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
第 8 章
第八章積極進步
他的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已遞交給縣農技服務中心黨支部五年多了,每年他當要向黨支部寫一份思想工作彙報。他這個人是個上進心很強,工作認真紮實,加班加點,踏實肯幹,也很謹慎細心的人,每次的思想工作彙報,他都很用心的去寫,談對黨的思想認真,覺悟變化,寫工作成效,才幹的成長,洋洋灑灑十多頁,好幾千字下不來。單位黨支部幾年沒有發展過一個黨員,積極要求入黨,已寫了申請書的先後都四五個人了,他算是寫入黨申請時間最長的一個了,也從來沒有看見過支部的支委和黨員們那個着過急。
他借調局裏後,機緣巧合,形勢大有改觀,可謂是雙喜臨門了。先是聽單位上人們吵吵,說縣上政協領導班子有個副主席剛退休了,縣委組織部正在考察幹部,按時市委組織部門的要求,要推薦一個縣政協副主任的候選人,組織部門定了個框框,說政協是黨和政府的政治協商的機關,是智囊團,知識分子和精英們荟萃的地方,必須得選準,選好。首先一條,必須是非黨人士,除中□□員外,無黨派民主人士都行。知識分子嗎,必須得有中專以上的文化程度,代表全縣的科技界,這個候選人必須得有中級以上的專業技術職稱。在領導層次上,必須是正科級領導幹部,而且必須任正科職務十年以上的領導資歷。在年齡上,必須在四十五歲以上為好,四十五歲左右的也可以。在籍貫上講,最好是個外地人,沒有合适的蘭原縣籍的也行。在男女性別的要求可适當放寬一些,男的最好,男的如果沒有,女的也可以。
各部門都向縣上推薦了一些人選,都是從本部門考慮推薦人才,沒有嚴格的按照組織部門的要求推薦,但市委組織部和縣委組織部兩家,經過近一個月的調人事資料,查幹部檔案,物色來,考慮去,大體上能符合上面條件的只有七八個人選,才進入了組織部門的視線。
組織部門對這七八個人選,重點進行了一遍細致的摸底排查,深入到這七八個人的單位組織考察了一遍。發現七個條件全部符合的真是鳳毛麟角,有幾個人選都很優秀,但已入黨了,有得什麽都夠條件,但又不是外地人,也有光職稱不夠的,也有僅年齡不合适的,不是大了些,就是小了些,也有優秀者是女的,但唯有一人完全符合這個條件,那就是縣農技服務中心的主任李為農。
考察結果是此人長期從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縣上“四大家”的領導幹部也都知道這個人,這幾年的農技推廣工作抓得不錯,領導印象好,評價很高。民主測評,縣上的幹部們都給他投了推薦票,群衆基礎不錯。
經常下鄉跑田間地頭,和農業,農村,農民們打交道,大部分鄉村幹部們也都比較熟悉,甚至于好多的農民都認識這個人,有些還成了要好的朋友,熟悉“三農”工作,熱愛農技推廣工作,有技術,有領導水平,是個實幹苦幹的基層領導幹部,基層群衆的口碑也很好。
縣委分管組織的主要領導找他談話,經市縣組織部門最後研究決定,最終确定李為農為唯一一個符合條件的候選人。
後來,消息靈通人士王其滿跑到他辦公室裏來閑聊,并非他這次真的還是消息靈通,而是王其滿早已是縣政協的委員,縣政協的一些事兒風言風語,聽了個大概情況,這時非常神秘的對他說道:“有個驚人的大秘密,你知道不知道?”他回答說:“不知道,什麽事,我怎麽沒有聽說?”“李為農要走了。”王其滿賣弄的口吻說道。“走那裏去?”他驚奇的追問道。“要高升了。”“高升到那裏去?”“縣政協。”“真的嗎?”“千真萬确,馬上要當縣政協的副主席了。”稍停了片刻,他從驚訝中緩過神來,開了一句玩笑,“王師,你是縣政協的委員,這次你怎麽沒有上一下,當這個政協副主席。”“框框條條卡死了,條件不夠呀。”
前不久,李為農從支部書記,副主任鄭貴珍那裏,拿走了他全部的入黨申請材料,還好剛好還沒有上會讨論他的入黨問題,還來得及退出,不入黨了。李為農主任入黨的這個名額,客觀上就輪到他的頭上了。他既借調進了局辦公室,又得到一個入黨的機會,誰說“福無雙至”呢。
果然是,過了兩天,支部書記,副主任鄭貴珍找他談話,邀請他一個入黨重點培養對象,非黨人士參加黨員大會,在會上,鄭貴珍宣布支部的決定,确定他為入黨積極分子和重點對象,朱自尚和朱建河做他的入黨介紹人。會後,鄭貴珍把他叫到辦公室裏,給他一份入黨志願書讓他去填,他按要求,認真,仔細,真實的填好了,封面名字上按了手印,交到鄭貴珍那裏。
鄭貴珍和李為農商量,派單位的車,拿着他提供的入黨志願書上填寫的主要社會關系單位和地址,搞他的入黨外調材料。因為都在金州市和烏鐵市的範圍內,路途不遠,當天能趕一個來回,所以派單位的車拉着朱自尚和朱建河去搞他的外調材料。
七月底的一天,縣農技服務中心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鄭貴珍主持會議,由朱建河念了兩篇報紙上的文章,然後是鄭貴珍拿起縣委、縣政府的文件宣讀,又學習了縣農牧局的文件,下面一項議程是安排他彙報近五年來入黨思想工作情況,接着鄭貴珍談了對他的入黨情況的考察結果,說是入黨條件基本具備,吸收為預備黨員基本成熟,同意吸收為預備黨員,然後是朱自尚和朱建河介紹他的外調情況。
他聽了,主要社會關系,他父母的,他哥嫂的,他姑父姑姑母的,還有他妹妹妹夫的,他七叔父七媽,他小叔父他尕媽的歷史都是清白的。他入黨的外調材料和他見面了,情況都是好的,都符合入黨的條件。
接着鄭貴珍談了對他的入黨情況的考察結果,說是入黨條件基本具備,吸收為預備黨員基本成熟,同意吸收為預備黨員。鄭貴珍要求每名支部參會黨員都要談對他入黨的态度,成績當然要談夠,但主要是把不足之處,還有缺點錯誤找出來,找準确,找全面,以便今後不斷改進。
Advertisement
朱自尚又帶頭發言,很嚴肅,很激動的說:“孔家旺同志工作比較認真,思想也比較進步,在站上的年輕人中是比較好的,我同意吸收為預備黨員,但是,加入預備黨員不等于‘車到碼頭,驢到站’,離合格黨員的标準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有一年的預備期才能正式轉正,還要不斷學習,還要不斷努力,還要不斷進步。”
朱自尚的話,使他心裏很難過的。雖然朱自尚是黨支部指定給他的入黨介紹人之一,但你別看這個“非洲黑人”老漢文化程度低,連自己的名字也寫起來吃力,但人很事故,就連他這樣優秀的入黨對象,他都是要在“雞蛋裏面撥骨頭”,吹毛求疵,求全責備的,俗話說得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何況是他一個小小的農技幹部。
這是他遇到的第二個老革命,和他七叔父一樣上過朝鮮的退伍老兵,一個□□産黨員。在朱自尚看來,沒有上過戰場的人就是沒有資格入黨,沒有參加過戰鬥就不是合格的黨員。拿着老革命的标準來衡量新時期的年輕幹部,一個不近人情的參照物和對比系,根本就沒有辦法比較的事情。太苛刻的要求,太高大的标準,一成不變的條件,根本就無法适應新時代社會的發展。照朱自尚那樣的想法,先進青年和優秀年輕知識分子的大都會被被堵在共産黨員隊伍的大門之外了。共産黨的新鮮血液何以補充,新老更替怎麽實現,活力和生命力将在那裏呢,共産黨的接班人從什麽地方來,偉大事業怎麽一代一代傳下去呀。
人誰沒有個三災八難的。老革命還不是要吃飯,要生活的,又不是神仙,不食人間煙火。朱自尚原在蘭原縣農具候造廠工作,能修理汽車,拖拉機,農機具等,朱自尚倒也喜歡幹這個活兒,改革開放後企業效益每況愈下,工資當然是越來越差,也是和其他許多同廠工人一樣,靠一個人的工資,來養活一家人,怎麽辦。憑着上過朝鮮戰場的革命老資格,四下走動些關系,給領導下個話,給熟人求個情,不行時還也送些禮,費了不小的勁,好不容易才被調到他們這個單位來,終于也能拿上了像他們一樣的有保障的工資了,也當上了國家幹部了。你能說些什麽呢,說他從企業調進事業單位是違反國家的政策,還是破壞國家人事調動的規定,是走後門,是搞不正之風,是倚老賣老,是帶頭搞腐行為,都不能說的。人家朱自尚可是老革命,老黨員,當年“雄糾糾,氣昂昂”,抗美援朝“跨過鴨綠江”的人,在朝鮮戰場上不怕流血犧牲,保家衛國,調動個工作,到好一點單位,就這點小事,也算得了什麽大不了的事兒。
剛剛他聽着朱自尚在黨員會上對他的一系話,不知道怎麽搞的,他這幾年工作的苦辣酸甜,風風雨雨,一齊湧向心頭,惹得他喉嚨裏哽噎,眼睛發紅,眼球濕潤,布滿了淚花,眼淚在眼框裏打着轉兒,不是他強烈的忍受着,盡力的克制住,委曲的淚水早都要掉下來了。
最後,鄭貴珍宣布,全體支部黨員舉手表決,全體支部黨員全舉起右手來,一致同意,吸收他為中共預備黨員。朱建河是單位辦公室的主辦,也是單位黨支部的秘書,爬在會議桌上做會議記錄。鄭貴珍點了人數子說,大家一致通過,同意孔家旺同志為中共預備黨員,提議鼓掌通過,大家唏哩嘩啦拍了一陣手掌。鄭貴珍宣布,散會。
他這時心情十分的複雜,有激動,有傷感,也有興奮,有委曲,還有高興,有失落。馬拉松式的入黨,他感到心裏很疲憊,很無奈,但也心裏升起來了一股暖流。心裏确實是五味雜陣,一時道不清,說不明。
這一天,局裏開會,是局黨總支會議,堅學達局長安排他去做會議記錄。參加會議的都是總支委員們,除了局長,副局長等局領導外,大多是局屬各場站公司的黨支部書記,都是黨政一肩挑,只有縣農技服務中心是副主任鄭貴珍,他是縣農技服務中心黨支部的書記,主任李為農還沒有入黨,不是黨員。
在讨論他入黨的總支會上,一個從部隊上下來的老黨員,縣良種場的場長,心直口快,打了第一炮,開頭第一句說:“像小孔這樣優秀的年輕人,早就該入黨了。”
後面各總支委員,各支部書記們,積極發言,踴躍表态,都盡量歷數他的優點,什麽思想表現積極,工作能力強,業務技術過硬,文字功底紮實,材料寫得好,經常加班加點,任勞任怨,踏實肯幹等等,就是很少談缺點不足之處,頂多是希望今後繼續加強學習等。舉手表決結果肯定是一致同意,鼓掌通過。他都激動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紅着個一張大臉,低頭迅速在會議記錄本上做記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