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東出函谷
第29章 東出函谷
轉眼半月,姒雲背上的傷已好了大半,鎬京城依舊“熱火朝天”。
是日有風從西窗來,外頭梧桐簌簌正盎然,姒雲搬來瑤琴,閑彈起現世裏才有的“鄉音”。
“……洛姐姐,狐裘可要帶上?”
“帶上。還有那絨毯,只一條怎麽夠?再取兩條來,鋪嚴實了!”
一門之隔傳來熙來攘往的腳步聲,姒洛化身一家之主,單手叉腰站在高處,有條不紊指揮着庭間來來往往的衆人。
自周王說要帶她去洛邑,西宮之事告一段落,褒宮裏日日都是此般熱鬧場景。
姒雲被腳步聲叨擾,不得已停下琴音,擡頭朝門外道:“阿洛?”
“你二人快些,還有夫人慣常用的紙和筆,不用竹簡,夫人不喜竹簡。哎——”
姒洛遠遠應了一聲,又拉着兩名宮婢細細關照許久,才放走那人,斂袂碎步而入:“夫人,你尋我?”
姒雲替她倒上一杯茶,笑道:“不過是出門一趟,怎的如此瑣碎?我見你都讓他們來了搬了許多次,這麽熱的天,哪用的上那麽多絨毯?”
“如何用不上?”
姒洛一口飲盡杯中茶,解釋道:“夫人有所不知,此去洛邑經函谷,過長河,東去的一路颠簸的很。若是不墊嚴實了,怕是會難受。”
姒雲擡眼望向院門外川流不息的人影,無奈道:“只今日實在是悶熱,讓他幾人歇會兒,日落後再忙不遲。”
“聽夫人的。”姒洛擱下茶杯,大步流星而去。
姒洛離去不多時,一襲玄色錦衣的子方提着兩大個菜籃步履如風而來。
Advertisement
“夫人!”見姒雲在庭間,他不自禁加快腳步,滿臉若有春風拂面。
還在長個的年紀,不過半月,他的臉已比初入宮時圓潤不少,原本合身的下裳也短了一大截。
“子方?”看清他手上的籃子,姒雲失笑出聲,“又去莊上了?大夥可還好?”
“都好!”子方提起衣擺胡亂擦了擦汗,颔首道,“聽聞夫人要去洛邑,各家争相給小人拿吃的,說是讓夫人路上吃。”
他指指身前那兩個菜籃,又道:“依夫人的吩咐,小人将桃林小院裏剩下的腌菜都給去了莊上,夫人猜禾伯怎麽說?”
不等姒雲應聲,他雙手環抱胸前,兩眼一瞪,扁扁嘴道:“非說滋味不同,說小人拿去的涼茶沒有夫人拿去的好吃,怎麽解釋都不聽!”
姒雲香帕掩面,撲哧笑出聲,又垂目看了看他身前那兩籃野菜,笑道:“這些野菜,是他們讓你帶回來做涼菜用?”
“并非如此。”子方搖搖頭,一邊彎下腰撥弄那兩籃野菜,一邊道,“這些小山他們拿來的,天天念叨着夫人的救命之恩,又不會旁的,只得出動大夥整日摘野菜。若非小人只有兩只手,怕要塞個十籃八籃的。”
“不忙收拾,來回一上午,進屋歇歇先。”姒雲打斷他收拾野菜的動作,拉他進屋道,“讓旁人來拾掇便是。回屋記得收拾行李,此去洛邑路途遙遠,別落了什麽東西。”
“諾!”
**
彼時姒洛往辇車裏墊絨毯時姒雲還嫌棄,待上了路,她才知此間人是多麽有先見之明。
京畿之地還算平整,一出鎬京,先是一段遮天蔽日的叢林,又是一段地勢陡峭的深澗,□□右斜,姒雲錯覺自己坐了一路的海盜船。
好不容易回到平地,又是一段颠得人牙酸的石子路,叩叩叩,叩叩叩,內裏一陣風起雲湧。
“子季,咱們到哪兒了?”
五日後,又是個頭頂驕陽不見涼風的午後,吐了數回的姒雲終于忍不住,掀開簾子,招招手示意召子季近前。
“夫人莫急,”召子季性子大條,全然不察她面色蒼白,一臉陽光燦爛道,“再過半日便到潼水了。”
“潼水?”姒雲眯眼遠眺遙處青山,“再往前就是函谷了?”
“是!”召子季連連颔首,興致勃勃道,“深險如函,車不并軌,馬不并辔,正是函谷!”
姒雲:“……”
不遠處的嬴子叔看出她神情有異,三兩步行至周王的辇車旁,細細彙報發生之事。
周王掀開車簾,探身看了看身後那駕一步三顫的辇車,擰眉忖度片刻,朝他道:“入函谷前,于潼水畔安營整歇半日。”
“諾!”
又半日,姒雲一行抵達潼水畔。
嬴子叔選定的營地在一片平整開闊的黍地旁,前方是水勢和緩的潼水支流,黍地後方是炊煙袅袅,阡陌人家。
虎贲安營紮寨之時,姒雲和周王兩人并肩坐在河邊垂柳樹下,迎着習習涼風,舉目遙望青山碧水,大好河山。
“可好些了?”周王輕握住她的手,傾身看她臉色。
姒雲已習慣他在人前的“偏寵無度”,揉揉眉心,就着他的手吃了幾口水,又靠回到軟墊上,舉目遠眺。
“大王,雲兒有一事不解。”
周王将杯盞擱在一旁:“何事?”
姒雲擡眸眺望來時路。山外又見青山,深澗再接溝壑,來路已是九曲十八彎,前方的函谷關更是溝壑相連,困難重重。
雖說日後的函谷關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今日的大周版圖名義上還沒有四分五裂,讓周王築起關防以禦東方實在不行情理,加之現如今的大周國庫空虛,糧食危機還沒能解決,大興土木實非良策。
在姒雲看來,今日的鎬京和洛邑兩都頗有些形似千年後的京滬兩市,一為政治中心,一為經濟中心,只這東西兩都間的交通實在磨人心性。
彼時于桃林小院馴化野菜、開畦種地時她就曾暢想,若有一日能實現規模化種植,或許能推進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只是路況和交通若不能改進,怕是出不了王畿之地,野菜就已不能食用。
「要致富,先修路」
她要如何将如此現代化的觀念傳遞至千年前?
覺察出周王莫名的視線,她收回目光,斟酌片刻,徐徐道:“出鎬京後的一路溝壑相連,崎岖難行,實在不宜長途跋涉。大王,此路既是通往洛邑的要道,為何不用黃土夯實,以利交通?”
現如今的大周版圖不似百年後的大秦,雖談不上車同軌,兩都間的交通順暢卻很必要。
周王順着她的目光眺望遠方,遲疑許久,沉聲道:“雲兒可還記得,出鎬京後,我們一共經過了幾個諸侯國?”
姒雲眨眨眼:“似乎有鄭國。”
周王颔首,深手指向函谷方向,解釋道:“經函谷,過崤山,循洛河去往洛邑,路途雖險,途經的諸侯國卻不多。若是走風陵渡,中途會經過晉、荀、賈、楊、趙國。若是走禹門渡,途經霍、芮、莘、梁、耿、韓……”
姒雲會意,斜倚在樹邊,擡眸望着她道:“大王是說,各國諸侯各有考量,讓他們共同參與此事,并非易事?”
周王再次颔首,繼續道:“且各國地勢不同,逢山開路,遇河架橋,其難度與功夫亦不同。”他舉目遠眺,瞳仁裏若有哀意一閃而過,“若是國庫充盈,大周自可一力承擔,現如今……”
若有晴絲拂過袅袅垂柳間,姒雲的眸光倏地一顫。
論起基建工程項目招商,可不正巧與她專業對口?
“待大道落成後,允許他們向過路車馬收費如何?”
周王面露不解:“什麽?”
姒雲腦中思緒飛轉。
摒除掉現代社會特有的條條框框,一條高速公路的落成需要幾個步驟?會牽涉到幾方?
首先,道路和土地的持有者——政府部門。放到當下更是毋庸置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其次,道路的開發商——投入前期費用,同時被賦予權利征收三四十年過路費之人。放到當下,不同路段分包給不同的諸侯國,再由各諸侯國各自征收過路費。
再次,道路的建造者。若是在現世,建造商大多會被開發商外包出去,眼下的情境,是由諸侯國自行承擔,還是由項目發起者——周王——統一安排,或有商榷的餘地。
若是諸侯國不願成為開發商之一,此題還有另一種解法。
開發商的角色也由大周承擔,而後讓諸侯國承擔起銀行的角色——提供資金,定期收取利息。如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周現如今國庫空虛的不足。
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姒雲沒能看清咫尺之地,落在她身上那道愈來愈沉的目光。
“大王,此事牽連甚廣,回鎬京後,雲兒再與你細說。”
“夫人!”
周王眼裏若有幽微一閃而過。姒雲眸光一滞,待要細看,遠處倏忽傳來一道急呼。
她轉過身看,卻是子方不知發現了什麽,一路蹦蹦跳跳、歡天喜地而來。
“夫人!”臨到近前,看清周王同在,子方的步子猛地一頓,連忙拱手道,“子方見過大王!”
“無妨。”周王看向他到來的方向,淡淡道:“何事匆忙?”
子方擡眸偷觑姒雲,斂眉道:“回大王的話,奴才方才在河邊看見不少野菜。因記着夫人交代,此去洛邑的一路,若是看見野菜,就要立時知會她,一時失了方寸,還望大王不怪。”
“河邊有野菜?”姒雲一改方才柔弱模樣,倏地化身西周神農,掀開薄毯,站起身道,“是何模樣?”
随子方走出幾步,姒雲似突然想起自己的妖妃人設,停下腳步,轉身朝陰涼裏的周王嫣然一笑:“大王莫怪,雲兒去去就來。”
周王已然站起身,若無其事道:“說了替雲兒繪圖成冊,不見實物,如何繪圖?走,朕與你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