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花卷(一)
花卷(一)
桑秋忙完暮食的活計, 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暮食的酸辣土豆絲廣受學生們的好評,倒是書院的夫子們果然如之前阿重所說的那般,對于辣椒的接受程度沒有, 嗯,年輕人那麽高,覺得此等辛辣刺激之物,不利于修身養性。
因此只有姜夫子等少數幾人,才興致勃勃地選擇了酸辣口的, 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即便辣得不停地往外吐着氣, 也絲毫不停下進食的速度。
桑秋看在眼裏,不禁思忖着,自己這辣椒,看來還是加多了些?要知道按照她以前的口味, 那可得再加上多多的辣椒才過瘾。
看來辣菜在此朝此處的普及程度,還是遠遠不高,不過桑秋也不急, 來日方長,酸辣土豆絲只能算是開胃前菜, 後面還有更豐盛的硬菜在等着呢。
思及此處,桑秋一把抓住正從她身旁經過的阿重:“下次山下送肉食過來,是什麽時候?”
“其實這還真說不準, 有時隔得近些, 有時吧又過好幾天才送來,施師傅也基本都是随緣, 沒有刻意去要求過,反正每個月都按時結錢就是了。”阿重下意識地想撓撓頭, 但發現手裏還拿着塊髒抹布,趕緊停了手。
“不過,按着以往的慣例,不出啥情況的話,明後兩天總該會送上一次。”阿重見桑秋眉頭微皺,以為她是因為食材的匮乏而苦惱,又馬上補充了一兩句。
桑秋倒不完全是因為這事而煩惱,哪怕只有蔬菜,她變着花樣,也能做上好幾日不重複的。她更多的,是在考慮人員的分配問題。
這兩天的菜都是她做的,雖然有阿重和小蛋兒幫忙做一些雜活,阿壯除了平常的洗菜、切菜一類的活之外,還會些廚藝,能幫忙打個下手,但是炒菜的活還是得她自己一個人來。
之前她雖然有在鄉裏擺過小攤賣上一些吃食,但也都是小炒一類的,數量不多,賣完就收攤,還從來沒有做過數量這麽龐大的大鍋飯。
大鍋飯比起小炒菜來,調料和火候的差別還挺大,前者倒是好解決,桑秋用的是少量多次的方法,在自己有些不确定油鹽醬醋的比例的時候,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逐漸試探,到現在,已經能夠小手一揮,輕松搞定調味。
至于後者,則需要桑秋不斷地揮舞着鍋鏟,在一整口大鍋中來回翻炒,使其中的每一塊食材都能受熱均勻,幾乎沒有能停手下來的時候。
而且一鍋往往還不夠所有人吃的,加上食堂又沒有太好的保溫措施,為了防止後面來的夫子和學生們吃到的菜變涼,桑秋一般都需要将每一道菜炒上兩大鍋,才能滿足食堂的需求。
一頓飯做完,饒是桑秋的臂力很是不錯,還是明顯感覺到發脹,腰背也酸痛,想想若是之後的所有菜式,都需要她來做的話,體力遲早會要透支完。
Advertisement
這兩天下來,她也有些弄明白了,為什麽食堂之前的吃食可以難吃到這種地步。
大頌以前的朝代,烹饪方式以清蒸和炖煮為主,炒這種在現代最為常見的烹饪方法,在這裏卻并不流行。
不過自從大頌建朝以來,炒菜這種烹饪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京城中的許多高檔酒樓中,已經有了許多用炒的方式所烹出來的新菜式,受到了許多高官貴胄的一致好評。
但是畢竟還是新興出現的烹饪菜肴的方式,雖然京城中已經常見,但到了地方的州府鄉縣,越是偏遠的地方,炒菜出現的越是少。
就比如之前山中書院的食堂中,基本還是以白水煮或者清蒸的方式來做的,如果要用醬油之類的調料,也多是用一鍋炖的方式,在鍋裏焖着。
食堂的鐵鍋又大,火候其實不易掌握,施師傅的身體不是很好,在竈臺前站久了就會有些頭暈,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讓阿壯來幫忙的,阿壯為了确保把菜做熟,往往都會多煮或蒸上一會兒,口感和味道就會大打折扣。
而這兩年來書院上學的學生們,不少家裏條件還算不錯,以前不說每天,偶爾吃上幾次新式菜肴,那還是有的,更不用提像潘舟、燕承風之類家境優渥的,所以在家中吃的好吃的美味的襯托下,書院食堂中的這些吃食,便更難以下咽。
書院裏的鐵鍋,也多為炖煮一類準備的,其形狀和結構其實并不适合用來炒菜,桑秋這幾天也是勉強使用,用得并不是太順手,所以在确定留在食堂,并且接過阿壯手裏的活,來負責食堂的晝食和暮食之後,她一直想找機會同施師傅說說,看看能不能找鐵匠,打上幾口适合用來炒菜的大鍋。
只是施師傅眼下舊疾犯了,還躺在屋裏歇息,桑秋也不好去貿然打擾他休息,說起來,也不知道今天下午蒸的那個冰糖炖梨施師傅吃着如何。
“桑……桑廚娘。”阿壯不知道什麽時候也走了過來。
他對桑秋的稱呼已經從桑姑娘改為了桑廚娘,顯然是對桑秋的廚藝很是佩服,只是始終沒法像阿重和小蛋兒那樣自然而又親昵地用阿秋等詞來喚她。
“嗯?”桑秋回過頭來。
“明早的朝食,你看做些什麽?”
“啊?”桑秋有些愣怔,“明日的朝食?”
今天過來的時候,阿壯就向她轉述過施師傅的話,說是之後晝食和暮食都由桑秋來掌勺,朝食這一塊兒就還是讓阿壯來做。
“哦,不是施師傅的意思!”阿壯生怕桑秋誤會,馬上補充解釋道,“是我自己覺得桑廚娘你這不是廚藝比我好那麽多,想找你出出主意。你放心,明早你盡管睡,不用早起!”
桑秋:……我倒也不是這個意思。
她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先問了問食堂朝食的情況:“你們之前朝食一般吃的什麽?”
“粥,稀飯,配些饅頭或烙餅。”阿壯如實答道,“就這些,沒了。”
“我想想。”桑秋思考,太複雜的他們一時也學不來,又想搞點新花樣,那不如……
“要不就做個花卷吧?”桑秋建議。
“花卷?”阿壯顯然是沒有聽過這名字,“是面食嗎?”
“對,也是一種面食,将面團卷成有許多褶皺形似花朵的形狀,所以根據形狀來命名為花卷。”桑秋盡量用簡短的描述來形容花卷,“花卷此物,可以加些綠蔥或者油鹽來做成鹹口的,也可以放點紅糖或者花生芝麻類的做成甜口的,甚至夾放點肉進去做成肉花卷也行的,總之,花樣多得很。”
花卷是桑秋能想到的做法相對簡單,又能變出許多新花樣,适合朝食的點心。
雖然從模樣上看,花卷那如花瓣一般一層又一層綻開的褶皺,看起來似乎做着并不簡單,但其實用一根筷子一壓一轉一卷,一只好看的花卷就大功告成,學會了後,只要會揉面會調餡,就能輕松搞定。
還沒等阿壯開口,桑秋就貼心地主動提議道:“不如我們先來做幾個試試?我教你。”
“可……”阿壯雖然入這一行的時間不算太久,但也知道,對于廚師而言,最要緊的就是手裏的這些食方子,都是輕易不外傳的,特別是那些沒聽說過的獨門秘方,哪怕是再多的銀錢那也都是不換的。
有教食方的,那都是師父傳給徒弟相承的,且絕不能外洩,像桑秋這樣,直接把他聽都沒聽過的食方做法教出來的,他還是頭一回見。
“怎麽,人家桑廚娘都願意教,你還不願意學了?”
兩人聞言回頭,卻見是施師傅不知何時起來到了後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