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章
第 16 章
第十六章專家名錄
一天,夏金蘭拿過來一份信,說是他的信,是從東北的黑龍江省寄來的。他從來沒有往黑龍江發過信,那邊也沒有同學,更沒有親戚,怎麽能給他發這封信呢?是不是發錯了?還是什麽原因呢?
正疑惑着,他接過信來,先看了信皮上的發信地址,沒有錯,真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國農林牧專家辭典》編委會。送走了夏金蘭,他關上辦公室門,坐在辦公桌後面的椅子上,撕開信封的一頭,從信封袋裏面取出來三張紙,是打印好的,只有名字是填寫下去的,其它都是格式化的鉛字印刷成的小黑字。
內容大意是說,孔家旺先生,經有關部分推薦和我們查閱相關學術成果資料,鑒于你在農林牧漁業方面的學術貢獻和突出業績,本編委會拟獎你的先進事跡,收編入我們計劃出版的《中國農林牧專家辭典》,此書已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批準,在國內外出版發行,如您同意,請按附件一樣稿格式和編寫內容,填寫到附件二的清樣稿上,并寄一寸免冠近照兩張。
除了要求用工整的正楷字填寫清楚,按編委會地址和時間界限盡快寄回外,其它事項裏面還有一條就是,本書自版發行,出版費用缺口很大,要求入編專家每人交納八百元版面費,款到後即寄正式發票,成書後寄贈十二本樣書,以備專家查閱饋贈使用。
他看了後,心裏從猛然間的激動,興奮,熱乎乎得,慢慢被後面的文字給冷卻下來了,看完了信,心裏也早已涼了半截。不要錢萬事都好辦,這要掏錢嗎,就難住了他。他一個月工資才兩半多元,單位如果不能報銷,讓他自己掏錢,這得他多半年的工資。這如何是好?真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讓他進退兩年。不上書吧,好不容易才碰上這麽個露臉的機會,就這樣輕易放棄了?上書吧,自己又不是領導,沒有管財務權力,不能批報銷單,這就難壞了他。
其實,他心裏也清楚,自己并不是個專家,離真正的專家那還差得很遠很遠哩。但專家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沒有統一衡量的标準和規定。真正說起來它的标準确實應該很高,一般的人是沒法達到和符合的。專業領域的人們大部分或絕大部分,全部的人認可才算。但話又說回來了,專家也是有層次的,有地域大小的層次,有大專家和小專家的層次。就像金字塔一樣,越大的專家越少,越小的專家越多。範圍越大的專家,越是大專家,範圍越小的專家,越是小專家。
他這幾天也在悄悄的觀察着,看還有沒有人也收到這樣的推薦信,以便自己叛斷是否要入編這本書。經過幾天的接觸,他注意到,堅學達局長沒有什麽異樣的反應,這證明他沒有收到和他同樣的推薦入編這本書的信函。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堅學達局長如果收到了同樣的推薦信,堅學達肯定也會很高興入編這本書的,并且還會把入編的信函,交由他全辦理,堅學達局長只會把關看一下入編的文章寫好就行了。現在堅學達局長沒給他同樣的推薦信,沒有來找他辦這件事,一定是堅學達局長沒有收到這種推薦信函了。
可惜了呀,堅學達局長不上這本書,否則,他就能順便搭他個便車,自己再不掏這八百元,在單位上一報銷就完事了。專家也當上了,自己又一分錢也不用花。
他反複考慮了好幾天,時間緊迫,最後下定決心,機會難得,上吧!堅學達局長沒有上,自己也得上,這才更有意義,更能說明問題。他比堅學達局長,鄭貴珍,李為農,還有局裏各場站公司的老專業技術人員們更歷害,專業技術和學識水平更強,工作成效比這些人更棒嗎。
怕老領導們,老同事們嫉妨是次要的,他做好了準備,他不怕。最主要的,不就是自己要掏八百元錢嗎,掏就掏,豁出去扔了,也要滿足一下他的專家夢想,了卻自己從小以來成“家”成“名”的情結。相到這裏,他心裏樂開了花,臉上不知不覺已堆起了幸福的笑容,宛如他已經就是個大家公認的大專家了。
這事最好別讓其他人知道了,否則人多嘴雜,讓站上的人知道了,特別是讓堅學達局長,各場站公司的領導們知道了,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只能一個人背着大家,偷着幹。
這幾天,他抽空閑的時間,晚上一個人到辦公室裏,把門悄悄的鎖上,開鎖取出辦公桌抽屜裏的那封信來,看着樣稿,先在稿紙上打了個底稿,然後又把參加工作這幾年來,自己在專業技術方面的成果,科技成果獲獎證書,優秀論文獲獎紅本本,還有《隴原農業科技》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書,全找出來,核對準确課題項目的名稱,成果獎勵,獲獎論文的名稱和等次,反複推敲計算出增産增收的數據,成果效益情況,修改完善了稿子。最後,就認認真真抄着填寫了那個正式的推薦表格上,包括自己的通訊地址和郵編。
第二天早上,他從辦公桌抽屜裏,又搜出來了自己的三張相片,是一寸的黑白照片,沒有戴帽的免冠像。怕混淆了,又在有自己的每張相片背面,工工整整寫上自己的姓名。找出來昨天晚上已寫好,填着正式推薦表格的信封袋,再取出來檢查了一遍,連同三張自己的相片,一齊裝到信封袋裏。
拿過來辦公桌上的糨糊,粘上了信封袋口,用手壓實粘嚴。再拿過來寄來的信,掏出鋼筆在要發的信封正面,填寫上收信地址和單位名字。很慎重其實的裝進外衣下面的襯衣上口袋裏,輕輕拍壓了兩下左胸脯,低頭看了一眼,別人是看不出來他裝了份信的。這才鎖辦公室門,下了單位大樓,去家取了自己的存折裝上,推出自行車,鎖上門,推車出了單位大門,騎着自行車,來到縣城裏一家銀行,取出八百元存款裝上,一看存折只剩下兩百元,大約剛好夠這個月全家的生活費了,再騎上自行車上路,繼續往前騎。
Advertisement
到了縣郵局丁字路口,他跳下車,推車過了丁字路口,将自行車立在郵局大門前鎖好,裝好鑰匙,進到郵局裏面,到櫃臺前,掏出那封要發的信來,交給郵局營業員,稱重。挂號信二塊五,平信兩毛,發平信還是挂號信?郵局營業員問他道。他略一思忖,發挂號信雖然貴一些,但比較保險一點,怕有個閃失,頭爛了沒在一半斧頭。那就發挂號信吧,他回答道。他掏錢買了二元五角錢郵票,是五角的票面五張,一排沒有扯單的,全貼到了信封背面的封口的一頭上。把信封袋投進郵箱裏,回頭又去辦另一件事。向郵局營業員要了張彙款單填好,把八百元錢掏出來,連彙款單一并交給郵局營業員,郵局營業員又收了幾元錢的彙款費,交給他一張彙款回執單。辦完了這些,他如釋重負地吐出了一口長氣,出郵局門,騎上自行車,一路不時吹着輕輕的口哨,返回了單位繼續去上他的班。
這項對他來說很重大的事情,就人不知鬼不覺的完成了。孔家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說好聽了就是榮譽感很強,對自己的名聲特別珍惜,把榮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所以他寧可叫牛掙死了,也不讓車翻了。對工作是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經常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就怕領導和單位上不滿意自己的工作。可他那知,越白者越易被污,這個很樸素的哲學思想,辯證法的道理。
過了兩天,他被夏金蘭叫到了局長辦公室裏,堅學達局長面帶着笑,交給他一份文件。“小孔,請你把這個事辦理一下。”“好的,我馬上就辦。”他接過這個份文件微笑着回答道。
他邊往自己辦公室裏走,邊翻看這個份文件。紅字的局公文處理專用紙,上面發文編號是空的,領導指示欄裏,堅學達局長筆跡,寫着“請辦公室速填報”,翻過收文處理專用紙,後面粘貼着一份信,是《中國局長名錄》入編知道書。
內容大意是,堅學達局長,經有關單位推薦和我們收集的有關資料證實,鑒于您在管理科學領導藝術和農業領域的突出貢獻和才能,經《中國局長名錄》編篡委員會審核研究,同意您入編《中國局長名錄》一書,中英文版全球發行,現将有關入編事宜知道如下,一是按後面的附件樣稿認真填寫入編內容;二是英文出版需請資深專業翻譯人員,又出版印刷經費緊張,務請交納入編版面費八百元,否則将無法付梓印刷;三是要求認真填寫,字跡工整,以便編排校對;四是為每位入編局長贈寄樣書10本。
文件最後面是用回形針夾着的信封袋,上面有發信單位的通訊地址,以便通訊聯系和回寄正式表格,相片,郵寄此書。
他看完後,坐在自己辦公室,看着辦公桌上面放着的這份文件,一動不動,暗自好笑。這和寄給他的那份信怎麽就那麽的相似,真是有同功異曲之妙呀!看來堅學達局長也是很深入的考慮了一番,才做出這樣的決定的。
不是領導就是神仙,不為名利所動,不為榮譽所累,也同樣是血肉之身,也有七情六欲,也是愛名聲的,那也是想着出名的事兒。雖然堅學達局長是個老知識分子,看來也榮譽感不弱,抓住了機會也想出一把“名”,成一會“家”。不要說領導了,也不要說他了,就是誰,活在這個世界上,也都想功成名就。除非這人他受了大刺激了,大腦有問題發,才不想功名利祿的好事。
領導有指示,那就照辦吧。領導個人的事先幹,領導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單位的事,別人的事,再大都是小事。說不上每個領導都要是這樣的,但一般來說,絕大多數領導都是這樣想法。領導手下的人們,周圍具體辦事的,都清楚明白着哩,如果你不知道這一點,那你就在領導身邊白混了那麽些時間了。
他放下了手邊其它的活兒,材料先往後推一推,辦公室的事也往邊裏靠一靠,先辦這件事。這篇小稿雖然字數不多,但很寫,要把堅學達局長的高大形象寫出來,把堅學達局長的先進事跡寫出來,要高度概括,還要真實可信,既要突出堅學達局長專家學者型領導的特點,又要突出堅學達局長在領導藝術管理科學方面的重大成效。他着實費了一番周折,反複修改,自認為差不多了,就把寫好稿子,拿去給堅學達局長看。
堅學達局長在百忙之中,抽出點時間,專門認真看過了這篇小稿,看完了,提筆把其中的兩處“突出”和“重大”,分別改成了“可喜”和“一定”,轉臉笑着對他表揚道,小孔你寫得很好,你真是個人才。都是局長栽培的結果,但比起局長您還差得很遠哪,還要向您好好學習哩,他回答完了,兩個人都“哼哼”“嘿嘿”的笑了起來。
聽他說是給堅學達局長出書的,他沒有打借據欠條什麽的,會計出納只是一個勁的交待,別忘了把正式發票拿來我們好做賬,就一路綠燈,提出了八百元公款。他連填好表格和裝着堅學達局長相片的信,還有這八百元彙款,一并去郵局按地址給寄出去了。回單位向堅學達局長彙報後,就靜候佳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