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受歡迎、自助冰碗
第18章 受歡迎、自助冰碗
長案一側是個大瓷甕,另一側除了幾摞竹碗,則是一個大食盤,上分一格一格,每一格內都裝着不同的食材。
虞含雪今日有吃播的任務,此時早已迫不及待巴着長案問,“阿姐,我可以吃了嗎?”
眼瞧着看熱鬧的人有不少了,虞凝霜便點點頭将妹妹抱起,讓大家都能看清她的動作。
只見虞含雪先拿起了一個竹碗。
就是最普通的那種竹碗。将竹子随着竹節砍斷,稍打磨一下就可以當碗當杯用,粗糙得很,又實用得很,便宜得很。
虞凝霜前日以不到三百文訂了一百個,如今都拿出來用。
“那邊,那邊。”
虞含雪伸着小胳膊指揮阿姐,到了大瓷甕邊将蓋子一掀,一陣白茫茫冷氣中,一大甕綠豆冰沙得見天日。
最底層是熬煮得至臻完美的綠豆沙。再沒這麽标準的豆綠色了,沉穩又典雅,好像看一眼就能消除暑意。綠豆被熬得開花,露出鵝黃色的內芯來,又被足量的糖潤得緊密挨在一起,成為了穩定的基底。
在其上,則是一座不知道怎麽做出來的小冰山。形狀規整,晶瑩剔透,正迎着晨起清亮的日光閃閃發光。
“哪裏買的冰,這麽純淨?”
“做的是酥山嗎?比我那日在吳員外家看到的還好!”
人群不斷發出驚呼,都争先湊上來想細看。實在是他們沒見過這麽漂亮的冰山。
就在他們以為這冰山是整個被雕刻出來的時候,虞含雪的無情小鐵手已經行動,連冰碴帶豆沙挖了一大勺,努力将其裝到了自己的小碗裏。
“這冰碴怎麽這麽細啊!像雪一樣!”
Advertisement
“真的,沒見過這麽細的冰!”
虞含雪已經在竹碗裏裝出個小冰丘來,仿佛是瓷甕中景物的迷你縮小版。
接下來,她又到了小料區,用配着的竹勺,依次往自己的冰丘上加糖漬的各色蜜豆。白芸豆、花芸豆、赤小豆、黑米等等種類齊全,都是虞凝霜早準備好的。
她還切了一些鮮果。左右現在杏子李子都便宜,挑些品質好的金杏紫李買來,也就十幾文一斤的事兒。切成小塊擺着,整張長案看起來更豐盛不少。
虞含雪動作很慢,手上也沒什麽準頭,但是衆人還真就目不轉睛看着她将這碗冰碗子一點一點裝好,然後蹦下地,開開心心吃了起來。
許寶花和虞川性子都腼腆,也不知道趁機宣傳一下,虞全勝卻是個外放的,把腳剛沾地的小女兒又抱了起來舉高高,問她“好不好吃?”
虞含雪當然一個勁兒點頭道“好吃”,可愛的小樣子看得人都要忍不住跟着她笑起來。
虞凝霜适時介紹。
“這是我家賣的‘自助冰碗子’,自給自足,自助自取。衆位若是有興趣,在我這兒三十文錢買個竹碗,就可以自己裝盛一碗冰碗子。”
“自己裝啊?”
“哎這倒是有趣!”
“三十文也不算貴。”
“裝多少都行嗎?全裝冰也行?”
“當然。”虞凝霜答,“可全裝冰也不好吃呢。還是要看您個人的口味。”
她能這麽無後顧之憂地采取自助方式,當然是因為各方成本都在控制之內,而且那竹碗大小相當有限,使勁兒裝也裝不了多少。
無非是以這種新奇的賣法來吸引客人。
眼看着有人躍躍欲試,虞凝霜繼續道:“今日開業酬賓,若您在鋪子裏買了鞋履再買冰碗子,小店便少收您五文錢。若是買了冰碗子又想買鞋履,同樣有讓利。”
就有人笑問,“那你們到底是賣飲子,還是賣鞋子啊?”
“我們都賣,可您也不一定要買,就算只進來歇歇腳,我們也歡迎之至。”
又有人笑,“哪有在賣貨的鋪子歇歇腳的?”
“怎麽不能呢?”虞凝霜清朗的聲音中帶着黠慧的笑意。
“醫者總說腳是筋之華,血之餘,是精氣之根,又說治腳治全身,可見腳有多麽重要。我見足下腳踩一雙上好布靴,想來足下對自己的腳也是十足的珍視。我家開這鞋履鋪子,也是想着如護住樹木之根一樣,用鞋履護住衆位腳掌。所以就算您不買,只是将您那貴足歇一歇,也是小店之幸了。”
這一番話,全是“足”啊“腳”的,故意說得東一句西一句的,但是聽起來倒是非常逗趣,引得衆人哈哈大笑,那冰碗子看着又實在新穎,便有幾人上前來買,又有人順道進了鋪子。
一進去,便發現這小鋪子端的是明亮幹淨,還始終有着淡淡的蒲草清香。
兩面牆的櫃子上,物品擺放得整齊,其中有小半擺着蒲扇和蒲帽,還有一些蒲編的小物件,剩下的絕大部分則是蒲履。
虞凝霜布置時,特意突出的就是一個數量感。
因為娘子軍們現在只能編簡單樣式,其他樣式只有許寶花一人能編,所以目前蒲履的樣式不多。
于是虞凝霜就在系帶和鞋墊處做文章,一樣的款式,搭配不同顏色的系帶,從天藍到深藍再到绀色,從淺粉到濃紫再到玄色……規規整整一列一列擺出去,一套完美漸變的彩虹色,不僅賞心悅目,又無聲地誇耀着自家專精于此項。
“開業酬賓!僅限三天!”
“買兩雙,送蒲扇!買四雙,送蒲帽!”
賣力的吆喝有了回應,本就很狹小的鋪子中漸漸擁擠。
一對姐妹模樣的小娘子行至鞋履架前,拿起一只蒲履,“編得還真不錯,三娘你看,鞋幫處編這種花紋我還從未見過。”
“還真是,也挺輕巧的呢。”
虞凝霜見姐妹倆看得仔細,似是潛在客戶,忙在一旁搭腔。
“五月多雨水,蒲履還是多備一雙替換為好。您看那門口冰碗子才三十文一碗,這一雙精工的蒲履也才三十文,多值啊!”
這樣一比,本還有些猶豫的姐姐當即有了定奪,開始挑起顏色來。
虞凝霜又道:“正好您二位一人一雙,如此,小店還送一把蒲扇呢。天氣越來越熱了,剛好用上不是?”
結果就是姐妹倆被她說服,各挑了一雙蒲履,輕聲問“何處付賬?”
“阿娘!阿娘!”
虞凝霜忙高喊許寶花,後者才反應過來似的,有些生疏地走到櫃臺後面,“總、總共六十文,謝小娘子們盛惠。”
買賣要成時,許寶花卻忽然“咦”了一聲,而後将兩位小娘子腳下細細打量,糾結了小半會兒才吐明緣由。
“我看着兩位挑的蒲履怕是不合腳,不如我幫着挑一下?”
姐妹倆對視一眼,懵怔地點了點頭。
許寶花也很緊張,但是多年和鞋鞋履打交道練出的火眼金睛,能讓她一眼看出姐妹倆選的蒲履确實不适合她們,這買回去也是個麻煩,所以才鼓足勇氣提出建議。
她讓姐妹倆行走幾步,看清了她們走路時的習慣和腳型,乃至腳受力的情況,然後給她們按着之前的系帶顏色重新挑出兩雙。
表面看起來是和之前的一樣,實際細節卻大有不同。因這些蒲履都是許寶花親自編的,或是帶着人編的,哪一雙編得腳掌更寬些,哪一雙編得鞋頭更緊些,哪一雙編得腕口更粗些,她看一眼就心知肚明,再和顧客的腳一匹配……
明明是成品的鞋子,卻能讓顧客穿出定制的舒适。
“來,這雙是你的,這雙是你的。”
許寶花将新挑的兩雙鞋分遞給姐妹倆,特意小聲對姐姐道:“這一雙鞋面編得寬,穿起來不擠腳。”
那位姐姐面色微微一紅,趕忙道謝,眼中盡是驚訝。她腳不算大,但是腳面卻比常人寬,穿一般的鞋子總要擠腳,卻因為不好意思從未與他人說起過,沒想到這位大娘子一眼就看穿了,還給她挑了合适的鞋子。
“多謝大娘子,回去要是穿得好了,我就再來買幾雙!”
姐妹倆拿着鞋子高高興興走了,許寶花身邊卻圍上更多的顧客。
原來他們都看上了許寶花這看腳挑鞋的能力,紛紛讓她幫着挑鞋。
因買鞋時無法試穿,難免會買到不合腳的,之後還有換貨的麻煩。現在店家大娘子有這般神技可得好好利用。
許寶花活了三十多年,這還是第一次成了被團團圍住的焦點,心裏難免打鼓,不時将求助的眼神向虞凝霜投去。
但是望母成鳳的虞凝霜硬下心腸,除了鼓勵的微笑并不提供其他幫助。
好在鞋履之事,确實是許寶花的強項。熟悉的話題沖淡了窘迫,她慢慢就适應了這場景。虞凝霜又賣出去兩碗冰碗子,再回頭,就見許寶花已經能和顧客們正常對話、收款,為他們選出合意的鞋子。
虞凝霜內心欣慰不已,粲然一笑,直把一直徘徊在門口飲子長案的少年郎晃得臉紅。
虞凝霜便勸他買冰碗子。
“您看,這麽一碗樣樣色色才三十文,不比一雙蒲履合算?蒲履總是到處都有賣的,這麽便宜又這麽好吃的冰碗子,可不是到處都有。”
虞含雪在一邊聽得驚呆了。
剛才勸人買鞋,阿姐就說買鞋比飲子值得;現在勸人買飲子,她又說買飲子才是好享受。
怎麽正話反話什麽話都讓阿姐說了呢?
這也正是虞凝霜的計謀——特意選了價格和蒲履相近的飲子,根據顧客的傾向随時拉踩。
有人覺得當然要買實實在在的蒲履,與之相反,就必然也有人覺得還是買一碗精致冰飲子更令身心愉快。
不管怎麽說,總能賣出一樣去。
這“一鋪兩吃”的方針效果拔群,待到打烊時,飲子和鞋子都各賣出三十來份。
按虞凝霜的計算,鋪子每天能賣出十雙蒲履就可保本,今日開門紅,倍殺完成了任務。她不禁欣悅,信心也更足了幾分。
翌日,虞凝霜仍是暫時放下了在田家雜煎的日常售賣,留在鞋履鋪賣冰碗子并幫許寶花招呼客人。
如此,這已經是楚雁君連着兩日沒有喝到她做的飲子。
今日又是雙手空空回來的陳小豆便解釋,“小的和店主人家打聽了才知,因那虞小娘子家中鞋履鋪子忙碌,她抽不開身,所以這兩日就沒去那雜煎食肆。”
楚雁君精神恹恹,連驚訝的語氣都是有氣無力的。
“虞小娘子做飲子手藝頗好,我還以為她家中就是做飲食的,原來竟是開鞋履鋪子的麽?”
“新開的,從前不是。”陳小豆補充,“她阿爹是府衙的步快,家是在青槐巷那邊的。小的奉阿郎的命跟着去看過。”
上回金雀樓事件時,嚴铄命他探聽虞家娘兒仨行蹤。
陳小豆以為,那不過是在驗證虞凝霜是否在自報家門上撒了謊,只當是尋常差事,現在才能這樣尋常提起。
可是這話落到楚雁君耳中,卻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
“青槐巷?虞姓人家?”
微怔之後,她語氣漸急,“家中是當步快的?”