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十三
第23章 二十三
能修電線的無人機還是研究院突然來的靈感。
抗風無人機能搭載重物能抵擋十一級的大風, 還能實現較遠距離的飛行,最先需要克服的困難就是在電線周圍無人機有極大的可能失靈。
通過幾天的研究,研究院已經把無人機被擊落的可能性降低到15%, 機械臂控制不穩則是第二個難點,現在他們都還沒有找到好的方法。
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再去耽擱, 只能把“半成品”送去陽州, 他們再繼續攻克剩下的難關。
好歹半成品也有45%的成功率, 于是無人機剛到陽州就被水電局要了過去。
周國棟嘀咕:“真的能有用嗎?主要是我也不習慣控制機械手臂修啊。”
他幹電力維修二十幾年,在得知陽州會發生沙塵暴水電局需要有人守着應對突發情況時他主動站了出來。
周國棟也想過如果要在外面檢修電線會遇到困難, 沒想到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國家已經做好了能承擔室外檢修任務的無人機, 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用。
他操控着無人機小心翼翼地朝需要維修的地段飛去,一路上全是風沙, 無人機攝像頭反饋回來的畫面都是黃沙漫天, 只能憑借上面的定位勉強确定位置。
強沙塵暴下水平能見度小于五百米,沙子又一直遮蓋鏡頭, 等到需要檢修的位置時都過去接近半個小時,要按以前走過去都只用十分鐘。
周國棟操控無人機上的機械臂有條不紊的做前期安全檢查工作和後期維修工作。
電路維修操作也比較細,機械臂又不像人手可以很容易的完成一些工作,所以往常只需要一點時間的維修工作這次花費了四個多小時, 中途還換過一次無人機。
終于第一個區域維修完成, 成功通上電周國棟懸着的心終于放下。
而無人機維修電線這一幕也被人用手機拍下,雖然不太清晰, 但勉強也能看到閃着光的無人機的動作。
“各位快看!竟然真的有能修電線的無人機【視頻.MP4】”
Advertisement
這個視頻一開始只在陽州內部傳播, 沒幾個小時網上也開始讨論。
“國家竟然能用無人機修電線, 我玩的無人機根本不會飛到有電線的地方。”
“以前的無人機:空曠地方飛行,國家研究的無人機:管你什麽地方。”
“終于有電了!還以為會停很久, 沒想到這次水電局速度好快。”
“那當然,國家盯着呢。”
陽州不少家裏停電的人也看到這個視頻,他們微微松口氣的同時不由得感嘆國家真的不是在安慰他們。
之前國家派來的人就反複強調過停電了水電局會盡快搶修恢複電力,外面風那麽大,沙塵又多,他們都沒抱希望,沒想到國家竟然這麽快就把問題解決。
【陽州政府:水電局電線搶修工作初步完成,部分地區恢複電力,剩餘未恢複地區預估在明天十二點前恢複,地方政府也要做好安撫工作。】
另一個好消息也随之而來,陽州氣象局檢測到陽州部分地區風力下降至9到10級,甚至陽州偏東南的地區已經降到8到9級。
看到這個消息的許槐桑也終于能松口氣,她的記憶果然沒有出錯,11級甚至12級的大風不會持續太久。
李部長也長舒一口氣:“看來暫時不用擔心房屋倒塌的問題。”
風力下降意味着大部分房屋不會有倒塌的風險,他們也就不用那麽急迫。
李部長把另一份文件翻出來攤在桌上。
“原本藥材任務完成之後應該全部種水稻小麥之類的,但是很多養殖戶反應飼料不夠。”
自從上次龍國收購一大批糧食之後其他國家都學尖了,不止限制糧食出口,飼料也限制。
可能是察覺不對勁,國內不少人都開始搞起了養殖,許多地方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幾只雞或者幾頭豬。
國內最大的飼料公司是牧原飼料,可是據牧原說,他們牧草和玉米儲存量都告急。
許槐桑也才發現自己少考慮了很多。
人雖然不是必須每天都吃肉,但在龍國大環境下完全不吃肉的人只占少數,突然吃不上肉可能他們的身體也承受不了。
她之前想的就是能吃上飯,保證人民能吃飽飯之後就要開始考慮菜和肉的問題。
“聽說很多大豬廠都快賣空了。”
李部長提起這件事都有點想笑。
國內很多豬廠已經實現自動化,一個人就能管一千多頭豬,一個養殖公司的分部的就有幾萬頭豬。
現在不一樣,買豬的人增加了很多,散戶和小豬廠都是在大公司買,直接導致很多公司的豬廠裏只剩下幾千頭。
雞也是,雞是散戶的首選,尤其是母雞,養了能吃雞蛋還能吃雞肉,而且雞好喂,需要的飼料也不多。
豬和雞都能喂玉米粒,所以很多人都會想着不管養多少先多囤點飼料再說,原本還算充足的飼料就這樣到了幾乎供應不上的地步。
“國家最近忙啊,糧食公司找國家希望能買稻谷,飼料公司也找國家買玉米。”
國家之前進口過幾百萬噸玉米的事情不是秘密,外國又禁止出口,飼料公司會找上來也不稀奇。
許槐桑在心裏算了算,在藥材任務完成之後保證主食供應的情況下确實能分出三分之一種玉米和牧草。
她道:“糧食應該也不會存在缺口太大的問題。”
龍國糧庫加上進口的糧食和種植空間接近兩個月種出的肯定能保證糧食充足。
在這基礎上确保飼料供應應該也不會太難,不過具體的還要等國家評估。
她對國家到底有多能囤糧認知還是比較清晰的,有九分的糧食偏說只有三分,經常是慘兮兮的樣子,可是真到了危險的時候糧食一批一批拿也不見空。
許槐桑忽然想起前不久囤糧熱的事情,果然一個國家和人民在某些地方都是相同的,比如愛好囤糧和時不時就想回家種地。
“國家肯定會保證飼料公司的供應。”
李部長對這一點還是比較确定,但是國家什麽時候提供飼料公司需要的東西就說不準了,評估也需要一點時間。
還有一些看上次國家開糧庫就不想用自己庫存的公司國家也要出手,免得有些人覺得國家好欺負。
……
另一邊牧原集團內到處都是焦急奔走的人。
市場經營部的經理挂斷一個又一個電話。
“怎麽最近養雞養豬的這麽多?”經理心裏滿是疑問。
國內的狀況在她看來還不算嚴重,有些國家一半的人都成了難民,還有不少人餓死凍死。
不過想到自己家裏也買了幾只雞養着她就忽然理解了。
“經理,又有經銷商打電話過來問,他們那裏又賣空了。”進來的人苦着一張臉,這幾天接的電話差不多是她往年一整年接到的電話數量。
經理也有些着急了,她向陽光集團的人打聽過,聽陽光集團的人說他們是前一天說完第二天國家就給他們開了糧庫。
“集團的糧庫應該是不缺的吧……”
她忽然想起一個重要的問題,最近雖然供應量是大了很多,但不可能一下子就把集團的家底都掏空。
國家在開糧庫之前肯定會商議,上次開那麽快應該是知道陽光集團的庫存确實支撐不住。
怪不得這次國家兩三天了都沒什麽反應,國家肯定知道牧原集團只是想要他們開糧庫,所以才沒有反應。
“等着吧,國家肯定不會這麽快就回應。”
她真擔心集團又認不清形勢,到時候惹得國家出面整治,公司也不是第一次幹蠢事。
而事情不出她所料,牧原集團在下午突然說自己原材料不足以繼續生産飼料,将停産幾天。
這一消息也讓很多養殖戶無法接受。
華燕挂斷電話眉頭緊皺。
“不是,這個牧原集團怎麽說停産就停産。”
她家是牧原飼料的老客戶,今年她家裏又多養了幾十只雞和幾十頭豬,需要的飼料也比去年多,那幾個經銷商總說公司沒給他們那麽多量。
她家養的多,很多其他飼料公司的經銷商經常都會來找她,勸她去購買他們的飼料,可她之前一直沒答應,都是輕飄飄的擋回去。
一方面是一直喂的都是牧原飼料,品質有保證她不想換,另一方面就是熟悉了,那幾個經銷商也會在她困難的時候讓她賒一回賬。
這相當于心照不宣,她只買牧原飼料,他們也給她更大的優惠。
但是現在看來是不得不換飼料,她等得起家裏的雞和豬可等不起。
此時正好推銷優甄飼料的人又提着東西到華燕家中。
“華老板,最近怎麽樣啊!”優甄飼料的人放下手中提着的沙糖桔和牛奶。
來人還沒來得及說其他的,華燕便突然開口:“王老板,你們家飼料怎麽賣的?”
王老板老一套話還在口中沒說出來,聞言他一愣沒反應過來。
等回過神他又是驚喜。
“華老板準備買優甄飼料啊!我們的飼料品質很好的,而且一斤只要1.9,比牧原飼料還便宜兩毛錢,你買的多了我也可以給你再便宜一點。”
雖然華燕着急,但對飼料品質還是很看重,于是提出先看飼料的要求。
王老板果斷應下,正好他的車子後備箱裏就有一袋飼料。
華燕拿出幾粒玉米在手中搓了搓,又放在鼻下聞,最後道:“我先買一點喂着,要是好我再找你買。”
王老板滿臉笑容,他對優甄飼料的品質很自信,華燕這話說出來幾乎就是定下了。
“華老板,合作愉快。”
在牧原飼料停産的時間,其他幾大家飼料公司銷量暴漲,漲得最高的就是優甄。
這對牧原可不是什麽好消息,畢竟優甄搶的都是他們的顧客!
還在堅持停産的牧原集團沒想到,下午他們就等來了國家市場監管部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