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古代城管-白役
第32章 古代城管-白役
如果按照洪武帝朱元璋所定的三等九則原則繳納商賦,若再加上鄉野的一些店鋪,一個鄉足足可以征收一百餘兩紋銀之數。
除此之外,還有販賣雞鴨魚肉,販賣各種農業作物的那更多,大家擔着背着貨物來到集市,擺開之後,等着買主前來,經過一番交涉之後完成交易。
剛剛完成交易,就有幾個敞開衣襟的漢子跑過來要求繳納稅賦,大家哭喪着臉,繳納稅賦。
朱元璋規定,這商賦在3%-5%之間,但沒有那個按照這個征收,完全憑個人喜好,陌生人,老實一點征收多點。
基本上都是擔着背着東西趕集,大家先賣掉貨物換得銀兩銅錢之後,然後再買回自己需要的東西回家。
即便一半人販賣貨物,大概也有上千人,最少的2個銅板,最多的近百個銅板(賣豬、買牛等大宗貨物買賣),簡單看了看收稅的籮筐,估計有近萬枚銅錢(一兩紋銀值1千三百多個銅板,如此也有8兩之多)
現在過年,趕場的多,一年平均下來也不會少于5兩銀子,按照120天計算,如此也超過六百兩紋銀,再加上商鋪的,如此足足超過七百兩紋銀之數。
都說大明沈萬三有聚寶盆,中國人口衆多,真正的聚寶盆就是收上來的賦稅,如今全國人口超過一億兩千萬(戶口上六千萬,幾百年沒有變,普遍認為超過一億兩千萬,有的更是估計超過兩億),每個人一個銅板,全國就有十萬兩銀子。
前世馬雲等人為什麽能夠首富,不是阿裏巴巴多牛逼,全世界如同阿裏巴巴這樣的電商很多很多,但馬雲身在中國,
這還只是一個鐵佛塘,儀隴縣有十餘個集市,再加上縣城一個,一年光商賦就應該超過八千兩紋銀。
即便那數百個衛所不算,但大明1427個縣,即便只算這些縣,一年商賦也可以征收1100萬兩之多。
但正如儀隴縣每年繳上來的不過百餘兩紋銀那樣,全國商賦也少得可憐,不過二十萬兩紋銀而已。
因此一些史學家認為明朝財政問題,主要是朝廷根本沒有征收稅賦,或者官吏集團貪渎了這些從民衆那裏所征收的稅賦。
來回走了兩三趟,進入一家酒樓要了一個廂房,大家坐着喝茶聊天,一邊看着酒樓外面一個人正耍着雜技。
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吵鬧聲,轉頭望去,只見幾個敞開衣襟的漢子闖入飯店旁邊的雜耍場,瞪着正在賣藝的嚷道“你是哪裏的,怎麽到本地賣藝不拜碼頭呢?”
聽到吆喝聲,周圍的人群呼嚕的一下圍過來,大家看着一個三十餘歲敞着棉襖的漢子問道“餘二爺,這,這怎麽啦?又有人不交租稅了?”
瞪了旁邊人一眼,這個餘二爺惡狠狠的說道“是啊,要不老子會發這樣大的火嗎?這幾個外地雜耍的,不但沒有來拜碼頭,而且連租稅都沒有交,如果都這樣的話,老子還活不活了?”
租稅,楊軒微微一怔,搖了搖頭,官府除了收取田賦、丁賦、商賦、礦賦這些之外,賣藝的可沒有收取租稅啊,這是什麽費用呢?
旁人一聽也跟着起哄,有的更是直言這怎麽行,如果這樣的話餘二爺不是沒活路嗎?
賣藝的那個中年人見狀,點頭哈腰的鞠躬抱拳道“大爺,小的們家裏遭了災,這不憑借這點手藝出來套生活,望大爺多多體諒體諒。”
餘二爺一聽眉頭緊鎖,揚起手掌一巴掌打過去,然後罵道“你,你這個賣藝的要老子體諒,你以為你多大面子。
你從上場上到散場的,唱了這樣久,一兩銀子,少一個子都不行。”
正常年景一兩銀子可足足抵得上2擔谷子,今天雜耍一天,也沒有賺到幾錢銀子。
摸着臉頰,賣藝的老頭哭喪着臉哀求道“大爺,你看看,在下一家四口賣藝半天,一天也沒有一兩銀子啊?
大爺,要不小的按照正常要求,繳納賦稅吧。”
惡狠狠的瞪了瞪這幾個賣藝的,餘二爺搖頭道“還與老子讨價還價,一兩銀子一個子兒也不能少?”
賣藝的哭喪着臉道“餘二爺,洪武爺規定商賦最高不過5厘,小的一家今天只賺得8錢銀子,最多也不過40個銅錢而已,這1兩銀子是否太多了?”
餘二爺搖了搖頭,說道“我餘二爺管理這個場子十多年,為人最公道了,你居然膽敢污蔑老子名譽,說老子不公道。
租稅40個銅錢不假,但你們到本地來唱戲可要拜碼頭孝敬老子,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少了5錢銀子,再加上老子身邊這幾個兄弟今天中午吃喝拉撒的,大家說說,這1兩銀子多嗎?”
衆人一聽紛紛高聲應允,有的直言餘二爺吃喝一頓再怎麽也不能低于5錢銀子。
賣藝的感覺太吃虧,跪在地上死活不給銀子,餘二爺吆喝着讓旁邊兄弟去搶錢。
雙方你來我往,在集市上大打出手,最後人越聚愈多,眼看将會變成群毆。
向旁邊人一打聽,這餘二爺身份很快搞清楚了,他不是正經衙役出生,而只是衙役官府的一個白丁。
明朝初年為了防止官吏為非作歹,朱元璋在每個縣都修一座豪華的衙門,除了官員委派之外,一般衙役不允許私自外出的。
一般州縣人員不過在一百人之內,嚴重不足,為了控制地方,一般來說,一名正式衙役,手下往往有三四名“白役”。
這白役就像最初的城管那樣,沒有正式公務員的編制,不領朝廷俸祿,但有執法權,對民衆也最為兇狠。
在地方上白役如同土地公那樣征收稅賦征收,而每年年末想衙門正役、書辦、縣丞、知縣孝敬一定銀兩。
只要進場買賣貨物的,都要抽3,5個銅板作為租稅,如此成為地方聞名的大人物,很多店鋪老板都畏懼其三份。
搞了半天,終于搞清楚了,原來白役就是這樣的,像前世城管一樣。
留下楊福全在在鐵佛塘打探餘二爺的背景,楊軒與牛大勇一道快馬加鞭的趕到儀隴縣城,進入縣衙大堂,驗明印绶之後,升堂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