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莊上來人
“不是給你的,你聽我說。”吳有為道:“你帶着錢回去,如今耕牛多少錢一頭?"
“春耕的時候貴一 一些,四十兩。”吳二道:“小的家裏有耕牛。”
“你有,別人家沒有。”吳有為問他:“家裏沒有大牲口的,有幾家?”
“三頭驢子分別是小的三個女婿家的,小的親家裏有一頭牛,小的家裏也有一頭牛。”吳二老實的道:“小的親家也跟小的一樣,受過老太爺大恩,且他比小的強一些,會算賬,也略認得幾個字。
吳有為.....
合着那地方十二戶人家,一半跟吳二是親戚啊!
“沒有牛的人家是小的結義兄長,也是老爺子安排的,跟小的出身差不多,因為都沒名沒姓,就随了老太爺的姓氏,他家雖然沒有牛,但是我們都是換着使用耕牛,他家四個小子,一個閨女,都成親了。”吳二真是有啥說啥。
吳有為......!!”
他剛才想錯了,不是一半跟吳二是親戚,而是都是親戚。
“這麽說,那裏一共十二戶人家,其實就兩家而已?”吳有為細算了一下:“你叫吳二,你那個義兄叫什麽?"
“吳大。”吳二特別誠懇地道:“大哥什麽都好,就是不太善言談,所以我當了裏長,他就當村長。”
這年頭,裏長是直接跟官府打交道的,村長則是管着村裏人。
其實那個村子太小了,十二戶人家,只勉強夠得上是個村子而已。
這些人,就是吳老太爺留給他幼子吳傭吳有為的班底,雖然都是農戶卻忠心不二:。
而且吳老爺子有一點做得很好,他沒讓這些人入奴籍,當下人,而是給了他們良籍,讓他們可以直起腰版當個平民百姓,就算見到貴人,也會口稱“草民”而不是“奴才”。這些人豈能不親近他?不感激他?
尤其是吳大和吳二兩個人,眼看着家裏就能見到第三代了,這第一代是孤兒,沒有什麽祖上可追溯,自然不能科舉;第二代是标準的農民,只顧着土裏刨食養活全家老小了,也沒時間讀書,更何況是科舉了;第三代就不同了。
Advertisement
如今吳家生活也好了,有了一些存款,土地雖然不多,這不是還可以租賃小老爺的田地種植麽
這兩年有了倆錢,第三代也很快就要來了,小時候好好教養,大了或許能考個功名回來,改換門庭,指日可待啊!
當然,他們想的挺美好,卻也知道現實的殘酷,當年老爺都沒曾考上秀才,他們農戶人家的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有那個命。
不過,有希望就是好的,總比絕望要好,所以他們是從心裏感激吳老太爺的,對吳有為名下的田地都照顧的很好。
吳有為什麽人?
腦筋一轉就明白了當年吳老太爺的安排,這是将人家祖孫三代都替吳有為圈住了。
果然是個聰明人!
吳有為想通這一點,頓時對那個沒見過面的老太爺刮目相看。
以前只因為是個老糊塗蟲,自己的二兒子都被嫡妻算計的憋屈死了,還不知道呢!
如今卻覺得,這人還不錯嘛!
想到了這裏,吳有為更是柔聲道:“即便是有耕牛,也只是兩頭而已,你回去後,用這五百兩,買十頭耕牛,加上你們兩家的,一家一頭,驢子可以用來做一些農活,拉個石磨做個豆腐之類的,或者碾個磨盤之類的活計,剩下的錢,你盤算一下,将我那莊子都打,上地龍,那個冬天熱乎,我想,除孝之後,就得分家了。
分家之後,他就打算住到那裏去。
“是,謝謝小老爺!”吳二立刻躬身,一家一頭耕牛當然好了。
有耕牛和沒耕牛不一樣,将會多種一一些地,或許還能再多收點糧食呢!
“讓每家養十只八只的雞,幾只鴨子幾只大鵝,一家添上兩頭豬,這些家禽家畜的仔兒錢都我出。”吳有為道:“養一點家禽家畜,将來也能吃上一口肉。”
古代吃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油水上,平民百姓平日裏真的舍不得吃油的,一頭豬宰殺後熬出來的油要吃一年。
“是!”吳二更高興了。
小老爺不愧是老太爺護着的人,跟老太爺一 一樣心地善良。
接了銀票過來,好生的疊好放進了兜裏:“小的這就去買牛,不過這耕牛須得記在您的名下。
吳有為點頭:“應該的,我讓小小拿了我的名帖跟你去。”
吳二走的時候,不僅小小跟着,吳旭還駕了馬車跟着送他回去,吳有為讓芙蓉開了庫房,給吳二帶回去二十四匹粗布,十二匹細布。
莫靈村沒有老人,吳有為就給他帶了粗布和細布,這兩樣他們都用得上。
且單獨給吳大和吳二多了兩匹綢子,兩匹緞子。
樂得吳二更是合不攏嘴,這次進了京城,先去買耕牛的地方看了看,挑了十頭,因為他要的多,人家還給他一頭便宜一兩銀子。
之後又買了不少瓜果蔬菜的種子,還有一些鹽巴,大肉等物。
本來想給小小買些小吃來着,小小沒幹,倒是讓小小拉着他跟吳旭,在一個小鋪子裏點了大碗加肉的面,小小買的單,他現在兜裏有錢!
吳二走了之後,吳有為就叫了管家過來。
管家一聽他叫就頭疼,但是又不能不來,去年兒子已經被罰過一次了,今年他們兩口子特別老實。
真的!
蒼天為證啊
吳有為見了管家,就說了一句話:“我不想讓人知道,今天吳二來找過我。
“是!”管家趕緊答應。
其實吳二來找小老爺,他是知道的,只是一個農人找小老爺而已,具體說了什麽他又不知道,小老爺說不讓人知道,這個“人”指的是誰,他明白。
果然,吳孫氏那邊倒是沒動靜,吳老夫人坐不住了,叫了管家的婆子過來問她:“聽說有人來找小老爺了?”
管家婆子因為得了自家爺們的話,低頭回道:“是小老爺一位同窗派來的,那位舉人老爺舊年在那農戶家中住過,據說他們.....
“得了,得了!”吳老夫人擺手:“既然不是什麽大事,就不用搭理了。”
“是。”管家婆子于是換了個話題:“如今春衫都已經下發去了,夏衫是不是現在就開始剪裁?還有鞋子.....
等到在後院上房出來,就回了下人房那邊,正好跟管家通了個氣兒,一切順利,老夫人一一聽是小老爺的同窗,根本沒興趣知道他們都幹了什麽。
皆因小老爺的同窗們,來得太頻繁了。
不是自己登門,而是他們派人來,送東西,送書本,送筆墨紙硯的太多了,老夫人從最開始的緊張,生氣,暴怒,到現在已經沒脾氣了。
歸根結底,吳有為是住在前院的男人,且是舉人;她一個住在後院的老婦人,根本管不到那麽遠!
以前是原主立不起來,又不通人情世故,現在是吳有為在這裏,老夫人立刻就沒了辦法。
且她還有事情需要注意,更是只能幹看着吳有為直瞪眼了。
管家很快通知了吳有為,平安無事!
吳有為就放心了,專心在家看書,如今他看的還是孝經。
不幾日,李東陽約他出來吃飯,是在一家小店裏,這家店的白切羊肉十分美味,他選在這裏,也還是為了照顧吳有為。
只他們倆,小厮和常随另開了一桌,吃的都一樣。
白切羊肉,羊肉泡馍,羊雜湯,都上來了,吳有為聞着就覺得香!
李東陽指着一摞白面馍道:“可會泡馍?”
“會!”吳有為高興的露胳膊挽袖子,自己拿了大海碗來,半碗湯,開始掰馍,那架勢,可熟練。
前世有個同學就是西安人,特別會吃,剛上大學那會兒,那貨就溜達遍了整座城市,找到了三家最地道的羊肉泡馍,每周都要去吃一 一頓,以解思鄉之苦。
他們也跟着去吃過好幾次,的确好吃,只是離學校太遠了,平時除了他,就是嘴饞的幾個搭伴一起去,吳有為那個時候不喜歡外出,就蹲在圖書館裏看各種書籍度日。現在吃起來,果然是地道風味,只是有些懷念罷了。
“沒想到有為賢弟竟然會吃這個!”李東陽果然吃驚了:“愚兄帶了一清他們過來吃,沒一個會的!
“我..... 曾經帶我來過好多.....”吳有為本來就憂郁着呢,這麽一說,倒是找到了理由:“家裏的東西入口都要當心。”
“不能吧?”李東陽不太信。
“昔年,我二哥哥也是個聰明的,只是自從他開始讀書,就被人勾搭的往纨绔上學,他終歸是個有心勁兒的,磕磕絆絆長大了,雖然歪了點兒,卻長成了,可是後來,每逢科舉考試的日子,他不是拉肚子,就是生病發燒,再不就是稀裏糊塗的跟個莫名其妙的女子睡到了一起......”吳有為故意說的含糊:“到了三十,一事無成,愣是憋屈的醉生夢死了。
“這麽嚴重?”李東陽皺眉:“吳太夫人也....
畢竟是對方的長輩,嫡母,又是太夫人了,李東陽不好多說什麽,他一開始以為沒那麽嚴重,現在聽當事人這麽一說,立刻就覺得,吳家的宅子真跟官場一樣,龍争虎鬥的沒個消停。
而且已經誤了一個庶子,看吳有為的樣子,吳老太爺生前據說特別護着幼子,甚至提前給他置了産業。
“不說這個了,今天這頓飯我可得多吃點。”吳有為拿筷子吃羊肉,這古代的羊肉真的是純天然啊!
沒任何飼料喂養,就這麽吃着青草喝着清水長大的羊肉,都沒有什麽膻味兒,加上這羊肉料放的足,特別開胃,吃下一口,全身都暖洋洋的,有種春天的感覺。
倆人是出來吃飯的,雖然說“食不言寝不語”,但是在外面不用遵守這個規矩,倆人聊了聊天,都很小聲,李東陽是謝謝吳有為給他的消息。
他聰明,不問消息的來源,只表示相信吳有為。
“以後如果有什麽事情,還是會和你說的。”吳有為喝了一口羊雜湯,小聲的道:“現在就有個事兒,如果上頭要立什麽貴妃啊,妃子啊,你千萬別跟着那些人上什麽谏言書啊!
“這是為何?”李東陽一驚,連內宮的消息都有?
是了,他連先帝病重這麽嚴密的消息都知道,何況是後宮封後立妃之事。
“皇上喜歡什麽人是他的事情,想立誰就立誰,左右都是皇帝的女人,外人跟着摻和個什麽勁兒?”吳有為提醒李東陽:“別別人一說你就熱血上頭跟着上書,沒用!胳膊擰不過大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