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
平安無事的過了一日, 此時已經是傍晚,城門在不遠處呼喚着他們。
見到了東奇府的城門,衆人興奮的厲害。聲音都響亮起來,雙眼發光。
鵝毛大雪還在下, 除了官道周圍全被大雪覆蓋, 天地之間全是白色。
他們這一幹人等算是難民,要進城不容易, 但江峰與東奇府的知府有點交情, 他想對方能通融。
如今的情況嚴峻, 知府不是相見就見。江峰跟站崗的士兵道:“清州府白鷺書院院長想要進城, 可否通融??”
士兵見他渾身文人氣質,不敢妄下定論,現在最北邊的難民多多少少都來到東奇府, 上面的吩咐下來不要讓外人進入縣城。
白鷺書院, 他略有耳聞。
江峰見他猶豫不決,慢慢道:“可否讓你們知府出來??我與他說幾句便好。”
士兵不敢耽擱,拱拱手道:“請老師在這等候一會。”
對方給的方法好,恰好因為旱災知府就住在城牆不遠處, 要不然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
馬車停下來, 池南野把鬥笠、蓑衣上的積雪拍下來,看着高大的城門。旋即收回視線, 用棍子掃了掃車頂上的雪。
盛苗掀開車簾子的一角, 看到外面不一樣的風景, 眉眼含着笑意:“到了。”
到了府城, 他們安定下來後也不用挨冷。
池南野回頭看他, 臉上帶笑, “這下就安全了。”
這幾天, 生怕會出事,每天都擔驚受怕的也是難受。這下子可有好覺睡了。
就在他們說了幾句話得時候,馬車已經開始走動。原來這知府跟江峰是同窗,他們原本在國子監一同讀書,交情也好。
對方的為人,江峰一清二楚,在他的管轄範圍之下,他相信他們能得到安全。
張知府跟江峰一起坐在馬車裏,相見恨晚。
江峰微微嘆了口氣,接着跟他說了這一路上的驚險。
張知府聞言,淡定道:“京城已經派人來了。”
兩人是同窗又是志同道合的好友,這件事周圍的知府都知曉了,他也沒有隐瞞。
江峰臉上露出驚訝,“當真??”
“當真。”張知府摸了把胡子:“我還能拿着來騙你。”
原來啊,在卓霖派人送信去京城,收到信的那一刻,皇帝跟兵部尚書等保皇派商量過後,當下定論。皇帝本就知曉蒙古虎視眈眈,早已經有了計謀,如今多一個郕王也不要緊。
現在兵部的人已經到了秦州府。鎮守邊關的将軍只要是臨近秦州府的都過來了。
江峰放下了心,他感嘆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江兄,今夜現在我府上歇息可好??”張知府道。他來的時候已經讓人回去跟夫人說,今夜有客人到。
他的好意江峰心領,江峰婉拒:“我們一行人有五十來人,若是都宿在你府上,會給你和夫人添麻煩。”
“這……”張知府倒是沒有想到這麽多人,他家裏的卧房不夠,若是一起都住進去怕是只能住耳房。他詢問對方:“那你們是要住客棧??”
江峰颔首,客棧也好,有大通鋪。“現在縣城內的物價如何??”他擔心的是漲價太猛,有些貧寒的學生付不起錢。
“還算可以,比去年漲了一成。”張知府如實回答。
東奇府靠海,受到旱災的影響不大,再者他管理能力強,不輕易讓商販趁火打劫。
江峰身上放松,輕笑道:“你啊,這些年可謂長進了不少。”
“都快四十的人了,那還能像以前那般。”張知府臉上挂着笑。
馬車搖搖晃晃進了城內,衆人的心安定下來。
該做的事情江峰已經做到七分,剩下的事情他便交給他們自己。他定了天字號房後便離開。
池家一家人到了客棧內,三輛馬車讓小厮拉去停放。
燭光搖曳,客棧內滿滿當當的坐着站着人,有錢的住上好的房間,沒錢的只能住大通鋪。
膽戰心驚奔波了好些時日,如今到了安全的地方,緊繃的神經放松。現在只想要好好睡上一覺。
池南野看了會還在定房間的人,去詢問夥計提不提供飯食,得到是不提供的答案。
他又問夥計吃飯如何是好,夥計告訴他要去對面的食肆買。
對面的食肆如今已經關門了,外面大雪紛飛,冰冷刺骨,他們五人注定今夜要餓一晚肚子。
池南野把方才打聽到的事情告訴家,緊接着道:“今夜先歇息,明日再出去找東西吃。”
“成,等人少一些,咱們就去訂房。”林桂芬看着兩個兒子,心下不忍卻又不可奈何。
兩個哥兒坐在一旁沒有出聲。
見着人少了,林桂芬跟家裏人說了聲就過去掌櫃那。
池南野把腰間的荷包拿下來把玩着,他詢問道:“大哥,接下來還要去京城嗎??”他還不确定要不要去。
“風雪厲害,不去了。”池南際也想過這件事,但現在的環境不容的他決定。
“大哥,我想在這定下來。”池南野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說,表情認真。
他想現在東奇府把生意做大,往後去京城也不會舉步維艱。
馬車一路駕馭過來,他看到了整潔的街道,即使是雪天商販也有擺攤的位置,有些店鋪在夜裏還開着,路上沒有看到乞丐。
這便看到管理人的能力。
池南際神色不明的看他,思索過後道:“我明日去找老師商量,之後給答案你。”
還是人脈不夠廣,如今消息閉塞。
池南野知曉他在顧慮什麽也沒有多說,轉移話題道:“大哥,你說我要是在這開鋪子,是開食肆好??還是開點心鋪子好??”
“點心。”池南際回答他。
池南野與他想法一模一樣。他覺得現在開食肆投入太大,開點心鋪子負擔沒有那麽重。
他現在的計劃是明日上街打探一下東奇府的情況,比如物價如何、消費能力如何、人們的口味如何、開着的鋪子大概有多少間分別是什麽。
他們各自在想着事兒,林桂芬已經回來,她是樸實的莊稼人,即使兜裏有錢也沒有開天字號房,而是開了三間地字號房。
這些天累,五人沒有過多說話,拿了號牌就上了樓。
盛苗自覺的跟着池南野進房,他思來想去開口:“如今冰天雪地,怕是不能做生意。”
他剛才也挺好了池南野兩兄弟的談話,聽着他們兩個人說開鋪子這事,心裏不贊同。
說完話,他忐忑的看着對方。
他記得嬷嬷說的,男人的決定不要太過幹涉,若是事事都幹預會傷害到他們,他們會認為家裏的人不給自己面子。
但盛苗始終想問。
池南野放好包袱,回頭看他,“等我明日出去打探打探情況再做決定。”
少年說的話,他也不是沒有想過。但他不知雪災什麽時候能停下來,這段時間能幹什麽,總不能坐吃山空。
盛苗見他有自己的考量也不再過問,方才的一番話已經動用了他所有的勇氣。
“我叫小厮送多張棉被來。”池南野看了他一眼,說道。
床上只有一張被子,他們兩孤男寡哥兒實在是不能同蓋一床棉被。
再者一張被褥也不夠暖和,半夜若是冷着,得了風寒那可就遭殃了。
盛苗點點頭,“好。”
=
第二日,一大早池南野便上街了。早飯是林桂芬去附近的馄饨店打包回來的馄饨。
池南際昨日半夜開始發熱,吓得林晏清睡不了,好在不嚴重。池南際問掌櫃拿了一壺烈酒擦了身子便好多了,但林晏清不放心,天光大亮的時候拉着人去醫館看病了。
盛苗跟林桂芬已經吃完馄饨,兩個人才回來。
林桂芬擔憂兒子,上去詢問:“怎麽樣了??有沒有好一點??”
池南際臉色蒼白,但精神還算好,聲音沙啞道:“娘,沒事。”
林晏清知道他嘴硬,也不多說什麽,跟林桂芬說了聲就扶着人回去躺着。
去醫館看了大夫,大夫說是這些日子吹多了寒風加上精神一直緊繃,一下子松下來才發的熱。還贊賞他們的處理方法好。
即使是雪天,外面還有小販在吆喝着,對面食肆的生意也算好。
林桂芬閑不住,眼神一直往外面飄。
“嬸子,我們出去逛逛。”盛苗看着她想出去卻又不行動,勸阻道:“這些日子都悶在馬車上,逛逛透透氣也好。”
聽着他的話,林桂芬一想也是這樣,“走吧。”
兩人一起出去。
其實林桂芬就是沒有人跟她說話,嘴皮子癢得很,一出來跟誰都能說上幾句:“大雪天還出來來做生意啊,不容易。”
“為了養家糊口不都是這樣。”
“老妹,你這小菜長得好,水靈靈的。”
“那是當然,這可是在自家院子裏種的,每日都去看能不好嗎??”
“你這魚不錯,活蹦亂跳的,瞧着就新鮮。”
“嬸子,你識貨。咱們這離海近,這魚啊是剛打撈上來的,新鮮得嘞。”
…………
林桂芬在往年的雪天都是待在村子裏,不出去的,還是第一次看到雪天的府城,也是新奇。
盛苗沒有與這麽多人說過話,這會對林桂芬也是佩服。
他們兩個走走停停的,也算是見識個夠。
那邊的池南野跟形形色色的人打聽也對東奇府了解的差不多。
因着東奇府臨海,他們這的食肆招牌菜多是魚類,主食是面食。在縣城上生活的多是富人,他們的消費能力是不用說的,厲害得很。
物價則是和清州府差不多,只是因為旱災價格貴了那麽些。
往年的雪天,所有店鋪的生意都會慘淡一些,但還是會有許多人出去吃。
鋪子有多少倒是沒有實際的數,但最多的就是糧鋪。
池南野把得來的信息消化好,思來想去之下,他決定開飯館。
回到了客棧,問掌櫃要了筆墨紙硯,回房做計劃去。
雪天瓜果蔬菜難以生長,各類肉菜需要的肉也多,他沒有渠道買賣這些,他便打算着做面食。
各種面條可以做,各種餅子,包子都能做。這樣需要用到的東西就少了,最主要的面粉能搞定就好。
想着想象着,腦海裏已經有了雛形。
他已經決定要在東奇府安定下來,那便不能一直居住在客棧內,做了那麽多年生意,他現在的錢還算充足。
他想着要在這兒買一件鋪子,這鋪子最好能像他在清州府的那樣,前面可以做食肆後面可以住人。
接下來的計劃已經敲定好,他便過去跟池南際商量。他們是家人,他做的決定只是告訴對方一聲,聽聽對方的意見。
過去之後才知道池南際生病了,他關心了一番,得知對方也要在這定居下來,還打算在這裏讀書。
這池南野震驚的表情被林晏清笑了許久。
原來今日一早得知池南際生病後,江峰就過來探望了,順便把接下來的事跟對方說一下。
東奇府安全,加上知府大人激勵推薦他去東奇府的鹿洞書院當副院長,他思來想去一晚便決定在這留下。
雖說是副院長,但他也滿足。再者就是他能帶着名下的學生去書院讀書。
池南際知曉對方的決定後也決定留下來了,院長還說等他們這群書生歇息的差不多就去書院上學。
明年就是鄉試,時間急迫。他們又因為逃荒,浪費了許多時日,這下可要把學業好好補回來。
兩兄弟都決定在這裏住了,池南野想了想說道:“大哥,我們買宅子住下吧??反正是要在這住着,總不好一直住在客棧裏。”
池南際也正有此意,“我待會去找老師,問問他怎麽把戶籍落在這,你去找人伢子看看宅子。”
林桂芬是長輩,更是養育他們的母親,買房子這錢該由他們兩個自己出。
“我們還住一起嗎??”池南野有些顧慮,詢問道。
“當然。”池南際回答他。
當年池父說過,要是家裏的長輩沒有死完全不能分家在,自此,他們就一直住在一起,就連池南野開的食肆,池南際也合夥給了錢,占了一小部分,每年都有錢拿。
池南野道:“那我去瞧瞧宅子。”他一向是雷厲風行之人,然決定好了,那便立即去做。
一家子還是住在一起,他想,如果有宅子前面能做吃食後面又能剛好住人,如果沒有那就要另做打算。
迎着風雪,他再一次出發,這次是為了去找官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