿,果肉咬起來十分厚實,吃着莫名有一種帶勁的爽感,她又開始懷念起夏日那冰涼解暑的酸梅湯來。
之前秋日的天氣如此反常,她還在想今年會不會是個暖冬,不過看現在的架勢,寒冷的北風馬上就要吹起來了,冬日也快要到了。
她穿着新買來的厚實衣服,曬着太陽,有一搭沒一搭地看着當初偷摸帶進書院,還做了僞裝的話本子。話本的內容還是十分精彩的,只是她都看過好幾遍了,閉着眼也能想起裏面的劇情來,就沒有之前剛看時那樣有意思了,看來下次旬假,不光得去買點犒勞肚子的吃食,還得去書肆看看,有沒有什麽有趣的精神食糧。
哦對,等到下次旬假,得是冬日裏了,山上氣溫低,她晚上睡覺鑽進被子時,已經覺得十分有寒意,等到冬天的時候,可不得是被窩冰冰涼,必得去買個湯婆子來,提前給自己暖暖被窩不可。
今日陽光好,她好不容易偷得了半日閑,在小小的一方天地裏,尋回了些以前喝下午茶的感覺。
眼看夕陽漸漸西斜,桑秋身上的暖意退去,吹在臉上的風也變得凜冽起來,她起身将爐子熄滅,洗淨茶壺茶杯,回屋收拾好東西,就關上門,朝着食堂的方向走去。
今晚的暮食不用她操心,不過菜單是早就定好的,晚上吃的比較簡單,是水蒸蛋和蒜蓉蒸茄子,只要将食材處理準備好,調好料汁和佐料,記住需要上鍋蒸制的時間,注意好火候,就不用費什麽力氣,就是廚房小白,教會了之後,也都可以自己上手進行烹制,只要不是炸廚房選手,味道也不會差到哪去。
傍晚的風帶來些涼意,她下午喝了不少熱茶,又窩着曬了那麽久的太陽,此時身體還不算太冷,她慢悠悠地走在路邊,還有閑情看看兩旁的樹木花草。
山中書院是依山而建的,書院中除了建造房屋所需開墾出來的地之外,其餘還是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山間原本的面貌,樹木豐茂,且都長得很高,夏季走在樹下,能完全籠罩在樹蔭之中。
山風吹過林間,傳來沙沙的聲響,離食堂越近,就越能聽到裏面傳來的聲響。
許是因為臨近旬假的尾巴,明日又要恢複上課,學生們臉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愁容,互相之間又交頭接耳地在聊着些什麽,活像桑秋以前在現代上學的時候,每次周日回校的時候,同學們那叽叽喳喳聊個不停的樣子,既有聊周末兩天的趣事,也有哀嚎抱怨第二日又要上課,老師布置的周末作業還沒寫完的。
桑秋不知道在山中書院裏,夫子們會不會留旬假作業,她想了想宋諸的性格,嗯,怕是少不了呢。
水蒸蛋放在一只只小碗裏,磕上雞蛋攪打均勻,按照比例添上清水,拿勺子撇去表面的浮末,然後就可以等鍋上汽後開蒸,蒸的時候是關鍵,若是時候不夠,則碗中還是一碗打好的雞蛋液,沒有凝固起來,但若是蒸過了頭,哪怕只是多了那麽一小會,雞蛋羹就會迅速變老,結成一塊蜂窩狀的蛋餅,吃起來口感很差。
平時桑秋倒是經常會在蒸東西的時候,另外做幾碗水蒸蛋放到鍋裏一起蒸,對于這土竈的火候已經了如指掌,連帶着也教會了他們如何做水蒸蛋,需要多少水,蒸上多久。
蒸完後的雞蛋羹,表面平滑又細膩,看上去十分有光澤,再淋上些醬油和香油調成的醬汁,撒上一小把蔥花,就可以開動。
蒜蓉茄子則是将胖鼓鼓的紫皮茄子剖開,上鍋蒸熟,茄子倒不必像水蒸蛋那般掐着時間,等到茄子被蒸得軟軟的之後,再鋪上滿滿的用蒜末和小米辣,加上鹽糖醬油等各味調料炒成的蒜蓉,喜歡蔥和芫荽的也可以再撒上一些,增些嫩綠的顏色和清新的口感。
桑秋去領了自己的那一份暮食,找了個角落坐下來吃飯。
不需要炒制的這些菜,阿壯他們已經做得相當不錯,特別是水蒸蛋,桑秋的勺子都能輕輕擱在表面上,彈彈晃晃的,舀起來卻是柔嫩滑口,吃上一口,再送上一口米飯,味道很是不錯。
蒜蓉茄子雖然不如燒烤店裏烤出來的那種更有煙火氣,但勝在烹饪簡便,口味也不錯,鮮鹹微辣,很是下飯。
不過既然暮食已經有了水蒸蛋,且也是小鳶兒愛吃的,或許厚蛋燒可以往後再推一推,今晚給她做點別的什麽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