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
第 22 章
終身大事已被包辦,二人命運如蛛絲牽絆、二水交流,從此再也分離不開,鳳兮和龍意卻渾然不覺。
鬥轉星移,他們一直形影不離,年齡亦随光陰增長。
有一晚讀書累了,他們就走到屋外,在廊下呼吸一下清涼空氣。
鳳兮仰望深邃夜空,但見今夜無月,但天河橫貫、繁星點點,令人神思遐迩。她轉頭問龍意:“你說,天上有沒有住着神仙?”
龍意搖頭,表示不知。
鳳兮眸中被星光映得亮亮的,看着龍意,興奮地說道:“我知道!好多次夢裏,我都飛到了天上,那裏有更華麗的宮殿,住着飄來飄去的神仙。在最高的宮殿中,我還見到一男一女兩名大仙人,男仙比父皇還威嚴,女仙像皇後娘娘一樣高貴,又似母妃那般慈祥。”
龍意不說話,只認真聽着。
見他聽得入了迷,鳳兮便繼續說道:“我還夢見過另外一名男仙,也是穿着青衣,眉眼與你甚為相似。可他身上的氣息,卻與你不同。”
“哦,究竟是哪裏不同?”龍意頗有興趣地問道。
“這…”鳳兮夜說不清楚,最後只道:”他看我的時候,目光倒挺溫柔呢。”
龍意聽了,不知為什麽卻紅了臉,他想了想說道:“我也夢見過兩名神仙,一個穿着紅衣,與公主長得像極了,可是卻不理我。還有另一個,她穿一身玄衣、面色蒼白,總總站在中間,分開我與紅衣仙子,之後還追着一個勁兒喚我名字。每次我一緊張,便醒了過來。”
鳳兮聽了眉頭一皺,說道:“那黑衣女仙真可恨!”
盛夏三伏,整個天佑城皆變得熱浪灼人,宮禁內的殿閣房屋瓦檐在毒辣日頭下,閃射道道刺眼金光,朝堂官員們皆歇了伏假。
烏老太師也向錦熾帝和鹹餘夫人上了奏報,讓公主歇息避暑,武課暫停一月。
不過,如此長的假期,龍意便再無理由滞留宮中。
鳳兮知道此事,心裏老大舍不得,便纏着父皇和母妃,說道:“千秋國的将士平常操練與上陣殺敵,就不分什麽寒暑冷熱。我們熱天習武,有何不可?”
這一句話問得錦熾帝和鹹餘夫人節無可答對,于是武課便不再停,龍意也可以繼續陪伴鳳兮。
接下來這日,烏老太師教的科目是射術。他命人拿來給鳳兮和龍意特制的弓箭,仔細講完要領,便讓他們對着武場上一只布靶練習。
二人練了一個時辰,皆汗流浃背。鳳兮并不懼熱,正相反天氣愈熱,她倒愈發精神抖擻,不過她心裏記挂着龍意身體有隐疾,擔心他吃不消,便主動向師尊請求休息片刻。
恰在此時,錦熾帝遣人來召老太師,說去昌德殿有事相商。
烏老太師吩咐一名老太監:“好生看着公主和世子,給他們飲冰鎮梅湯,再吃些瓜果和點心,不可離開此武場。”
烏老太師走後,倆孩子吃喝夠了,便在演武場邊的回廊上耍了一會兒,漸覺無聊起來。
老太監背靠廊柱坐着,也不管樹上蟬鳴聒噪,只管點頭打盹兒。
鳳兮領着龍意,在演武場邊轉來轉去,可巧發現一扇小門兒。
二人推門進去,見這裏邊也有一個小場地,正中還壘着白玉臺,臺上有弓架,高高安放着一張黢黑光亮的大弓。
他們正學射術,自然大感興趣,便爬上臺階,到弓架下擡頭細瞧。
看着這張弓,鳳兮覺得可真稀奇,長長的弓臂比樹幹還粗,泛着陰冷賊光,還染了斑斑點點沙場血跡,已沁入紋理。
弓架旁邊,還有一個水桶般的箭筒,插着幾枝巨箭,樹林一樣直指天空。即便烈日下,箭簇仍寒氣萦繞。
鳳兮圍着弓架轉了幾圈兒,漸漸看得着迷,忍不住摩拳擦掌。
她問龍意:“你猜,我能不能拉動這張弓?”
龍意小心答道:“這弓如此粗大,只怕大人們都拉不動呢!”
“哼!我偏不信!不試怎會知道?”鳳兮倔勁上來,便雙手從箭筒中抱出一枝箭,又指揮龍意蹲下。
她雖已長到大半個成人身量,卻還需得踩着龍意的雙肩,才剛好夠得到弓臂,又好不容易将箭搭了上去。
老太監一個盹兒醒過來,不見倆孩子,趕緊四處去尋。
等找到神弓臺,就見公主正要開弓,于是趕緊出言制止:“哎呦!公主、世子,這神弓可玩兒不得。它是沙場攻城用的,不知射殺過多少敵人将士呢,怪瘆人的!再說這樣重的鐵箭,萬一脫手掉下來,砸着足尖兒如何是好!”
這話音才落,就聽“嗖”一聲,箭已竄上半空。那鐵箭拖出漆黑尾芒,在日光下嘯鳴着劃了個大大的弧形,再低頭疾速落向一片宮殿。
老太監吓得雙腿一軟,坐在地上,張開不剩幾顆爛牙的癟嘴,大聲哭喊:“公主,這下可闖大禍了!那只倒黴箭若射死了人,老奴這條命怕也難保喽!”
如此笨重的弓箭,輕易就被自己射出去,鳳兮大感興奮。
她一縱身,從龍意肩上跳下,拉住他雙手蹦跳歡呼。
椒香宮這邊,錦鯉太子在宮女綠籮服侍下,剛讀完一個時辰的書,又吃過茶點。
綠籮怕太子在屋裏悶着,就勸他去殿外樹蔭下走走,好透一透氣。
太子前腳跨出殿門,綠籮跟在他身後,就聽頭頂傳來一陣疾厲破空之聲。接着,一枝黑芒閃耀的巨大鐵箭,倏地從大樹梢上掉下,箭尾硬羽扯斷一根粗枝,箭簇刺向樹下石桌。
石桌旁,一名納涼宮女正起身,去取桌上另一端放着的冰鎮瓜藕,箭矢從她身側擦過,鮮血四濺。
她的兩三名同伴尖叫一聲,躲閃不及,也被轟然崩碎的石塊和頂上樹枝壓住腿腳,動彈不得。
錦鯉太子眼睜睜看着這一幕,沒再挪動腳步,只呆呆地立在殿門口,已經吓傻了。
綠籮驚懼中,又怕太子栽下臺階,趕緊搶上前扶他回殿。
早有人上來關閉殿門,上了門插。
皇後在內寝午休,才剛起身,正飲着貼身宮女綠绮獻上的香茶,聽得殿外動靜,心中“撲通”一聲,茶盞脫手掉落,叮叮當當跌碎在腳下金磚上。
熱茶和着碧綠茶葉流淌一地,在一縷陽光下冒着煙氣。
錦鯉太子被綠籮和兩名太監半扶半抱進來,他身體癱軟,面上全無一點血色,兩眼呆愣,口中只反複念叨:“刺客,血,血…!”
皇後霎時也面如土色,哆嗦着嘴唇,急問出了什麽事。
綠籮強自鎮定,說了方才外邊的情形。
聽完後,皇後心神驚懼、眼前發黑,只覺一陣後怕。她想站起身,親去庭院查看,卻發現腿腳癱軟。
綠绮急伸手扶住身體就要側倒的皇後,只說:“不知是否真有刺客,請娘娘勿要輕易出門!”
皇後強自鎮定半晌,才想起來吩咐殿中大太監,立即去昌德殿禀告陛下。
大太監并不情願,若刺客在院中,自己豈非做了送死鬼?
無奈皇後有令,他只好抖着雙腿兒,小心将殿門開出一條縫,一路背靠回廊牆角牆壁,好不容易溜出庭院大門。
這大太監一路戰戰兢兢、東張西望,趕到昌德殿,請守門太監通傳,說皇後娘娘有急事,要陛下過去。
錦熾帝正與烏老太師商議千北諸關防務要事,聽說皇後遣人來請,便煩躁一擺手道:“沒空!”
大太監見搬不動陛下,也不敢回去複命,便一邊痛哭流涕,一邊語無倫次地說了椒香宮庭院才發生的血案。
昌德殿通傳太監好不同意聽明白了,果然是樁大事,便回來再禀陛下。
錦熾帝和烏老太師聽了事由,俱想起來,方才的确聽到外邊響過尖厲簇聲,只不過忙于籌謀兵事,一時未曾在意。
錦熾帝怒道:“大天白日,禁衛森嚴。誰有這狗膽子,敢向皇宮內院發射冷箭,還恰好落在皇後院內?難不成宮中出了內鬼?”
烏老太師也十分不解,勸陛下道:“禁衛統領焉捉向來忠誠可信,選用的兵士也都嚴加考察過,不大可能有人反叛行刺。當下之計,還是先召焉捉來問個清楚!”
錦熾帝聽了,便命令: “叫焉捉速來見朕!”
烏老太師讓把椒香宮大太監喚進來,細問過冷箭的模樣,驚覺像極了演武場神弓臺上箭筒中那幾枝鐵箭。
這讓錦熾帝和太師更加百思不得其解。
演武場那張神弓,的确來歷不凡。
當年,神武女皇率兵西征平定番邦之亂,越過千西山脈,到了玄機國黑石城下,遭遇對方頑抗,加之那城壕深牆高、出奇堅固,數月久攻不下。
神武女皇為此夜不能寐,某晚偶然入夢,只身站在溪邊,擡頭見天上飛來一只桌大烏黑異鳥,自言乃極北神靈,因與女皇有緣,特來獻寶。說罷,大鳥一抖翅膀,将幾片羽毛丢落溪水邊。
女皇清晨醒來,想起夢中異事,便差人依所見山川地形,去尋那條溪流。去的人找了幾日,果然發現一條清淺山溪,水岸草地上赫然躺着張龐然大弓,還有數枝箭簇,全以天外稀有精鐵鍛制而成。
這張弓被擡到女皇眼前,女皇見之大喜過望,便命衆将領輪流試弓。
然而,弓箭實在太沉重,将領們嘗試了一遍,竟無人可拉得動。
最後女皇親自動手,那弓似有靈性,只稍微一用力,便弓弦大開将箭射出。其勢如虹,正中遠處峰頂的巨石,一舉擊得崩塌。
仗着這張神弓,很快破了黑石城,殺了玄機國國君。女皇又主持為玄機國立了新君,并迫其發誓,世世代代臣服于千秋國。
女皇出征歸來,即在宮中築臺供奉神弓,從此不再輕易使用。事實上,自女皇以後,再也無人能夠拉動此弓。
如今神弓又動,自然不大可能是焉捉和禁衛士兵所為。
要知道,就連陛下、老太師二位武藝這般精絕,他們正當年輕力壯時去嘗試,怕也未必成功。
“難道是…?”錦熾帝與烏老太師對視一眼,均明了對方的猜想。不過,他們又各自搖了搖頭,深感太過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