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拜師
拜師
待到姜恒終于出現在食堂的時候, 潘舟和燕承風二人早已經用完了朝食,正準備結伴去往學堂。
山中書院雖然将學生們學了不同的學堂,但早課以溫習背誦為主, 夫子們也只是輪流端坐在講桌前,給有疑惑的學生們答疑,倒是并不拘着學生們在何處。
所以不在同個學堂內的學生們,在這個時候,往往也會互相“串門”, 找自己想要請教的夫子排隊解惑, 或是自己在書桌前, 埋頭溫習昨日所學的課程。
姜恒來時,天色已經沒有那麽暗了,透出雲後的光亮來,看起來今日是個好天氣。
而食堂中央領吃食的桌案上, 僅剩饅頭和花卷了,姜恒只能認命地嗅了嗅空氣中還殘留着的肉香來過過瘾,誰讓自己別的毛病沒有, 最大的毛病就是賴床呢!
特別是天氣越來越冷,森森的秋意逐漸侵入, 書院又是在這深山之中,氣溫遠比山下更冷,在這種天氣裏, 實在是不願離開溫暖又舒适的被窩啊!
這樣想的當然不止姜恒一人, 與他同時來到食堂的這一些學生,大多都是同他一樣, 捱到再拖下去就要來不及吃朝食的時辰才起的床,匆匆趕到食堂囫囵吃上幾口面點, 喝幾口粥湯,就緊趕慢趕地去往學堂上早課。
換到以前,他們或許寧願幹脆挨餓,也要再多睡上一刻,反正食堂吃食難吃,也不是什麽享受的事。但自從桑秋來了之後,便幾乎再沒有人會不來食堂了,即便是t掐着點一路狂奔,也得拐一趟食堂,吃上一口熱乎飯不可。
狂奔的過程中也得小心着點,可不能被夫子們抓住,尤其是可怕的宋夫子,絕對會笑盈盈地盯着你看,但那眼中沒有一絲溫度,只對視一眼,就能感覺到森然寒意,讓人不由地心中一顫。
不過桑秋似乎是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在昨日,在食堂門口豎了塊大牌子,寫明食堂的朝食供應時間,若是趕在早課開始前踩點過來,那便肯定吃不上飯了。
許多學生看到這塊牌子,都不禁有些躁動,想要抗議一番,但當他們看到宋諸立在板前,目光在木牌上所寫的那幾行字上停留,邊看邊露出十分滿意的神色,甚至還頻頻點頭,嘴角上翹了一個肉眼可見的弧度。
看到宋諸的反應,學生們頓時偃旗息鼓,不敢再吱聲,生怕自己惹了宋夫子的眼,自讨苦吃。
哎,要說宋夫子,要才學有才學,要相貌有相貌,學生們與其說是怕他,更多的是一種敬畏。畢竟他可是探花郎哎,哪個寒窗苦讀的學生,沒做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美夢?
而且宋諸講課也講得極妙,原本生澀難懂的課文,在他那裏像是變了個模樣,比起那些古板的老學究們來說,不知道要生動活潑多少!
但是宋夫子就有一樣不好,那便是在吃食這一道上,未免太過清心寡欲了些。
Advertisement
以前食堂那難以下咽的吃食,宋諸吃得面不改色也就罷了,畢竟當時食堂沒有桑秋,也沒有她做的那些美食,而人又總得要吃飯不是,就是再難吃的吃食,為了不餓肚子,也得咽下肚啊。
但是當食堂的夥食水平突然提高了之後,宋諸卻又對這些美味珍馐,不屑一顧起來。
每當他們興致勃勃地湊在一處,讨論當日食堂的菜肴,或者是期待明日的菜品的時候,宋諸總是會投過來冷冷的眼神,很是不滿。
不僅如此,他還特意在課堂上,痛心疾首地提點他們“君子不重口腹之欲”,規勸他們不能沉溺于美食,而應當将心思更多地放在學業之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關鍵是旁人也就罷了,畢竟許多夫子最近也對食堂的吃食很是迫不及待,連放學都比以前要早了些,要是他們說這話,學生們或許還能硬着頭皮争辯一番。可是宋諸……
他好像就對食堂的變化完全不在意似的,下學之時,所有人都蜂擁蹿向食堂,唯恐比別人慢了幾步,就連夫子的步伐都快上了不少,眉眼間俱是急切。
唯有他宋夫子,慢悠悠地整理完自己的書卷,再慢悠悠地往食堂的方向翩然而去。
于吃食一道,他還的确是以身作則,不重口腹之欲。
什麽搶菜,什麽菜單,對于他來說仿佛一點也不重要似的,等到了食堂,仆役端上什麽,他便吃什麽。因着他從來吃啥都是細嚼慢咽,津津有味的樣子,從他的神情裏,完全瞧不出他對這新菜色有什麽別樣的贊嘆之情。
當然,若是食堂的新廚娘正好在,宋夫子也會十分鄭重地同其道一聲謝,同時誇贊幾句對方的廚藝。
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以往食堂的飯食很是難吃的時候,他對待食堂中的廚工,也是這般的态度……
所以,所有不了解內情的人,都十分默契地達成了一個共識:宋夫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在此等美食面前,居然還能這般自持,鎮定自若,佩服佩服!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
*
食堂後廚裏,依然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情景。
不過桑秋近日來,所要忙活的事倒是越來越少了。
一來,因為馬上就要放旬假,食堂這幾日便不再采購太多食材,昨日送來的豬肉便是旬假前最後一次肉食,其餘都是一些耐放的土豆、白菜、蘿蔔等蔬菜,而這些蔬菜的做法,桑秋已經逐步教會了阿壯他們幾個,不需要事事都自己上手。
二來,施師傅身體慢慢康健,也重新回到了竈前。
施師傅掌廚的次數其實也不多,桑秋嘗過那麽幾次。就是這麽幾次,再結合這些時日來的所見,讓她隐隐約約有了些猜測。
那些飯菜其實刀工和火候等都還尚可,但是在調味上,卻是欠缺許多,要麽過鹹,要麽過淡,所以嘗起來覺得不是那麽可口。
但是施師傅自己沒有提,桑秋便也就識趣地不問。
而食堂的這三人,阿壯、阿重和小蛋兒,桑秋這段時間接觸下來,發現他們并不算是很有天賦,但資質也不算差,若是假以時日,多加練習,不說能成為獨自掌勺的大廚,做個有點手藝的庖廚,還是沒問題的。
桑秋教起他們來毫無保留,只要有請教她的地方,她向來知不無言,言無不盡,還手把手教學。
他們三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畢竟廚藝那可是庖廚們用吃飯的家夥,就這麽直接教給了他們,讓他們受寵若驚。
三人一合計,打算拜桑秋為師。
這其中,阿壯原本已經拜了施師傅的,若要再拜個師父,肯定要先經過施師傅的同意。他糾結了許久,才同施師傅說了這事,沒想到施師傅欣然一笑,還誇了他一句有眼光。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桑秋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雖然她活了兩世,統共加起來算,年紀确實也不算小,但是這一世她好歹還是個十六七歲的小娘子,她可不想年輕輕輕,就有這麽三個好大徒弟,弄得自己的輩分蹭蹭蹭往上漲。
而且桑秋把他們當朋友,這種相處方式下她很是輕松自在,若是突然成了他們的師父……桑秋想象了一下這個畫面,實在是有些美麗。
因為桑秋堅持不肯收徒,他們三人也只得作罷,不過私下商量好了,雖然桑秋名義上不肯收他們,但是實則教他們可不少,他們應當投桃報李,按着孝敬師父那樣來孝敬她。
這樣一來,桑秋手上的活就更少了,弄得她都有點不好意思,于是轉而更加努力地鑽研菜譜,勢要用食堂這有限的食材資源,發揮出無限的價值!
她想起以前吃過的素食館來,琢磨着或許可以想辦法,把這些沒有葷味的素菜變個花樣,弄點形似神似味似的以假亂真的吃食出來?
什麽素雞素鴨素魚素蝦素羊肉素牛肉素鮑魚,就沒有仿不出來的,雖說她之前沒有做過,但嘗還是嘗過的嘛,自己琢磨琢磨,應當也能做出個幾分像。
咱倒也不是修身養性要吃素,這不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嘛!
主意已定,她來了興致。今日晝食和暮食的食單早已定下,都是之前做過的幾個菜式,她已經教了阿壯他們,眼下見他們雖然還有些生疏,但一板一眼都嚴格按照她所說的步驟來,出不了什麽岔子。
于是她就自個兒在後廚裏尋了個空地,扯了個小板凳坐在那裏,又拿了一把更高些的凳子充當桌案,拿着紙筆在那裏,既能看到後廚中其他人的動向,以免哪個環節出錯,一邊開始在腦海裏搜尋回憶起素雞的做法來。
素雞的做法她在視頻網站看過視頻,隐約還能記得步驟,但具體的用料比例已經記不太清,只能靠自己來嘗試。
她絞盡腦汁,握着筆把自己能夠回想到的內容先都記下來,另一只手倒也不閑着,從一旁的一個小布兜裏抓過一把炒米來,丢進嘴裏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