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分田到戶
21 分田到戶
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在準備晚飯,王隊長的兒子王鐮挨家挨戶通知每戶都派一人去隊長家開會。
每戶都要到的話,盛勇老頭子肯定也會去,盛滿滿擔心盛朱會被盛勇老頭子以孝道為由要好處,再加上好奇,便也偷跟着去。
到了王隊長家,一群漢子擠在王隊長家低矮的茅草屋裏,等待王隊長發話。
盛滿滿擠進茅草屋,走到盛朱身邊,盛朱看到她只是詫異一下,卻并沒有将她攆走,拉過她的手靠着自己站着。
她小小的個子,灰撲撲的一團,并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她。看到的,只是看了盛朱一眼,并沒有說什麽。
平時他們開會都是在曬谷場開的,誰都可以去聽,這還是第一次大家擠在屋子裏聽會。誰也不會覺得這個會是小孩子聽不得的,小孩子哪裏懂什麽,只要不搗亂,帶來就帶來了吧。
王隊長站在最前面,屋裏黑壓壓的人頭,他清了清喉嚨鄭重道:“今天讓大家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和大家商議,而這件事情,關系着我們全村今後的命運。”
他頓了頓,看向瞬間提起十二分精神的衆人的臉,這才繼續:“從我村建立生産大隊生産模式以來,團結一致,力往一處使,社員們不出家門,就可亦工亦農,解決吃飯的大事。可是,就像是一個小家,親兄弟過着過着都免不了有摩擦,免不了出力不均分配不均,導致争吵不服氣心中不滿的情況,何況我們生産隊這樣的大家庭。我們生産隊現在的矛盾很顯著,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這大大的影響了我們生産隊的生産問題,影響到了我們的吃飯問題,而吃飯對我們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大事,吃不飽飯,我們小家過得不好,生活水平上不去不說,還會給國家增加負擔。”
“樹大分枝,人大分家。今天我有一個大膽的提議,我們村可以私下裏進行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分給誰的田,由誰來種,種什麽自己決定,完了秋收交完公糧,多餘的糧食誰種的就歸各家,不再進行重新分配。我認為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大家的生産積極性,不知大家覺得如何?”
全屋的人一片嘩然,盛滿滿也一下來了精神。
她曾經在一本書裏了解過分田到戶最早的由來,說是安徽省鳳陽縣的一個村莊最早召開的秘密會議中,提到了分田到戶,而後到場的村民們簽下了包幹保證書和保密協議,全村分田,進行家庭聯産承包。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這是1978年底發生的事,這是最早的分田到戶,直到1982年,才出臺了一個關于農村工作的文件,正式實行包産到戶。
看來這本書中是将分田到戶的時間提前了一年。
盛滿滿仔細聽全場的議論聲,不難聽出,大家是躍躍欲試的。怕不怕事情敗露,怕,但偏僻的小村莊,只要所有人守口如瓶,想要瞞住一件事也十分容易。
再加上此時王隊長又說了,出了事,他這個隊長承擔所有責任,和他們這些社員無關。其他幾個村幹也紛紛附和,老鄉們就更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和盛滿滿了解到的故事差不離,各家各戶的代表無一不贊同這個提議,并保證如果幹部坐牢,村裏人會一起将幹部的小孩養大成人。王隊長早準備好了包幹保證書和保密書,各家各戶的代表上前簽字,而後散會,等待明天的分田。
開完會回到家,盛朱忐忑又迫不及待地将這件事跟家裏人說了,馬氏等人聽了後,都再三确認,以後田裏所産交完公糧真的都是自己的了?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家裏有一個算一個的,都興奮不已,希望快些分地,他們好快些去侍弄屬于自家的土地,更加賣力地侍弄,将土地當親爹親娘侍弄都不過分,因為那地裏以後的出産都屬于自家。
這樣忐忑又興奮的圖景發生在每家每戶。高山村很少有自然災害,幾乎年年都是風調雨順的,只要肯賣力幹,不惜力氣地幹,地裏的出産還能比別家的差?大家都是抱着這樣的想法,平時在一起幹活是這個那個的都收着力呢,就怕別的社員占便宜,可分開幹就不一樣了,沒有誰能占着自己的便宜,自家的地侍弄得越好自家越是受益。
第二天上午,王隊長帶着其他村幹組織各家各戶到曬谷場抽地塊。
估計這事王隊長等人已經籌備很久,才會這麽快就能将分田的工作落實。
各家各戶幾乎全部出動,曬谷場上站的滿滿當當,王隊長擡手讓大家安靜,跟大家簡單地說了下這田要怎麽分。
幾個幹部已經将所有田地劃分成一等地、二等田和三等田三個等級,已經在地圖上标好數字,各家各戶都是按人口進行分田的,分別按比例抽相應的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抽簽箱裏是他們早已經準備好的紙團,紙團上寫着數字,對應地圖上标的田地數字,抽好簽的就去找副隊長,辨認自己家田的位置。
按照比例,盛滿滿家可以分到七畝田,兩畝一等地、三畝二等地,兩畝三等地,只需去相應的抽簽箱裏抽相應的地塊即可。盛滿滿想上去抽,盛朱就讓三個女兒一人負責抽一個抽簽箱,這讓村裏好多人家都側目不已,周氏在那撇嘴:“女人家家摻和這種事做什麽,也不怕敗了運道。”
所有人抽簽結束,王隊長又說:“支持開荒,誰開荒的土地就歸誰。”
人群一時間沸騰了,會議一結束,就看到各家各戶拎着分到的農具往村頭走去,那裏可是有着一大片雜草叢生的荒地。
盛滿滿一家也行動起來,他們沒有往村頭去湊熱鬧,而是選擇開荒衛家附近的這片荒地。
目前還沒有人想到衛家附近這片地,因為這裏灌溉并不是太方便,當然,村頭那片荒地灌溉也不方便,但相對來說比這邊要好很多,要開荒自然是先去開比較好的地啦。
盛朱覺得,兩邊的土質都差不多,何必舍近求遠去村頭開荒,不如在家附近開荒,把路上的時間都節省下來,多揮幾鋤頭,幾天下來能比別人多開墾出一兩分地。
這裏灌溉是難,可往後種地往那邊跑,那浪費的時間人力,也足夠在家附近多挑幾擔水灌溉的了,一算也沒有哪邊就比哪邊苦,那比別人多開荒幾分地不是更好嗎?而且地在家附近,以後種點什麽東西,也方便看管,防止被偷盜。
盛朱這麽一說,家裏人都覺得很對,全部贊同在家附近開荒。
盛滿滿連連點頭,盛朱雖然老實,可還是有些頭腦的,這讓她對今後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更加看好了。
全家出動,盛寶割草,盛朱則負責将草根小灌木根給鋤掉,其他則是負責将荒地裏的石頭撿走,以及徒手拔掉一些容易拔掉的小草。
冬天土地硬,并不容易開荒,可誰也等不到明年,現在就要争分奪秒将荒地開出來。土地分下來,各家當家的腦袋裏就開始繪畫藍圖,安排好明年耕種的事情了,哪裏有多餘的時間來開荒。
才幹了一個小時,盛滿滿就累的氣喘籲籲,馬氏趕緊讓她到陰涼處歇着。等快到午飯時間,元老太太回家做午飯,馬氏讓她和元老太太一起先回家。
盛滿滿在這确實也幹不了什麽活,就跟着元老太太一起回去,幫元老太太燒火。
現在盛滿滿已經學會淘米,可自從她自告奮勇做過一次後,馬氏就堅決不讓她淘米。
可不敢讓她來啊,不然堅持不了多久,家裏的米缸就得被掏空。盛滿滿完全對多少米煮多少飯沒有概念,且她總覺得每天的粥米放的太少,就想多放點。盡管她當時只是多抓一小把,可在馬氏眼裏那都是天大的不節約,因此沒再讓她動手。
自從空間出問題,雞鴨蛋的産量驟減,家裏也不怎麽喝蛋湯了。然而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盛滿滿認為夥食要稍微改善一下,就去屋裏馬氏存放雞鴨蛋的籮筐裏取來兩個鴨蛋,讓元老太太給煮了。
元老太太将其中一個洗淨,就要整個放進粥裏一起煮,被盛滿滿攔下:“奶,都打湯。”
“打湯你不愛喝。”元老太太說。
元老太太其實和村裏大多老太太一樣,是有些重男輕女的,但老三一家都是女兒,她也沒地方重男輕女去。盛滿滿是家裏年紀最小的,又經歷那麽多事,小可憐一個,爹娘疼,姐姐愛的,元老太太也跟着偏疼她。
“可我今天就想喝湯。”盛滿滿說。
“那好,打湯,奶多放點鹽,煮好喝些。”元老太太笑呵呵地幹活去了。
中午吃的是蛋湯和水煮白蘿蔔,到了晚上又只吃野菜粥,盛滿滿掰着手指數日子,問盛朱:“爹,是不是快要殺豬了?”
盛放跟她說過,等年底殺豬,家裏就有肉吃了,盛滿滿惦記這一天惦記了許久。
“嗯,過兩天殺豬,到時候小滿就有肉吃了。”盛朱笑着摸摸她的頭。
盛朱說完,不知道誰在“咕咚”咽口水,聲音大的所有人都聽見了。
所有人面面相觑,然後齊聲噗嗤笑開了。盛滿滿目光不經意落在盛寶臉上,就見他偏小麥色的臉蛋居然有幾分紅,盛滿滿心想不會吧,一下沒忍住,哈哈哈哈地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