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為什麽不告訴我
第62章 為什麽不告訴我
君離宛若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嘴角的笑漸漸消失下去,她不解:“先生?”
玄宸看着她,神色認真:“殿下,我昨天就說過了,你私自下界一事,我已經不生氣了,也不願再和你計較。但你擅自拿走東海龍宮禁地之物,這件事,我不得不和你計較。”
先生原來已經知道了,虧她還以為自己瞞過去了。
雖然君離對此事騙了玄宸一直很在意,心中既難過又愧疚,但她沒想過,此事若被玄宸發現,她會更加難過和愧疚。
可她确确實實是騙了玄宸。
此刻,君離心裏是十分的難過和擔心,她害怕玄宸因此讨厭自己,說自己不聽教導,不是她的學生,更怕自己好不容易和玄宸親近些,又要被推遠。
她越想越後怕,眼裏竟漸漸湧出淚光,垂着腦袋,低聲道:“對、對不起,先生。”
玄宸便問:“殿下可還記得,我收你做學生時,對你提過的三個要求?”
小殿下從來都沒忘記過,她一直都牢記着,玄宸對她說過的每句話,她都好好記着。
君離忍着眼淚,道:“……其一,不可惹是生非;其二,不可随意殺生;其三,不可見死不救。”
玄宸:“我瞧你記得這樣清楚,又為什麽要犯第一條,要拿走人家龍宮禁地的東西?”
是為了先生,為了想辦法将先生的斷劍修好,将先生故友的遺物留存,為了不讓先生知曉和擔心。
君離心裏發酸,卻沒說話,眼角越來越紅。
玄宸輕嘆:“阿離,你是不是有什麽事瞞着我,不願告訴我?你是我的學生,從五百歲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二百八十年,你我相處多年,你應該知道,我一向偏袒于你。昨日在東海龍宮,我做的那些也不過是為你出氣。若你有什麽苦衷,為什麽不告訴我?偏偏要自己去偷那龍宮禁書?”
小殿下知道,先生一直對她很好,昨天在東海龍宮大殿,先生是如何在意她,如何為她出氣,她也都看在眼裏。
只是這件事她不能告訴先生,先生一定會生氣,也一定不會準許的。
君離低着頭,不敢去看玄宸的眼睛,只說:“……對不起,先生。”
這個小鬼,當真是長大了,如今軟硬不吃,不願說的話竟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說出來了,明明曾經的她不會對自己隐瞞任何事,巴不得件件都告知自己,讓自己和她多說說話。
此刻,玄宸心中竟難得的有些挫敗,甚至生出了幾分後悔。
若是當初不去閉關,沒離開她這一百多年,這小鬼……是不是就不會變成這樣了?
玄宸只好道:“我知道殿下如今長大了,不再是過去那個孩子,自然會有不願意告訴別人的秘密,若是如此,我也就不再強求。”
并不是這樣的,小殿下什麽事都可以告訴玄宸,唯獨這件事不可以。若是玄宸知曉她尋到了血誓之法,一定會阻止的。
可她又是那樣想修好先生的劍,想幫先生的忙,她想将龍神的龍角留下來,想完成先生保存故友遺物的心願,想為先生做一點事……只有她能做到的事。
她年歲比不上龍神,修為比不上龍神,處處都比不過龍神。若是送什麽東西,也一定比不上龍神的冰龍王角,她唯一能送給玄宸的好一些的禮物,只有修複好的君鳴,能夠安然無恙的保存冰龍王角的君鳴。
她想讓先生知道,自己也可以為先生做到一些事,自己并不是什麽都不會的小殿下。
她更想要玄宸知道,自己所說的喜歡,并不是普通的喜歡。
可是,想被玄宸接受這份心情,實在是太難了。龍神都沒能做到的事,數萬年來都沒人做到的事……她要怎麽做,才能讓先生接受呢?
千歲生辰時,與先生索要的一個約定,會足夠嗎?
【想要和她待在一起,想要和她并肩,和她共同做許多事,想為她幫忙,想和她永遠在一起,不想別人與她親近,不想她對別人與我一般好。】
可光是想和玄宸共同做許多事這一點就很難了,小殿下根本就沒法和玄宸一起做什麽,她根本就不能為玄宸做什麽,玄宸這等身份,根本就不需旁人為她做什麽。
她唯一能為玄宸做的……竟只有為君鳴重立血誓,助神劍與龍角融合保存。
君離低着頭,只這一會就想了許多,有眼淚順着臉頰滑落,大顆大顆的掉在衣衫之上。
玄宸最看不得她哭,過去也好,現在也罷,看見君離掉淚她就頭痛。
明明以前的小殿下很聽她的話,就算想哭也會忍着的,如今竟然又開始一聲不吭的掉眼淚了,甚至,自己都未曾對她說過什麽重話,也不知她為何要哭。
現在的君離,已經不是那個半大孩子,而是世間數一數二的絕色,她哭起來只會比以前更惹人心疼,更令人心軟,玄宸只得認輸。
她看君離哭得像是自己欺負了她似的,內心十分複雜,于心不忍地閉了閉眼睛,走過去解釋:“殿下,我剛剛并沒有責罵你的意思。”
小殿下知道玄宸不喜歡看見自己哭,也知道自己不該在玄宸面前哭,可她現在忍不住,只好不讓自己擡頭,悶悶道:“先生……我,我現在還不能說,可我以後,一定會把原因告訴你的。”
玄宸摸了摸她的頭,軟下聲音:“好,那你以後再告訴我。別哭,你拿走龍宮禁地的書這件事只有我知道,連你父皇我也蒙過去了。我同帝君說那禁書是我拿走的,只是我答應了他,過幾日要将書還回去。”
君離挂着淚擡起頭,有點發懵:“……啊?”
玄宸替她擦掉眼淚,手指撫在她的眼角,一字一句道:“我同你父皇說,是我拿走的禁書,過幾日會将書還回去。”
“所以,阿離,你要早些将那書給我,我也好把它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