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章
第 27 章
第二十七章房子兒子
他們局家屬樓的分房工作結束了,局家屬樓的主體工程也出來了,開始安裝門窗,搞內外粉刷,貼室內地面瓷磚,室外樓面的瓷磚。
局裏許多分到房的職工們,都約了家裏的人,去到家屬樓工地現場上,看自己的樓房,有些人都跑了兩三趟了。那個單元的那一套樓房分給了那一戶職工,那戶職工就都有了興趣,就都有了責任感,跑到自己的那套房裏去過過瘾,了個心願,順便還能監工監工。其實,就是心裏急切,想早點感受一下自己的樓房,享受一下住樓房的感覺。
他看見別人看自家的樓房,也心裏熱乎乎的。一天傍晚,吃過晚飯,就和媳婦,領着兒子,去看自己家的那套樓房。他們局裏的這個家屬樓是東西向樓,他們走進分給他的那套樓房,在南單元四樓,分戶門朝南開着,進去房間時,是一個小客廳,南北不規則的“T”字型,有七八個平米大小。除了廁所裏是水泥地,房子裏面全部都鋪上了三十公分見方的白底有菱形紅藍色花紋的瓷磚。
客廳東面是不到一平米的一小間廁所,連着一間廚房。廚房大約五六個平米,有水龍頭和架起來的白瓷水池盆,水龍頭和白瓷水池盆上面的房頂上,有一個“S”型彎下水粗管道,塗上了一層厚厚的銀白色的銀粉子,東面是一面外窗,西面是與客廳之間的矮牆上一個到屋頂的大方玻璃窗戶,上面三小方格,下面是三個長條窗格。廚房西南角向南開着廚房門,與東面的向西開着的廁所門相鄰。
再往北面往進走,頂頭是一間小卧室,東西向長方形,大約就是四五個平米了,估計只能放下一張單人床,再就放不下其它家具了。小卧室向着客廳,東邊是一門,西邊是一個上下稍長左右稍窄的長方形兩格的玻璃窗戶。
從客廳北向西走進去一個門,是一間長方形的大一點的卧室,大概有個十平米左右,卧室西邊是北一個玻璃窗戶連着南一個上帶玻璃窗的紅色空腹骨架鐵皮門,走進這個小鐵門,就是一個小陽臺,長度與這間卧室一樣寬。陽臺的北南西三面都是紅色空腹鐵架的玻璃窗戶。
出了這間卧室直走,經過客廳直走,進了一個門,又是一間卧室,與剛才出來的那間卧室一樣寬,只是東西長度稍短了點,所以面積比那間小一點。卧室東面是一個大窗戶,紅色空腹鐵架的玻璃窗戶。東北牆角處,從上到下,是一粗一細的兩道管子,也上了一層銀白色的銀粉子。
看完了房子,他們一家三口,門口正碰上了也來看樓房的堅學達局長,堅學達笑着摸了摸他兒子的頭頂,說孔老大也來看房子了,都長這麽大了,他笑着彎下腰對兒子耳朵悄聲道,快問堅爺爺好,兒子說堅爺爺好。
他們一家三口又回到岳父母家裏,繼續去蹭飯了。兒子常在岳父母家裏,既住着,又吃飯。他們上面縣農技服務中心的家裏,基本不去,一年也就上去一兩天,春節在自己家裏,也就是大年三十,初一,頂多初二就到他岳父母家去了。岳母全職在家當家庭主婦,做飯料理家務,還要去操務家裏的幾畝承包地,播種,灌水,鋤草,松土,施肥,噴藥,收獲,打碾,都是他岳母和丈人爺爺兩個人主搞,他岳父就是打個下手了,幾個孩子也幫不了什麽忙。雖然,農村莊稼地裏的活很苦很累,也很髒,又掙不了多少錢,等于是吃了個便宜價值的糧食,并且是貨真價實的好糧食,但他岳母卻舍不得放棄。
他兒子是他岳父母的第一個孫子,雖然是外孫子,但是最大的孫子。他和他媳婦張海萍都要上班,他兒子就由他岳父母帶着,主要是他岳母拉扯的。他岳母像拉自己的孩子,不,比拉扯自己的孩子還要上心,時時給他兒子喂牛奶,經常抱着在地下轉來轉去哄着睡覺,換尿布,洗尿布,一把屎,一把尿,一勺飯,一勺水,一針一線做小衣服給他兒子穿。他兒子稍大一點的時候,他岳母出門走到那裏,就把他兒子背到那裏。
他岳父母家裏在農村的承包地,砂地裏要種西瓜,他岳母把他兒子領到地頭玩,自己下地種瓜,鋪地膜,掏苗壓孔,除草松土,掐瓜盤秧,卧肥灌水。一邊勞動,一邊照看他兒子。他兒子在地頭玩土抓蝴蝶,玩得很乖,但在太陽下曬多了,臉色皮膚顏色深了,成了個黑蛋。
他兒子四五歲了,該上幼兒園了。但他看幼兒園其實也沒有學習什麽東西,只是把小孩子們集中起來,玩玩游戲,照看小孩子,沒人看管的小孩子才去那個地方,沒多大意思。所以,他不主張讓兒子上幼兒園,兒子有岳母在家中照看,有人看着,也就沒有讓兒子上幼兒園。學前班必須上,不上學前班,一年級不收的,再說,學前班老師還給孩子們教點東西,學一些常用的漢字,學一點個位數加減法。
五周,六虛歲,兒子上了學前班。他岳父有事幹了,任務來了,一天接送兒子上學前班,很負責,很認真,把他兒子背到學前班的學校門口,等兒子放學了,再把兒子背回家裏。兒子的學前班是岳父背出來的,岳父的功勞可謂也不小。
兒子上佛洞小學一年級,雖然是上了學前班的,但由于查看了戶口簿,只有六周歲,七虛歲,差一年才夠上小學一年級的年齡,沒有報上名。他岳父找了佛洞小學校長,因為佛洞小學校長和岳父是一個村子,并且是同姓同輩的同齡人,他岳父拉扯上這層同宗同輩同鄉的關系,才勉強給兒子報名上學了。
Advertisement
每天他兒子上學,他岳母給他兒子穿衣洗臉,做好的牛奶泡馍看着吃上了,他岳父都是拿着書包,按時領着他兒子送到學校門口,交給書包,看着他兒子進校門上學去。他兒子大了點,不讓他岳父背了。他岳父上午十點按時去打□□,打完了,又跑到佛洞小學門口,等着他兒子放學,接上他兒子,拿着書包領他兒子回家。中午他岳母給他兒子和一大家子人們,包括他和他媳婦,吃完了飯,兩點半之前,他岳父又領着他兒子去上學。下午,他岳父四點打回來□□,又去學校門口把他兒子接回家來。
他兒子上小學二年級了,又長大了點,他兒子提出來了,不讓他爺爺天天送他上學了,約了同學,自己背着小包書去上學。他岳父還是堅持把他兒子送到巷道口,再過遠遠跟着,目送到過了馬路才回來。他兒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兒子堅決再不讓爺爺送了,他岳父還是堅持送出自己家的巷道口。他兒子越來越大,走路走得越來越快了,漸漸的,當他岳父從家裏追出巷道送他兒子時,他兒子已走得老遠了,他岳父都不仔細尋找,找不到大街人行道上的他兒子了。
再說他們單位家屬樓建好了,這家建築施工隊的霍氏兩兄弟,多次跑到他們單位申請竣工驗收,建樓的資金,霍氏兩兄弟建築施工隊也是先墊付了一部分,局裏打了三分之一的款項,開工建設的,主體工程結束後,又打過去了三分之一的錢,現在急于竣工驗收,就是要急着搞決算,三四回找堅學達局長,要求局裏,給霍氏兩兄弟建築施工隊打完剩餘的三分之一的建房款。
局裏召開中心學習小組會議,學習了文件,聽了各單位近期的工作情況彙報,堅學達局長安排完了下一步的工作,開展讨論家屬樓的事。堅學達局長講,各單位的建房資金,大會小會經常催,現在只有個別不多的欠款了,現在要馬上打到局裏的賬上,缺口最大的現在是個人集資款,趕緊往上來收,往局裏交,這個月十五號之前必須全部交清。霍氏兩兄弟建築施工隊催得緊,十號之前,辦公室邀請城建,質檢等部門,進行家屬樓竣工驗收工作。
這一天,局裏召開家屬樓竣工驗收會,請來了縣城建,質檢等單位的人,堅學達局長發言通報局家屬樓建設情況,霍氏兩兄弟建築施工隊,也派一個工程師彙報了局家屬樓的施工建設情況,甲方乙方和有參會單位的代表們,上了局家屬樓,查看了一圈下來,最後回到局會議室,發表了一些意見,基本上都是一個意思,質量合格,同意驗收,回去後就填寫下放質量合格證和家屬樓驗收報告。但參加家屬樓驗收的人們也提出來了一些問題,就是有些人說,房間裏的卧室門質量不太好,他也看到了這個問題,門的外面是三合板,中間夾着一排葵花杆,門很輕也關閉不嚴,門下面的縫子太大,還有另外一些人提出一個意見是,陽臺安裝的空腹鋼門鋼窗,骨架上的紫紅油漆掉皮,玻璃的質量也比較差。這是些小問題,并不影響工程驗收的。
會後,由霍氏兩兄弟建築施工隊結賬,請與會人員到縣上的一家酒店吃了一頓飯,并給到會的人員們,一人發了一個紀念品,一個三角牌圓柱形的小型電熱水壺。
按照他的工齡折算下來,他分的那套房子,他要交個人集資款一萬九千多元。因為,在分房的職工中,他的工齡比較短,但工作獎勵多,得分高,樓層分得好,最積也不是最小的,所以,工齡折扣得并不多,個人集資部分就交得多了。他還不是交得最多的,最多的是喬副縣長,喬副縣長已在縣政府家屬院分過一套樓房了,這一套是以在他們局下屬的縣農機監管站工作的喬副縣長的兒子名義集資分得房子,工齡比他短得多,樓層套型又最好,面積又是最大,工齡折算下來,交得個人集資款是全局最多,共兩萬二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