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沈玥緩步上前,叩頭行禮。這都是在家中被訓練過千百次的,因而她神色鎮定,舉止從容,“民女拜見皇後娘娘、太妃娘娘。回皇後娘娘的話,民女姓沈,家祖為濟南郡舉人,家嚴為永縣縣令。”
聽到濟南郡舉人的時候皇後便恍然。這是太子選中的第一個,皇後印象很深,因她的祖父曾得建寧帝嘉獎,算是個不會出錯的選擇。她那時還誇贊過太子的眼光,如今看,果然不錯。
在隊伍中,不四下張望,眼神飄浮。被點出來回話時,禮儀良好。頭一次入宮,能表現的這麽落落大方的,又是出身不高的,這個年紀,皇後見過的,也屈指可數。
“擡起頭來,讓本宮和淑太妃看看。”皇後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看向沈玥。
沈玥謹慎地擡起頭,凝視皇後娘娘袖口繁複的花紋。
五官不錯,等再大一點,張開了,也是個美人。美中不足,太瘦了,怕是不夠富态,于子嗣有些艱難。好在氣質端莊,做正妃也夠了。何況這些姑娘家年齡都不算大,就算賜婚,楚王府要修葺,禮部議禮,真到成親還要一段時間呢。
一時之間,皇後心中又有無數個想法,卻又什麽都沒有表露。她只問道:“太妃覺得呢?”
淑太妃雖是皇後的長輩,卻更是在後宮浸淫多年的老人,在坤寧宮中,謹言慎行。明明是給她挑兒媳婦,她卻表現得比誰都像旁觀者,被問起也只輕描淡寫地說道:“我年紀大了,與她們小姑娘也說不到一起去,您看着問吧。”
“你随你父至永縣,覺得永縣如何?”皇後似乎是随口問起家常。
沈玥答:“回皇後娘娘的話,民女常居府中,對外頭知曉不多。只觀父親每日操勞,倒像是個民風淳樸的所在,想來是毗鄰京城,為陛下、娘娘聖恩所感。”
一番話答得四平八穩,毫無錯處。只是也有些無趣。
“好了,下一個,上前來。”皇後調整了一下手上戴的镯子,打消了繼續問沈玥的想法,又叫了一個女郎上前問話。沈玥緩緩退入隊伍之中。
皇後挨個問一問身世,家裏有做官的就聊一聊仕途的情況,淑太妃間或誇贊一兩句,這樣召見一次下來,竟也花去大半個時辰。
皇後按了按額頭,宮女便體貼道:“皇後娘娘累了,請諸位娘子随奴婢來。”将她們帶出殿,行至宮門,各自發還家中。
等人走了,皇後便問道:“娘娘,人都見過了,這會說說,應該沒什麽了吧?”
“那個鵝黃衣服的,沈家娘子,看着倒是很大氣。”淑太妃眯眼笑笑,又跟着誇了幾個:“陳家娘子也不錯,談吐雅致,應該是有教養的好孩子。”
她誇過各個的優點,只有兩個沒提到,皇後都暗暗記在心中。“娘娘是貴客,近日後宮諸事繁雜,本宮就不久留了。”說罷,請人送淑太妃回王府。
沈玥一回家,自然被沈和叫去問起宮中情況。宋氏、陸氏,乃至陳先生,都在場聆聽。
沈玥一一回答後,沈和笑道:“依我看,這也就不錯了,陳先生覺得如何?”
“娘子的确表現得很好。”陳先生也贊揚了一句。“沒想到太妃娘娘也在,娘子這番表現,娘娘想必十分欣賞。”
聽到她也這麽說,宋氏和陸氏均是松了口氣。
第一次召見後,半月過去,皇後又下旨召見了一次,這次只有六個人,沈玥仍在其中。
兩次召見,均有淑太妃作陪,任是誰也能看出皇後的目的了。
陳先生見沈玥又在名單中,估摸着也是八九不離十了,私底下也和沈玥說了很多宮中,尤其是如今這位皇後娘娘和淑太妃的事。這些不算宮闱秘聞,但也不是能随便議論的。沈玥能聽出陳先生的意思,便把淑太妃的喜好這些一一牢記心中。
陳先生從前就是伺候淑太妃的,對她與楚王的習慣喜好,都了如指掌,沈玥又聰敏過人,很快就将王府內的情況了解個大概。
兩次召見後,詢問了淑太妃的意見,皇後的名單上,只剩下四個人。這也就夠了,拖得太久,反而不合适。于是皇後便将那名單交到了建寧帝手上。
文華殿裏,高公公突然來傳诏,召楚王入宮。
“父皇為何突然召見皇叔?”吳君翊心裏咯噔一聲,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湧出來。
“這,奴才不知。”高公公含糊地說。“陛下心情不錯,想來是好事。”
吳君翊立刻搜尋到了答案,是了,母後召見兩次女子,查不多是時候了。
吳慕皓似乎也猜到了,神态閑散,吳君翊的視線掃過來時,他還微微笑了一下。“既然如此,臣稍離片刻,請殿下課業莫要做的太快,等等臣。”
“……”吳君翊沒想到他還有心思說笑,一個眼刀飛過去。“只怕你回來時,惦記的就不是孤了。”
吳慕皓笑意更濃。“殿下此言差矣,臣心心念念,可都是殿下。”
“王爺,陛下還在等着您呢。”這倆人還聊上了,高公公不得不從中打斷。
吳慕皓立刻就恢複了正常,“有勞公公了。”
“臣弟參見皇兄。”吳慕皓利落地行禮。
建寧帝的桌上攤着畫卷,像是剛剛作畫完畢,看見楚王,動作語氣也比平時親昵許多,“來,過來看看這畫。”
吳慕皓起身走去。
所謂遠香近臭。從前楚王是建寧帝最小的弟弟,于他毫無威脅,兄弟倆都樂于展示出和睦親近的一面。建寧帝拱手送出最豐厚的一塊封地,在封地時楚王也沒耽誤向兄長展示忠心,常常進貢寶物,每月遞折子問安。
可是遷都以後,不管楚王怎麽表現,建寧帝待他時的疏離防備,都是改變不了的。
這會像是從前一樣,那股親熱勁又回來了。
吳慕皓坐下,才發現桌上的畫卷蒙着一層白紙,他不解地看向建寧帝,“皇兄,這是……?”
“你年紀也大了,到了選妃的時候。朕也讓皇後于你母妃留意,只是這過日子的人,還得你自己滿意才行。這是坤寧宮的宮女作的畫,你看看吧。這裏沒旁人,你也不必講究那些規矩,看上了哪個,就直接告訴朕。”建寧帝解釋時,還帶着調侃的笑意,拍拍吳慕皓的肩膀,真的像體貼的長兄一樣。
“是。”吳慕皓應了一聲,慢慢揭去那層白紙。
畫紙上是四個女子的肖像,正是皇後在兩次召見女子後選出的四人。畫工的技藝高超,四個一頭烏發,明眸善睐的清秀女子躍然紙上。
雖然稱不上傾國傾城,但各個看起來姿态端正,氣質出塵。
吳慕皓微嘆:“皇嫂費心了。”
“這原就是她分內事,又有你母妃掌眼,費心什麽。”建寧帝對皇後選出來的人也很滿意,但還是謙虛了一句。“你是親王,全天下什麽樣的女子都配得上,所以關鍵還是看氣質、為人,能否替你撐起王府後院。”
建寧帝這番話字字頗有深意,楚王自然也句句會意。
為人重要的言外之意,就是其他不那麽重要的,比如說,家世。
吳慕皓也沒打算娶一位名門顯赫的閨秀,能借此機會安建寧帝心,更是合他心意。又聽說這也是母親看過的,想必更沒什麽問題了。
每張畫像右上角,都有各自簡介,有家世,還有平日的愛好、特長。吳慕皓大約掃了一眼,便有了印象。其中有一個名字,記載的祖輩名諱,他很熟悉。
那是,沈瑜的姐妹。
那張臉的輪廓,也與沈瑜有些相似。
沈瑜應該就是為她請的女先生,怪不得能被皇後相中。
還有那日沈瑜借走的《廣川先生游記》,歸還後吳慕皓随意問幾句,便知曉讀過的人不是他……
吳慕皓出神,目光便在其中一張畫像上停留了一會,建寧帝看在眼裏,已經有了成算。
“這個沈氏,門第不高,家風倒是不錯。”建寧帝出聲。
他對沈家還有些印象。沈家曾救過太子,将來太子繼位,他家人自然知道投靠誰才更有好處。所以建寧帝十分寬心。
“皇兄……”吳慕皓有些啞然。
“看來你也很滿意,那朕便預備下旨了……哈哈,我們小三郎也有今天了。”
吳慕皓畢竟年少,被直白地調侃婚事,也有些害羞。建寧帝看在眼裏,更覺得寬心,“你府裏的侍女如何?還需要皇後幫你挑兩個侍妾嗎?”
“不勞煩皇兄和皇嫂了。”吳慕皓面紅耳赤道。
想到淑太妃也會料理好這種小事,建寧帝便不多問。“那皇兄提前祝賀你好事将近——回去吧,好好做準備。”
“臣弟謝恩。”吳慕皓連忙跪下,被建寧帝親手挽起,“還在這兒說什麽廢話,快去吧。”
“往後,就沒有這麽朝夕相處的機會了。”不用楚王說什麽,吳君翊一看到他紅着臉回到文華殿,便猜到了原因。
他心中一片悵然。他當然早知道了父皇要為楚王選妃的事,但真正的離別來的還是有些猝不及防。
楚王成親了,成人了,不該與他這樣的小兒郎混在一處了。
“你的馬……記得帶回去。”楚王的坐騎也養在文淵閣,由他們每日親手喂,練習騎射。
“殿下過不多久就要入朝觀政了,到那時還是天天見面。”吳慕皓輕輕碰了一下他的肩膀,以示安慰。“殿下若想見臣,去王府即可。楚王府定會将殿下奉為上賓。”
論理,太子是不能随意出宮的。但是吳慕皓這番話,卻給了吳君翊一些沖動的勇氣,他眼睛瞬間亮了。
“孤想去……想出宮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