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4
雪月國的子民,分為貴族、士族、庶人、賤民四個階層。
蘭家祖上是庶人,家中成年男子,沒有科舉門路;家中适齡女子,也不在選秀範圍內。
庶人家族,無根浮萍,打不下什麽zheng治根基。
想要榮華富貴,只能依附于朝中得勢者,兩相勾結,從中獲利。
從蘭矜姑婆那一代起,蘭家的女人就占據着禦膳廚房的掌事之位,壟斷了所有物資供應,從中謀取暴利。并以“姑姑帶侄女”的形式,延續着這一傳統。
蘭矜是這一代被選中的人。
她人如其名,蘭質蕙心,聰穎可人。
小小年紀,既上進又通透,争該争的、讓該讓的。
叔伯家同齡的女孩都羨慕她,甚至嫉妒她,即将成為家族的榮耀。
小的時候,她也很得意——
将這一份小小的得意,藏在心裏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長大了以後,她卻不知這有什麽可得意的。
家族的榮耀?難以啓齒的犧牲罷了。
進了王宮,名義上就是國主的女人。
自稱奴婢,一生服務于國王和後宮的妃嫔們。
外人看着風光體面,不過是手上有些權o力。一旦入了局,就要牢牢守住自己的位置,緊緊攢住這些權o力,竭盡所能地為家族謀利,直到下一代被選中的女孩入宮,在自己的扶持下,成為新一任禦膳廚房的最高掌事,能夠獨當一面了,青春已逝、容顏漸衰的自己,便可以告老還鄉了。而守護好這個位置,要付出的的艱辛與代價,只有坐上這個位置的人,才能真正了解。
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國度,庶族必須依附貴族,女人不得不依附男人。
姑姑的靠山,是暴o君申屠昌的寵臣南郭坤。
南郭坤倒臺後,蘭家決定轉投新一代權臣——右相司徒道發。
司徒道發看不上姑姑,嫌她年紀大,目光濁,滿臉的算計與世故。
姑姑便懂事地将她獻了上去。
身為蘭家的女兒,就要為蘭家付出自己的一切。
她含淚忍受了。
鄰居家的阿轍哥哥,是她從小就戀慕的人。
入了宮以後,他們很少再見面,每月月底探親日,她滿心歡喜想見的,不是父母親人,而是她的阿轍哥哥。然而,父親母親總是在家裏等着她的,總有很多話要教導她,叮囑她,生怕她在宮裏行差踏錯,帶衰了家族。阿轍哥哥卻時常在外游學,難得碰到。後來,阿轍哥哥考上了狀元,國主欣賞他,提拔他,他忙到連家都很少回了。
令她欣慰的是,阿轍哥哥至今未娶親,一門心思報效國主知遇之恩。
每當她思念阿轍哥哥,就會擡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月光皎潔,不染纖塵,一如阿轍哥哥這般行止高潔的君子。
那是她心中唯一的一片淨土。
可是,如今阿轍哥哥也不幹淨了。
他跟一個名叫蘇棠的青樓女子,緋聞傳的沸沸揚揚,都傳到了後宮。
***
蘇棠色藝雙絕,豔名遠播。
百裏轍早就聽說過她的豔名,心中很是不屑。
他愛慕的女子,是這世間最高貴的女子,豈是這種煙花柳巷裏塗了染料的土泥巴可比?
他的弟弟百裏軒,戀慕蘇棠,相思成疾。
躺在床榻上茶飯不思,寄給蘇棠的情書一封又一封,從沒得到回應。
家裏人着了急,将他從府衙尋來,求他救救他的弟弟。
他發誓,倘使躺在病床上的不是他唯一的親弟弟,他才懶得理會。
大好青年,正當年華,不去參加科考,為國效力,整日流連花街柳巷,為一個青樓女子失魂落魄,到頭來,還落了一個舔狗的癡名。說不定,人家根本不記得他是誰,實在是沒出息,沒志氣。
他為弟弟出頭,找到紅袖招來。
沒想到,卻在三局對弈後,被蘇棠深深吸引,不可自拔地愛上了她。
而蘇棠呢,早就聽聞他的才名與品性,心悅于他。
又聽說他三十而立,至今尚未娶妻。
外界稱他勤于公務,是個好官,實則天下女子,沒一個入得了他的眼。
好勝心起,便對他更加感興趣。
她故意在鬧市中一個回眸,引o誘了百裏軒,卻在他登門拜訪時,将他拒之門外。而後,一封又一封情書寄來,她也視作不見。聽說,他為了自己得了相思病,快要病死了。她卻在心中盤算,百裏轍的心,是比幹一樣的七竅玲珑金子心,公務再繁忙,勳舊派再難對付,怎會不近人情到,放任自己的親弟弟自生自滅呢?且等着吧,等他找上門來,為他的軒弟弟出頭。
就這樣,守株待兔式地俘獲了他的心。
他成了她的入幕之賓,她為他賭書潑茶,紅袖添香。
兩個人的緋聞越傳越廣,越來越離譜,直到傳入了他的政o敵耳中。
他活在光明裏,道德上近乎完美,完美得像一個聖人,沒有瑕疵可遭抨擊,沒有弱點能被擊垮。因而,他可以做他的清流直臣,不被任何權勢裹挾。
她的出現,打破了他的完美,給了他的對手可乘之機——
他的一系列改o革,有效地将權o力收攏到了國主手上,觸犯了勳舊派的利益。
國主力挺他,卻沒有力挺到底。
為了平息勳舊派的怒氣,獻祭了他。
若不是惠後求情,他只怕不止被判流放,連項上人頭都不一定保得住。
遠赴流放地的前一夜,惠後微服出宮,找到了他——
她一身男兒裝扮,清麗傲然,一如當年。
她在他呆若木雞的剎那,撲上去擁住了他,求他給自己一個兒子。她為了他開罪國主,她失寵了,還帶累了長孫家族。她得靠這個兒子複寵,保住後位,度過難關。他便如撲火的飛蛾一般,失了智。
有惠後打點,他前往流放之地的路上,雖然辛苦,但沒有官兵刁難。
在北境苦寒地,他見到了蘇棠。
他鄉故知,恍如隔世,感動到幾近淚下。
蘇棠卻說,她不是為了他到這兒來的。
聽說,北地民風彪悍,舞蹈風格奔放豪邁,節奏明快,有其獨到之處。
她是來這裏學習異域歌舞,提升藝術水平的。
***
申屠晉流放了百裏轍,但一直沒忘了他。
他欣賞他的才華,見過他的能力,也從不懷疑他的忠心。
只是,他與勳舊派積怨太深。
他不能再用他了。
他要把他留給自己的兒子。
等自己老了,勳舊派的那些老臣們只會更老。
等世子登基,再起用百裏轍,百裏轍定會感念這份大恩,誓死效忠新的國主。
二十餘年後,申屠晉駕崩。
申屠裕上位,他聽父王的話,替百裏轍翻了案,赦免了他的罪行。
這個時候的百裏轍,在他眼裏,已經太老了。
他下旨将百裏轍從北境召回,賜了他宅子和良田,但不打算再起用他了。
從北境到京邑城,路途遙遠,乘着馬車也要半年時光。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在百裏轍回京邑城的半路上,新王就大病一場,一命嗚呼了。
申屠裕自幼體弱,膝下無子。
長孫惠的兒子申屠祎,順理成章,繼承了王位。
她也如願當上了攝o政太後。
申屠祎聽母後的話,頒布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封回京途中的百裏轍為從二品中書令。
百裏轍已過天命之年,本不想再參與到朝堂政o鬥中,但惠太後需要他。
新王登基,這個時候的惠太後,根基不穩。
當然了,如果蘇棠開口阻止,他也可以不去。
她陪他走過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光,他願意為她做任何事。
但是蘇棠沒有開口。
她懂他壯志未酬,該去做他該做的事,該去見他想見的人。
她也該回到她來時的地方——
紅袖招的舞樂編排,二十年了,還是那些套路,她實在看不下去了。
重新回到朝堂,有了比先王更強勢、更有魄力的惠太後作後盾,百裏轍比先前更大膽地推行新政,利于民、利于國、利于王,成效顯著。
歷史對他有四字評價:輔國良相。
他為了雪月國鞠躬盡瘁的後半生,歷歷都記錄在史書上,流傳在後世人心中。
他走的時候,亦非常安詳,有如燃盡了最後一滴蠟淚的蠟灰。
只遺憾沒有同蘇棠道一聲再見。
百裏轍的一生,愛過兩個女人。
昔年男兒裝扮,見識博遠,而今高高在上的太後長孫惠。
和塵埃裏開出來的蘇棠。
***
雪月國效仿盛國,以儒學禮法安邦定國,但又學的不夠徹底。
隔壁盛國從父系,而雪月國從母系。
母親是貴族,所生子女便世世代代為貴族。
母親是官婢,所生子女生來便是服侍人的命。
母親是妓女,她的子女打一出生,便被貼上“賤民”的标簽,沒有好的出路。
蘇棠和孔蓮都擺脫不了命運。
她們的母親擁有出衆美貌,嫁去了官吏家做妾,從小也是錦衣玉食長大,跟其他的兄弟姐妹一樣,識字念書,有良好的禮儀教養,和較高的文學素養。到成年後,依舊被送往紅袖招,賣唱賣笑。
她們這些出身低賤的人,不配使用複姓,就連閨名,也只能用取一些樸素的花兒、草兒——
她叫蘇棠,她叫孔蓮。
蘇棠自負才名,眼高于頂,性情疏狂。
孔蓮就比較務實了。
她不甘心這樣的命運,她想要逆天改命。
入宮為先王祝壽獻舞時,于人群中一眼選中了惠後,做自己的主公。
于是,她使出渾身解數,迷惑了惠後的哥哥長孫兀,從而搭上了惠後這條線。
很多年以後,她見到了在惠後授意下,由新王親封的從二品院史北堂昕,才明白,長孫兀願意為她贖身,把她接出紅袖招,納她為妾,并不是為她的美o色所迷惑,而是因為,她的那一雙眼睛,像極了那位雪月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醫官。
再觀察長孫兀的正妻,鼻子、嘴巴也都是北堂醫官的影子。
她笑了。
笑自己自诩聰明絕頂,這麽多年來,竟從未真正了解長孫兀。
只知他生得肥頭大耳,滿腦子都是漿糊,心智與心志,都跟他的妹妹惠後,有雲泥之別。
偏偏命好,有個母儀天下的妹妹。
沒想到,這副酒囊飯袋的外表下,竟藏着一顆金子般的真心。
雖說這真心并不是給她的,也挺教人感動。
說實話,她也一點都不嫉妒,她打從一開始,就沒想要一個男人的真心。
蘇棠是個會為愛癡狂的性情中人,她并不是。
長孫兀是真心還是假意,她都無所謂。
他能将她從紅袖招贖出來,她已經很感激了。
沒有他,她不會結識惠後,并與這位雪月國最尊貴的女人,後半生同氣相連——
她的心思,都用在了惠後身上,懂惠後所想,思惠後所思。
她知惠後與勳舊派不睦,而世子申屠裕是勳舊派擁護的人。
若世子上位,惠後的處境不容樂觀。
惠後寬宥仁善,待世子一片慈母心,怎麽能有歪念頭呢?
她便在一向脾虛體弱,連子嗣都沒有一個的申屠裕登基半年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出手,加速了他的死亡。
惠後的兒子申屠祎,順理成章地繼位。
長孫兀正妻病逝後,惠後也回報了她,将她扶正,并主動封她做了一品诰命夫人,給了她自己做夢都沒敢企及的,無上的榮光。
國士遇我,國士報之。
在孔蓮的扶助下,惠太後垂簾聽政三十年,以雷霆手段,鏟除了所有zheng敵,将司徒道發為首的勳舊派勢力連根拔起,成為了繼堤太後之後,雪月國歷史上最知名的攝o政太後。
她的目光之遠,心志之堅,遠勝她的夫君。
她的夫君在位時做不到的事,她都做到了。
***
蘭矜離開王宮的那一天,夕陽無限好。
不,準确地說,她是被罷了掌事之職,趕出王宮的。
司徒家倒了,依附于司徒家的蘭家,自然也不能幸免。
她的姑姑在堤太後藥膳裏動手腳,她給惠太後的飲食裏加大補品分量,導致惠太後當年差一點胎大難産的事,也都被翻了出來。
她沒做什麽辯解,當即畫押認罪。
她們這樣的無根家族,牆頭草、随風倒,早晚會有這麽一天。
涉及王室秘辛,惠太後不想大肆宣揚。
孔夫人便沒有公開審判她,只将她過街老鼠一樣,趕出了王宮。
蘭矜沒有直接回家,先去了趟紅袖招。
她想看一看傳說中的蘇棠姑娘,長什麽樣子。
究竟是什麽樣的女子,奪走了阿轍哥哥的心,為她終身不娶。
很可惜,她沒有見到蘇棠。
蘇棠外出游歷,見識天下山水,追求藝術上更高的造詣去了。
蘭矜沉默了。
她大半輩子都困于高高的宮牆內,沒有見過這般自由浪漫的女子。
離開京邑城前,她又去了趟尋章臺上的回廊亭——
蘇棠的衆多仰慕者,出錢出力,請來京邑城最好的繡娘,将她的詩作刺繡在飄簾上。
長長的回廊裏,懸挂着蘇棠生平所作百餘首詩。
她一首、一首地拜讀,并臨摹下了她最中意的那一首——
紅袖招招風滿樓,踏歌雲階北地游。
禦下黃塵翻九州,美人三笑斷箜篌。
去歲深冬折梅手,又戀紅薇過牆頭。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