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何辨雌雄
第6章 何辨雌雄
我掏出手帕擦了擦鼻涕,這邊張良則貼心的問我:“天冷,不宜在外久站,公主在哪個宮殿?我送你回去。”
“回先生話,公主住在甘芷宮。”夏福見我們過去,忙在前面帶路。
不一會就到了,廊下空無一人,這時候是晚飯時候,大家應該都去裏面了。我站在宮殿門口的臺階上,認真對他說:“謝謝你。”
張良擺了擺手:“不用謝,難得見到公主這樣有趣的孩子。”
他雖然口口聲聲叫我孩子,口吻卻是對大人一般:“還未請教公主姓名?”
“我叫趙懷瑾。”
“楚國屈原曾在《九歌》中寫道,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他輕松道出我名字的出處,他還問:“懷瑾是名,不知可有字?”
古人除了名之外,還有字,可古時女子都是十五歲時才有字號。
我搖了搖頭:“未曾有字。”
“那麽,良僭越,覺得有一字十分适合公主。”張良往前走了一步。
“什麽字?”
“姮。”他說,随機謙和有禮的退了一步:“良有失禮處,公主請勿見怪,今日逾越許多,只因我覺得你有困頓之處。公主是明珠,不應被蒙塵,我非貴人亦非名士,但驚嘆公主之慧,忍不住妄語幾句。”
我立于廊下,雪下得更大了,我默默思索着他的話,拿不準是該跟他生氣呢?還是該作大度狀态?
可張良告辭說:“小公主,我該走了。”
我追過去兩步:“你什麽時候回韓國?”
Advertisement
“過完上元節之後。”
“那你住在哪裏呢?”
張良笑道:“我與公子住在王宮旁的驿館。”
半大少年而已,卻讓人如沐春風,我說:“上元節一同游玩如何?反正我從來沒有出過宮,想出去看看。”
“好。”張良認真的答應下來,他說:“希望上元節那天可以聽到你的好消息,告辭了。”
原來他知道我出宮是件艱難的事情,我忽然有些發怔。
看着他在雪地裏越走越遠,直至看不見,我才轉身走近殿內。
殿內彌漫着一股濃濃的肉香,我一下午沒吃東西,餓得有些發昏了。
“哎唷,公主你跑哪裏去了,身上全是雪粒子。”歡娘一看到我連手中端的水都不顧了,走過來開始數落夏福:“你怎麽看着公主的,看成這樣!”
我連忙打斷:“又不關夏福的事,姑姑你就別罵他了,他哪兒攔得了我啊。”
歡娘方止了唠叨,麻麻利利給我換了鞋,然後把我抱到了塌邊。飯菜已經上了,母親卻坐在一旁沒有動,應該是父王要過來了。
“母親!”我坐到母親身邊,她看着我,眼裏帶着詢問。
我盡量讓自己看上去十分平靜,然後說:“我想去齊國求學。”
母親似乎下了一跳,本能就回道:“好端端的,跑到那麽遠的地方求學?這……怕是不妥吧!”
我不說話,母親又溫言說道:“你是一個公主,應該在王宮裏平平安安的長大。讀書寫字這些事,是男人的事情,等我的小懷瑾長大了一定是個尊貴美麗的公主。你父王會為你找天下最好的兒郎做你的夫婿!”
她說的生活确實安逸,這大概是這個時代所有女人所向往的生活。
可我的靈魂并不屬于這裏,我從來不是一個安分的人,輕輕拍了拍桌子:“母親,我沒有說笑,我是當真的。”
母親怔怔的看着我,我也堅決的看着她,我們之間突然冷場了,她應該在想該對我說什麽吧,或者在猜測我怎麽突然冒出這個念頭。
“怎麽這麽安靜?”父王從外面進來,換了衣服淨了手過來時我和母親仍然沒說話。
父王坐下,随口問道:“剛剛在外面聽你們說認真,什麽事這麽認真?”
母親給他倒了一杯酒,笑道:“咱們大公主懂事了,剛剛和妾身說以後和太子殿下一起讀書要更用功……”
“父王,我想去齊國,”我打斷母親的話,說道:“兒臣想去稷下學宮求學,希望父王能恩準!”
父王先是愣住了,繼而笑的上氣不接下氣,我莫名郁悶,不過想想覺得他笑的也有道理。如果我那現代五歲的小侄子突然跑過來跟我說他要去上清華,我也會以為他在做夢的。
為了突顯我的決心,我從榻上跳下去跪在地上:“請父王成全兒臣。”
“古時有項橐,七歲時為孔子師,又有甘羅,十二歲已經官拜上卿。”我見父王怔忪之後,神色逐漸認真起來,然後繼續說道:“兒臣雖是女子,但也求知若渴,就如孔子所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貴為一國公主,兒臣不能僅憑這個身份獲得他人尊重,兒臣也要有配得起公主這個身份的智慧與才學,這才是真正的公主。”
父王半晌說不出話,也沒叫我起來,而母親則是十分憂慮,歡娘和夏福看着我大氣都不敢喘。
我神色堅決,都穿越了,不去外面溜達溜達,不白穿了?
許久許久,我只聽到案上炖肉的咕嚕咕嚕聲,終于父王說:“可寡人讓你與你太子哥哥一同學習,豈不比求學在外好?”
有門!
我連忙趕上去說:“父王,稷下學宮是天下文人皆向往的學邸,多少王公貴族的子弟都難以通過那裏的考試。兒臣是女兒,又是年幼,若真能進入稷下學宮,豈不是給父王您長臉?給我們趙國長臉?”
“你說的雖然在理,”父王終于緩和了臉色,他把我拉起來,嘆氣道:“可你終究還是女兒身,稷下學宮從沒聽聞收過女弟子……”
“父王——”已經把他說動了,我忍着興奮,說:“兒臣可以扮做男子去應考,萬一過了,兒臣可以以趙國公子的身份進入學宮,等兒臣學成時再向天下表明身份。假如兒臣一女子,尚能過考,必定讓天下男兒羞愧致死,也會讓咱們趙國子民以我為榮!”
“萬一沒有過考,那父王……”我扯了扯他的袖子,撒嬌道:“就當兒臣胡鬧好了!”
“哈哈哈哈哈哈,”父王把我抱在膝蓋上,喜不自勝,頭一回在我們面前露出了霸道之意:“若寡人五歲的公主能勝過那些讀書十年的君子,那可算是揚名立萬的事!好!好!寡人允你一試!”
他感嘆道:“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我們趙國一度是群雄中的霸主,可惜後來沙丘之亂導致我們趙國元氣大傷,以致如今趙國的地位不上不下……”
他說這話時看着地面,不知是在跟誰說話,須臾後,他拉着我的的手,道:“若你真能進入稷下學宮,待你學成之日,寡人便用盛禮迎我們的公主回國!”
這就是答應了?我按捺住內心的狂喜,跪下來磕了三個頭:“謝父王成全!”
父王興致勃勃的離去之後,母親的臉色瞬間垮下來,不過倒沒有生氣,只是抱着我哭。
我驚了,被這眼淚吓得一動不敢動。
歡娘在旁說:“夫人,我們的公主不是一般的孩子,如果真像公主說的那樣,這便是喜事。”
娘的眼淚落到我脖子後面,溫熱的淚叫人覺得心酸,她說:“我知道,可是有哪個母親舍得自己的孩子不在自己身邊。”
“母親,能不能過考都不知道呢!”我幹巴巴的笑兩聲,安慰道。
母親只是抱着我,低聲說:“懷瑾肯定會如願的,從生下來就知道,我的小懷瑾注定是不平凡的,可母親只想你過普普通通的日子,咱們不争什麽,安穩便好。”
如果我只是古代人人我會聽從她,可我不是,我只能用三個字安慰她:“放心吧。”
外面的世界太大,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去。
轉眼便到中元節,我直接禀明想出宮看看,惴惴不安的等待中,父王欣然而允,并派了四名會武功的侍從跟着我。
這天母親給我在頭上紮了兩個小丸子,照見銅鏡之中,我好像哪吒一般,尤其是歡娘給我系上兩根紅絲帶之後。勉強接受這個發型,我穿得厚厚實實的出門了,帶着夏福以及四個侍衛。
出了宮門我突然想起,自己并不知道他所在的驿館究竟在什麽地方。我心想要不然叫夏福回去問一下,正欲開口時,忽聽見有人叫我。
遠處一人一馬,我定眼一看,不是張良是誰。我歡快的跑過去,奈何人小腿短,到他面前是直喘氣。
“公主今日……”可以見到他眼裏不加掩飾的笑意:“十分喜慶。”
我黑了臉,看着自己一身大紅襖子:“你以為我想這麽喜慶?”
“走吧!”張良一把把我抛在馬上,自己翻身一躍在我身後坐下,他胸膛十分結實,我被他擋得嚴嚴實實的,一點風也吹不到。
夏福他們在後面十分為難的看着我:“公主……”
夏福的言下之意是我走了他們怎麽交代,我正想開口時,只聽張良揚聲道:“在下張良,韓國随使臣子,若亥時小公主沒有安然無恙出現在這裏,你們可以直接回禀趙王。”
靠在他懷裏,幾乎可以感受到他胸腔的震動。我正想從他披風裏鑽出一個縫往外瞧一瞧,身下的馬卻飛奔而去,吓了我一大跳。這是我第一次騎馬,連以前拍戲時都未曾騎過,都是讓替身上的。
坐在馬背上的感覺像是在玩迪斯科蹦蹦床,若不是身後有張良,我總覺得我會被随時颠下去。
我露出頭來,晚冬的風打在臉上像刺一般,我眯着眼睛問道:“你帶我去哪裏?”
“帶你去個好地方!”張良笑道,他一手握着缰繩,一手把我的頭按在披風裏面:“外面太冷,你好好坐着別動。”
我聽話坐好,雙手抓着馬脖子,眼睛卻不安分的往外瞟。
穿越到這個時空,第一次出來,外面的房子并不是電視裏演的那麽雕欄玉砌,這裏的居民房大多是矮小的,泥巴砌的牆,談不上美觀。
偶爾會出現一兩座高樓,不是大門緊閉的豪宅就是客似雲來的酒館。
因着今天過節,街上十分熱鬧,兩邊有許多小攤小販,家家門前各挂着一盞燈籠。我們飛快的駛過,引起兩旁行人紛紛駐足觀看,然後不一會就把他們甩在頂後面,只能看到揚起的塵土。
不知道坐了多久,我幾乎就要在颠簸中睡着了,然後張良停下把我抱了下去。面前是一棟酒樓,兩層高,雖是白天,卻張燈結彩,隐約可聽見裏面有樂聲傳出。
我看着外面挂着的牌匾,問道:“上面寫的什麽字?”
“你不識字?”張良頗為意外。我心說這鬼畫符的幾個字,你能認得出?見我微笑,張良打趣說:“我以為你能說出那些見地非凡的話來,你應當是個博覽群書的才女。”
“你看看這三個字,刻得歪七扭八,猶如雞爬,你認得?”我仰天翻了個白眼。
裏面有一個八九歲的小孩子跑出來将張良的馬牽走,我問道:“這是什麽地方?你經常來嗎?”
“這是我第一次來趙國,也是第一次來這裏。”張良目光落在門上的牌匾,說:“上面的字是忘憂館,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想來店主也是篤學好古之人。只是這刻匾的師父……技術确實不行。”
張良帶着我往裏走,我一邊問道:“那你為何帶我來這裏?”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