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二
第22章 二十二
許槐桑垂頭思考, 系統商城那裏也沒有什麽東西是針對房屋不牢固的,只能期待完成種植藥材的任務之後升級的商城裏有解決的辦法。
為了能讓這個任務盡快完成,國家派來的三個人也在任務剛發布的兩個小時內就全部進入種植空間。
這次任務田地增加兩千, 但是可進入人數只多了三個,所以三個人中沒有研究人員。
她也想盡快完成任務, 不僅是為了升級商城, 還為了能快點種小麥和水稻。
似是看出許槐桑的急迫, 李部長忽然道:“這幾天研究院會把中心放在改良無人機和研制抗災的建築材料上,針對寧省天臺積雪的鏟雪機應該在這兩天也會正式啓用。”
“聽說最近不少在外進修的專家歸國, 研究院的壓力應該也能減小一下。”另一個研究人員補充道。
改良無人機簡單, 可抗災材料卻很困難, 不止是因為現在研究進度緩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就算研究成功, 要替換現有的材料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除非國家選擇在各地建造基地抵抗天災, 等天災結束後再重建。
龍國早期經歷過不少磨難,房屋不斷被天災摧毀又重建, 到現在很多近十年修建的建築都能抵抗十二級大風和八級地震。
可陽州的強沙塵暴不一樣,大風持續時間長而且嚴重,憑借以往對建築材料的檢測方式根本無法斷定陽州的建築一定能堅持住,更何況陽州許多建築修建時間也都不止十年。
國家現在的想法就是抓緊時間研究能抗住更嚴重天災的材料, 在之後的天災發生之前做好萬全準備。
許槐桑長舒口氣, 需要研究的東西太多,專家歸國也能緩解一些壓力, 也許很多對抗天災的東西能更快研究出來。
李部長想起許槐桑之前說的, 龍國境內兩條大河會發生一次洪水, 雖然沒有民衆死亡,但是不少農田被淹。
國家近期也開始預防洪水問題。
“防洪的堤壩都在修建, 國家在猶豫要不要增加洩洪區。”
Advertisement
洩洪區是在發生洪水的時候,人工引流把洪水引到某一地區,減少洪水對周邊地區的危害。
這個方法的缺點就是洩洪區不能有住宅和工廠,所以确定為洩洪區那個地方的居民都要搬走。(注)
半年之後很多地方都要發生洪水,洩洪區肯定也會相應增加。
如果不設或者設的少也有危險,國家不敢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水資源攔蓄器上,萬一失靈還沒有備選方案危害更大。
許槐桑仔細想想,距離兩條大河發生洪水還有三個月時間,水資源攔蓄器肯定會進步,可以先确定洩洪區,但不能現在就說。
“我的建議是先定好洩洪區的大概範圍,到時候如果水資源攔蓄器實驗過後對洪水沒有明顯的效果,再讓洩洪區居民搬離。”
李部長點頭,他也贊成這個想法,現在說只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國家也打算在洪水前一個月再告訴洩洪區的居民,不過要是那時候水資源攔蓄器頗見成效就不需要這麽麻煩。
會議很快解散,許槐桑回到自己的房間又開始看花卉種植和牲畜養殖方面的書。
藥材在任務發布之後她就去種了,可能是提前學過的原因第一次就種植成功,第六個必做任務就這樣輕松的邁入正軌。
為了盡早完成任務獲得獎勵,種植空間三分之二的土都是在種藥材,農科院給了她不同種類的藥材種子,每一批都要換一種藥材種。
藥材和小麥水稻不同,一種藥材太多也起不到作用。
至于之前獲得的自選加工廠也定下,就選藥材加工廠,工廠位置就在農場水果加工廠的後面。
許槐桑收回紛亂的思緒,可再盯上桌面上的書還是忍不住走神,她在想寧省和陽州現在的狀況。
寧省暫時面臨的只有暖氣和樓頂積雪的問題,這兩個問題都好解決,可陽州不同,陽州人民現在很危險。
……
此時寧省的一棟小區內。
趙康的手機在旁邊不停的響,但是他也沒有精力去管,雖然因為雪災不能出門,但每天還是要上班,現在就是他的老板在給他們灌雞湯。
等老板終于說完他才有空看手機,小區業主群正在說頂樓掃雪的問題。
沒有能在天臺鏟雪的機器,所以這些天都是他們自發每天去鏟一次,這次輪到他這一層去鏟雪,群裏則是在商議什麽時候去。
一棟405:要不十二點半吧,剛好吃完飯去,鏟完雪還能睡個午覺。
一棟403:我都可以
一棟402:唉,也不知道國家什麽時候研究出能在天臺工作的鏟雪機
一棟402:你們定就好
一棟401:就十二點半吧
趙康也趕忙同意,十二點半正好結束工作,要是鏟雪鏟的慢還能以此為理由請假。
很快就到定好的時間,趙康穿戴好雨衣和護目鏡拿上之前物業給的鏟子,他到樓頂的時候已經有一家人在那裏。
“這雪還挺厚,也不知道要鏟多久。”
昨天是下午三點鏟的雪,他們剛才打開門看了一眼,這還沒一天雪就堆積到了大腿。
得虧天臺的門是朝內開,不然就只能等雪積的越來越厚,到時候頂樓極有可能因為積雪過厚被壓垮,最後影響整棟樓。
趙康站在門口,寒氣透過縫隙吹入,他只能靠在暖氣片邊上等人。
“聽說國家已經研究出小型鏟雪機,專門處理天臺雪的,應該這兩天就會發通知。”對面的男人熟練的攀談起來。
趙康尴尬的點點頭,對面的男人也沒有介意,而是繼續道:“上次的鏟雪機我們小區就是最先試點的,這次應該也是我們。”
“國家最近是真的厲害,一下子拿出那麽多東西。”剛到的住客也忍不住感嘆。
豈止他們驚訝,外國也震驚。
龍國一下拿出那麽多針對天災的東西,這讓很多國家都懷疑龍國早就知道會有天災,所以很早就開始研究。
沒人會相信這些東西确實就是龍國最近一個多月研究出來的,不過不管是龍國還是龍國人民都不在乎外國的人怎麽說。
等了幾分鐘其餘的人也都到天臺門口,幾人都戴好護目鏡才敢打開門。
就幾分鐘時間,門外的雪像是又厚了一點。
他們鏟雪花了三個小時,鏟子還掰折一個,而趙康也終于知道為什麽龍國研究院的評論區全是催天臺鏟雪機的了。
雖然寧省是北方,但是有天臺的小區也不少,很多小區都要業主去鏟雪。
趙康無奈的低下頭看手上的紅痕,他感覺自己的手臂在發酸,已經完全沒有力氣擡起來。
他猜測留言的都和他一樣,他也要去評論!
“這玩意兒累是其次,主要是我有護目鏡都感覺眼睛疼,我怕自己過幾天眼睛就會瞎。”
“求求了快點出小型鏟雪機吧,那麽大的都有了小型的應該也能做出來。”
在寧省民衆的不斷催促下,龍國研究院也在傍晚公布了好消息。
【龍國研究院:自動大型鏟雪機将在寧省全面推廣,小型鏟雪機正處于測試階段,預計明日可全面投入使用。】
這條新聞的評論區全被寧省人民占據,所有人都在表達自己的欣喜,他們都以為會現在某些地方試點才能全面使用,沒想到這次竟然不需要。
與寧省這邊不同,陽州此時的狀況有些許不妙。
十一級的大風接連吹了兩天,雖然風有慢慢下降到10級的趨勢,可有些房屋可能撐不了幾天。
李曼文昨天晚上都沒怎麽休息,一直被風吹斷樹枝的聲音吵醒,還有大風裹挾的石頭也不停的砸在窗戶上,她時不時就要起床查看窗戶有沒有出現裂痕。
“怎麽會這麽嚴重?”她忍不住自言自語。
這兩天外面的天都是黑的,風沙牆把太陽完全遮住,如果不是有手機她都分不清白天和夜晚。
她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別的,而是電力問題,新拉的電線在這麽大風的情況下能撐兩天已經足夠讓她驚訝。
果然下一秒室內忽然變得一片漆黑,剛才還在說話的幾個老人也安靜下來,過了兩三分鐘才聽見打火機“咔擦”的一聲。
蠟燭點燃,屋內出現一縷微弱的火光。
老奶奶突然開口:“哎喲,這還停電了。”
“幸好只是停電,要是停暖氣或者停水那真不知道該怎麽辦。”
“呸呸呸,別烏鴉嘴。”
老人又開始鬥嘴,倒是讓沉重的氣氛緩和不少。
李曼文又去點燃幾根蠟燭擺在房間裏,屋內頓時亮堂不少。
其實國家也給了充滿電就能用的照明燈,但是不知道這電要停多久,所以要省着點用,先把蠟燭用完再說。
已經是晚上九點多,老奶奶急忙擺擺手:“別點蠟燭了,我們現在就休息。”
老一輩的節省可能是刻在骨子裏的,點這麽幾根蠟燭夠他們心疼好久。
電線被風刮落導致停電的不止李曼文這裏,陽州幾乎一半的鄉鎮都斷電了。
可外面風又太大,也不可能讓電力公司的維修人員頂着10級大風去修,所以陽州政府只能緊急發布通告。
【陽州政府:陽州多地出現斷電現象,請各位居民稍安勿躁,國家技術人員正在嘗試使用無人機重新搭載電線,預計部分地區将于明日12點恢複電力。】
搭電線是研究院在抗風無人機的基礎上改造新增的功能,不過成功率暫時只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