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元宵節
元宵節
“娘,不必擔心。有的人得罪得起,有的人不能得罪,兒心中都有數。”
王母嘆息一聲,也沒有多問。也分不清,自己這只知讀書的傻兒子,是真心裏有數,還是假心裏有數。
“那若是遇到得罪不起的人來給你說親,你到時候可有什麽打算?”
趙明月的容顏浮現在王寅腦海中。他淡然答:“有些事,是即使得罪人,也不得不辦的。”
這回答也在王母意料之中,她嘆息了一聲,又問:“你找那救了我命的姑娘,可找到了?”
王寅搖搖頭:“還沒有。”
“要是讓娘說,那女孩說不定已經許了人家,人家也未必喜歡你。也說不定呀,她就不是本地人。你這麽找,又找不到,提親的人,你又都拒絕了,把人都得罪光,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麽都落不下。”
王寅還是這句話:“娘,兒自有分寸。”
王母皺了皺眉,又嘆了口氣,屈服道:“好,好。兒大不由娘了……”
自己這兒子的倔脾氣,她比誰都清楚。說是為了報恩才要找對方,但看這樣子,明明就是他自己喜歡上人家了。
等王母也離開了廳堂,王寅才舒了口氣,回到書房之中。
今日接待了一天客人,這會天已經暮色沉沉。他點了蠟燭,就着蠟燭的火光,看着書房中懸挂着的女子畫像。
畫像上正是趙明月。
最近這些日子,他畫了許許多多副畫像,四處分發,但都宛如石沉大海,音信全無。
他看着眼前的畫像,沉默了一晌後,竟是用手指輕輕去碰畫像上女子的臉。
Advertisement
“恩人……”
他的呢喃沙啞。
說完這句話,他又重新在桌上鋪好了宣紙,拿起畫筆,一筆一畫地描摹記憶中的她的模樣。
燈光很暗,男人的眼中卻躍動着火光。
——
蘇府。
蘇晟給蘇眉黛找一門親事的想法又泡了湯。
年輕人心高氣傲是常有的事,蘇晟此行被王寅拒絕也在意料之中,畢竟王寅拒絕了所有上門說親的人,不止蘇府一家。更何況最近拒絕蘇眉黛的人可太多了,所有他去說親的人家,無不面露難色,有的幹脆就面露鄙夷,對他明面上說起了風涼話。
本來說好的今年和陳家結親,現在親事黃了,蘇眉黛耳朵也聾了,蘇府的境況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蘇晟深恨自己這二女兒的不成器。若不是她往死裏虐待蘇明月,大女兒何至于會反抗,若不是她反抗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又何以至此。
自然,蘇眉黛是否過得幸福,是否能找上個人品脾性好的如意郎君,他是絲毫不在意的。他在意的唯有權勢,在意的唯有能否靠女兒的婚事為自己扳回一城。
蘇眉黛房中,傳話的小厮來過,将今日說親被拒的事情和蘇眉黛說過一遍。最近被拒絕得多了,蘇眉黛幾乎麻木了。
小厮最後道:“老爺叫小的來傳話,請小姐謹言慎行,別再給家裏添亂了。”
蘇眉黛不敢拿父親的人撒氣,只得唯唯諾諾地應了。等人走了以後,便開始摔東西。曾經最珍愛的一把孔雀羽象牙扇被摔得四分五裂,汝窯的花瓶、端硯、墨條,總之是摸到什麽摔什麽。
曾經最得重用的婢女翠荷被蘇眉黛打成殘疾後,蘇眉黛不要她侍奉,便将她發賣了。蘇眉黛只管賣出銀錢來,也不管人去了哪,人牙子前腳買走了賣身契,後腳就把翠荷送進了怡紅院。
綜上所述,現在在蘇眉黛身邊伺候的人換了一個,名叫春桃。
春桃等人眼觀口鼻觀心,皆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她發洩完。
春桃今日本來得了一副畫像,是王寅所繪制的趙明月,想呈給二小姐看一眼讨賞。但看着蘇眉黛這發洩的模樣,她站在一旁,不敢吱聲。
春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免得回頭将我也發賣了。
——
蘇晟剛令人給二女兒傳完話,布置在城內的眼線便呈上一副畫來。
是王寅所繪制的尋人啓事。
眼線認得蘇明月長什麽樣子,看到這幅畫,便抓緊呈給蘇晟了。
“蘇明月還救了狀元郎母親一命?”
蘇晟眯起眼來。這一步棋,他要好好想想怎麽用。
蘇府的眼線遍布全城,卻找不到一個蘇明月,這事十分蹊跷。
她救了王寅母親,說明她根本沒出城。可若是她沒出城,能藏到哪去呢?
——
王嬸那也看到了畫像。
王嬸的大兒子王大力說:“娘,狀元郎找的這不是蘇明月嘛?上面說提供線索的也有賞,咱們要不,去說說?”
王大力一臉興奮,王嬸卻面色凝重。
不待王嬸開口,王二壯拿過畫像,一看,說:“哎,還真是!明月已經好久沒有音信了,不知她現在在幹什麽呢。窯洞裏也空了,鋪子掌櫃的說她上次結完刺繡的錢就走了,後來也再沒見過。”
王嬸沉默了半晌,只道:“明月若是自己想去找狀元郎,早就自己去了。我看呀,她說不定是受不了後娘的虐待,跑了。咱們這時候去提供線索,怕是給她添亂。她不告而別,定有自己的原因。若是她自己不去找狀元郎,咱們也不能替她做這個主。”
大力和二壯也都覺得有道理。
二壯說:“但是娘,明月在咱們周邊住了這麽久,許多人都見過她,要是這麽說,她豈不是挺危險的?”
王嬸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也說不定狀元郎能護她周全。願意去賺這份賞金的人很多,但這個錢,咱們不能賺。”
——
有其他很多人也看到了趙明月的畫像。
煤行的老板看到了,但趙明月是趙知遠護着的人,他自然不敢冒犯。
那日搬家時候是下午,趙明月一直坐在馬車裏,又有許多婢女仆從一起,街坊鄰居也沒看清楚她長什麽樣子。
加以趙明月深居簡出,連菜都沒出門買過,是以王寅雖然努力尋找了,但關于趙明月現在居所,他手頭線索寥寥無幾。
只是那日趙明月當街救人,有不少人看見了她的臉,因此王寅僅僅知道了她是那傳聞中遭受虐待、心地純善、下落不明的蘇家女。
他暗暗道:蘇明月心地純善果真名不虛傳,若不是她菩薩心腸,自己恐怕已經被逼到絕路上去了。想到這,更加感懷她的恩情。
蘇府的下人嘴巴算不得嚴,坊間也有許多人見過她。趙明月現在過得怎麽樣,他不知道。但線索漸漸多起來,王寅知道了她在最艱難的時候是怎麽活過來的。
坊間還有另一個傳言,便是關于趙明月母家的。
趙明月母親趙寧和,是肅王之女寧和縣主。當年氐羌入侵,敵将擅使蠱毒,是趙寧和研究出了保靈丸,可治蠱毒。
又有糧草運輸受阻,趙寧和遍讀古籍,最終仿古制造出了木牛流馬,才使得糧草運輸通行無阻。
其餘種種事跡不一一贅述,總之先帝盛贊其賢名,将其稱為“當代奇女子”、“護國英雄”。
寧和縣主為何與蘇晟結親,據說是因君恩盛寵,得家中兄姐嫉妒,設計陷害,寧和縣主才不得不與蘇晟成了親。
但這件事沒有證據,終究是無影的坊間傳聞。關于其版本也有很多,有說是生米煮成熟飯不得不結的,有說是寧和縣主有軟肋在蘇晟手中的,有說是家中兄姐壓迫,因而忍氣吞聲的,甚至有說是先帝有意招寧和縣主入宮為妃,寧和縣主不從,因此拿蘇晟當幌子躲婚的。
說法有很多,但唯一的事實就是:蘇晟将護國英雄寧和縣主虐待致死,無人為其主持公道,甚至連其女也險些遭受毒手。
王寅傾心于趙明月不假,但聽聞這些以後,首先作為一個有良知的愛國青年,他感到憤怒。
護國英雄趙寧和,心地純善蘇明月,她二人本不應有這樣的遭遇。
于是不久以後,有一出折子戲在市井中流傳。作者不詳,但其文筆精妙、引人入勝,吃瓜吃全的人一聽便知,這折子戲講述的正是蘇家的一攤子爛事。
一傳十,十傳百,蘇家的風評真可以用一落千丈來形容。
以至于蘇晟上朝的時候,那些懼怕高官威重的老百姓,都敢悄悄地在他轎子後啐上一口。
蘇府的小厮有時碰巧親眼看到自家轎子被啐,但也覺得蘇晟活該,因此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作沒看到。
這樣的日子過了那麽幾天。
年關已過,就是元宵燈會了。
趙知遠起了個大早,在家中四處布置。趙明月不願意出門,他便幾乎将一家店鋪的花燈搬空,裝飾在家裏,為博得美人一笑。
趙明月早上起來,見到的便是這幅光景。
院子裏張燈結彩,樹梢高高矮矮地系了紅繩,檐下都是精美的彩燈。院子正中更是搭建了三層樓高的一盞鳌山燈,上畫蒼山流水,蔚蔚壯觀。小厮丫鬟們也都感染到了這份喜氣,院子裏熱熱鬧鬧的。
她以為趙府每年都是這樣過元宵節的,不料嬷嬷高興地湊上來,對他說:“托夫人進府的福,今年的元宵節真熱鬧。”
趙明月便好奇地問:“那往年都是怎麽過的呢?”
“往年老爺不是在軍營裏慰問,就是照顧死去将士的家人,很少在院子裏過節。只是老爺心善,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發些銀錢給大家,讓各人可以出府玩。只是這樣一來,人都走了,府內難免就冷冷清清的,沒什麽人氣。”
正說着話,趙知遠負手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