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
第 6 章
第六章搬回小院
縣農牧局搬到上面縣農技服務中心大樓辦公,沒過兩年,蘭原縣林業局和縣林技推廣站,要在孔家旺他們縣農技推廣站前面,新建縣林技推廣服務中心大樓,要占了他們縣農技推廣站的小院。
都是縣上的單位,經過縣農牧局與林業局雙方協商一致,在蘭原縣委、縣政府的最後定奪下,林業局做為總交換條件,将縣農技推廣站後面隔壁的林業局小院頂替給他們縣農牧,縣農技服務中心大樓蓋好後,縣農技推廣站和縣農牧局也已搬上去了,有了這個小院,縣農牧局又從上面的農技服務中心大樓搬了下來,進駐到這個小院裏辦公了。
他們縣農牧局等縣林業局搬走了,搬空了小院,就找來局裏下屬單位的兩輛大汽車,一輛老解放,一輛新東風,再加上局裏的雙排六座客貨兩用車,大小三個車,每車跑了一趟,就全部把局機關的辦公用品都搬下來了。
好歹是一個單位,三四十年的家當,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驢大”。什麽辦公桌椅板凳,會議室長桌,折疊鐵椅子,卷櫃檔案,爐子煙管,打字機,油印機,鋁壺暖水瓶,床鋪被褥枕頭等,亂七糟八的東西還真不少,整整拉了三車才基本上拉完。上面農技服務中心大樓二樓只留了局大辦公室北面的兩間辦公室,做為局裏臨時的庫房,把一些沒有必要搬下去的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收起來,放到這裏。什麽破桌子,爛椅子,舍腿沒胳膊的桌椅板凳,床架子,床板,臉盆,水壺,老舊的材料文件等雜物,堆了一地下,有多半房子高。
幾天的收拾搬家,他們局裏的同事們,從樓上往下來搬東西,又是幾個擡,又是抱,又是搬的,樓上樓下,裝車下車,忙碌了好幾天,個個都感覺挺累的。
搬下來,原進了縣城中心地帶。現在這個局裏的辦公地點,是個南北長方形的小院。北西南三面是三排房子,唯獨東面是施工現場下面廢棄的房屋,他們縣農技推廣站原來的辦公食宿房屋。
小院中間是個長方形的花園,占去了小院中間的大部分地方。花園中散亂地栽種着幾叢刺玫,幾株蘋果樹。刺瑰開了是淺黃顏色的玫瑰花,黃得十分鮮豔,特別的醒目,一團一團,非常錦簇。蘋果樹上結下的果實雖然綠色粉嫩,頂多有淡淡絲絲的紅暈,稍稍的小了點,但碩果累累,果枝繁得像辮子,成熟了不少,特別是洗淨了,咬一口這蘋果,口中卻是甜甜的,濃濃的白面汁,像喝了一嘴的糖水蜂蜜,他學過果樹課,家鄉又是盛産蘋果的地方,認得這種蘋果名子叫國光。
小院的大門在東北角上,堅學達局長住在進大門第一間房,坐北向南的房間。隔壁是個兩間的套間,外面一間是他和局辦公室朱賢彪的辦公房間。兩張辦公桌拼在一齊靠着東牆,他坐在北面,朱賢彪坐南面。套間裏搭了一張單人床鋪,外加一張辦公桌椅,是局辦公室朱克堂的辦公室了。套間在小院的西北角上,北面的後牆上只開了一扇小窗,房間內的光線不太好,白天寫東西房間的電燈也得拉亮才行。辦公地方窄曲,房間比較少。
他和朱賢彪是局辦公室的秘書,就是專門寫材料的,主要給局長寫,給局裏寫,也給副局長寫。朱克堂是局裏的統計,專門搞局裏的統計數字,各種報表,不寫材料。他們局機關晚上加班,遲了回不了家,就可以在這個套間裏的床上睡覺。
小院南北向一排房子,北頭的第一間,與他們辦公室套間相連,是局機關的辦公室,裏面是局辦公室的電話,兼油印室,文書室,報刊分發室。隔壁一間辦公室是局機關打字室,再過去兩個單間是副局長室,再往南一間是財會室,最南面一個兩間的大房子是局會議室。
原來局裏還有一名副局長,叫王生宏,就是他報到時見過的那個當時還是局辦公室主任,被提拔到縣城附近的佛洞鄉當副鄉長,轉了一圈,又回到局裏任了副局長。本來和堅學達局長一個局裏工作同事了多少年,但有一次,不知為什麽事兒,兩個人在局裏大吵了一架,兩個人還甚至互相采着對雙的脖領,到縣委縣政府大院,去找書記縣給自己平個禮,一時鬧得不可開交,不久縣上就調整領導班子,将這個副局長調到其它局當副局長去了。他只是聽說了此事,沒有看見。現又從北溝鄉調上來一個副鄉長,任他們局副局長,叫朱順通。一個最近才提拔起來的年輕副局長,名叫秦優前,是原來局裏下屬縣經管站的站長,農牧局和經管站兩家財務人事還是合一的,局站不分家,所以經常在局裏加班寫材料,但新提拔副局長沒過半年時間就調到北溝鄉去,當了鄉長,算是提拔重用,由副科成了正科級,就是要下基層鍛煉,吃點苦,在他們局裏算是最年輕提拔最快的了,羨慕死了全縣很多的同齡幹部們。兩個副局長的房間,實際現在還空着一個。
小院的南面有兩個兩間的大房子,東面頂頭的大房子是單位的竈房,局機關的食堂,西頭的大房子是單位的炭房子。
小院中間花園的四周,都由寬窄不樣的走道連通着,南北兩面的寬一些,東西兩邊的窄一點。房間、花園、走道,整個小院布局非常緊湊,十分的整裝,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系統,既有“世外桃園”的感覺和氛圍,又似一個獨立的“小王國”。
這幾天他們局在編寫《蘭原“兩高一優”農業典型材料彙編》一書。在前幾天召開的全局場站長會議上,堅學達局長已安排局屬幾個單位下鄉收集整理。縣農技服務中心,縣畜牧站,縣種子公司,縣經管站,縣經作站,縣農機管理站等單位都有任務。參加彙編工作的局屬各單位安排人員下到鄉村,主要征對農業方面的,找鄉村撰寫和以前不久總結的典型事例,先進人物的事跡材料,許多是鄉村上報過,會議文件上用過,宣傳報道過的典型材料,還有些是通過鄉村農口幹部們知道一些情況的,沒有現成的材料,就進了農科戶和專業大戶家裏,與鄉村的“能人”,致富能手,愛好農業科技并搞得的好的農民們座談了解,搜集素材,帶回到縣城單位上自己撰寫。
Advertisement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參加兩高一優農業典型材料彙編工作的局屬各單位,陸陸續續都報到局裏來了,局辦公室都把這些典型材料全呈報了堅學達局長辦公桌上,厚厚的一摞兒,因為都是用稿紙寫成,鋼筆墨水幹結,拉得平展的紙張都歪七扭八的放不平了,四周上下都亂翹了起來,看似很厚,其實是虛虛的一疊材料。
辦公室搞內勤印材料,從縣農工商公司借調來的夏金蘭,從堅學達局長辦公室裏送了文件和報刊出來,拐彎就進了他們的辦公室裏,對他說道,堅局長有請,叫你到他辦公室裏去。這時他們辦公室裏朱賢彪和朱克堂都出去了,喊了他,夏金蘭和他一齊出了他們的辦公室門,夏金蘭進了局辦公室,他進了堅學達局長的辦公室。
“小孔,你把這些材料拿到你那裏,你先認真修改一遍,現修好的現拿過來,我最後再修改審定。”堅學達局長坐在辦公桌後面的椅子上,手裏拿着點燃的一支香煙,一縷青白的煙,像細絲一樣,袅袅不斷,上身向後一仰靠,看着他微笑着說道,是給他安排了新的一項工作任務。
看來堅學達局長真是盯上了這項工作,他心裏就重視了起來,不能馬虎,堅學達局長也工作節奏比較快,這也是堅學達局長一貫的作風,心裏十分清楚。
一聲一個好的,嗯嗯嗯的答應完了,他麻利而小心翼翼地從堅學達局長辦公桌上,拿起這摞在大小規格不同,方格線條顏色不一樣,有紅有綠有蘭,四邊參差不齊的稿紙上寫得的材料,就轉身出了堅學達局長的辦公室。
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裏,大概翻着粗略地數了一下,共在一百多份材料,夠紮實了。但是每一篇材料都很簡短,少的材料只有一頁多半頁的,多的也就是三五頁而亦。
這幾天他就安心的坐着修改這些材料,材料只提供了些素材,他得很好的加工潤色一番。寫得差不多的,修改起來輕松一點,材料的主題明鮮,思路清晰,結構比較完整,就不用大刀闊斧的修改,只對個別的錯別字加以糾正,時裏半會有話句不通,語法上有毛病的,推敲修改一下。有些材料比較亂,沒有頭絮,他得下點功夫,花點氣力,好好總結一下,弄上幾個短小精幹的小标題,提綱攜領的概括全篇,文章的規格就上來了,看了很舒服,這時他就有些自鳴得意的感覺,有了些許的成就感,在動腦筋吃苦搞材料中,才找到了一絲絲的快樂,一點點的興趣來。
他改好幾篇材料,就拿過去交給堅學達局長最後修改,審定把關。堅學達局長雖然沒有從嘴上說出來,但從表情上能看出來,對他修改的材料都比較滿意的,雖然堅學達局長也看得很認真,但很少有地方再做大的改動,基本上不費大的神思,全部順利通過了。
修改定稿後,全部交由局辦公室的打字員兼出納打出來,再交給局辦公室的夏金蘭,在速印機上印出來,共印了一百多本。全用白紙打印的,封面是黑體大號字,落款是蘭原縣農牧局,時間是一九九一年×月編印。
堅局長說了,單位經費少,節約些錢,縣上要求發到全縣七鄉的71個村,還有全縣的農口幹部們,做到每鄉村村都至少有一本,全縣每個農口幹部人手人冊。堅局長拿了二十本,要去給省農業廳,市農牧局和縣委縣政府四大家領導們去送。他們局辦公室的則忙碌着給縣上農口單位和各鄉村分發,裝信封袋子,寫信皮子,打電話,有順路來取走的,有貼上郵票從郵局寄出去的,全部發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