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章
第 36 章
公主向江好講完原理後放下紙筆, 收回雙臂浸入水裏。沒有人将手按在她頭上,她可以很熟練地控制自己的重心。她抱膝向下一沉,整個人沒入水中, 水面上頓時沒了人影。
江好拿着寫有公主字跡的字條沉思, 隐隐約約明白并不是她力氣劇增,而是公主掌握了旁人都不知道的技巧并教授給她。她靠技巧獲勝而非力氣獲勝。
想通關竅, 江好回神,重新看向水面, 只見池子裏空無一人。她立刻大驚失色地站起身來四處察看:“公主!”
公主像一尾魚從水底鑽出,平靜地看着她,浸濕的額發微翹。這一幕讓人産生一種恍惚的錯覺,貓竟然也是會游泳的嗎?
江好捂着胸口長出口氣, 因為巨大的失而複得感絮絮叨叨起來:“公主, 吓死我了, 我還以為你不見了……”完全沒有在式乾殿時的飒爽與利落,在公主面前她毫不介意展露自己的脆弱。她對公主有着非同尋常的依賴與信賴,哪怕公主現在立刻讓她去死,她也會毫不猶豫地執行她的命令。
公主沒有讓她去死, 只是浮在水中凝視着她。
江好在池畔喋喋不休, 一零七在她腦海中說個沒完。
“被按住額頭就會失去支撐點,沒有支撐點就站不起來。你怎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想出這個方法反将燕國人一軍的?”幾年來一零七一直在公主腦中無間斷播放各類影像, 當然知道在這種填鴨式灌輸下造就的公主有多見多識廣。只不過博學是一方面,能将學識活學活用就是另一種境界了。
宴席上局勢緊張,瞬息萬變,公主能立足于對方的算計上加以利用規則将人反制, 可以說有鬼神之才。
“你這麽聰明,為什麽不會說話?”一零七問出這些年來不知道第多少次的問話, 按道理來說即使公主身體上有缺陷也不應該影響她在意識中和它對話。可她一直以來無法與它進行意識上的交流,一零七也搞不懂這是為什麽。
它依舊沒有等到公主的回答。如果不是看到她熟練運用影像當中的知識,它甚至懷疑她能不能感受到它。
……
宴會之事首先在宮中傳遍,江好在一夕之內成為洛陽宮城中有名的人物。不少宮人借機到明光殿外轉悠,只為見她一面。
這可是一人按倒三名燕國角抵武士的女英雄!
今日明光殿外分外多宮人聚集在此試圖“偶遇”女英雄,自然引起了守門宮人們的注意。片冬年紀最小,很容易和人打成一片,由她去探聽是怎麽一回事。探聽之下明光殿中衆人才知道昨天宴席上發生了多了不起的事,而從昨夜自宴上歸來的公主與江好身上根本無法看出竟然發生了這麽驚心動魄的事情。
Advertisement
江好立刻被女孩子們團團圍住,要她講昨日宴上種種。
她此時全無譏諷燕國人的伶俐,但她也并不認為自己本身就擁有這份伶牙俐齒,她想那是公主的恩賜短暫降臨在她身上,而她本身依舊是笨拙的。
譬如現在在面對女孩子們亮閃閃的期盼目光時,江好就愧疚地覺得自己無法滿足她們的期待。她并不能舌燦蓮花地将宮宴之事講得妙趣橫生,只能措出幹巴巴的言辭将宴上發生的一切樸實無華地描述出來,隐去其中公主相關。她雖見識短淺,卻知道對這世上絕大部分人來說,公主聰明得過分了。
人們往往會對過分聰明者産生畏懼,并致力于在她羽翼未豐時先下手為強。(看 xiao 說 公 衆 號:xttntn)
即使已經用了很平實的語言,明光殿中的女孩子們依舊聽得興致盎然。
“你怎麽這麽厲害!”她們紛紛稱贊,又纏着江好讓她來摁着她們的頭起身試試。
江好耐不住,被簇擁着一個個按過去,看着她們發現自己真的起不來後十分驚訝的樣子,忍不住跟着笑了。
可是不是她厲害啊,是公主厲害。盡管昨夜回來的路上公主誇她能将任務完成很棒,可她總覺得公主是在安慰她。
因為不知道該怎麽面對宮人們崇敬的目光,中午接公主回來的任務落在點秋身上。
公主一如既往地早起去含章殿上課,在人人心神不寧時她依舊穩如泰山。何夫子為着議和之事心神不寧,王仙露和鄭凜則因為昨日夜宴親眼目睹了了不得的事而心緒難安。
一堂課下來只有公主的心思完全在書本上。
何夫子頻頻望向窗外,女伴讀們時時看向公主。
……
而燕國一來,皇上立刻忙得不可開交。大事小情固然有輔政大臣幫助定奪給出意見,但落到批準上一切還要經過她手。
是以平常她都是晚膳後來看望公主,今日破天荒地趕在公主臨睡前來。昨日有月,今天的确是罕見的晴日,叫人悄悄想或許上天是見着夏國終于占據上風而不再哀哀地哭泣。
(看 xiao 說 公 衆 號:xttntn)
皇上來時叫明光殿伺候的一衆吓了一跳,大家還從沒遇上她這麽遲來。衆人抹桌的抹桌,張簾的張簾,歸置的歸置,然後有眼色地齊齊從房中退出。
公主坐在內室觀書,皇上遠遠地看見書封,上面寫着《拾遺記》三字,看來是本閑書。她到公主身邊坐下,端詳着她看書時的模樣。只見公主看書速度飛快,書頁像是翩跹的蝶在她指間游弋。
皇上想這哪裏是剛學認字的看書速度,她一出生就應當是識字的吧,只是去夫子那裏上課給了她順理成章認字的理由。
她亂七八糟地想着,可惜能夠停留在這裏的時間并不多,因要打斷公主的翻閱。
“燕國那邊已經将輸給你的槍和馬都送來了,槍朕已經讓蕭尚書給你帶過來了,和宮中的賞賜一塊交給江好,馬養在禦苑,你随時可以去看望它們,給它們起名字。”皇上口吻松泛道。
這是有議和這件事壓在頭上,群臣心神投入,無暇顧及其它。也有公主年紀太小,不好意思向她開口的緣故。不然這兩匹馬一定會被讨要。
公主埋入書卷中的雙髻微微擡了,《拾遺記》被她合上,擱在一旁。
皇上與公主對視,只看到她眼裏一派澄靜。通常無法說話的人傳遞信息時除了手勢與字條還有眼神。但公主與其他不會說話的人不同,她的眼神往往不會透露任何消息,看着她的眼睛只能讀出她寧靜的心。
皇上無法理解這份平靜,就連在宴會上指使江好做這做那時公主也沒有顯示出什麽慎重或是驚慌,看上去完全不怕事情洩露或者失敗。
她今日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因而頓了下道:“輸給你的槍和馬。”這是又着重重複了遍上面的話,這句話的重點在于“輸給你”,她試圖用這種方式讓公主知道她是知道她擁有異于常人的智慧。
公主反應平平,不知道是沒聽懂她在說什麽還是根本不在意。她那張稚嫩的、不悲不喜的臉上沒有露出任何神情,唯一稱得上是反應的動作只有緩慢地眨眼。
皇上再度意識到語言上的留白對公主不起作用,她只會聽到你陳述的事實,不會給予留白的內容任何反饋。就像她之前要看公主筆時問公主可以看看那支筆嗎,公主只會點頭回答她的問題。要公主主動把筆遞給她,她需要向公主更明确地提出這個請求。
“朕看見了,宴會上江好言行皆受你控制。”皇上說罷盯着公主,試圖從她臉上看到什麽變色。
公主只是慢吞吞地點點頭,甚至有些走神,可以看出她完全不在乎被人發現自己身上異于常人的智慧,只是不知道她的不在乎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有多聰明,還是知道了也無所謂。
皇上細想,她寫紙條遞紙條時是沒有任何掩飾的意思。不止是她,那兩個伴讀也看見了。
“既然無所謂被人察覺,為什麽還要豎起屏風?”皇上問道。
公主很遷就地回答她的問題,飛快寫好後豎起小本子:“燕國人看到,不會上當。”
皇上不明白自己剛剛怎麽會問出這種愚蠢的問題,燕國與江好的第一個賭注正是是否是公主自己表達的“與你何幹”。燕國人如果看到公主寫字條,哪裏還會打賭?
豎起的屏風只是為了更好地使燕國人上當,公主根本不在意別人是否知道她擁有非人的智慧,她沒有自保的想法。
意識到這一點後,皇上登時嚴肅起來問:“你知不知道你很聰明?”
公主歪着腦袋看她,點了點頭。
“不,或許你不知道你有多聰明。”皇上喃喃,“不追溯傳奇,只論現實,夏國上下數百年歷史中,你是最聰明的那個。”
公主并沒有因為皇上的誇贊而流露出多少喜悅之情,目光像是一捧被掬起的清泉。
她腦海中的一零七要更加誇張:“什麽夏國上下數百年歷史中最聰明的那個,公主就是這個世界裏無論時間空間最聰明的人!”不然它也不會和她綁定,系統絕不可能出錯。
“從沒有人在你的年紀可以做成你做成的這些事,如果其他人知道江好背後是你,你知道會怎麽樣麽?”皇上懇切地向公主擺事實講道理。
公主寫道:“別人怎麽樣,和我有什麽關系?”她目光清澈,可見不是在擡杠,而是發自內心地這麽覺得。
那句“與你何幹”越看越像是公主的真實反應。
“不,和你有關系。”皇上糾正公主超然物外的想法,“你過分聰明,超出旁人對一般孩子的認知太多,他們會害怕你,把你當作妖鬼精怪,甚至會殺了你。”
公主不會因為誇贊而喜悅,自然也不會因為皇上的這番話而恐懼。她只是寫下字問:“你不害怕嗎?”似乎坦然地接受了會被人害怕的事實。
皇上因為這一句問話心尖一跳,看着公主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她當然不怕,但公主這句話提醒了她,她為什麽不怕?自從昨夜知道公主有非人的智慧後她便一直在為公主謀劃,一定要掩下她多智近妖這回事好讓她平安成長。自始至終她都沒有過一星半點害怕。
伴随着這句問話,皇上無可避免地對公主生出憐惜。太過聰明被人視為異類,她第一反應卻是照顧旁人的心情……真讓人心折。(看 xiao 說 公 衆 號:xttntn)
“我不怕……朕當然不怕。”皇上對于不怕的緣由有着隐秘的猜測,但這并不是現在應該讨論的重點,何況她還不能夠确定。
“雖然我不怕,但其他人、很多人都會怕。因為不如你,還有人會嫉妒,嫉妒同樣可怕,會促使旁人害你。”皇上三句離不開一個“害”字,就是希望公主能意識到她的智慧可能會引發什麽樣的後果,“如果燕國人知道你這麽聰明,江好是受你驅使,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害死你。因為有你在,夏國便有了以後,他們最不期待夏國擁有以後,只想讓我們走向覆滅。”
公主聽着她的話,看上去格外乖巧。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皇上無法将這事說給大臣們參謀,只有靠自己為公主想辦法,“在你羽翼未豐之前你要做的是平安成長,等你長成就能好上許多了。也是我無用,如果我是個人人敬服的皇帝,便是你再與衆不同也護得住你,你也無需謹慎行事。我會努力成為成為那樣的皇帝,在此之前請你低調行事。”
皇上做出總結:“總之如今是要委屈你,除了在明光殿衆人跟前,在人前行事一定要萬分留心,莫讓旁人知道你的聰慧。”這時又要說一句公主選的幾位貼身伺候的宮女選得都很好,大約誰都沒想到公主很有耐心地會選隊伍最後的四個人,因而都沒向最後插手,四個人誤打誤撞全部清白。
公主很容易地就聽話了,點頭答應,讓皇上都感到幾分意外,還以為她依舊會我行我素需要勸服。
皇上還不忘說起與她智慧相關的處置:“如今多方勢力都想探聽出江好背後是誰,她大大折了燕國人的面子,不少燕國人想找她報仇。若非必要,就讓她在明光殿中好好待着最是安全。還有你的公主筆與公主漏于夏國很有幫助,只是燕國既至,還不好大肆推廣,若能從他們身上咬下一塊肉那就是大功一件。日後傳揚開來,無論公主筆還是公主漏售出所繳稅款十分之一入朕私庫,朕分你一半算謝你的想法。”
公主是最佳聽衆,皇上覺得自己向公主說了這些,自己也很了不起。
皇上的時間十分珍貴,來明光殿只是她宵旰憂勤的一場插曲,回去後她還要接着處理政事。
于是到了離別的時候,皇上出了內室輕輕敲擊木制的門框,公主坐在房中輕叩桌案,這是她們道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