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顧濯道:“臣與世子……罪臣李南淮不過是诏獄中一面之緣罷了。”
謝熠秋閉目應聲,道:“一面之緣也是緣,玄師既然想盡辦法也要讓朕放他出宮,朕便遂了你的願。”
顧濯這下是真的不知所措了,難道他與李南淮幾次見面全都被謝熠秋知道了?!但是他從未透露過想救李南淮出去,竟然這麽快就被看出來了……
目的有這麽明顯嗎……
這要是到了真的權謀劇裏,他不會連片頭曲都活不過去吧。
“臣只是覺得,留無用的人在身邊沒什麽用,況且,于陛下的安危也不好。”他只能胡說保命了。
“先帝還活着的時候,他就住在宮中,倒是不會不習慣。既然你想讓他走,朕已給他選了府邸,回京之後便讓他搬離吧。”謝熠秋擺手讓他停手,擡眸看他,“玄師覺得如何?”
“陛下聖明。”
“到時你便住進璇玑宮中吧。”
璇玑宮是李南淮一直居住的地方,不論是幼時居住,還是入獄釋放之後,都是住在那裏。聽聞那曾是先帝一個妃子的冷宮,後來那妃子死了,便荒廢了。下一個住進去的就是李南淮,本是荒廢的地方,一旦住進去了人,就一定需要許多侍衛,何況這位可是前青甘王的兒子。于是璇玑宮十幾年來,從來就是除去皇帝所居或是議政的宮殿,以及太子東宮之外,侍衛最多的地方,竟連曾經皇後宮殿都比不上。
如此可見皇室并非不忌憚這位世子,即便是表面上享受着皇室帶來的權威,甚至與皇室一同生活,但到底也不是皇室的人。
來帝禦園已近兩月,通往帝京的大道上車馬排列,皇帝的龍辇周身赤金相交,雕刻金龜紋樣,綴次翟羽,在日光下烨烨生輝,夾幔錦帷,氣派萬千,百姓夾道相迎,陳列百裏。
北明帝京的主道極為寬敞,可四駕馬車齊驅,也能留有道路兩邊的空閑。
皇帝龍辇極高,下有十六駕河曲烈馬,其他跟随大臣或是宮人則只能乘小車,或者自行騎馬,或者跟随在側,不能乘車。
至于規格最高的便是僅次于皇帝的八駕鳳辇。
Advertisement
坐在這八駕裏的正是顧濯。
周遭百姓恭迎皇帝歸來時候,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久違的八駕車。先帝時期,八駕車是給皇後用的。謝熠秋即位之後,北明沒有皇後,本以為十六駕龍辇與八駕鳳辇同時出行的盛景難以再見了,卻沒想到謝熠秋在新即位之後便讓百姓開了一次眼。
曾經風姿俊逸但被“囚禁”在皇宮之中的青甘王世子,乘坐八駕鳳辇與皇帝一同出行。只記得那時候滿帝京皆是風華,百姓只盼世子殿下與今上永遠能如此,那便是北明之幸了。
只是後來青甘敗績傳到帝京,一切都變了。
百姓以為自己是眼花了,反複看了許多次,又問了身邊人,數了幾遍,才知道自己确實是沒看錯。
聽聞前些日子陛下命人将诏獄中的世子殿下放了出來,對以往的事既往不咎,還給世子殿下賜了府邸,如今已經灑掃出來,什麽都備好了,就等着世子殿下入住。
想必陛下已經與這車辇中的世子殿下和解了?
車辇中的顧濯從未見過如此盛景,按理說,一朝暴君本不該接受百姓如此欣喜如狂的迎接。他微微開了個縫隙,看了一眼街上人潮,這也算是萬人空巷了吧。
自古至今,一國之君便是百姓的精神慰藉,百姓對皇帝一般有着絕對的服從與尊崇。顧濯是這麽想的,這也不能怪這些普通百姓,畢竟多少帝王都是以愚民治天下。
前方百姓見龍辇前來,紛紛跪地,“草民恭迎陛下歸京!”
“陛下萬歲!”
不知何時,從人群中有人大喊,“陛下萬歲,世子殿下千歲!陛下與世子殿下共榮共昌,方能保北明萬世太平!”
或許是人人都喊“陛下萬歲”,這一雄厚的男子的聲音顯得極為響亮,一下子便能從人群中找到。
龍辇裏的人似乎有話說,只見旁邊那位近侍湊近,點了個頭,便叫一旁的兩個侍衛出去了。
一旁百姓有些怔然,但也覺得此話有理,正欲效仿。那男子稽首高昂嗓音,繼續道:“陛下與世子殿下共榮共昌,方能保北明萬世太平!陛下萬歲!”見兩個侍衛過來,似乎更加驕傲了。
誰知下一刻,這人被兩個侍衛請了出去,拉到稍微空曠一點的地方,沒等人掙紮一會兒,便只見手起刀落,人頭落地,鮮血浸染了土地,将四周的人驚作愕然,先是一陣吵嚷,然後瞬間安靜。
謝熠秋在裏面輕咳了一聲,便見龍辇又安安穩穩繼續前行了。
只剩方才還歡叫的百姓,又是驚愕,又是昏厥,不敢擡頭看了。
後面的顧濯經過時,掀起了車簾,卻只見百姓垂首,似乎瞬間變了模樣,不僅看過去,只見那一灘人血與一具身首異處的屍體。
不知怎的,他心裏突然咯噔一下,不知是何滋味。明明是自己寫出來的暴君愚民,為了自己對工作不滿的一時洩憤。如今真正看到這場景,卻又覺得豈止寒心。
自己在現實中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才想着去創造別人的人生。但他只看到了主角們的鬥争,卻從未看見底下普通百姓的生活。
他們生如蝼蟻,就像他自己。
顧濯垂下的眼睛,似乎蒙上了一片陰翳,讓人難以捉摸。
他們不是死在了謝熠秋手上,而是他手上。
系統突然蹦出。
【恭喜宿主達成劇情:鳳辇歸京
劇情值+20,當前劇情值:140
生命值+50,當前生命值:100】
顧濯雖然不知道這個劇情是何意義,但是沒想到的是這次生命值竟然加了那麽多?在帝禦園待了兩個月,除去增加了一次生命值之外,其餘天數,生命值都在下降,他甚至懷疑自己命不久矣了。畢竟不知道下一步劇情是怎麽發展的,沒辦法有的放矢,看來自己知道的東西還是太少了。
皇帝歸京,本是陽光明媚的一天,只是不知道怎麽着,到了傍晚竟然下起了大雨。皇帝不在的日子,年輕的太後與裴總管主持皇宮大局。
顧濯只知道曾經自己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文裏竟然沒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女性角色,才随便加了個太後。而這太後年紀輕輕,在先帝落日西沉之際才坐上皇後的位置,沒兩天便成了太後。她是裴錢的親女兒,确不确定不知道,但是裴錢沒閹幹淨是确定的。
大雨之中,李南淮住進了新的府邸。雨落屋檐,啪啪作響,像是急促地想要穿透這間屋子。這看似寂靜的府邸,關的嚴嚴實實。
謝熠秋故意賜給李南淮一個陳年舊府,是先帝時期的禁軍統領衛家的。這裏曾發生過滅門慘案,被大火燒了,後來重新整修。但也閑置了,沒有人願意收了這裏,說是怕有冤魂出沒。
只是李南淮從來不相信這些鬼神之說,若是真有,他自己便是命硬之人,還怕鎮不住這裏的小鬼?就算是黑白無常到此,怕是也難以将他索走。
若是真要索命,也不該是那些莫須有的東西,而是人。
咯咯咯的聲音走頭頂傳出,又或許是四面八方,難以分清方向。點燃的蠟燭忽然一搖,像是有風吹過,明亮的寝屋忽的一暗。
李南淮只管坐在案前,飲了口泡的濃烈的茶,随後繼續看書寫字。
突然一只冷箭射中了身後的木柱,燭焰忽的暗淡下來,随後又明亮起來。李南淮擡眸,只見莫影護在身前。
下一刻,外面的踩水聲逐漸大了起來,好似有不少人,屋頂上的腳步聲也逐漸狂放,不再小心翼翼。幾支箭射進來,都被莫影攔下,李南淮從容不迫地起了身,手上的劍不知何時出了鞘。
帝京之中,恨他的人不在少數,上到皇帝本人,下到小官小吏,反倒是百姓擁護他。那些人本以為李南淮已經窮途末路,刀架頸側,沒想到竟死裏逃生。他們必然不會放過。
但如今還是不能确定到底是誰這麽着急想讓他死,竟然在皇帝赦免他之後公然刺殺。
射殺未成,外面人便帶着刀破門而出。
雷聲陣陣,轟隆隆如石破天驚,血水與雨水混雜在一起,順着低窪處流下,原本的地方除了躺着幾具屍體之外,看不見了血跡。
莫影心狠手辣,刀刃從刺客的脖頸上落,只見一個落單的急忙往外跑去,莫影正欲去追,李南淮擡手道:“留活口,讓他回去。”
敢在李南淮被釋第一天就出手刺殺的人,絕對不簡單。但李南淮從來也不是個怕事的人,暗地裏指使刺殺的人既然敢做,他李南淮就敢把事情鬧大,讓皇帝看看,有人的膽子大的很。
那刺客灰溜溜地回去,定然是要回禀指使他的人,也正好免了李南淮親自說。
莫影點點頭,随後将刀插回,冒雨出去了。
大雨滂沱,在夜裏看不清前方人逃竄的身影,那刺客受了傷,跑的也不快,只是急促地逃命,莫影便故意放慢速度。
周遭的樹影融在了大雨裏,葉子上奏着啪嗒啪嗒的巨響,一聲雷鳴,只見前面逃竄的人影突然停了下來,恐懼的呼吸聲混在了深林裏,下一刻便倒下去了。
莫影見狀,急忙趕過去,卻只見方才明明已經倒下的人影定定地立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