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子歸去
“如果女兒成了大少爺的房裏人,生個一兒半女,将來也能給家裏人除籍,成為良民。”萱草知道自家兄弟都是聰明人,偏生是個奴才命,嫂子雖然不吭聲,但是也是家生子,是個奴婢。
一家子的奴才,她知道什麽才能讓他們動心。
果然,這話一說,一家人的眼睛都亮了,唯有母親,深深的嘆了口氣。
生個一兒半女,那就是吳家的孩子,哪怕是姨娘,也得給幾分面子,生了二小姐和三小姐的兩位姨娘,其中一個就是家生子,一家子都被擡了良籍,成了平民百...... 從這一刻起,萱草決定不惜手段也要達成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要在大少爺面前露臉,只是,她想的挺好,可小老爺不出門,誰也沒辦法。是年歲末,琉球中山、哈密、安南、烏斯茂新春入貢。時間過得很快,小年過後便是除夕,大年到了。
吳家這個除夕過的不錯,起碼餐桌上不再一片素裹,白切肉,清蒸魚,羊肉燴白菜,清炖牛肉。
這是關外販賣過來的草原上的牛,價格昂貴,明朝的耕牛是不能吃的,那個更貴,而且耕牛如果有個好歹,是要罰錢的,朝廷對耕牛很重視。
大門上依然不貼任何喜慶的東西,對聯也沒貼,只用黃表紙在自家正廳的「門上貼了個福字,算是過年了。
守夜與去年差不多,只不過小吳瓊因為跟吳有為熟悉了,對小叔叔比較依賴,一晚上都跟小叔叔在一起玩兒。
吳有為也喜歡小家夥兒,正好哄孩子,也省得跟吳俊沒話找話,怪尴尬的。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日子到了天順八年。
李東陽自從跟吳有為會面以來,一直對他的提醒耿耿于懷,自己也真的做了很多準備,甚至因為他一直是個名人,跟千歲爺也說得上話,遞了話過去,某一日跟千歲爺會面,提醒了一番。
雖然這很不恭,但是千歲爺卻面露哀榮:“謝謝西涯先生提醒。
他竟是連這個年都過的馬馬虎虎,心裏有事情,吃東西都沒味兒。
而過了除夕,便是天順八年。
八年春,正月乙卯,帝不豫。
因為是新春正月裏,很多活動都需要皇帝露面,偏偏皇帝病了,起不來了,好在李東陽得了吳有為的提醒,早有準備,又有幾位內閣大臣商議好,在己未的時候,皇太子攝事于文華殿。
Advertisement
京中頓時風聲鶴唳了起來。
吳家更是守孝的人家,這個時候更是關緊了門戶。
吳俊帶着吳孫氏回了一趟娘家,也就是他大舅哥家,也不知道得了孫镗什麽話,兩口子回來之後,雖然依然守孝卻洋溢着一身的... 歡樂!
吳有為看他們倆覺得這裏頭恐怕有事兒!
正月還沒完,年味兒還沒散去,己巳的時候,聽說皇帝好了點兒,卻在有精神的時候,下了遺诏,其中有一條,便是“罷宮妃殉葬”。
宮妃殉葬,自古有之,卻在皇帝的手上結束了,而且他留的是遺诏,後世子孫想改也改不了了。
庚午,上崩,年僅三十有八。
當一陣一陣的鐘聲傳來的時候,整個京城都陷入了哭聲裏。
皇帝薨逝,天下素缟。
吳家也不例外,幸好吳家因為守孝,一些東西都是不犯忌諱的,而且白缟都是現成的,只要在【門前搭上就行了。
全家再次穿着孝服,不知他們一家,全天下都給皇帝服喪。
皇家的守孝期跟平民不一樣,俗話說得好,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皇家是按日度月,一般人家守孝是二十七個月,而皇家只需要守孝二十七天,就得正常的上朝。
不然一個國家的皇帝要是兩年多不工作,這天下就得亂了。
所以很快,二月億未的時候,上尊谥,廟號英宗,葬裕陵。
歷史上對其贊日: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楊、胡淡、張輔,皆累朝勳舊,受遺輔政,綱紀未弛。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乃複辟而後,猶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至于上恭讓後谥,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明史》中記載: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諱見深,英宗長子也。母貴妃周氏。初名見浚。英宗留瓦剌,皇太後命立為皇太子。景泰三年,廢為沂王。天順元年,複立為皇太子,改名見深。
天順天順八年正月,英宗崩。
乙亥,即皇帝位。
以明年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
免明年田租三之一。
浙江、江西、福建、陝西、臨清鎮守內外官,諸邊鎮守內官,正統間所無者悉罷之。
下番使者、緝事官校皆召還。
鬧哄哄的正月裏一片白,人也沒有心情歡聲笑語,整個年前半段過的熱鬧,後半段過的凄涼,連正月十五都沒好好過,到了二月,英宗的葬禮才算結束。
只是這一年的時間裏,依然是天順八年,憲宗即位,這一年也不能改國號。
後宮也沒封賞,只是依然要處理朝政大事。
三月的時候,下了幾場雨夾雪,還挺大,但是農人高興”了,這麽一來,春天就不會幹旱‘了。
四月的時候,便開始了春耕,一年之計在于春,古代對春耕秋收的重視,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什麽事情都得給這兩件大事讓路。
吳家的莊子上也開始了春耕,吳有為暫時無事可做,只是這一日,有人來找他。
門子來告訴吳有為,是個莊子上的人。
吳有為想起了原主記憶裏的那個小莊子,就叫了人進來。
是個老實巴交的莊戶漢子,穿着雖然是細布做的七成新的衣服,卻洗的很幹淨。
“小的吳二,給小老爺請安。”來人一見到吳有為就跪地磕了個頭。
吳有為一愣:“吳二?”
趕緊翻找原主的記憶,這個吳二竟然是原主那個莊子上的莊頭。
莊頭就是這個時期,大戶人家所設田莊的管理人。
“哦,是你呀,你來有事情?”吳有為和氣的問話,并且叫他起來回話。
吳二站起來後也很拘束,其實要不是長時間沒有小老爺的消息,他也不會找來吳府。
“回小老爺的話,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您看今年的田地,還是照往年的規矩來,或者您想改種點什麽?”吳二還從懷裏掏出了兩張銀票:“這是去年和前年的産出,因為您沒去,小的一直都留着呢。”
那是兩張銀票,一張五百兩,兩張一千兩。
京中錢莊的票子,到那裏就能憑借銀票提現銀。
“剩下的一些散碎銀子,小的采買了一些莊子上用的東西,分給佃戶們了。”吳二垂首道:“馬上就要除孝了,恐怕會分家,老太爺生前就已經給您在那裏建了個院子,只是尚未修整好,老太爺就去了,小的也挪了一些錢財,将那裏修繕了一番。
吳有為這會兒已經在原主的記憶裏翻出來這一一段了。
吳二是吳老太爺生前在外面撿到的乞兒,被吳老太爺帶回來養大了,後來在他長大成人之後,弄了良籍放了出去做平民百姓,因為當時吳老太爺仿佛知道了些什麽,自己留了一手,沒跟家裏的妻兒說,就在外面攢了點人手。
一直到二兒子去世,小兒子中舉,吳老太爺才将這些人手召集起來,因為他們都是在外面生活的,跟吳府沒關系,吳老太爺用着也放心,就将他們安排在給小兒子準備的莊子上,他們在那邊有田地,但是不太多,吳老太爺就将那邊的田地租賃給他們種,自己則是只管收租。
因為吳家是官家,土地産出不用交稅,吳老太爺又不缺那點錢,于是每畝地只收三成的租子,加上附近唯一的村落裏的人都是他的人,所以對那裏很放心。
這事兒也就最近五年發生的,吳二也是個老實人,許久不見主家來人,到底是覺得這麽多錢放在自己這裏不舒坦,家裏的媳婦兒也說,還是給小老爺送去的好,萬一小老爺有用呢?
于是他就來了。
吳有為看着眼前老實巴交的人,真是心裏感嘆不已:誰說古代的奴仆都是奸懶饞滑的?
這就是個老實人。
吳有為問他:“附近幾戶人家?"
“我們那個小村子極小,小的就是那裏的裏長,只有十幾戶人家,兩頭耕牛,四頭驢子而已。”吳二道:“不過請小老爺放心,都是老實本分人家,且都受過老太爺大恩,必能護着小老爺太平一世。”
吳有為明白他的意思,這些人,要麽是孤兒,要麽是沒有家人的,吳老太爺養活了他們,并且養大了他們,現在是要他們報恩的時候,也不求他們肝腦塗地,只求他們能護着自己這個幼子。
家産,田地,房屋,人。
拳拳一片慈父之心,只可惜,這兒子的芯兒,也是換了。
“我記得,那裏有三頃地?”三頃既三百畝地,着實不少了。
“是,上等田一頃,中等田一傾,新開荒的有一頃,再多就不行了。”吳二道:“西邊隔壁是個皇莊,前頭是莫靈湖,東邊是良田,良田的東邊便是莫靈村,因為挨着莫靈湖就叫了莫靈村。
莫靈村,莫靈湖,他的那個地方,是個莊子,就叫莫靈山莊!
吳有為瞬間就想到了這一點!
感覺很武俠,很江湖的一個名字。
其實就是一個糧莊而已,跟江湖豪客一點關系都沒有。
只是他在初中中二時期,特別喜歡武俠,可能是從小身體不好的關系,最羨慕那種蹦蹦跳跳能跑能跳的生活,尤其是武俠裏,大蝦一掌打下去,天崩地裂!
小蝦米也能一縱上了房頂,人人都會兩下子輕功,飛檐走壁不在話下!
雖然後來知道那都是作者杜撰的,都是假的,可哪個男孩子小時候沒有一個江湖夢呢?
他無法在書中所寫的武俠世界生活,起碼個自己一個可以放大腦洞的地方,這個地方,他決定了,就是莫靈山莊!
夢想是好的,但是想要支撐起夢想,就要有跟它匹配的現實。
吳有為知道,自己一個文弱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哪怕他再鍛煉身體,也不是種田的料。
這些人忠心,可比他老孤一個強多了!
便做了個決定。
“錢我收下一半,剩下的五百兩,你拿回去。”吳有為将一張五百兩的銀票遞給他。
“啊?”吳二吓壞了:“這個小的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