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無家人
無家人
填志願的時候,老師和他自己都想報京光,但爸媽覺得以他平時的成績,大概是剛剛能過京光錄取線,萬一出現失誤,就要錯失這次機會了。
“還是穩妥一點吧,別的學校也不錯。”爸爸喝着酒,随口說着,“北京、上海那麽多好學校,除了京光,別的你都能随便選呀!”
方亞沒有聽她們的,最終還是自己做了決定,跟老師一起認真填好了志願,交到了學校。
在等待的那段時間裏,他開始托高中老師幫着聯系做家教。他還沒有确定考上心儀的大學,雖然估分很保險,但萬一出現萬一,他要為複讀或其他路徑做準備。
他還跟父母說了想回老家看看姥姥——因為學業緊張,他已經一年半沒有回去過了。
爸媽卻露出了奇怪的神色,媽媽嘆了聲氣,上前來拉住了他的手:“你姥姥……前段時間走了。”
“走了?什麽走了?”方亞反應過來,瞬間呆住了,“不可能……”
“今年年初人就不好了,快90歲的人了,哪還能跟年輕時一樣啊?”媽媽表露出幾分浮在表面的悲傷,“你高考前半個來月,老人家在院子裏摔倒了,鄰家發現的時候都沒氣了!送到醫院搶救,我讓你爸拿着錢回去,還上了兩天儀器,最後錢花了不老少,人還是沒救過來……”
方亞只覺得耳邊響起一片轟鳴,似乎世界都暗下來了。高考前爸爸确實離開了一周左右,當時媽媽告訴他,是工作上出了問題,爸爸要在外面住幾天。
他想起上次回家時,姥姥特意煮了一鍋紅雞蛋,一個勁地誇他争氣,還說以前這紅雞蛋都是給狀元吃的,他提前吃了,将來肯定也能當狀元!
那時他拉着姥姥的手,滿懷期待地告訴她:“姥姥,将來等我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一定把你也接到大城市去,讓你也享清福!”
“咦……我老人家了,不盼那些。”姥姥沒牙的癟嘴高興得都合不攏了,“你就好好念書就行,啥都別操心,等将來有了大房子,姥姥再去看你!到時候還怕你嫌棄我這老婆子麻煩,不讓我住嘞……”
……
“你們都瞞着我?”方亞生平第一次落淚,情緒瀕臨崩潰,“我連……我連姥姥最後一面都沒見着?”
“诶呀,這不是怕影響你考試,就沒說麽!再說人都埋了……過幾天回去,你給姥姥燒柱香、磕個頭,也算盡孝了。她老人家最想看見你上好大學,你安心念書,她就瞑目啦!”媽媽有些不耐煩了。
Advertisement
她不理解兒子怎麽對這件事情這麽執着?本來八十多歲的老人,死得沒遭罪,兒女們都覺得是喜事,還逢人炫耀來着。
“那是高考前半個月的事啊!”方亞攥緊了拳頭,渾身顫抖,“我可以回去的……我可以……”他語無倫次,說了幾句便捂住了臉,蹲在地上失聲痛哭起來。
——他氣父母的不通情達理、氣他們的隐瞞,更氣自己的無能,竟然沒能送姥姥最後一程、也再沒機會履行他的承諾。
爸媽還想勸,卻被他使勁甩開,眼看着他摔門而去。
他獨自到了汽車站,坐上了回家的車,向舅舅問到了姥姥的墳墓,買了香燭元寶燒過,大哭一場後又回到院子裏,像小時候姥姥為他做的一樣——劈柴、生火、做飯、煮雞蛋、洗床單、曬被子……
爸媽接到舅舅的電話趕回來,好話都說盡了,兒子卻再沒跟他們說一句話。
“诶呀,你還想咋樣嘛?是不是就要看我也死給你看啊?”媽媽拍着大腿哭號起來,忽然擡手狠狠抽了自己幾個巴掌,“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
爸爸忙上前拉住妻子,痛心疾首道:“我們也都是為了你好,畢竟死了親媽,誰能心裏舒服?你就忍心看你媽這樣?”
方亞冷漠地看着他們,背過身去,拿起毛巾開始擦屋裏挂着的大相框。
相框裏的那些照片跨越了很多年,有媽媽小時候的黑白照、有他沒見過的姥爺的唯一一張全家福、也有爸媽的結婚照、他尚在襁褓裏的嬰孩照、他和姥姥的合照……
爸媽無奈極了,但還得回去繼續上班,于是只呆了兩天就匆匆忙忙走了。舅舅一家隔三岔五過來看看,留下點錢和吃的。
有天表妹高興地一路跑一路喊:“哥!哥——錄取啦!錄取啦!——”
方亞如願以償考上了京光,消息很快傳開,大隊在村口挂了鞭炮,敲鑼打鼓地宣傳。他安安靜靜站在人群中間,默不作聲地看着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人
到了約定好開始上課的時候,他收拾好院子又坐車回到市裏,正式開始了一整個夏天的家教生涯。
市獎金、區獎金、學校獎金在收到錄取通知書之後陸續到賬了,加起來足有28萬!爸媽高興得合不攏嘴,盤算着近在眼前的美好生活。
這些錢都打在方亞名下,他跑了兩家銀行,取了15萬現金回家,放在了爸媽面前。
“這是還你們的錢。”他拿出自己的賬本,“我算過了,從小到大你們養我,花費17萬9千有餘。算上通貨膨脹、利息、沒法考證的……都入上來,就算我欠你們50萬。這是獎金的一半,另一半我得上大學,暫時不能給你們,等将來畢業賺了錢,再一筆筆還。”
爸媽都愣住了,沒明白他什麽意思。
“如果将來我有錢,我會給你們錢,就跟你們養育我一樣,吃、穿、用,不會欠着你們的。但我不會再叫你們爸媽了,這是最後一次。”他起身抄起一根拖把,狠狠砸在了牆上貼着的幾十幅獎狀上。
爸媽吓得抱頭鼠竄:“你瘋了!快住手——”
“我從小就只有姥姥的……”他又砸了第二下,卻全身脫力似的倒在了地上。
他想起那一張張嶄新的紙幣、想起那一鍋紅雞蛋、想起依偎在姥姥懷裏的某個晴天,幻想着他日漸結實的臂膀能擔得起姥姥瘦弱的身體……可從今往後,這些都再也沒有了。
“如果不上學能換姥姥回來、哪怕只讓我再見姥姥一眼,我寧願一輩子看不見北京的天。”他流着淚笑出聲來,“這個房子,我不會再回來了,你們就當……兒子已經死了吧。反正在你們心裏,從來沒把我當成過孩子,只是長臉和養老的工具而已。”
“逆子!”爸爸氣得手抖。
“關于錢,我都會滿足你們,直到你們死的那天。你們也要做好準備,像姥姥一樣……離開人世之前,沒有我守在身邊。”
他毅然決然轉身離開,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繼續給幾個孩子上課,還給自己買了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和第一部智能手機。幸好還有事情做,否則那段最痛苦的時間,他不知該怎樣一個人苦熬過來。
他教的初中生裏,有一個學藝術的女孩,家裏很有錢,一節課時費180,她爸媽眼睛都不眨一下。女孩有個哥哥是體育生,在杭州讀書,暑假在家每天都要雷打不動健身2小時。方亞隔天在她家上兩節課,休息的時候就好奇地看着他把各種器械舉來舉去,再打開跑步機爬到大汗淋漓。
“試試?”男生跟他年紀差不多,有天竟主動說。
看着他健碩的胸肌和大臂,方亞第一次顫抖着胳膊接過啞鈴,只舉了一下,便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
男生哈哈大笑,換了另一個:“別逞強,試試這個,小心拉傷。”
女主人知道他被京光錄取,當然高興讓兒子跟他一起玩:“以後下課你就在家裏多呆會兒,讓老大也跟你學習學習。他雖然學體育,但我們還是希望将來他能有個正經點的工作,考個編制什麽的。我跟中介的老師說說,給你再加一個課時的錢,你好孩子,幫阿姨帶帶他。”
兩個男生短暫地成了朋友,方亞幫他補習大學英語課程,他教他學習健身,還把蛋白粉分給他,眼看着他從抖胳膊的細狗開始,一點點學着增肌、上重量,一路練出了輪廓。
大學報道當天,方亞孤身一人帶着錄取通知書和證件、提着一個行李箱,踏進了夢寐以求的校園。宿舍同學都是家人一起來的,寒暄過後,他便收拾好了東西去圖書館學習。
京光的校園網和學生賬號有很多便利,很多外面接觸不到的學習渠道,他對此甘之如饴,早早便徜徉其中。
軍訓結束後,高中有班委經歷的學生被組織去參加“團校預培訓”,他當過學習委員和數學課代表、又是團員,就跟着一起去了。
培訓期間,學院的團委書記厲老師看他性格沉穩、做事踏實,形象也不錯,于是安排了幾次學院交流和一對一面談。雖然比他優秀的人有很多,但厲老師挑人有自己的想法——他最看重學生的性格,說“在團委工作,最要緊的是不能急躁、不能自滿”。
考察期過後不久,學院便順理成章開始了對他的重點培養。到大二,他自然而然被選拔成了團委副書記。
他要完成自己的學業、要去旁聽感興趣的課程和講座、要跟着前輩們外出參觀調研、要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要跟同學好好相處、要負責組織開展培訓活動、要幫老師在實驗室打下手、要為将來保研做準備、甚至為以後工作做準備……
他從來沒有一刻放松過自己,只能繼續前進、前進,再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