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保溫
保溫
桑秋越想越覺得這事還是有可行之處。
前世的保溫槽, 無論是學校還是公司裏,桑秋見過的都是電熱的,只需要将水注入到專門的水槽中, 通上電,就可以保持水溫在适宜的溫度,将放在上面的飯菜熱得暖暖的,即使是晚來吃飯的,吃到的也依然是熱乎乎的食物。
大頌當然是沒有電的, 桑秋憑自己一人的本事要讓大頌的科技發展到這種地方, 顯然是天方夜譚, 所以要做保溫槽,還是得用最傳統的竈爐,以柴燒火來保持水溫,溫熱吃食。
要做到這一點, 就得在食堂的打菜區域,另外搭幾個簡易爐竈,不用來烹饪, 只用來燒水保溫即可。
桑秋對于吃食在行,但對于如何搭建竈臺, 還是一知半解,具體可不可行,該如何操作, 還是得交給施師傅來決定。
眼看快要到學堂放學的時辰, 桑秋指揮大家把香噴噴的豬油炒青菜,和熱騰騰的豬油渣芋艿端到前面的食堂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秩序維持, 現在來食堂用飯的學生們,都能非常自覺地排成井然有序的長隊, 無需桑秋再另外派出人手來,維持食堂的排隊秩序。
至于用完飯後将碗碟放置到回收髒碗的空竹筐裏一事,是山中書院歷來的傳統。與那些多為富家子弟就讀的書院不同,山中書院向來講求個親力親為,本就沒有多少仆役,像這類學生們都能随手做到的活,都是讓他們自己來。
今年剛入學的新生中,很多也是家境尋常的,平時在家中也會幫爹娘做點活,所以對于自己倒淨碗中剩餘的飯菜,将碗碟收攏到固定為止位置這事接受良好。
不過也有部分新生家境還算優渥,家中都有仆役來負責這些粗活,從來沒有自t己動手幹過,一直以來,家中都是讓他們只管安心讀書就好,這種庖屋裏頭的雜活,在他們的認知裏,都是不需要自己做的事。
所以一到山中書院,看到大家吃完後還要順手收拾自己的碗碟,他們先是表示驚訝,随後眼裏露出些許猶豫與嫌棄,潲水多髒啊,自己還得把吃剩的飯菜倒在桶裏,然後把沾滿油漬的碗放到竹筐裏,平時他們可是半點都不沾這些的。
就在他們面露難色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幽幽傳來:“怎麽,是手腳不靈便嗎?”
一聽這聲音,他們就打了個激靈,不敢循聲回頭,趕緊學着別的同窗的樣,先是将碗碟中的殘羹冷炙倒到一個木桶裏,再将空碗小心地放入竹筐。
“動作輕一些,別磕碰了。”
一聽這話,他們的手又抖了幾抖,頓時放輕了幾分,生怕将這些陶碗給磕碰到了,惹得身後這位宋夫子不悅。
Advertisement
也不知道為什麽,明明這位宋夫子年紀很輕,身形也偏瘦,還長着一雙撩人的桃花眼,明明應該是翩翩公子,但卻十分讓人膽寒,心生幾分敬意。
“宋夫子,我們用完飯了,先回齋舍溫書了!”幾人趕緊撒腿開溜,以免被宋諸又逮住。
因為有宋諸這尊大佛在,加上老生們和其他同窗的帶頭作用,這些原本養尊處優的學子們,也都漸漸習慣了這種自給自足的用飯方式。
所以桑秋現在可以将人手都收攏起來,不用再另外分人出去,打菜的人手也很充足,不過桑秋每次做了新的菜,還是喜歡自己來打菜,如果有學生問起,還能順便介紹幾句食材和做法。
她之前是害怕有過幾面之緣的她原本的“同窗”,會将她認出,後來給他們打過好幾次菜,見他們沒有認出來,加上離入學也過去了好多時日,時間越久記憶越淡,桑秋自認他們如今肯定不會記得她,于是就大大方方地揣着打菜的大勺子,站在打菜處。
大家一進門,遠遠就能看到桑秋站在那兒。
一看到她,大夥兒就安心不少,只要有桑秋在,那今日的這頓飯食,定然是差不了的。
綠油油的青菜,學生們都認識,而另一道菜,則是看上去黏糊糊的一大鍋,似是用醬汁調過,顯出一種好看的紅褐色來,同時泛着點奶色。
濃稠的湯汁底下,躺着不少塊狀的芋艿,一旁是被浸泡在湯汁中有一會,表面有些變軟,散發出豬油特有的醇香的豬油渣。
豬油渣在大頌并不罕見,許多人家自己炸完豬油,也會将豬油渣一并端上飯桌。因為肥肉裏的豐厚油脂已經被炸了出去,成了那一壇子豬油,剩下的豬油渣吃起來香酥脆口,一嚼滿嘴的濃香,咔嚓咔嚓的,卻絲毫不會覺得太過油膩。
但是豬油渣跟芋艿在一起燒成羹湯,在場的學生和夫子們,還是頭一回吃到。
芋艿軟糯綿沙,油渣酥香脆硬,兩者放在一起,從口感上就覺得聽上去有些許違和,再做成羹湯,不知道會是何味道?
要是放在之前,學生們可能還會猶豫一番,思忖着這油渣芋艿羹是否當真美味,但是經過這些時日桑秋給他們帶來的小小震撼,他們已經開始選擇無條件相信桑秋,和她做出來的吃食。
瞧瞧,不說別的,就說這一大盤青菜,就散發出平時不曾聞到的濃郁香味,怪饞人的。
衆學子們一邊規規矩矩地排着隊,一邊聞着空氣中彌漫着的香味,不住地伸長脖子往前探,算着還有多久才能排到自己,滿臉都寫着急不可耐。
而夫子們則要幸運許多,作為師長的他們享有不用排隊的特權,只需坐到他們用飯的桌案前,等着飯食端上桌就行。
不過他們的夥食标準,同學生們倒是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最多就是桑秋閑來給他們加一道小炒菜,用的也多是常見的菜蔬。
桑秋打菜的間隙,偷偷往夫子們的那張飯桌張望了幾眼,找尋着宋諸的身影。
宋諸倒的确在用飯的夫子們中,儀态十分端正地用筷子挑着一小撮米飯,往嘴裏送。
別看他現在吃飯一板一眼的樣子,桑秋之前在後廚單獨給他開小竈的時候,可沒見他有這般矜持,想來現在,只是礙着周圍有這麽多人,且要以身作則給他的那些學生們看罷了。
不過呢,宋諸每次吃飯,倒的确會吃得幹幹淨淨,飯碗裏的米飯一顆不剩,就連粘在碗壁上的那幾顆都會被他吃完。而菜盤裏更是如此,除了最底下的少許油或湯汁,所有的菜都會吃完。
桑秋做吃食,最開心的就是食客捧場,所以宋諸這樣的食客,桑秋自然喜歡得很,至于吃飯的儀态嘛,不重要,不重要。
她遠遠地瞥了宋諸一眼,內心着實有些不滿,明明說好的提前來找她要炒米,結果一直到了現在用飯的時辰,才來食堂。
不知道是不是桑秋的目光帶着點穿透力,正在用飯的宋諸似有所覺地回過頭來。
桑秋趕忙若無其事地收回視線,接過阿壯遞過來的新的一鍋油渣芋艿,繼續給學生們打菜。
等到陸陸續續來食堂的學生越來越少,桑秋終于得空,把打菜的活交給其他幾人,掀起簾子回了後廚。
她今天負責打菜,提前已經吃過幾口墊着,此時也并不太餓,打算一會兒盛一碗底部稠一些的芋艿羹,充當主食。
紅薯、土豆、芋艿這一類的塊莖類食物,桑秋很喜歡,以前懶得做晚飯的時候,就經常蒸上幾個來吃,又軟又糯,鹹甜皆可。
這樣想着,桑秋又開始饞起秋日裏香噴噴、熱乎乎的烤紅薯和糖炒栗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